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十三个被胡荑柔养着取血的少女,其中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说她认识小芒。
说小芒十年前被带来的时候情况不太好,养了三个月才开始取血,她表现得很乖,声称不记得过去的一切,胡荑柔的人编造了一个故事,说小芒是她的女儿,说她自己得了重病,需要血做引子才能活,小芒主动让她取血,不过第一次取血的时候,她就夺了针筒扎瞎了前去取血的人的眼睛。
当时,所有被取血的少女都是关押在一起的,陆小芒地逃走前还把其他人也都放了出来。
只不过……其他的人都逃掉了,只有这个现在十七八岁当年才七岁多的女孩被抓了回来。
那以后,所有女孩都没再被关在一处,分开关在了不同的地方。
我不知道小芒当年从胡荑柔的手里逃出来后去了哪里,所以我跟着勘测队把中南五国全都转了个遍……
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让人把当地的年轻女孩全都带来让我挑选……
我却还是没能找到小芒。
你说这孩子当年如果真的逃出去了,她怎么不回家呢?
我一天没找到她,就一天睡不着觉。
总会胡思乱想,怕她逃出来后是不是又被什么人捉住了,已经遭遇了不测……
那天晚上,我诈胡贝贝的话,想要知道当年小芒出现在墓园是不是跟伊芙丽有关,可她却一无所知。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件事就是跟伊芙丽有关,现在,胡荑柔已经被我整死了,伊芙丽却还活得好好的。
我一定要找机会跟伊芙丽当面谈谈,可是胡北雄现在护着她,所以我必须想办法让他们夫妻反目。
王三七其实没给胡荑柔献计收缴武器,是我给胡荑柔说的,但是现在王三七和胡荑柔都炸成灰了,我说这计策是王三七献的就是王三七献的,胡荑柔不可能信任一个亲卫团团长,但是王三七身后却站着伊芙丽……
胡北雄心中只要埋下了这颗怀疑的钉子,伊芙丽失势就是迟早的事。
最近发生了不少好事,以为死去多年的哥和丈母娘都找着了,林解放那家伙也没死,如果小芒也能找到,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
阿笙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老于,眼中掠过一丝惊讶。
“你说什么?
第1354章 目标
“赤棉军竟然败了?怎么会这样呢?高棉军怎么会在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厉害?不,不对,这次指挥高棉军作战的指挥官一定不是原来的那些……
我研究过高棉军这些年的大小战役,他们的指挥官习惯正面对战。
到底是谁在帮高棉军?
联系武末,让他把详细的战况汇报一下……”阿笙道。
老于迟疑了一下,“武末已经失联好几天了,或许已经死了。哦,我来的时候科娃让我给你带句话,说林益阳那边还是没有进展,约你在上次那家茶楼见面。”
“我知道了。老于,最近国内是不是有什么事?我打了几次电话家里都没人接。”阿笙定定地看着老于。
“阿笙,国内的形势最近很是复杂。
从今年九月开始,****会通过决议,撒丽亚,托维亚,丽宛沙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到十二月,又有三个加盟共和国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独立。
又过了半个月,已经有十一个加盟共国国宣布独立。
就在七天前,总统辞去总统职务了,最高国院内阁外阁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原来偌大的联众加盟共国国分裂成了十五个部分,内阁的乌利诺夫带着一人内阁参议员们受邀加入了分开后最大的一个独立国,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烂摊子,甩给了外阁。
这些天,科娃的爸爸,你的爸爸都忙得四脚朝天,在清算和接收海内外的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
阿笙,我们所熟悉的那个联众国已经没了。
怕你知道后会伤心,所以我才没有把国内的消息告诉你。
还有,我收到秘密渠道的消息,一天前,内阁的乌利诺夫派了格列格的精锐入华,他们的目标也是接近林益阳,夺取有用情报。”老于愁眉苦脸地道。
“格列格的精锐?知不知道是谁带队?”阿笙问。
“乌利马特和乌利秋莎。”
听到这两个死对头的名字,阿笙沉默了。
联众国原来有两个情报组织培训机构,一个叫格列格,一个叫乌拉。
