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方明湘走过去叫了一声,又把谢华苹介绍给他。
让他跟自己一样,叫她小姑。
方明湘有些拘谨,不过老实地叫了一声。
虽然升级当老板了,可是对管理他并不擅长,所以大多数时候,都老老实实坐在车间干活。每当方华军和妹妹有新款式的想法,都由他尝试编出来,成了打样师。
倒是蒋月华在尝试着管理工厂,平时大家的工作,大多她在安排。
“明浩,你继续工作,不用管我们。”谢华苹看出他是个老实人,让他别客气。
这个当哥哥的,跟他的父亲很像,话不多花花肠肠少,以前在农村,应该也是个老实人。
看来除了方妈妈还能说几句,其它人都老实巴交的,难怪方明湘这么厉害,看来都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啊!
一个家庭里,总得有人站出来,撑起这个家,否则就会被外人欺侮。
就像自己家,大哥小哥没用,二哥只能努力撑起这个家。
她其实也清楚,二哥的性子其实不适合混官场,但是他不站出来,难道父亲退休,任谢家没落吗?
扭头望了她一眼,突然有点心疼她。
她以前也是家里的小公主,什么好吃好穿的,都会先给自己。
等到父亲被打成走资派,跟大哥一起关进年棚,母亲又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郁郁寡欢,很快离开了人世。
她的世界一下子塌了下来。
整个中学时代,包括整个青春期,她都活得很压抑。
直到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她的日子才重新有了色彩。
为了好好活下去,她开始学习以前从来没有碰过的事情。
做饭、洗衣服、织毛衣、纳鞋底、搞家务,一样一样努力学习,从笨手笨脚,变成游刃有余。
方明湘多才多艺,应该也是这样一样样学会的吧!
带着这样的思绪,参观完工厂,回到屋里。
“我哥这家工厂怎么样?你觉得有前途吗?”方明湘问道。
自己的工厂还是店铺,她其实不担心,只要用心做,总会赚钱。
主要是哥哥没有管理能力,她反而经常怕他搞不好。
“怎么说呢?”谢华苹犹豫了一下。“这个行业,想赚大钱比较难,但是赚点小钱肯定没问题。”
篾匠加工的是竹编工艺品,它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大多已被塑料制品取代。
一方面它的加工速度,比不上注塑机生产的塑料制品。
另一方面,塑料外观漂亮,可以做成各种选型和图案,竹编比较固定,达不到那个地步。
但是,塑料制品也有缺点,比如易碎,比如易融化,有些地方,无法取代竹编制品。
“确实如此。”方明湘心悦诚服地回答。
“我看你们现在在加工椅子和沙发,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谢华苹又问道。
用竹编做椅子,其实一点不稀奇,八十年代时,谁家没有几把竹椅子呢?
但是它现在的造型,却是跟木制椅子和沙发一模一样,那就有些意思了。
“是的。”方明湘解释道。“这些产品,主要用作户外,到时撑一把太阳伞,下面弄几把竹编椅子,坐着打牌喝茶什么的,会非常舒适。”
室外用木椅子,绝对没有竹椅子来得有味道。
特别是木材椅子容易老化,抗风吹雨淋的能力,比不上竹椅子。
“这个倒是好主意。”谢华苹想像了一下,笑着点点头。
“我下一步打算让塑料藤代替竹子,编一些室外家具,毕竟塑料藤比竹编成本更低,也更美观。”方明湘说道。
前世的户外家具,大多是塑料编的,竹编反而是少数人在用。
当初考虑到哥哥是篾匠,所以才重点开发竹制品。
随着时间的过去,她发现不管怎么设计和改变,竹编在外观上还是比不上塑料制品,所以决定重点往这方面发展。
“如果是这样,那你哥哥的生意,会比现在好上无数倍。”谢华苹真诚地说道。
塑料藤加工的椅子,肯定比竹椅子漂亮,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样的放在店里,销路也会更好。
“对了,小姑,你有没有认识的外贸公司,能帮忙把这样的产品,销往欧美和岛国——”方明湘在知道她的生意能力之后,向她求助道。
谢国兴虽然赚了些钱,生意场上的路子,其实并不宽,这方面帮不上自己。
她现在最大的愿意,就是希望有固定的订单,解决哥哥这边的问题。
只要他的生意稳定了,她以后就不用操心他的事了。
她想得很清楚,以前兄妹天天在一起,很多事可以直接替他拿主意。等到两人各自结婚,就要考虑另一半的感受,有的事做起来就没那么方便了。
