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一线姻缘南北牵 (杨柳风)


  这些户口,都是些缺胳膊少腿,不是没给人上,就是年龄不对,甚至有些男的写成了女的。
  在村里当副支书的夏林皓将信息告诉婉儿:“给你儿子取个名字吧,户口问题可在这次清查时一并报上。”
  婉儿不想与他再有瓜葛,为了儿子,想想也没有人能帮上,夏林海是指望不上了,他压根不管这些。
  夏林皓见婉儿日子过得不好,心里一直也很内疚,毕竟是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人,有了这次机会,也是顺手牵羊的事,做一个顺水人情。
  婉儿知道找人办事,不是白找的,别人帮了你这么大的忙,总得感谢谢人家,咬着牙买了一条烟,两瓶酒,按现折算也有小千把块。
  她不想欠人家的情,这样心里平衡些。
  婉儿没有想到的是,夏林皓推都没推辞,就收下了礼物。婉儿当时想,这个夏林皓做人也够狠的,太概她这点东西,不入他的‘法眼’。
  难道过去情,在他的身上,一点也不存在了吗?可婉儿还时常想起夏林皓。
  没过几天按市价退了钱。
  “根据你的情况,孩子上户口,不是走后门,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副支书说的,这礼不能收。”
  村里小会计送钱来时,丢给婉儿的一句话。
  婉儿当即双手合十感谢、感恩。
  多年来,婉儿的心病总算治愈了。
  接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寻钱,致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如何寻钱,如何致富,这是横在婉儿面前很难越过的鸿沟。
  婉儿想着有夏林皓在她的身边,有他的指点,那就好了,可是两人见面都不敢多说一句话,心里真憋屈得很。
  婉儿的孩子,现户口上了,大人结不结婚没有那么的重要了。
  再说,他们虽说是睡在一张床上,用四个字形容她们最恰当不过了,同床异梦。
  生活在底层的人,没有人过问你结婚没结婚,就这样糊涂着过,在一起凑合着过日子。
  婉儿心病解除,精神状态大不一样,她要努力给孩子创造条件,教育和培养好孩子。
  婉儿的儿子取名盼盼,正好也是婉儿和全家人期盼的。
  婉儿有了盼盼,日子就有了盼头。若没有盼盼,她日子就不知怎么过了。
  这一段时间,像是种了邪的夏林海,整日整夜缠着婉儿,婉儿发脾气打不走他,也不是新婚夫妇。
  婉儿骂夏林海,夏林海就嘿嘿对你笑,婉儿还真没有法子。
  按理说,三年之痒,七年之痛。应是情感出现危机的时期,这夏林海不正常,一定是得了花痴病。
  发狂要婉儿,有时在茶山上也要,回家门都不关也要。婉儿有么办法,他是她的男人,你再很也大不过男人的力量,这么一次次受到夏林海的欺侮。
  这事,还没有办法对外人倾诉。
  最近,夏林海升级了,变本加厉对婉儿欺侮,等婉儿睡熟,夏林海将婉儿脚用绳子绑起来,使婉儿动弹不得。
  婉儿后来才知道是夏林海的妈说还要一个孩子,给小盼盼做个伴。故夏林海才有如此的疯狂。
  婉儿坚决反对:“养一个孩子要多大的成本?再要一个孩子你拿什么养活?”
  “不就是吃点饭吗,以前人不都生上七八上十个吗,不一样养得好好的,也没有看见冻死饿死。”夏林海的妈说得轻松。就是养个小猫、小狗,也不是简单的事,更何况这是人,人是需要培养的。
  “小盼盼不能同别人家孩子比,这里许多家孩子都到县城里去读书了。”婉儿转了一个向说。
  “读书管在哪里读,只要孩子成器,哪里都能成才。”
  婉儿懒得回婆婆,回了她也不懂。古时,“孟母三迁”说得是什么意思她懂吗?
  在家门口读点书的孩子有几家家境好的,没办法才将孩子放在乡下的读书,一个孩子背着一个大书包,爬叉爬叉的,走上几里小土路不说,好的老师凭招考考到县城里当老师了,留下的不是老的,要么就是责任心不强,要么是教学能力不够。
  婉儿心知肚明,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虽说乡下老师工资并不比县城里的少多少,县城的文娱生活,暑假弄个什么班,钱自然少不了,并且也被人家看得起。
  在乡下老师这么一比较,比城里教师要矮一大截,教学设备落后,自己也就对自己放任自流。
  放学后不是打牌,就是种自家自留地了,谁有一门心思扑在教几个穷鬼的孩子身上。
  婉儿说得再有理,可没有人听她,媳妇成了孤家寡人。
  “女人不生孩子,干什么用的。”婆婆的态度很坚决,婉儿也是孤掌难鸣。
  “生一个可以,那叫夏林海也要同他人一样去砍树,去盘山。”婉儿退了一步,她也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
  一家人为这事戗着。
  “砍树?林海那个小身板,干不了那活。盘山,他有这个能力,可是没有这个本钱。”
  他母亲将这事撇得干干净净。
  婉儿想你当母亲的都这样说了,当儿媳的还能说什么呢。好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生孩子是女人的事,不愿生,你还能按住孵鸡母生子?


