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量了下,决定给李建业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林宛没想着要股份,这些都给哥哥
“小宛,当初开酒坊还是你和从南一起做的,我只是后来帮着跑跑客户罢了,股份哥不要。”每次都占小妹的便宜,林应辉觉得丢脸
“哥,你听我说完,酒坊现在这几种酒,足够打开全国市场的了,你和从南大哥都是跑业务的好手。我当初和李大哥说开酒坊是因为妈做的米酒很好喝,而且我也会几个酿酒的法子,能挣钱当然好,但是我不喜欢待在酒坊里,还是饭馆里好。股份的事儿就这样说定了,我以后好好管咱们的饭馆。我和建业哥,还有李大哥说好了,以后我要是有什么酿酒的方子,他们直接付给我钱。你和李大哥一人拿百分之45的分红,建业大哥百分之十的”上午他们已经谈过了,等年底的时候给林宛三千块钱,算是这些方子补偿。
林宛倒是乐的其成,她的志向不在酒坊这边,而是服装。
学了两辈子,怎么着也得在服装界闯出一番事业来。
------题外话------
默默的说一句,昨天书院的亲们是不是后悔了,幸运的那谁谁…。哈哈,在默默的来个劲爆,今天六更,六更,继续更。还让你们说不够看!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电话
林宛休息日的时候去过砂锅店一趟,没了外餐,天气又热,砂锅店难得清闲,一天挣的钱,除了成本,也就十几块钱。
就算这样,也比单位上班的强了很多。梁红梅和王奶奶也就中午忙一会儿,晚上卖粥,两个人也不那么慌张。
开学一个月后,林宛接到了韩亦的电话,他们临街拐角的小卖部有电话。
平时买生活用品一来二往也就认识了。今天下午路过这儿小卖部的吴阿姨就拉着她说,韩亦给她来电话了
“小亦说六点的时候还会打过来”吴阿姨的亲戚应该也电信局有关系,这个年代许多公共企业按电话都要等很长时间,更别说普通市民了,附近的街坊邻居有什么事儿打电话都往这边跑,打电话每分钟五毛,接电话每分钟二毛。一年下来吴阿姨也不少赚呀。
林宛看了看时间,才五点半,林宛回了家和姥姥说韩亦来电话的事儿,姥姥笑着说“小亦就不是个滑头的,你们结婚后就走了,他几个月也不来一次电话,像什么话,一会儿接电话时你好好给他摆个脸子,让他长长记性。都成家的人了,要懂得顾及家里,一会小宛把姥姥的话传给他,就说姥姥生他的气”
看到姥姥难得的小孩子气,林宛噗呲笑了“知道了姥姥”
六点多的时候,林宛去了小卖部,刚进门就听到吴阿姨接电话的声音
“你媳妇儿来了,我让她接吧”说着,吴阿姨笑着把电话给了林宛“小亦刚打来,正好”
林宛接过电话,向林宛道了谢,这才把电话放在耳边“韩亦,是我”
“嗯”声音沉稳中带着些许的沙哑,中秋节收到林宛的礼物时,本来想着第二天给他回个电话呢,谁知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一直到今天才回来,他连宿舍都没回,赶紧给她打电话。有三天他埋伏在一个山沟里,不能动,更不能吃东西。这些在以前都习以为常,可这次,他竟然偶尔回分神,脑子里时不时的闪着林宛的倩影,甚至…。经常闪过他们两人床上的样子。这样不堪的自己,让韩亦很恼火,他什么时候变的这般龌蹉了。
听战友们说,接了婚,男人又多了份儿责任,自己现在有了妻子,他最亲密的人,自然就要好好的带她,想她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家还习惯么?”
