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图书馆那些年[快穿] 完结+番外 (番茄酱泡鸡米花)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番茄酱泡鸡米花
- 入库:04.11
也许更重要的是,他还看到了朝中大臣对贺余年的支持。
这个儿子,已经不是只能依靠着他的小可怜了。他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支持者。而作为父皇的成帝,却好似没有给他什么东西。
青苗点点头,催着钱好多把那圣旨打开瞧一瞧,众人一齐围过去细细观看。
“……重农抑商,大势所趋,损伤之甚,朕之过也……”
成帝承认了他的错误。
成帝竟然承认了他的错误。
“你……别哭啊……”青苗咬着唇看向一边默默流泪的钱好多,不知如何安慰他。
钱好多的哭泣是无声无息的,他就坐在那里,滚烫的泪水从眼里一滴一滴滑落,打在石桌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看得让人揪心。
贺余年假装没有看见,解释了成帝为什么忽然愿意认错了。
“父皇也知道这些武器,这些粮食都是钱大哥弄来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他认知中的世界了。”
也许是差一点就真的离开人世,成帝忽然就看开了。
他以为只有重农抑商才能保证所有百姓有粮食吃,他以为自己是一个圣明的君主百年后也会得到一个公允的评价,他以为骂他的人都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他被骄傲自大蒙蔽了双眼看不见自己每一个过度的决策背后带来的灾难与苦痛。
多少商人家庭因为重农抑商而妻离子散?
多少像钱好多这样有特别天赋的人因为文化大一统而泯灭众人受尽欺侮?
就连他最为宠爱的刘贵妃,其实心里也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
刘璇死前的控诉一遍遍在他脑海里回响,不断地让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人!
他不想再管这个天下了!
他怕了。
天元三十年春,大皇子周煜琞登基为帝,改元开平。
第91章 架空古代(二十二)
新帝登基,初下的几道旨意就包括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出海贸易的发展,鼓励创新技术发展。
还残存着的商人们听到消息简直要疯了!
废除了!
他们又重新自由了!
此时国内的市场已经被钱记占去了大半,但是后面鼓励出海贸易的圣旨却好似又指出了一条明路。
出海!
“崔掌柜!你是如何打算的?就守着这铺子还是出去看看?”
“马掌柜!哎呦,稀客稀客,我这不是犹豫着吗?一直呆在国内恐怕成就也就这样,生意不变差就算好的了,可是出海……这,小弟也不怕您笑话,实在是没出过心里不安呐!海外都是些蛮夷之辈,有什么好做生意的吗?”
来探望他的马掌柜哈哈大笑,大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崔老弟啊!这你就不知道了。你看现在这一行做的最好的是谁?”
崔掌柜看马掌柜那神神秘秘的样子颇为不解,“还能有谁?现在的商贸部部长呗!”
这位钱部长可真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本来只是一个普通商人,但是后来竟然能拿到别人家没有的新奇货物,甚至军火!听说就是凭这他才被皇帝委派为大官嘞!不然他一届商户,又无科举,怎么能当得上大官!
马掌柜也没多卖关子,靠近他小声地透露出自己听到的小道消息,“那位钱部长早年拿到的货物据说都是依靠海外来的!”
“此话当真?”崔掌柜立刻抓住马掌柜想要细细询问。
“可不是嘛!那些航路都有人开通过,你还怕什么?”
“那我们不妨一起去试试?”
“试试!”
这种对话发生在不少商人的口中,他们都牟足了劲儿也想要出去看看了!
可是……可是就算知道有人出去过,也不代表他们没有海图就可以出去啊!
这时,有人发现一间书铺竟然有海图和《海外出行指南》!
大家顿时又一窝蜂地冲过去,想要买下这本书。
“书在哪里?书在哪里?”
有人进去刚刚开口要喊,立刻有士兵怒目而对,他霎时噤声,再往里面一看,慢慢的都是人,还全都安静得像只鹌鹑!
这……这是一间普通的书铺吧?
他抬头一看,牌匾竟然还是皇帝赐的字,黄金屋!
这谁敢闯啊!
他偷偷摸摸地走到好似是掌柜的那里,悄声问道,“掌柜的,海图还有吗?”
青苗这才抬头看他一眼,往旁边一指,“书和海图在那里,不卖,可现场阅读,可以抄写。”
他很想破口大骂一句这么好的商机你都不懂得抓住,知道全国有多少人等着这书吗?
可是旁边存在感十足的卫兵让他着实不敢这么说,他半晌只是吭哧吭哧地憋出来一句,“有纸笔吗?”
青苗见怪不怪了,还是那么轻描淡写,“每天供应的好像已经用完了,你可以去隔壁钱记买一份。”
竟然让他去自己买一份!
