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一连问了四家银行外加信合社, 差价就达到了两块钱!
这跑了一圈儿下来, 天也黑了。
武向东问道, “姑娘, 咱是住店呢、还是桥底蹲呢?”
武媛道, “爸爸, 咱搭火车上省城去……火车走一晚上,天一亮咱就能到省城!”
武向东一拍大腿,“我咋就没想到涅!还是姑娘厉害!”
武媛笑眯眯的。
父女俩便又赶到了县城的火车站, 买了两张去往省城的火车票。
嗯,坐票没舍得买,武媛买了两张最便宜的站票。
看着距离开车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武向东向女儿提出要求,“姑娘给买碗水饺吃哩,这大馒头啃了一整天、吃饱了也烧胃。”
武媛欣然应允。
父女俩去了火车站门口的小馆子,武媛点了两碗水饺一碗素面……
她只吃了一碗水饺,剩下的一碗水饺和一碗素面全被武向东吃了个干净;然而到了最后,他连女儿吃剩下来的面汤也没放过,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个精光!
两人吃饱喝足了,这才又回到了火车站的候车室,乘上了开往省城的绿皮火车。
这非年非节的,绿皮火车的空座率还挺高,只买了站票的父女俩运气很好的找到了空位。就是车厢里闷热得很,也不知是谁脱了鞋,搞得整节车厢都弥漫着一股难以忍受的死鱼味儿……
火车慢吞吞地行进着,武媛靠在父亲身上,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火车终于抵达了省城。
父女俩下了火车,原本商量着早饭将就着吃点儿算了——前一天带的馒头还剩下四五个,就着在火车上打的凉白开,应付应付吧!
可是,因为连人带馒头地在绿皮车厢里捂了一晚上,馒头都有点儿馊味儿了。
武媛说馒头不要了,可武向东却舍不得扔,直嚷着没事没事儿,他就吃这几个馒头当早饭,教女儿买包子吃。
武媛又跑去问了问省城火车站附近包子铺里的包子价格……
——和她的拳头差不多大的中等个头的包子,居然要一毛五一个?!
汽配厂食堂里的馒头,一个就有她的俩拳头那么大,而且还只要五分钱呢!
吃不起吃不起!!!
可是……
不吃饿得慌啊!
武媛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买了一个肉包子。
她把包子里的肉馅儿抠出来给了武向东,她吃沾了肉味儿的包子皮,另外又掰了大半个馒头、就着凉白开吃了。
父女俩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早饭,然后就一路问着人,依旧摸到了银行去。
但出乎意料的是……
省城里的各家银行虽然兑率也不一样,但基本每一家都跟县城的银行差不多!其中有一家银行的兑率甚至比昨天在县城问到的兑率还低!
武向东道,“怕是省城人多哩,所以银行都不稀罕兑国库券的!巴不得你们都别来兑!”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武媛立刻又带着爸爸回到了火车站,按着火车线路指引,随便找了个隔壁省的地名儿,买了最快一趟发车的火车票,又乘着火车走了。
下午四点多,她们终于抵达了这个小小的县城,找到银行问了问兑率——
嗨,这兑率,还真是比省城高哪!
想着天色已晚,武媛和爸爸找了个小馆子,各吃了一碗素面,然后又回到了火车站,又买了夜行的火车票,去了另外一个县城……
就这样,父女俩在三天之内倒了十几次车,跑遍了附近十几个县市,终于在一个小县城的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家兑率最高的极小的银行。兑掉了武仪春交与的那三百四十五元的国库券以后,武氏父女拿到了四百零七元七角钱的现金!!!
银行的工作人员还很好脾气地告诉他们如何计算兑率,以及更新银行挂牌兑率的规律什么的。
八零年代末还不流行百元大钞……
从银行出来,武向东捧着银行给的几迭崭新的、还带着油墨香的十元钞票,激动得两只手都在颤抖!
武媛也高兴得要命!
纵使这三天的奔波……简直颠碎了她的骨头,而且几乎没睡过一个通宵合眼的觉、没能好好吃上一顿饭,但真的好值得啊!
回到了汽配厂,父女俩直奔武仪春家,将三百块四十五元交给了武仪春。
武仪春推辞道,“不能不能!我哪能收这么多呢!看看,你俩走了这三四天才找到这么一家合适的,你说你们还一比一的兑给我,那你俩活该喝西北风?”
武媛笑道,“也不全是……我们把二姑的利给昧下啦!”
