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琛挑眉,“他爸吃不了他,但他下个月零花钱要减半了。”
“知我者,琛哥也。”明皓也不扭捏,哈哈一笑,随即又问,“你不跟我一起回去啊?”
一旁高高瘦瘦的猴子候杰凯也凑上来“琛哥,明皓他爸不是你舅吗,我看明皓平时怕虚他爸得很,你怎么不怕啊?”
顾琛一声笑,“那是他老子,又不是我老子,老子怕什么。”
几人听着他一口一个老子跟说绕口令似的,一阵哄笑,各自骑上自己的车。
顾琛跨上车时,才发现手中还有一张卷子,他朝那边瞟了一眼,然后随手往车头一塞,戴上头盔。
随着孟里跑近,那一排拉风的山地摩托车已呼啸而去。
“怎么了?没事吧?”孟里踹着气跑来,忙去看孟枝有没有被欺负。
孟枝松了口气,随即摇了摇头,抱紧怀中的书包和那本习题册。
“以后碰到这些二流子,躲远些,别傻傻杵在这儿。”孟里听着那远去的轰鸣声,哪个学校的混小子,让他逮着准一顿揍。
“记住没,再遇到这些人就躲远远的,甭搭理,都是坏人。”说着,又伸手去敲了敲孟枝的头。“下次再等我,就别出校门,在学校里面等。”
他要比孟枝大上四岁,已经高三的男孩子,个子很高,也比小时候壮实不少,皱眉的时候,总有几分他们那音乐教授的老爸孟乾那副模样,颇有几分儒雅俊气。
孟枝揉了揉脑袋,点头应下:“知道啦。”
看上去就很凶的人,肯定是坏人。
“走吧,先去买蛋糕。”
兄妹俩并肩朝公交站走去,夕阳在身后拉出一高一低两道影子。
第2章新学校
孟家兄妹在四中,那也算得上一个传奇般的存在。
都是年级第一的学霸,又都是校草校花般的颜值,成了无数家长口口相传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兄妹俩能这般优秀,出了天资聪颖,与爸妈的悉心栽培也是脱不了干系的。
孟爸爸曾是国音的声乐教授,是圈内著名的音乐人,而孟妈妈章玉华年轻时是国家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后来从事幕后工作,收入都不错,从小给兄妹俩提供的教育环境也非常好。
但碍于孟里虽然聪明好学,成绩拔尖儿,但在艺术方面的确没有什么天赋,搞艺术的夫妻俩颇有遗憾,便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培养女儿身上,打小孟枝就开始学音乐,练钢琴舞蹈,几乎没有太多玩耍的时间。
但孟枝却又乖又好学,一点都不像别的孩子练久了就坐不住。
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孟枝就已经顶着‘神童’‘天才少女’这类头衔了,中途还跳了一级,本来按照父母的意思,觉着孩子吸收知识很快,还能再跳一级的,但孟枝不愿意,她不想成为同学间的异类,否则,在十四岁这年她就该上高二了。
不过,老孟家这两年却出了点儿事。
天有不测风云,老孟遭了车祸,还特别严重那种。
对方喝了一点酒,但肇事原因孟乾自己也得但一半责任,他本可以避开的,不过却因连续几日的熬夜忙碌,当时竟鬼使神差的犯了困。
这一遭,脏腑受损严重,两条腿也给折了,但医生说很难还有希望站起来,做了好几次手术,至今还在做复健。
孟乾自己都觉得,大约是老天太厚爱他了,所以现在要给他一点磨难,不过无所谓,这些苦这些难他来担,只要孩子们都好好的,他两条腿都废了也没啥。
但经此一难,原本还算富裕的小康之家,到底是过得有些困难了,孟里马上要考大学,孟枝也马上读高中,还要一大笔昂贵的医药费,全靠章玉华一人撑着。
庆幸的是两个孩子都懂事,不乱花钱,还有奖学金,孟乾可惜的是,女儿当时已拿到全球顶级音乐学府柯蒂斯的录取通知书了,却因这一桩车祸而不得不放弃。孟枝觉得无所有,想学音乐,在哪儿都能学,况且她年纪还小,将来还有机会。
孟乾叹口气,这孩子,从小就乖巧得让人心疼。
而这却成为了章玉华的心病,她心心念念想将女儿培养成顶级的钢琴演奏家,孟枝对音乐又那么有天赋,却因家庭原因错失这么好的机会。
从此,对孟枝的学习管教便更为严苛了。
开学前夕,接到好友方遇舟的电话时,孟枝就大概猜到她会惊讶。
“枝枝,你也要到雅英读高中了?”
