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零年代过好日子 金推完结+番外 (牛奶花卷)


  也是撒费苦心了。


第10章 中秋
  华国人重亲情也重节日,除了最最重要的春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是一年当中比较重要的日子了。
  中秋节是个举家团员的日子,当天要赏月、吃月饼的,但是对于现在的蓝家来说节日都是浮云,月亮想赏还是可以赏的,毕竟那个不花钱,至于月饼就不要做梦了。
  蓝凤安慰自己月饼其实也没多好吃,曾经为了讨好客户一买几十袋,有送不出去的她都吃长毛了,最后都扔了。
  可以现在想想,仿佛心要滴血,难道让她穿越到这个年代,是因为她曾经太浪费了嘛。
  如果有后悔药,她要吃一百粒。
  现在她已经充分认识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的真正含义了。
  别人讲八百句也没自己亲身一把来的印象深刻。
  虽然月饼是遥不可及的,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的,最起码她知道确切的月、日了,就差个年了。
  农历八月十五,阳历推算的话也到九月下旬了吧,怪不得早晚已经冷飕飕的了,她们也换了长袖衣服。
  她的长袖衣服她要好好说说,一般人想到换季换衣服,应该是短袖衣服收起来,长袖衣服穿上身。
  到了她们家,牛逼了,她娘拿出两个袖子一缝,短袖就成长袖了。
  这神操作,看的她一愣一愣的。
  这也太节省了。
  其实这也是迫不得己,因为缺布票和钱,现在队上每年给每家两到三张1丈4尺5寸布票,大人缝一套衣裤足够了,小孩呢缝一套还有剩,可是有时候有布票也买不起,因为没有来钱的地方。
  赶上好年头,除去上交的公粮,农民的工分能吃饱就不错了,很少发钱。
  好在家里还能养几只鸡和猪,虽然数量都不能多,比如鸡不能超过五只,猪一般就是两头,但也管老事了。
  别小看几只鸡,这时候很多农民管鸡屁股叫“银行”,每个鸡蛋都要攒起来,家里的盐、酱油、针线啥的都靠鸡蛋换。
  再说养猪,这时候有政策,每年每户要给国家养头猪,而且还有斤数要求的,另一头才是自己家的,而且这猪还必须卖给回收站,价格也不高,但这猪也算是一家收入的大头了。
  所以鸡和猪都是要精心照顾的,在她们家,大堂姐、二堂姐一大任务就是照顾它们。
  话题绕回过节,这天晚上蓝家居然加餐了。
  蓝奶奶大方了一回,甩了半锅鸡蛋野菜汤。
  蓝凤可是看到了,别看半锅汤,其实就两个小鸡蛋,因为打成了蛋花所以才显得不老少。
  不过咋这么好喝呢,从来没觉得鸡蛋汤如此鲜香美味。
  毕竟是过节,再加上有鸡蛋野菜汤喝,家里气氛倒是好了不少,还说起了闲话。
  蓝大伯娘开了话头,“秋收过后,老苏家要娶新媳妇了,听说媳妇家里是镇上的呢。”
  这年头其实攀比无处不在的,比过日子比孩子比儿子娶的媳妇还有闺女嫁的人家。
  所以这句话的亮点在最后一句,老苏家娶到了镇上的闺女。
  蓝奶奶撇撇嘴,“我可是听说了,那个闺女脸上有块疤,要不然谁也不傻镇上不待往咱们队上跑,他苏老大也不是啥了不起的人物。”
  凤娘也跟着凑趣,“娘,娘,你听谁说的?疤凌大不大?不能像柳麻脸那么吓人吧。”
  蓝奶奶今个显然很有谈性,“柳麻脸那是一脸麻子,那个闺女就脸颊上有块铜钱大小的斑,我可不是瞎说,是你马大娘和我说的。”
  蓝大伯娘一拍大腿,“那准没错了,马大娘可是十里八村的活络人,就没她不知道的事儿。”
  鸡蛋野菜汤喝光了,蓝彪和蓝龙两个不耐烦听这个,跑出去当院玩了。
  蓝龙想拉着蓝凤跟过去,她们又不像招娣来娣要干活。
  可是如此好机会,蓝凤怎么会错过呢,老实窝旁边获取有用的信息。
  小哥哥到底玩心大,跟着两个堂哥跑了,即使人家并不想带他。
  蓝大伯娘嘟囔了句,“这年头的婚礼也没意思,啥都不让整了。”
  “别啥都往外喷!”这次训她的居然是蓝大伯。
  凤爹笑嘻嘻的插话,“大哥,这不是在家里嘛,不用那么板正。”
  蓝凤直觉看她娘,果然看到她张张嘴然后又硬憋了回去。
  她娘肯定想借着大伯子的话茬好好损损大伯娘的,没想到自家老爷们拆台,要是搁她上辈子,她爹是要跪键盘的节奏啊。
  凤爹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了句,“牛棚那个老头好像不行了,队长嗔他老生病,这次不准备管了,也就等死呢。”
  “老幺,你可离牛棚那几个远点,谁挨着他们谁倒霉,还有那几个知青也别近乎,咱们不是一路人。你们也是,谁敢招灾我打不死他。”蓝奶奶瞪着小儿子,又冲着其他人嘱咐道。
  家里人自然没有敢唱反调的。
  蓝凤眨眨眼,时代特色产物——知青、黑五类上线了。


