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仍旧笑的温和,点头道:“这是我们路上结识的三位小友,初次来山城游览的,裴干事给他们也安排一下,就和我们一起。”
那男子又瞥了小秋三人一眼,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好的。”
坐着车子,感受了一番山城道路的崎岖起伏,一个小时后,车子终于停在一栋稍显陈旧的建筑前面。外表灰色的四层小楼看上去很朴素,却收拾的整洁,台阶上铺着一层非常不醒目的棕毯,踩上去非常舒服,还不打滑。
小秋注意到,这棕毯的缝隙里都特别干净,没有泥巴沙尘。
进门,看不见前台,中年男人直接带着众人往里走,乘电梯上了三楼。
来到房间,老人笑呵呵地招呼小秋三个人坐,自己动手小冰箱里拿了几桶饮料出来待客。
那男子将行李箱放下,看着老人亲自动手招待小秋三个,目光微微一闪,略略弯腰道:“佟桦同志的房间在隔壁,这是钥匙。我这就下去替三位小同学办理登记手续,一会儿就能好。”
小秋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老太太女儿叫佟桦。
就见老太太略略点头,那中年男子就退了出去。
小秋收回目光,对老人笑道:“让您费心了。”
老人笑了笑,道:“别跟我客气,我姓周,你们叫我一声周婆婆就好了。”
“周婆婆。”小秋从善如流地叫人。
果然,没过多会儿,中年男子就转了回来,拿了两把钥匙过来,却是给小秋三个开了两间房,成河一间,小秋和金笛一间。
拿到钥匙,小秋就告辞回了各自的房间,收拾行李,洗漱安置。
这几天在船上,虽说船很平稳,基本没有太大的颠簸,但条件真的有限,每天也就能洗把脸,其他就不用想了,别说洗澡,连泡脚都没条件。
周婆婆母女住的都是大套间,有周婆婆的叮嘱,男子给小秋他们开的房间也是一样的,卧室客厅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简易的吧台,在当时的国内绝对能算得上高档旅馆了。
金笛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咋舌道:“这房子看外边不起眼,没想到里边却是另一番天地……我跟我爸妈去北戴河住的疗养院,也是套间,比这个宽敞,但条件设施却差很多。”
金笛爸爸是军级干部,他那个等级住的地方,自然是高级招待所。就这,金笛还说远不如这里,由此可以推测,这处绝不是普通的高档旅馆,而周婆婆的身份自然也不一般。
第九百四十六章
小秋并不在乎周婆婆的身份如何,她没少接触高级干部,吴爷爷、乔老爷子不说,在总后医院接触的病人,好些都是军级以上干部。接触的多了,让她反而生出一种认知来,身份越高的人,待人越和气,反而是那些小官僚难缠。
呵呵,阎王难见、小鬼难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略事休息,成河就过来敲门,他已经等不得,要去品尝山城的火锅了。
小秋给佟桦打了个电话,说一声自己要出去了,也问一下,她们要不要去吃火锅。
佟桦笑着告诉他们,哪家的火锅最正宗,又说出门往哪里走有公交站,当然了,她是没口福的,周婆婆吃不了辣子,她自然也不能去了,只笑着说让小秋他们多吃点儿,帮着把她那一份也吃回来。
小秋三人出了旅馆,走到一楼的时候,遇上了一位三十多岁的清洁工,小秋问了问公交车站,这位清洁大姐态度淡然,说话调理分明,还指点他们做几路车到什么站,换乘……
从旅馆出来,成河才挠挠头:“我咋觉得刚刚那人不像清洁工呐?”
小秋和金笛碰了碰目光,同时一笑。
不止是成河这么感觉,她们也一样,只不过,两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睡也没觉得奇怪罢了。
等真的吃上红彤彤火辣辣的火锅,夹一片毛肚在红汤里涮几下子,在油碟里蘸一蘸送进嘴里,浓郁的香味儿立刻充满了整个口腔……
而成河因为第一次吃,不习惯,一不小心把辣气吸进了喉咙,呛得猛咳起来。小秋连忙递上凉开水,又帮他拍背,按揉穴位,好半天,成河才缓过劲儿来,脸庞却咳得通红,连眼圈儿都红通通的,看起来特别可怜。
看着成河的模样,金笛忍不住笑起来。小秋注目一看,也忍不住笑了,却到底顾及是自己亲亲三哥,不好太下他的面子,一笑之后,连忙道:“吃辣的时候,不能张嘴吸气,不然就容易辣到。”
成河有了一次教训,接下来就很小心了。
注意了之后,倒是没再被辣气呛到,但吃了两口之后,整个嘴巴都像着了火一样,辣的他端着水杯咕嘟咕嘟喝个不停。
小秋见他这样,干脆要了几听啤酒,冬天的啤酒,温度还是很冰爽的,加上泡沫,比凉开水更解辣。
一顿超级过瘾解馋的麻辣火锅吃完,三个人都是脸颊发红,额头冒汗,休息了一会儿,汗水退了,这才离开火锅店。
白天还没觉得太冷的山城,入了夜竟突然起了雾,在路边走着,都看不到路对面的景物,路上的车辆一下子少了许多,半天过来一辆车,也开的特别慢。
三个人好不容易坐公共汽车回到旅馆,竟比来的时候多花了一个多小时,夜已经深了。
小秋还在迟疑着,要不要去给周婆婆做治疗呢,就见佟桦已经等在了一楼:“忘记告诉你们了,这里最容易起雾了,晚上起了雾坐车也比较困难吧?”