电话里,方遇舟是声音听起来非常意外,毕竟,作为中考本市第一名,孟枝是毫无疑问可以在四中直升高中的。
方遇舟笑道,“唉,要是四中的同学们知道国民妹妹转校了,得多难过啊。”
孟家兄妹在四中也算是风云人物,孟里蝉联学霸校草直到毕业,孟枝年纪虽小却也是初中部的学霸校花,兄妹俩还有国民哥哥和国民妹妹的美称,按大家的话来说,谁都想有孟里这样的哥哥,谁也都想有孟枝这样的妹妹。
闻言孟枝微窘,软软哼道,“还不是因为你一个人去新学校,我舍不得呀。”
方遇舟也是笑,“真好,咱们又能在一起上学了。”
“因为咱们缘分未尽呀。”虽然离开四中有些可惜,不过能和好友同校也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其实两所都是本市数一数二的好学校,但好的意义却又截然不同。
四中是国立高中,出了名的难考,升学率出奇的高,历年来,全市每个年纪的前几名基本都是四中包揽,只要说是四中的学生,谁都要高看几眼的。
而雅英高校是私立,之所以出名,除了教学质量不错,还因为有钱。
无论教学设备还是环境,都是全国排名前几的,只是质量就参差不齐了,毕竟对学校几百万几百万砸钱的有钱人,多半都是一个目的,把自家不成器的孩子弄进这所好学校。
以至于这几年雅英渐渐形成两种氛围,一面是勤苦好学的莘莘学子,一边是各种X二代纨绔子弟,学校是两边都不放手,一面代表教学质量,一面代表资助资金,于是在分班上煞费苦心,特别圈划出重点班。
其实这几年雅英的升学率肯定是比不过四中的,但还是无数的家长挤破脑袋想把孩子送进雅英。
一来,雅英的质量也算是很高,二来雅英的有钱人多,能好好学知识自然是最好,再能结交一些有钱的同学那更好不过。
而作为全市第一名、第二名的孟枝与方遇舟,其实算是被雅英挖过来的,不仅减免学费,还提供了比四中丰厚的奖学金,投其所需。
孟枝是想家里减轻一些负担,而方遇舟本就是跟着方奶奶长大,家里全靠做点小吃生意,家境是实打实的不怎么好。
一开始孟爸孟妈都不同意来着,可是对于本身就爱学习的孩子来说,无论在什么学校,都能学得很好,所以,去雅英读高中对孟枝并没任何影响。
清晨时分,孟枝刚出来,就看见等在小区外的人,短发少女骑着自行车对她招手,笑容明媚。
孟枝惊讶抬眼,提了提肩头的书包带,架着单肢拐杖一瘸一拐地朝她走过去,“舟舟?你怎么来了?”
“你不是腿伤着了吗?我来接你去学校啊。”方遇舟忙推着自行车朝她走近,关切地看向她的左腿,“腿还疼吗?”
这也算开学前的一个小意外,孟枝在练舞时摔伤了腿,不算太严重,但医生说,若以后还想跳舞,半年内是不允许剧烈运动,且一两星期都还离不了拐杖。
在得知孟枝练舞腿摔伤后,方遇舟就忧心不已,她是知道孟枝家情况的,哥哥孟里大学在外省,得提前去报道,而孟爸爸还在轮椅上,需要人照顾,孟妈妈工作又忙,饶是再厉害,也没有□□术,孟枝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学校。
“没事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可以慢慢走。”孟枝也不与她客气,伸手扶在她肩膀。
“在你腿好之前,我负责每天接送,反正顺路。”方遇舟笑着拍了拍单车后座,“来,赶紧上车。”
其实方遇舟家住的不近,但从很小开始就是骑自行车上下学,无论寒冬炎夏。
“不行,你家和我家一点儿都不顺路。”
孟枝并知道她是担心自己,但也不想如此麻烦方遇舟,语调轻软,态度却很坚决,方遇舟如果要来接她,那得提前一小时早起,实在太辛苦。
“明天不许来接,我出门就是公交站台,很方便的。”
方遇舟却不同意,“我比你大一岁,照顾你是应该的。”
高一大正常都是16岁,而孟枝因为中途跳过级,年底才满15。
“我哪有这么娇气呀,好了,别和我争,你要是来啊,我就得起更早去学校了。”
孟枝看似娇娇弱弱的,但性格却也有着不小的固执,她一旦决定的事,方遇舟也是说不过她的,便只好打消了每日接送的念头。
孟枝在后座坐好,搂着方遇舟的腰,故意叹口气。
“舟舟,你总是这么温柔体贴,怎么办,我都快爱上你了。”
孟枝弯着笑眼,琉璃宝石一样纯粹的眸子满是笑意,俩个人初中开始就同校同班同桌,彼此欣赏,也彼此相互扶持走过年少时最困难的时段,那种深厚的友谊,是朋友两个字都很难阐述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