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戏精夫妻 (易楠苏伊审)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易楠苏伊审
- 入库:04.11
何方芝把自己刚刚画的画卷起来,“其实你演戏跟我画画是一个道理。不能只图量,也不要在脑子里想拍这部片子能不能挣钱,那样你就会忘了你拍这个片子的最初目的。得了这个奖,你要精益求精,对自己要求更高才行。”
张向阳惊讶地看着她,“我发现自打你当了老师,你的口气越来越严肃了,有点像教导主任。”
在读博士都要代本科的指导员,这是学校的规定。何方芝刚开始挺不习惯,现在倒是游刃有余了,训人的时候,让人抬不起头。
张向阳以往都是看自家孩子在他媳妇手里吃瘪,没想到有一天还会轮到自己身上。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说得没错,他是个俗人,一开始想拍一部片子是因为剧情吸引他,后来就琢磨这个片子能不能挣钱,能不能火,倒是把最初的目的给忘了。他想了想,做了保证,“我以后都不拍烂片。”
其实他有先知,完全可以拍前世那些大火的电影,但他不想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抢夺原本属于旁人的机遇。有句话说得好,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第 176 章
就在张向阳春风得意的时候, 许英居然爆出离婚的消息。
张向阳对此瞠目结舌,明明搬奖的时候,她男人还给她打气呢, 怎么这么快就分道扬镳了。
张向阳前世见到许英的时候, 她已经垂垂老矣, 他也没有关注她的婚姻状况。
从王远山那边听到这个消息, 他也没当一回事。
想着下回见到许英的时候, 给她打打气,也就丢开没问了。
可没想到, 几天后,一家晚报上,居然登了一篇报道,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说许英离婚是因为他插足, 但是字里行间都含沙射影,两人婚姻出问题,确实是因为他。
他奶奶的腿儿, 跟他有啥关系。
戏里戏外, 他和许英的关系都是普普通通, 没有超出同事这个范畴。也没有言语暧昧。就因为许英是拍完《柳源镇》, 所以就把他们离婚怪到他头上。
真是岂有此理!
王远山来的时候, 张向阳正一个人在家生闷气, 他想出面澄清,可人家又没指名道姓说出来。
王远山走过来,坐到他旁边, 重重拍了他一下,笑话他,“哟,你现在成□□啦?嘴巴一鼓一鼓的。”
张向阳凉凉看了他一眼,“敢□□情不是发生在你身上,你不急是吧?”
王远山摸摸自己的头,“要我说你也不用气,反正这事跟你也没啥关系,你上赶子凑上去,跟大家说,你不喜欢许英,那许英的影迷们还要怨你,不解风情,凭什么不喜欢她,你说你费那功夫解释干啥?”
张向阳对这看法不认同,凭什么他就要忍受别人泼在他身上的冷水,他没好气地道,“那我就干坐着不动,任由人家泼我冷水?”
王远山打着哈哈。
张向阳觉得跟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腾得从凳子上站起,“我去找人。”
张向阳先是去找周厂长,让他不要在意小报上说的,“你应该把精力花在演戏上,理这些东西做甚。”
张向阳不敢苟同,他又问许英在哪,想请她出面澄清,也是一样的,可周厂长为难道,“她去柏林参加那边的电影节了,估计得等上一段时间才回来。”
离电影节还有两个月,想来她也是去那边散心的。
张向阳跟周厂长告辞,扭头就去找李学生。
他应该能帮自己分析分析。
李学生调来北京后,他们还聚过几回。经过他的一番整改,北京城那些亏钱的厂子,要么被卖掉,要么公私合营,街边游手好闲的人少了一大半。
他也没以前那么忙了。
张向阳过来找他的时候,他刚好要去食堂吃饭。
张向阳有心请教他,就拽着他到附近的餐馆吃饭。
李学生看着他点了一盘又一盘的好菜,挑了挑眉,“请我这么丰盛的一餐,一定是有事请我帮忙,说吧,能帮的我一定帮,不能帮的,我也不让你破费了,这顿饭我们就五五结账。”
张向阳抽了嘴角,把包里的报纸拿给他看,“我想跟报社打官司,你帮我瞅瞅这句话有没有指向我。”
对方玩得是文字游戏,张向阳要跟他打官司,肯定要先确定对方说的是自己才行。
李学生斜睨了他一眼,“你怎么不找你媳妇看啊?她的文化水平比我高多了。”
张向阳轻嗤一声,“这事能告诉她嘛。我还嫌自己虱子不够多,还往她面前蹭?我虎啊我。”
原本没什么大事,要是被她媳妇看到了,还不定惹出什么大乱来呢。他还是别勾起她前世善用的手段了。
李学生一想也是,一目十行看下来,“这说得不就是你嘛。许英最近演的片子不就是《柳源镇》这一部吗?没听说她还演过什么片子啊?”
