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倒是没有什么突发状况,出状况的是病人家属。
213床是在高干病房,单独占了一个病房,是个里外间,带有独立的卫生间和会客室。
病房里乱糟糟的,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踩在凳子上,探着手去够旁边桌子上的花瓶。
花瓶中一大束花开得正艳,营养品和花篮堆满了外间的会客室。
病人的儿子和女儿,看着三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妇,隔着小茶几坐在沙发上,用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林子矜。
“你是医生?”
林子矜迎着他们的目光,微微点头:“是的。”
看这情形不像是病人病情恶化,她也不急了,站在原地等着患者家属提出问题。
眼前的女医生很年轻,而且……很漂亮,迎着两个人气势汹汹的目光,她神态自若,目光从容,白大褂一丝不苟,衣袋里露出听诊器的听头,不亢不卑站得笔直。
患者的女儿很不高兴。
“你来有什么用,让你们赵主任来,我们找的是赵主任。”患者的女儿语速很快,带着几分刻薄:“你这么年轻的小医生,能有什么见识,我父亲的时间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在你身上。”
“您好,我叫林子矜,是213床的管床医生,平时患者在治疗和病情方面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提,如果必要的话,我会尽快向主任反映。”
难缠的患者和家属,林子矜前世见得多了,今世倒还是第一次见,好在她应付这种事有经验,用很官方的说辞回答。
“不行!”女子说:“平时也要主任来!耽搁了我爸的病,你们赔得起吗?”
孩子被她吓得一个趔趄,小手一抖推倒了花瓶,眼看着就要掉在地上,林子矜眼疾手快,一手搂孩子,一手扶住了花瓶。
孩子差点从凳子上掉下来,吓得够呛,眼睛眨巴着,嘴一瘪就要哭。
把孩子抱着放到地上,林子矜柔声哄他:“小朋友乖,不能踩凳子,太危险了。”
女子粗暴地把孩子拉过去,粗暴地对林子矜说:“别打岔,你说话呀,当初给我爸看病的是赵主任,也是说好了赵主任给我爸做手术,现在把人放在病房里,连主任的面也见不着,有事没事来的就是一帮小护士小医生,你们有把我爸放在眼里吗?”
林子矜:“……对不起,这个确实没有,我们医院的宗旨是,要把病人放在心里。而且您父亲这个手术,如果没有其它意外情况,肯定是赵主任来做的,但是术前检查和准备,都是由管床医生和护士来执行的。”
顿了顿,林子矜又说:“赵主任还要出诊,还有其它的手术要做,如果每个病人的大事小事都要主任来的话,赵主任也忙不过来。”
“不就是个主任嘛,有什么忙不过来的,你知道我父亲是谁吗?”
林子矜认真点头:“我知道,患者程信才,男,五十八岁,九年前,也即一九七三年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在S县县级医院施行‘胆囊切除术’。
一九七五年,还是在那家医院,诊断为‘残余性胆囊炎’,在同一家医院再次施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损伤肝总管,右肝管,门静脉,而改做‘肝总管T形管引流’,‘门静脉修补’,术后并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右肝缺血坏死,低蛋白血症,门静脉血栓,肝肾综合征’,而转往A省省立医院……”
沙发上坐着的两个男女听着面前的小医生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堆的名词术语,顿时头都大了。
为了给父亲治病,他们派专人赶赴S县和A省,调出父亲当年的病历,复印之后拿了回来,这年轻的小医生所说的,正是父亲程信才在两个医院治疗时,病历上的内容。
当年程信才被下放到S县,患了胆结石,因为当地医院条件有限,也因为那个年代好医生都被“打倒”的原因,两次手术都做得很不成功,这些年来,程信才辗转病榻,十分痛苦,经常因为病情影响了正常工作。
他们做子女的,曾经仔细研究过这几份病历,也拿着病历到京都的好几家大医院去问过,最终还是接受业内人士的建议,来到医科大附属医院的肝胆外科求治。
担心直接来求医不能引起重视,他们还特意找到一个在卫生系统很有份量的介绍人,由他引见给赵主任。
赵主任在这方面是国内有名的权威专家,看过病历之后收治病人住院,要求他们先给病人做一系列的检查,看检查结果才能决定能不能手术。
兄妹俩心里没底,只做了几项检查,便急着要找医生询问,没想到来的不是赵主任,而是这个年轻的女医生。