他!
好,他去买。
青苗看他老老实实地走了,越发觉得这些侍卫借过来的值!
贺余年登基后钱好多也被他捞过去当新成立的商务部部长,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青苗这里重新恢复冷冷清清,还怪寂寞的。
贺余年自觉到了该实现当年的承诺回报她的时候了,主动问她,“先生,弟子能有今日多靠先生功劳,先生可有何心愿?”
心愿?
青苗想起刚来到这个时代时听说理科被视为杂学,还没人学的情况。现在嘛,也只能说比那时好一点,但是还不够。
“我想开一家书院。”
贺余年一愣,没想到青苗想干这个。意外归意外,他还是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好,您想开在哪里。”
“就开在……开在京郊那个崇文书院的对面吧!”
青苗眼珠一转,提出了这么个要求。崇文书院是全国知名书院,教出来数不清的大儒。青苗倒也不是想和他们对着干,就是想让他们看看,被他们瞧不起的杂学其实也能很有用。
贺余年一秒都没有犹豫,“行。”
于是,书院就开始筹备起来。
地址选好了,就要建设书院,找老师。
建设这一块青苗拦住了贺余年,没有用他主动提供的皇家工匠,“让阿宽那小子他们试一试吧,你就出个器材,最多一些帮忙的工匠,建设的图纸流程都让阿宽他们自己设计。”
阿宽是当年帮忙制造火药的小孩,他们都是青苗继钱好多和贺余年他们之后慢慢培养出来的。这个设计任务,就是他们的出师考验。等完成了,他们就是大夏理学院的第一批老师。
贺余年不知道是不是想起当年他给青苗隔壁建筑重修的工匠指点的事情,心有戚戚焉,也同意了。
最后,就在书院建设筹备的过程中,青苗又蹭了一下贺余年圣旨的热度。
出海好啊!出海了有数不清的黄金钻石,有埋藏的石油和各类矿产,还有大片无人的土地!
青苗就怕钱好多上任后没人出海了呢!
她就放出了诸如钱好多早年拿到的货物是海外来的,新航线早已有人开拓之类的消息,还宣传了一下自己这里的海图。
数量没那么多,想路上用就自己抄一份带上吧。
于是每天都有商人过来抄地图,抄《海外出行指南》。同时也有崇文书院的人在詹寰宇师兄的推荐下过来借阅自然灾害治理一类的书籍。
这不得不归功于贺余年上任后将前几年科举考实务的创新之举干脆固定下来的做法。
这些读书人都是要当官的!身为地方父母官只会吟诗作对、天天探究天理人伦怎么治理地方?
必须背大夏律法,略懂灾害治理!
不知不觉间,青苗这里的书籍竟然也有不少成了科举必读书目,还有书铺的老板过来试探性地向青苗寻求合作。
合作印书?
行啊!
青苗拿着分给她的那六成直接办了一个杂学知识竞赛,但凡自信对相关内容足够熟悉且能实践运用的学子,均可报名参赛。比赛每年举行一次,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安慰奖四名。能获得名次的学子将获得丰厚的奖金,尤其是第一名,那钱在京城买个一进的小宅院都够了!
可别小看每年这项生意的六成利润有多少啊!
比赛刚刚举行一轮,听说第一批出海的商人已经回来了。
他们不像是钱好多那时候一样只能偷偷摸摸地在港口伪装成外商,而是光明正大地回来。
无论是去了南方的邻国还是跨越了一块大陆,大多数人的船上都装得满满当当,满是货物。
往南方邻国去的商人运回来不少粮食。那边的气候实在是太适合农作物生长了,一年竟然可以达到三熟!他们人口又不多,根本吃不了那么多粮食,价格着实便宜。
再往南到达另一块大陆的商人有的运回来不少动物。
“那边的草原可大哩!好多稀奇的动物!”他准备售卖给京城权贵,当做消遣。这一类的宠物卖得也不便宜呢!
比他们还要往南一些的商人带回来了大量的钻石和贵金属。
“那块大陆上这种钻石可多啦!就算卖不出去,我还有这些石头嘞!陛下不是说鼓励创新发展吗?这些石头官府好像都收购,至少我能保本,也不算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九零年代富二代 (沈桑榆) 晋江高积分VIP2019-03-29完结21707方知浓是方家交了超生款辞了公职换来的宝贝闺女,方家却没有因此而贫困,而是...
-
哄着你呀 (陵渡) 2019-04-02完结1440 9564圈内皆知,霍少凉薄桀骜,不近女色,从没给哪个女人好脸色过。直到有人看到,霍少低声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