联众国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谍局、军队管理局、边防军管理局、总务局的情报人员来自乌拉,驻外站组的情报人员来自格列格。
联众国情报系统的工作人员曾是世界之最,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万人。
其中总部机关1万人,间谍、反间谍和技术保障等部门20万人,在全国有150万线人,在国外有25万谍报人员,每年情报系统的预算都是联众国的支出大项,至少有几百亿。
乌利马特和乌利秋莎是格列格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收集情报的能力十分出色,而且……做事没有下限。
有时候,为了收集到情报,他们能在第一时间牺牲色相,出卖自己一切能出卖的东西。
乌利秋莎的相貌和科娃不相上下,但是她的能力却远在科娃之上。
要是她真的来了,科娃会输得很惨。
“一天前入华,那就是昨天才到,昨天林益阳去了陆军司令部,想要让徐天来同意他去前往南疆边境,他早上进去的,晚上才出来,然后就直接回了林宅。
乌利马特和乌利秋莎应该还没来得及接触他……
老于,盯死乌利马特和乌利秋莎,我现在就去见科娃。”阿笙戴上帽子护止镜围巾,又换了一双内里带绒毛的皮靴,开着黑色桑塔纳往清心茶楼走。
与此同时,于胖子夹着公文包走进了清心茶楼,他先进二楼左边那个雅间,在茶几下粘了一颗拇指大小的窃听器,自己转身进了右边的雅间。
第1355章 守株待兔
阿笙还住在安乐街北街的小院中。
清心茶楼在靠城东的地台公园和将台乡中间的区域,从阿笙小院到清心茶楼开车需要半个小时。
那边近年新建了不少小楼,和后面那一片的恭王府等明清旧式院落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片有很多都租出去做办公区,大大小小的有着数百个办事处。
人一多,衣食处行都慢慢兴旺了起来,办事处的楼下多了不少副食店,小餐馆。
清心茶楼就一座办公楼右侧,占地不大,名头却不小。
这座茶楼装修得古色古香的,老板姓方,叫方正,是水木菁华的退休教授,无儿无女,平生就喜欢喝茶。
退休后,他就开了这家茶楼。
方正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别的追求,只有两个爱好。
一是做学问,二是喝茶。
他从事教育事业四十余年,桃李满天下,首都各机关单位里都有他的学生,就是这茶楼旁边那些办事处的骨干人员,大多也听过他的课。
所以开始来照顾他生意的大多都是他的学生,学生们都对方正印象很好,别的地方批不到条子弄不来的茶叶,这里都有,品种齐全,服务周到,再加上众学生们的口碑宣传,这名气就一点点的积累起来了。
清心茶楼就成了一个雅地儿。
特别是二楼的雅间,不提前订是肯定不行的。
于胖子是清心茶楼的常客,他是在十年浩劫里度过的青少年时期,父母亲人都在那十年里死绝了,只留下了他一个。
恢复高考之后,他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上学。改革开放后,他把自家在首都的一个小院卖了大着胆子跟着人家下了海,拼着一股劲闯出了一片天地,衣锦还乡,又花钱把自家卖掉的小院买了回来,推倒重建做了五层的楼房,一到三楼用于他自己的公司办公用,四到五楼做了员工宿舍。
清心茶楼隔壁的楼就是于胖子自己的。
要说这辈子他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在该上学的年纪没有上学。
他本来就喜欢喝茶,再加上听人家说清心茶楼的老板是个名校退休的教授,他就想补补这个遗憾,趁着来喝茶的时候跟方正套套近乎,一来二去的混了个脸熟。
于胖子叫方正老师,方正有时候得空也会悉心指点他一二。
于胖子的公司开了五年了,也是清心茶楼五年的老常客,清心茶楼的所有服务员都认识他,他来喝茶的时候还有个很洋派的习惯,会给端茶送水来的服务员塞个块儿八毛的,说这是小费,所以清心茶楼的服务员都喜欢他。
于胖子在清心茶楼守株待兔好几天了,却没找到那个金发碧眼喝茉莉贡茶的外国美女,最近他公司又要进行年终清算和盘点,很多文件需要他亲自签字,公司的员工也知道他在清心茶楼,所以总把文件弄到这边来给他签。
有一回被方正看见了,他很是不赞同,把于胖子训斥了一番:“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喝茶是闲余的消遣,你怎么能为了喝茶一天到晚呆在我的茶楼?”
于胖子被方正赶回了隔壁的办公楼,还被勒令上班时间不许出现在清心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