第11章 苦秋收
  天头越来越冷了,蓝凤发现家里的饭菜终于有了变化,高粱米、苞米茬子、窝窝头这些干货居然都出现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她强大的推理经验,这是要搞事情啊。
  还真让她说对了,一年一度对于农民最重要的秋收终于到了。
  老百姓看天吃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本来应该是高兴的事儿,但是秋收也叫抢收,必须得抓紧,要不然一旦赶上下雪,收成就要打折扣了。
  九十九步都走完了,败在最后一步,谁也受不了,所以秋收这段时间都是全家总动员的。
  蓝龙和蓝凤也被带地里去了,她们倒不会被安排干重活,而是捡稻穗和豆粒。
  这活就得小孩干,一是大人们可是主力,抽不开手,再一个捡东西总得不停的弯腰,小孩个头矮身体又软比成年人更适合这工作。
  秋收之所以家家都是全员上阵也是因为有政策跟着。
  按照惯例,秋收这天六七岁的孩子下地是给工分的,虽然不会太多,但蚂蚱腿找也是肉啊,多一个工分也是好的。
  再小的像蓝龙蓝凤这样的,她们肯定是没工分的,但是拾到的粮食可以自留一小部分。
  这个份额一般是四分之一左右,没有利益谁那么积极啊。
  蓝凤看着小半天的成果有些默,才浅浅的一个小篮子底,有一两么?四分之一才多少,也就是顺她和小哥哥辛辛苦苦一天还喝不上一顿粥,真想摔筐走人。
  这工作效率低到无法忍受啊,好不容易有挣粮食的机会,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首先这工具就不给力,这小篮子虽然不大,但对于她们来说还是太沉了,这就是负担。
  所以她准备直接用衣服兜着,或者晚上让娘给缝个口袋。
  其次地上的稻穗真心太少了,她得独辟蹊径。
  之前她在一篇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是回忆以前农村生活的。
  其中就提到了挖鼠洞,每到秋收不但是人们丰收的时候,也是田鼠存粮的时候,这时候要是能挖到它们的洞,就能大有收获。
  不过作家也说了,从鼠洞挖到的粮食最好是别吃,可以用来喂家禽或者用来换水果。
  毕竟老鼠容易携带病菌的,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蓝凤只想吃顿大米饭,实在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就像快要饿死了,有口吃的肯定要抢,哪里顾得上美不美味。
  不过老鼠洞也不是那么好挖的,太容易发现的早被大人们直接撬开了,然后招呼自家孩子赶紧过来捡。
  这个是队长允许的,不过大人也是顺便不能特意,也就是说不能耽误自己的活。
  所以这就给蓝凤留下了操作空间。
  找到一个小木棍,这是用来扎鼠洞的,如果有鼠洞,它内里因为有粮食,所以很好扎下去,而且声音也和泥土不一样,不过这个要靠经验。
  据说老手一扎就能知道是不是老鼠洞,蓝凤不求百分百,不过经验这玩意是会增长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蓝凤在找到一个老鼠洞之后特意用木棍多扎了几下,仔细辨别声音的不同,然后牢牢记住。
  最后才和小哥哥把鼠洞挖开。
  “妹!多多!”蓝龙兴奋的大叫。
  蓝凤赶紧嘘声,“别,窝们的。”
  蓝龙捂着脑袋猛点头,也是可爱了。
  其实一下午也没找到太多鼠洞,毕竟鼠洞有限,但是每个鼠洞里面粮食都不少,毕竟老鼠们都知道错过这个秋收,它们冬天可是要饿肚子的,所以都是卯了劲的往窝里搬,不过现在便宜蓝凤她们了。
  等到晚上下工锣敲响,她们俩已经快把小筐装满了,足有三、四斤的样子。
  两个人都累出汗了,主要是筐太沉了,两人抬手都酸了。
  可是不敢撒手,也不舍得撒手。
  等到凤娘过来接孩子,看到筐里的稻穗都惊了下,这么多!然后条件反射的左右看了看。
  可是想到要让队长验,好像也藏不住。
  “咋找这么多。你爹给你们找的鼠洞吧。”凤娘一下子就看出这稻穗的不同了,因为太整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