“嗯,姥姥待我很好,不用担心。你在部队累么”
“不累,这段时间出任务了,所以一直没往家里打电话…我发奖金了,一百三,我都攒着,等回去了都给你放着。”在韩亦看来,作为男人,就应该养着妻子,不能让她受委屈
另一边的林宛听了噗呲一笑,心道真是个呆子,就不会说些好听的话哄哄她,这还真实在。
上一世韩亦就是这样,和他在一起两年,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每次见面除了给钱,就是家里的事,很少谈两个人的话题,跟别说情话了。
为此,她心里没少埋怨韩亦,重活了一世,她已经没了少女般的那点儿烂漫,只想着好好的和韩亦过好小两口的日子。
“嗯,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韩亦那边沉默了下,脸上透出一丝的愧意“小宛,抱歉,我可能要在等等。”
“嗯,我知道了,你别担心家里,我会照顾好姥姥的,我在家等着你回来”虽然他们离的很近,也不是说见就能见的。
“新学校怎么样”韩亦虽然有愧疚,但自己职责所在,必须承担的起
“挺好的,大家都是成年人,大多都是有家庭的,即上班又要学习,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都相处的很好。”
“嗯,晚上回去路上小心些,有同学作伴一定要约伴儿回去”
“我知道,最近认识了个女同学,她和咱们家离的不远,晚上回去我们都一起做伴回来。”
林宛和韩亦说些中秋节那天的事儿,就挂了电话。给吴阿姨四毛钱,直接骑着车去了学校哥哥和李大哥已经开学了,星期天的时候,两人也会跟着两个业务员下去跑一跑
------题外话------
二更,求互动,求票票,各种求,各种姿势的求,噗…。
第一百六十二章 短暂的温情(三更)
葡萄酒一出来,比米酒卖的还要好。听建业大哥的意思,不少单位订他们的葡萄酒。
老唐在s市有些人脉,这个月没少拉单子,刘彦民年轻,又是知青,拉不开面子,虽然没老唐拉的单子多,可一个月零零散散也有几十箱。一瓶一到五分钱的提成,提成就比工资还高。比人那正轨厂子单位收入高太多了。这样下去,干上个两三年都能买个小院了。
这下两人更有干劲了。
他们现在米酒生产稳定,桑葚和梅子酒已经停了,剩下几千瓶估计撑不到明年桑葚下来的季节,最主要的是他们就一个酿酒的机器。生产能力有限。
转眼九月中旬,已经连续下了三天的雨,天气极快的下降。饭店的夜市儿要停了。
小龙虾和烤羊肉串很受欢迎,林宛没把这两个撤了,而是在店的左边让装修师傅隔出了个几平方的空间,专门卖这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外带或在店里消费。
林宛特地和黄大山说了下,让他送些小龙虾和鱼,要赶在中午十一点儿之前送到
两人商量了下,决定三天送一次,天气冷了,也能放。
林宛今年做了准备,秋季的时候,让妈妈在早市上买了许多罢园子的豆角,还有靳姨,姥姥家的南瓜,也收集了不少,都晒成了干。
做的不多,在外面收购些也够一个冬天用的。
火锅开始营业后,有两天的生意不是很好,市民们还想着夜市上的菜呢,突然没了,有些不适应。
好在小龙虾和烤羊肉串还有,火锅吃的人少,窗口外带小龙虾的人多的排队。这倒是很意外。
今天休息日,林宛也没有去店里,给姥姥织的毛衣毛裤好了,姥姥身体比较胖,一身毛衣裤用了七八斤的毛线,织的比较宽松,另外给靳姨也织了一件上衣。
靳姨穿着林宛给她织的毛衣,感动的不得了。眼睛红的差点儿哭了出来。
“你靳叔和靳姨这些年被红卫军没少迫害,家里就儿子打仗也没活着回来。那些年没少帮我照顾小亦。你能这样想着他们老两口,他们心里也高兴”姥姥拉着林宛的手道
“姥姥放心,我们知道靳叔靳姨的好。”
韩瑛听了林宛这句话,就知道她家韩亦没有娶错人,小亦的终身大事解决了,她也算了了心愿。
林宛在家里帮姥姥做了些胰子后,又忙活着帮姥姥靳姨下大酱。
冬天时下的菜少,北方的人家一个冬天全靠着大酱当菜了。
她们南方也会下大酱,只是做法不一样,妈妈也会下大酱,只是没时间做,好在他们开饭店也不怕没菜吃,到也没觉得冬天难熬。
这边最常见的就是黄豆酱和酸白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林宛喜欢用豆酱做菜,最喜欢吃的是韭菜花酱。姥姥见自己喜欢,也找了个小坛子,做了一小坛子韭菜花酱。里面还放了些花椒圈。
林宛也做了一坛子牛肉辣酱。专门买了三个小坛子。分开装的,一份给妈妈带去,一份给韩亦送去。
冬天军队里面也不会有什么菜,大部分都是土豆白菜萝卜。
------题外话------
男主马上出来了哦,默默的说一句,昨天说的书院评论,书院是指潇湘书院,我的首发网站,qq书城的亲们,可以加我qq群,我会发红包的,522981543
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无题(四更)
这两天,林宛趁着下午三四点那会人少的时候,让小雨帮自己找了些布票,买了商场里新出的厚绒布,颜色红的蓝的,很鲜艳,这几年就流行这种布料做绒衣绒裤,穿在里面暖和。
相似小说推荐
-
鱼小姐的初恋日记 完结+番外 (三月棠墨) 潇湘书院VIP2019-05-20完结7180收藏【22岁的大四在读生喻橙被催相亲了!】妈妈说:“高中不谈恋爱,大学不谈...
-
费太太的冬眠季 (丁律律) 2019-05-18完结1416 2461大难不死的明熙,成了一只记忆缺失的小可爱,与费先生每天你来我往,交锋不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