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担心他误会自己,只是觉得在商言商,不管韩文栋有什么目的,先听他说一说,又不会的损失?
第九十二章谈判
“是吗?”谢国兴冷笑道。“你们韩家跟我有什么生意可谈,难道看中了我这家汽车城,打算强行买走不成?”
对韩文栋,他自然没有好感。
因为他插了一脚,自己丢了一家汽车品牌的代理生意。
因为余杭开汽车城,把自己的市场蚕食掉一大半,逼得自己另想办法,寻找别的出路。
最后在明湘的计划下,建了农家山泉,现在生意节节上升,已经超过汽车城赚的钱了。
韩家这些人,虽然没有秦家那么可恶,这些年小动作一直不断,他可没兴趣跟他们谈生意。
“你说错了,我没打算买你的汽车城。”韩文栋仿佛没听到他话里的讽刺意思,面色不变地回答。“而是我在余杭的那一家,打算低价卖给你——”
想让谢家手下留情,韩家手上能打的牌不多,真正打动谢国兴的,恐怕只有余杭这家汽车城了。
谢国兴现在拥有两家汽车城,在粤省和江浙省布局。自己在余杭跟他竞争,对他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现在叶家站出来替谢家撑腰,如果他有了余杭这家汽车城,那接下来至少能占领江浙省一半的汽车市场。
“你确定?”谢国兴一听,吃惊地望着他。
刚才这样说,是因为知道不可能,所以才这样恶心他一下。
如果韩家愿意退出这个市场,那他等于把余杭这块江浙省最大的蛋糕吃下来了。
以前他或许没有信心,现在有叶星达站台,各级机关想要购买新车,大多会从他这样买,那生意比现在起码增加十倍。
“我骗你干嘛?”听谢国兴的语气,就知道他非常有兴趣,韩文栋脸上的神情放松下来,越加诚恳起来。“今天过来,就是跟你谈这件事,你看我文件都带过来了——”
说完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转让协议,放到办公桌上。
谢国兴接过来看了看,见上面的条条框框都有利于自己,反而冷静下来。
他自己就是做一行的,自然清楚开这样一家公司,有多少投入。
特别是这两年经济快速发展,汽车的销量飞速上升,这样一家公司,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谁舍得放手?
现在他只仅用不到一半的市场价,转让给自己,有什么目的,还不清楚?
看完后随手递给方明湘,想让她看一看,再听听她的意见。
方明湘也没客气,接过来之后,认真看起来。
“你是打算用这份协议,代表韩家来和谢家求和?”方明湘很快看完,伸手示意大家坐下来,淡淡地问道。
有些话谢国兴不方便说,她开口就没问题了。
韩家和谢家的矛盾,她只知道个大概。
不过这属于正常的政见之争,算不得仇恨,至少方明湘是这么认为的。
或许现在是打压韩家的最好时机,问题是韩家倒台了,空出来的权利真空,照样会有其它家族补上来,他们未必会跟谢家一条心。
余杭就这么大,资源谁都想要,涉及具体利益,没有人会客气的。
所以聪明人一般不会跟人斗个你死我活,因为没必要。
所有的鹤蚌相争,只会两败俱伤,让渔翁得利。
所以反而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跟人合作或对立。
不管是合作,还是跟人竞争,一切均以自家最大利益为目的。
“没错。”见方明湘一言道破,韩文栋反而放松下来。“不知道我这份礼物,能不能让两位消气?”
