现在的夏喜平对韩卫东来说,那就是天上的太阳,要是离了夏喜平,韩卫东怕是都没法活。
这可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两人就这么等了一个早上,八点钟的时候,张鹏飞等不下去了,找了个借口,然后拎着一个大包走了。
包里都是他在南方买的零食和一些姑娘家喜欢的小玩意。
韩卫东知道他肯定是去广播站找吴曼曼去了,也没有说破,自己继续原地等着夏喜平。
八点半不到,韩卫东看到夏喜平骑着三轮车,带着孙慧慧和小九,说说笑笑地朝着这边骑了过来。
看到夏喜平好好的,韩卫东刚才还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是平安着了陆,他赶紧迎着夏喜平走了过去。
夏喜平也已经看到他了,脚下一用力,三轮车飞快地朝着这边驶了过来。
“慢点。”
韩卫东一边喊一边小跑着跑了过去。
离韩卫东还有两三步远的时候,夏喜平拉下了手刹,三轮车堪堪在韩卫东跟前停了下来,然后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说话,不过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思念。
小九好久没看到韩卫东了,在三轮车上兴奋地喊了一声,“卫东哥。”
小九这一嗓子,一下子把夏喜平喊得回了神,她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热,从三轮车上跳了下来,“你什么时间回来的?”
“刚回来。”
韩卫东一边说,一边从夏喜平手里接过了三轮车。
孙慧慧哪肯让韩卫东推着她,下了三轮车,拉着小九开门去了。
“好好的怎么突然搬家了?”
夏喜平一愣,“你去夏家寨了?”
韩卫东点了点头。
夏喜平看韩卫东风尘扑扑的样子,想着他肯定家都没有回,就直接去夏家寨找她了,在夏家寨没找到,这才到慧慧制衣来等她。
第九十四章 只能选择接受
夏喜平只觉心里甜丝丝的,“村里嘛,你也知道,琐碎的事太多,搬出来清净,而且小九马上就要上学了,我想叫她在镇完小上学,所以干脆搬过来了。”
“搬到哪儿了?”
“地质队家属院,跟方路家隔了有两个胡同。”
“那里不错,还算安静。”
两人说着,已是走到了慧慧制衣的门口。
韩卫东把三轮车上的一个包袱拎了进去,包袱里都是孙慧慧连夜裁好的衣裳。
夏喜平问韩卫东道,“你还没有吃早饭吧?”
韩卫东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没有。”
今天早上,他5点钟不到就醒了,一路狂奔开回了余仙镇,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去了夏家寨,然后又在慧慧制衣门口一直等到现在。
他心里一直记挂着夏喜平,哪里有心情吃早饭。
夏喜平已把余仙镇摸了个透熟,知道北关新开了一个早点摊子,不过卖早点的那两个人,太脏,成天都是蓬头垢面的,身上的围裙象是多少年没洗似的,黑得发亮,看着就让人没有胃口。
夏喜平觉着,这样的人做出来的早点,韩卫东肯定吃不下去。
她想了想,然后跟韩卫东说道,“要不你跟我回家,我给你煮碗凉面吃吧。”
韩卫东原本想着过一会儿去红旗饭店叫师傅给自己下碗面吃,没想到还有这样好的福利,眼睛一下子亮了,忙不迭的点头。
夏喜平跟孙慧慧说了一声。
小九听了,嚷嚷着也要坐汽车,孙慧慧赶紧拉住了她。
孙慧慧看得出来,夏喜平现在对韩卫东挺有好感,既然这样,两个年轻人就应该单独多接触接触,趁着这个机会,夏喜平最好能了解一下韩卫东家的情况,所以小九不能跟着打扰他们两个。
小九到底是个孩子,一听不让她坐汽车,噘着嘴有些不高兴。
韩卫东从车上拎下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放到了小九的跟前。
不用打开看,肯定又是给小九买的礼物。
夏喜平很无奈,她已经跟韩卫东说过好多次了,叫他不要再给小九买东西,可韩卫东却从来没有听进去过,每次从外面回来,照样买。
人家好心好意的给小九买礼物,她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跟他翻脸吧。
所以夏喜平现在只能选择接受。
小九有了礼物,就不闹着坐汽车了,蹲下来,迫不及待的翻看她的礼物去了。
韩卫东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是真心喜欢小九这个小妹妹,可他更喜欢跟夏喜平单独相处。
夏喜平坐上那辆老解放,韩卫东一边开车,一边时不时的扭头看她一眼。
夏喜平瞪了他一眼,“看路!”