第十四章 啼笑皆非

  婆婆的话,不能不听,有事情一定要好好动动脑子,将事情想得长远一些,毕竟不是一代人,在有些观念上是不一样的。
  事情发展到后来,夏林海的父母也无能力管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吧。
  婉儿半年也怀不上孩子,她找了一个机会,同婆婆说了很多有道理的话。
  婆婆哪里听她的,很是不高兴地说:“那也不是我们一家孩子没去,班上还也有七、八个娃不也没走,读书全凭自己用功,老师不过引路人。”
  婉儿也不知婆婆在哪里拾来一句话。这话是有道理,这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就引路人出问题,她那里知道。
  婆婆还翻出了老黄历,挑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来说:“某某家穷得狠,上大学时,家里只有一床被子剪成两半,带一半棉被上大学,不是同样有出息,现好得不得了,将父母都接到大城市去居住了。”
  婉儿不想顶婆婆,心里说,这是啥年代事,到明年你看盼盼班上还有几人?“到时候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了。”后一句说出了声。
  夏林海也接了一句:“不可能,中心学校不会拆的。”
  “那是不会拆,那路多一倍还出头,谁天天接送?”婉儿将皮球踢了出来。
  “都三年级了就自己走,锻炼锻炼身体不是很好。”夏林海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有五、六里地,晴天还好些,天气不好时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怎么走。
  “你别跟我巧嘴舌簧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你为何不去砍树?”婉儿话风一转直击夏林海的要害部位。
  “那活重,我干不了,你想我死呀。”夏林海强调自己身子弱。
  “人家李言呢?”夏林海可比李言强,婉儿这么说,看看夏林海还说什么。
  “他傻。”婉儿没有想到,夏林海还强词夺理。
  “李言傻吗?你一个农村人不干粗活,你去坐办公室,你坐得了?!”
  “我实话告诉你,我是没有机会,我并不比坐办公室人差。”夏林海嘴上还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
  “懒得跟你说,懒得没有一出戏,这日子没法过。”夏林海不听婉儿这一套,拍拍屁股转身打牌去了。
  夏林海想,你不生就不生,一个孩都烦得要死,一下接,一下送的,此时不消遥,还等到七老八十,那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了。
  家里的事,夏林海他一点都不管,连油瓶倒了都不扶。他就跟人家反着来,人家有了儿子,拼命的挣钱,可好,他连儿子的接送,也是阴一天,阳一天的,叫人很不放心。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田里活干不了。婉儿到田里干活,到了放学的时候还担心孩子他爸去没去接。
  有一次,婉儿手头上事没做完,黑云向天上直涌,天等着要下雨。
  婉儿跑到家里,天变得太快,一会儿天全黑了,夏林海像没事人样,嘴里刁着廉价的香烟,正和没事做的老人打牌呢。
  婉儿忍无可忍,顾不到许多,直接奔过去,将他手上的牌抢过来抛向空中,纷纷扬扬地撒了一地。
  “你今天不把孩子接回来,我就不跟你过了。”说完婉儿就甩手回家。嘴里不停的说:“孩子我也不要,反正是姓夏,你不管算了。”
  婉儿说这话时,心在流血。这也是婉儿第一次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发火。
  夏林海见婉儿这样,一些牌友也劝他快去接孩子,他才无可奈何的借了一把伞,冒着大雨将孩子接回来了。
  夏林海回来后,婉儿气还没有消,乘胜追击,不依不饶。婉儿想让他改,一直有这个愿望,这十年来,他总是时风时雨,真气死人。
  闹一次好不了三天。本想同他过一辈子,就这样认命,可是他越来越不像话。
  一个女人摊上了这么一个男人,好吃懒做不说,晚上还无休止的上她,剥也无皮,杀也无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