他今天代表韩家来谈判,考虑过很多可能,最担心的是方明湘为了争一口气,跟自己对着干。
毕竟女人心眼比较小,容易因为一些小事,看不到大局。
方明湘的表现,让他信心大增。
要知道为了开这家公司,韩家先后投入上千万资金,这算是最近少有的一笔大投资。
当然回报也是喜人的,除了刚开始时,比较惨淡,很快一个月的净收入,达到上百万。
随着时间过去,以后的营业额,只会越来越高。
相信两年内,就能收回成本,以后都是净赚钱了。
“消气什么的,先放在一边,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先提出来。”方明湘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这样问道。
说完,站起来倒了两杯水,放在他和自己面前,又给谢国兴的杯子加满水,端到他面前。
既然是谈判,就得把双方的诉求全部摊开来,看看收获与付出,是否对等。
总不可能谢国兴高高兴兴收下这份礼物,然后他狮子大开口,提出自家做不到的要求。
“我们的要求很低,就是谢家对付秦家时,别把韩家也扫进去。”这话是他出来前,父亲特意重点交待过的,所以说的时候,他非常郑重,免得表达出错,让两人误会自己的意思。
叶家向来雷厉风行,只怕下午或明天,秦伟良的职务就会有变动,所以韩家想抢在叶家对付韩家之前,就把这件事摆平。
能让叶星达改变主意的,估计也只有方明湘一个人了。
至于双方后续关系如何处理,则一切凭天意了。
父亲的想法很实际,接下来几年,只怕得老实几年了,免得被人盯住不放。
至于跟谢家斗,那是想也不要想了。
“如果只是这样,那我可以代表谢家答应你。”方明湘望了谢国兴一眼,看懂了他的意思,开口回答道。
“谢谢,谢谢你。”韩文栋没想到方明湘这么干脆,站起来就想跟她握手,嘴里连声说道。
老实说,他出来前,跟父亲单独商量过。
谢家如何不答应,那就算把汽车城免费送给他们,也在所不惜。
如果韩家倒了,这汽车城谢家会弄不到手?与其这样,不如干脆送给他们,或许这样能争得一线生机。
只要韩家还在,以后总有重新爬起来的一天。
他会先去拜访方明湘,也是怕她那边不好说服,所以还特意准备了一件礼物,算是讨好她。
没想到不用拿出来了。
“其实就算没有这份协议,我们也未必会对付韩家。”谢国兴语气平淡地说道。
韩家太小看谢家了吧?以为他们有了叶家撑腰,就会在余杭做威做福?
“是,是。”韩文栋此里哪里还会跟他争辩。“是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嘴里这样说,心里当然不以为然。
好听话谁不会说,没有好处,他们能这么大度?
不过今天自己来对了,至少几百万的投资,自己替韩家省下来了。
“客气话就不用说了,先把协议签了吧。”方明湘没兴趣跟他客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接收汽车城?”
“协议生效就可以了。”韩文栋巴不得马上把这件事办好,当然不会拒绝。
第九十三章变化
于是双方重新审核手上的协议,确实没有漏洞了,这才签上名。
帐上没有那么多现金,需要调动一下才行。所以答应明天再转帐。
韩文栋现在放下了心事,连声说晚一两天也没关系。
等韩文栋离开,谢国兴和方明湘又检查了一遍协议,这才分别给郑建树和赵思慎打电话。
农家山泉走入正轨后,两人把生产的事,交给两家工厂的负责人员,自己回到虞城统筹公司的全局。
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继续寻找好的水源,再建分厂,扩大生产规模。
没过一会,两人都到了。
两人现在虽然在不同的公司上班,因为谢国兴和方明湘已经是一家人了,两人合作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两人工作能力上的偏向性,也变得非常明显。
赵思慎最擅长处理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就像一个出色的管家,即使下面的人能力不够,他也能及时补救,让公司保持正常的运行。
而郑建树的强项在于全局,不管公司处于什么阶段,他总能及时看到问题,并找到合适的人,让公司的发展,照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往上走。
如果非要用古人来形容的话,说得夸张一点,郑建树更像张良,智计百出,能帮公司老板扩张版图,打下江山。
而赵思慎更像萧何,办事稳重,只要方针定下来了,总能很好的执行到位,让老板安心。
所以方明湘有了赚钱的主意,就会去找郑建树,让他帮自己把设想变成现实,制订具体的计划。
如果准备实施了,那就去找赵思慎,让他想办法把事情安排下去。
所以上次准备在姚县办一家饮用水厂,事情繁杂,时间紧,员工没到位,可以说千头万绪,只能把赵叔派出去。
他照样在计划的时间内,让工厂运作起来,立了大功。
“这是什么?”接过方明湘递过去的文件,郑建树疑惑地问。
“你看了再说。”方明湘没有回答,让他先看完。
见方明湘不肯说,他只好接过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这是?”郑建树看完后,递给赵思慎,嘴里吃惊地嚷道:“余杭那家汽车城,已经买下来了?”
这对公司来说,绝对是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