韩卫东的嘴角一下子翘的老高。
他觉得他这次回来,夏喜平对他,跟以前有些不一样,好象亲近了很多。
这让他觉得离他的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韩卫东找地方停好了车,然后跟夏喜平一块儿回家,路上不时有熟人跟他打招呼。
因为夏喜平经常在这一块儿收废品,所以这里的人基本上也都认识她,这会儿见韩卫东竟然跟夏喜平走在一块儿,都觉得怪奇怪的。
不过奇怪归奇怪,没人敢多嘴问,只是夏喜平和韩卫东刚一走过去,有人立马就去了方路家跟方奶奶嚼舌头去了。
走过方路家那条胡同时,夏喜平还问韩卫东,“你要不要先回家说一声?”
“不用。”
夏喜平抿嘴笑,“你这算不算过家门而不入?”
“姨奶奶不会介意的。”
夏喜平好奇地问道,“你跟方路,到底是什么亲戚?”
“姨奶奶跟我奶奶是表姐妹,以前我爸妈被下放到余仙镇下面的一个农场,姨奶奶没少接济我们,在我眼里,姨奶奶跟我的亲奶奶一个样。”
说话之间,两人已到了夏喜平租的小院子前,夏喜平拿出钥匙开了门,两人进了门后,夏喜平给韩卫东拿了一把大蒲扇,让韩卫东坐在阴凉地儿休息,她去厨房给他做凉面。
这个年代可不象后世生活那么方便,想要吃面了,去农贸市场买一些面条,回家煮熟就能吃。
现在还没有卖面条的,想要吃面,只能自己擀。
夏喜平自小在农村长大,小的时候,这样的家务活没少干,所以擀面条难不住她。
为了让擀出来的面更筋道,也为了增加面的口感,和面的时候,她往面粉里敲了两个鸡蛋。
面和好后,要稍醒一下,擀出来的面条才会更有嚼劲。
趁着醒面的功夫,她把黄瓜洗干净切丝,葱姜蒜切末。
取一小碗,用白糖,酱油,醋及辣椒油调成味汁,放到一边待用。
然后往炒锅里倒些花生油,等到油四五成热时,放入刚才切好的葱姜蒜末爆香。
夏喜平怕韩卫东不爱吃爆过的葱姜蒜末,所以爆出香味后就将葱姜末捞出不要了。
做好这一切,面团也醒的差不多了,她手脚麻利的擀面,煮面,然后将煮好的面捞到凉面里过凉。
水是院子里的水井里新压出来的,井水是冬暖夏凉,天气越热,压出来的水越冰,用来浸凉面最合适不过。
面条冰凉以后,锅里的油也凉了,就可以将葱油倒入凉面中,边拌油边用筷子抖散,然后再浇上刚才准备好的味汁,用筷子反复挑起拌匀,再码上切好的黄瓜丝和一些当地特产的香菜荆芥末,一碗凉面就做成了。
夏天天热,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胃口都不大好,夏喜平为了哄小九多吃些饭,经常给她做凉面吃,酸甜中带着点辣,非常开胃,不光小九喜欢吃,孙慧慧也很喜欢,夏喜平觉着韩卫东应该也会喜欢吃。
地质队家属院的小院子,格局都是一模一样,也没啥好看的,韩卫东在院子里转了转,然后很自然的就站到了厨房门口,看着夏喜平忙活着给他做面,心里美得直冒泡泡。
可是很快的,他就心疼了。
天太热,厨房里又生着炉子,夏喜平热得是满头大汗。
韩卫东就有些后悔,这么热的天,他不该让夏喜平给她做面。
韩卫东想着,看来以后他还得学学厨艺,这样不管是夏喜平还是他想吃什么了,他就能自己下厨做,而不用夏喜平动手了。
韩卫东扬起手里的芭蕉扇,站在夏喜平身边给夏喜平扇了起来。
第九十五章 就不厚道一次吧
夏喜平正热着呢,突然觉得一阵凉风吹了过来,抬头一看,原来是韩卫东在给她扇扇子。
“天太热了,要不然别做了。”
“马上就好了。”
夏喜平将拌好的面盛到了碗里,端到了堂屋小桌上,然后笑眯眯地对韩卫东说道,“尝尝味道咋样。”
韩卫东看了看那碗面,“这是凉面吧?”
夏喜平有些惊奇,“你吃过?”
“嗯,以前去吉林的时候吃过。”
夏喜平心说这人还真是天南海北的跑,竟然连吉林都去过。
韩卫东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大口,然后含糊不清地说道,“好吃。”
夏喜平乐呵呵地来了一句广告词,“好吃你就多吃点。”
韩卫东是真的饿了,三下五除二的,一碗凉面就下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