小秋一见她,就知道周婆婆还没睡呢,立刻跟着她去了周婆婆的房间,给周婆婆针灸,看着她睡着了,这才与佟桦一起离开。
第二天早上,佟桦拿了小秋开的方子去抓药,连续睡了几个好觉的周婆婆,则精神奕奕地带小秋三个去游览山城。
周婆婆出门,自然就找了辆车子过来,是一辆八成新的大众汽车,在当时的国内,却算是很高级的待遇了。
游览了一天,晚上回来,小秋就开始动手给周婆婆炼制药丸子。
药材都是经过炮制、粉碎的,她只许配药,再炼蜜成丸就可以了,这一道工序比较简单,小秋借了酒店的一眼灶来炼蜜,制丸和配药的过程则都在自己房间里。
三天后,小秋将丸药交给周婆婆的时候,已经是经过蜡封的了,这样的丸子方便保存,过夏天也不容易腐坏、受潮、生虫。
交待了药丸,小秋三人也准备离开了。
他们买了去锦城的车票,感受了山城的火锅之后,准备再去体验一回天府之国的景致,当然,火辣浓香的川菜也必须品尝一下。
临走,周婆婆给了小秋她的联系方式,原来,她定居在沪城,这一路,其实是佟桦陪母亲重游她当年的路程。周婆婆参加工作四十年,在大小是几个城市工作过呢。
小秋也留了她学校的联系方式,然后与周婆婆母女依依惜别,踏上了锦城的旅途。
锦城、都江堰、峨眉山、青城山、乐山……锦城周边的旅游景点极多,小秋三个人还要赶回家过年,难免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挑挑拣拣,最后就挑了峨眉山一处,其他地方,只能留待将来了。
游览过巴蜀胜景,品尝过鲜香麻辣的美食之后,三个人踏上返程的火车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
也是碰巧了,火车餐车里居然有饺子卖,三个人买了饺子,又把在巴蜀买的小吃拿出来摆在桌上,搭配一瓶在山城购买的五粮佳酿,三个人嘻嘻哈哈,算是过了小年。
在京城她们能买到软卧车票,到了巴蜀之地却是两眼一抹黑,一点儿门路没有。要不是小秋给宋秀程打了个电话汇报行程,宋秀程恰巧有个同学在锦城,她们很可能连站票都买不上。
亏得宋小舅的同学帮忙,三个人买了站台票上了车,那位同学托付的列车长帮忙,补了票后,又让他们暂时在餐车坐着。过了小半天,才终于补了两张硬卧车票,他们三个人才终于能离开餐车,去硬卧车厢休息。
三个人,两张硬卧车票,只能轮替睡觉。
硬卧车厢这边是敞开式的,安全方面不比软卧车厢,有一个人看行李,也算是比较合理的安排。
晃荡了三天多,等小秋成河带着金笛在S省下了车,见到接站的王利民,第一时间就得了一个消息,裴文钧在日国出事了。
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利民明显的脸色不太好,眉头皱着,招呼金笛和成河带起的笑,一转脸就没了。
当着成河和金笛,小秋没有追问具体情况,等王利民开着他新买的小货车载着小秋三人回家,半路上停下来吃饭的时候,小秋才找个空当询问。
“唉,裴文钧死在那边了。”王利民开口先叹了口气。
“死了?”小秋眉头也跟着皱起来,同时心里也不免忧虑起来:当初小舅舅把裴文钧送出国,想的是隔开两地时间长了,让小姨对他的感情淡下来,自然就分开了。可没想到,裴文钧刚出去半年多点儿,居然死了。这时候,宋秀菊的感情没有变淡,甚至因为分别,还因为距离和思念变得更浓烈了,这时候,裴文钧突然死亡,对宋秀菊打击太大不说,还可能让她对裴文钧停留在最美好的时刻,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