如果面对赵主任,考虑到父亲的病情还需要赵主任主刀,他们肯定会客气一些,可面对的是林子矜这样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医生,女儿的一腔急躁和不安立即就变成火气爆发出来,统统倾泻在这小医生身上。
没想到,这小医生还真是……犀利。
刚才小医生就回答了,人家不把病人放在眼里,而是放在心里,这简直是摆明了在嘲讽她。
女子面色青一阵白一阵,她问医生知不知道父亲是什么人,指的是父亲的职位,现在这医生回答的却是父亲的病史。
关键人家说得也没错,做为医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病人的病情。
而且,他俩也看过这病历许多遍,哪一个都不能这么纯熟地背下来,甚至父亲第二次做手术的时间,究竟是哪一年,他们都忘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病人好见,家属难缠
“……近二年来,患者反复呕血,并且出现‘柏油便’,曾就诊于……”
“行了,我又没问你这些!”女子心里稍稍安稳了一些,毕竟这医院看起来似乎很重视程信才的病,这个年轻的小医生对病情了如指掌。
可她的态度还是很不好:“你回去吧,光背病历有什么用,还是得让你们主任亲自来。”
患者的儿子毕竟年长些,面色尴尬地打圆场:“那个,林医生是吧,我妹妹为了我父亲的病有点着急了,你多包涵,我们是想问问,又是抽血又是检查的,折腾这么多,究竟能不能做手术,手术又有几分把握。”
林子矜面色淡淡的:“这需要所有的检查都做完,看检查结果才知道,没有检查结果,就是赵主任亲自来了,也不能确定。”
“这不折腾人吗?”女子喊了起来:“过去没有这么多仪器的时候,医生是怎么看病的!”
男子连忙冲她摆手,示意她压制火气,又对林子矜说:“不好意思林医生,我父亲身体状况真的不太好,做子女的,总是希望他能少受点折腾,你忙去吧,就这样。”
“好的,为了病人的健康,请尽量保持病房内安静。”
林子矜客气地叮嘱,转身离开。
“你!”后面传来女子恨恨的怒喝,随即便是男子的声音:“静静,你小声点,人家医生不是说了,要保持安静,咱们既然选了这家医院,听医生的总没错……”
呵呵,静静,这名字取得可真不咋样。
病人和病人家属不肯相信年轻的医生,这个可以理解,可是在病房里大吵大闹,出言不逊,不配合检查和治疗,就不能理解了。
第二天,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就出来了。
赵主任召集几名骨干医生开了一个小会,研究程信才的病情。
赵主任69岁,早已光荣退休,被院方返聘回来之后,只是挂着一个主任的头衔,实际上只负责出专家门诊和做疑难手术,并不负责科室内的具体事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前些年动荡,对知识和人才的打压,导致医院内人才断层,青黄不接。
另一方面,高端的医疗人才总是稀缺,许多高难度的术式只有赵主任能够掌握,所以院方把他返聘回来,期望能够通过传带教,带出一批技术过硬的骨干医生。
CT片子放在灯箱上,几名医生围着一边观看,一边研究,林子矜也在其中。
“右肝痿缩,左肝肥大,”肝胆外科的副主任章宁指点着片子说说:“这儿,左肝内的胆管也有扩张。”
“多个密度较高的结石,还有这儿,这是胆石吧?”
“脾增大,还不是一般的大,是巨大。”
“这么大的脾可不好切。”
“肝门区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也有曲张,还挺严重。”
“食管静脉曲张可能就是呕血的原因?”
“胃壁静脉曲张是造成柏油便的原因之一?”
一张张片子挨个看过去,几名医生都是眉头紧锁,深有忧色——病人的病情实在太复杂了。
章宁看看赵主任,面有难色:“赵主任,病人已经五十八岁了,而且真要做起来,这个手术难度太大,过于复杂,您看?”
赵主任同样紧蹙着眉头,他的心里也有点犹豫。
一方面,按照病人的情况来看,至少要做脾切除,脾肾分流,很有可能痿缩的右半肝也需要切除。
不说别的,由于病人的胆漏,胆汁性腹膜炎,以及粘连的网膜,肠管静脉的曲张,光是手术时进腹就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小说推荐
-
让她三分 (慕思在远道) 2019-04-06完结798 4490文文大播音系来位年轻的男老师,又高又帅,声音好听,人也温柔。学生们每天满怀期待,化着最...
-
同时被五个男人追求 (繁于) 2019-03-13完结2917 3451陈曦在神像前虔诚地磕头许愿,碎碎念了五遍“求神给我一个男朋友”于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