武仪春一愣。
武媛解释道,“二姑给的国库券,是五年期百分之十四的利,银行给了每满百元五块钱的优惠政策……我和我爹一共得了四百零七块呢!不过也就是帮着二姑跑了一趟腿,咱们就净赚六十块钱呢!”
武仪春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问道,“能换这么多?你、你们怎么找到的?”
武媛简单地说了下过程。
武仪春啧啧叹道,“我的天……难怪你俩这一走就走了三天!该!这么着吧,我跟你王二婶、王三婶说一声,再劳烦你们替她们也跑一趟怎么样?她俩手里的国库券……嗯,少说也有三四百块钱!我做主了,你俩拿着她俩的国库券去,回来给她们打八折就好了!”
武媛笑道,“哪儿能呢!二婶和小婶子待我就像亲姑娘一样,我和我爸爸都不干这事儿!原价原价!当然了……也只给原价,毕竟我爸爸还要花钱坐火车、吃饭和住宿呢!”
“傻啊你!”武仪春用手指戳武媛的脑门儿,又压低了声音说道,“……我们厂子里也有家属是专门兑国库券的哩!你不晓得,交给人家兑,关系好点儿的打八折,不然打七折……着急用钱的打五折都有!以后要是你爸爸拿这个当副业,不事先讲好价格的话……你们倒贴啊!”
武媛本就有着给爸爸找个“副业”的心思,听了二姑的话,就点了点头,说道,“那二姑你帮我想想呗,我爸爸也就是想赚点儿路费钱……不然,凭着我爸那点儿工资,我们吃食堂都不够呢!”
武仪春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
当天下午,她就把俩妯娌叫了过来,让她俩把所有的国库券都拿了出来……
然后王二婶和王三婶又动员了一下身边的闺蜜啊、邻居啊、玩得好的同事啊,大伙儿都把家里闲置多年的国库券拿了出来。
这么一算计,武仪春交给武向东的国库券,共计有一千二百多块钱的面额!
跟着,武仪春又拿来了王珩的作业本和笔,和武媛、王二婶王三婶一块儿算起了帐。
最后武仪春敲定了——
王家人自己的国库券,交给武向东去兑,面额一比一就好,利息归武向东所有。王家妯娌可以接受(接单)别人的委托,把国库券交给武向东去兑,成交价打九折,剩下的一折,王家占一半儿、武向东占一半儿、利息还归武向东所有。
九折兑国库券,王家俩婶子都觉得武向东太亏了……纷纷劝说打八五折都算是很不错的。
但武媛却乐意至极!
首先,有了王家妯娌的帮忙,可谓是国库券的来源已经有了;其次,看起来表面上武向东只有百分之五的利,但再加上利息、以及国家利好政策,加总起来……少说也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利呢!
再说了,有了武仪春和王家婶子们做保,武向东甚至不需要先行支付兑款。他可是直接拿着人家给的国库券、坐火车去兑成现金回来,然后就直接分帐的!
也就是说……
有了武仪春和王家婶子们作保,他根本连本钱都不用!
资源就是资本啊!
只要武向东把嘴巴闭紧了,不说出那家高利兑换的银行……不让别人找到,那他就有绝对的优势!
大约武向东唯一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独自出门在外的、关于安全方面的风险了。毕竟在这年头怀揣巨款出门搭乘火车和长途班车什么的,危险系数还是蛮大的。
但对于武向东来说……
安全是啥?
他天生就是一脸的凶相,一笑,嘴里就露出了獠牙,看起来凶神恶煞又痞里痞气的、完完全全就是个流氓;要是一皱眉、再瞪眼,简直就像是要杀人似的!再加上他身材壮实、言行举止又粗鲁……
嗯,这回武媛跟着他在外头闯荡了三天三夜,确实就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搭讪的;就连那些看起来就不像正经人的地痞混混见了他,也自动退避三舍!相反,觉得他不像好人、接二连三地来查他身份证的警察还真不少……
除去不识字、怕他会吃亏之外,武媛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他的安全。
当下,武媛和武向东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睛,笑嘻嘻的答应了。
第50章
和王家妯娌谈完正事儿, 武氏父女便准备往家里去。
光是为武仪春跑这一趟换国库券,武媛父女俩就净赚了六十块钱!
外加这次又接了一趟一千二百多的活计,粗略一算,明天武向东再跑一趟的话, 大约还能再赚二百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