“这个不难,我回去就帮你联系。”谢华苹爽快地回答。
饭菜端上来了,大家开始吃午饭。
中饭是蒋月华和方妈妈一起做的,因为早有准备,倒也非常丰盛。
谢华苹却觉得没有方明湘做的好吃,不过没有说出来。
吃了午饭,大家坐着聊了一会天,准备回乡下。
这边虽然也算舒适,却比不上谢明湘的老家,他准备回去后,到后院钓鱼试试,因为他看到池塘里已经养了不少鱼。
当然那边房子大,生活也更方便,这边就没法过夜。
谢国兴和方明湘自然陪着回去。
老爷子他们明天就要回余杭了,谢国兴希望在剩下的时间里,一直陪在爷爷身边。
听说爷爷想钓鱼,他二话不说,直接去买了几根钓鱼杆,准备回去陪爷爷一起钓。
到了家里,谢华苹也放松心情,拿了篮子和镰刀,在后院的菜地里挑自己喜欢的菜,准备明天带回去。
反正开车过来了,多割一些也装得走,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尝尝乡下自己种的蔬菜滋味。
第四十五章再见叶星达
“这边的果树什么时候种?”房子两边的空地上,挖好了几个坑,听说准备种水果,她问道。
“明年春天吧!”方明湘回答。“现在快到冬天了,种了不容易活。”
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果树在空间生长速度快,一天相当于二十多天,等到明年春天,果树等于多生长了五六年。
到时移出来种在外面,当年就能结果了。
“国兴。”老爷子望着坐在一边陪自己钓鱼的孙子,脸上全是满足的笑容。“以前反对你们在一起,是爷爷的错,希望你们别因为这个,对家里有疙瘩。”
人都一样,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老爷子当初只看到跟秦家联姻,对家族有利,所以没有去关注方明湘。
现在发现方明湘有可能跟叶星达是同类,又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反而担心两人因为当初的事,对谢家缺少归属感。
虽然对孙子和方明湘的品性比较放心,但是依然会患得患失。
“爷爷,你别多想。”见满头白发的爷爷向自己认错,谢国兴哪里受得起。“我们都挺满意现状的。”
经过五年时间的沉淀,他现在已经能客观地看待当初这件事,说到底,只是各自观念不同,爷爷这样做,是希望把自己培养成谢家的接班人。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他的行为很难说清对错,现在能有这个结果,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你这样想就好。”老爷子满意的说道。“有机会多陪陪明湘,钱是赚不完的,感情才最重要。”
自己的孙子不怪家里,明湘未必没有想法,但是他们除了多给聘礼赔罪之外,没别的办法补救,只能靠孙子。
“放心吧,爷爷,明湘的肚量没那么小。”谢国兴信心十足地回答。
爷孙俩边聊边望着鱼钩,就像十多年前,爷孙俩在周末,一起去郊外钓鱼的情形。
让人意外的是,池塘里的鱼虽然不多,两人却都钓到了。
方明湘看到了,走过来把鱼拿回家,说晚上红烧来吃。
却没有直接剖了,而是偷偷丢进空间里,又从空间的河里,捉了差不多的鱼剖了。
河鱼刺多,腥味又重,红烧比较入味,很少用来清蒸。
空间的鱼,有灵气长时间影响,想来味道会更好,营养也会更足,红烧能掩饰天然的鲜味。
晚上吃饭的时候,鱼的鲜美依然让大家惊艳。
就算平时很少吃河鱼的老爷子,今天也难道地多吃了一些。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饭后,两人准备回去了。
因为小姑喜欢自家的蔬菜,方爸爸一早又去后院割了一筐菜,各种品种都有,放进汽车后座里。
方妈妈还想着把家里做好的糟肉、霉干菜扣肉什么的,装在塑料袋里,让她带回去,被方明湘拦住了。
真当她们是乡下来的穷亲戚啊!什么都没见过?什么都想要?
说很喜欢这些,无非是客气一下而已。
不过她和谢国兴也得回虞城了,家里又只剩爸妈了。
好在爸妈没那么多愁善感,方明湘心里才好受了些。
一行四人到了虞城,谢国兴和方明湘送他们上了去余杭的公路,这才回家。
爷爷和小姑回去后,他们又得恢复以前的工作生活了。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汪滨海和秦家。
农家山泉的生产,一切照着计划在执行,由赵叔和郑叔两个大能一起合作,他们不需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