张向阳放下了心,他卷起报纸,“那就成。”
李学生有点好奇,“你跟我说你到底想干啥?”
张向阳把报纸放到自己包里,理所当然地道,“还能干啥,当然是跟对方打官司了。我凭什么要受他污蔑啊。我没干过这种缺德事。我当然要捍卫我自己的权力。”
李学生无奈摇头,“你可真闲。你哪有那么多精力跟这种人斡旋啊,再说了,你不怕得罪这家报社啊。”
这些记者能不招惹还是别招惹的好。哪怕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换个描写,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意思。他这是自掘坟墓。
张向阳却偏不,说他演技不好,他可以虚心接受,但是污蔑他,不成!
见他铁了心,李学生也不再劝,左右他也不愁没戏可拍。随他折腾去。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张向阳都没有自己打过官司,所以他直接找了一家看起来很厉害的律师帮忙处理。
他不差钱,他要捍卫自己的名誉。
这年代,除了人民英雄,还没有一个普通人通过打官司来捍卫自己的名声的。
律师听到他的要求,居然只是在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不得不提醒他,“张同志,这个打官司要一千至两千不等,您确定要打吗?”
这种官司都是没赔偿的,最多就是道歉。
“对!我确定!”
律师忙不迭地应了下来。
一个月后,案子就下来了,张向阳也从报纸上看到对方在头版头条上印出道歉公告。
这一次,张向阳火得发紫。
这个晚报是私人开的,刊印量并不大,但是这件事本身却是史无前例的。各大媒体都来采访他,甚至连电视台也出动了。
张向阳担心自己拒绝,对方会乱写一通,所以通通都接受了。
等报纸一登出来,张向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他小肚鸡肠,有人说他得理不让人。
但更多的人却拿他当榜样。觉得他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想法,据理力争,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的演员。
无论评价是好还是坏,张向阳都没有关注。他已经带着齐妞到了香港,准备他过一过当制片人的瘾。
跟着专业人士学了一年多的制片,他终于在八八年,开始尝试自己的第一部 作品。
为了开门红,张向阳选的是医院故事。
这个题材在国内非常新颖,就是香港也并不多见。
李世荣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张向阳请吴主任写的剧本。
为了写好这篇故事,吴主任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往第一医院跑,了解医院各部门的动作情况。
至于该用什么药,他也不好打扰医生,直接问何方芝。
她在读本科的时候就选修了西医,到硕士的时候,还中西合并一起研究过,算是多方面人才。
最终吴主任写的是发生在外科里的故事。通过他细微观察,把人物的平凡与感动跃然纸上。
张向阳看初稿的时候,又哭又笑,直夸他写得好。
他还特地把剧本给刘导看过。刘导指正了几处需要修改的地方,对这部剧本评价也是相当高。
这次导演换成了许导,不是他不想让刘国艺来导,而是刘导已经被周厂长安排导《唐太宗》去了。
不过许导也算是经验丰富,执导了不少好评如潮的片子。
资金到位后,张向阳就收拾行囊到摄影棚拍片了。
一直到何方芝博士毕业,他也没能赶回来。
何方芝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中医学院任讲师,顺便在实验室做研究。
为了挑这方面的人才,她在各大院校走动。
今天也不例外,她到清华大学医学部来旁听。刚好遇到李世荣来演讲。
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这个学校出来的大学生都是抢着要的。李世荣产业遍布各行各业,自然也要为自己的企业打广告。
何方芝遇到熟人,自然上前打招呼。
李世荣邀请她一起共进晚餐。何方芝也没有拒绝,本来两人就是合伙人,她总不能连这点面子都不给。
他们去的饭店是位于王府街的一处豪华酒店,装修得富丽堂皇,宛如皇宫,何方芝进来的时候,也没抬头看门幅,所以不知道这酒店名字叫什么。
可当他们点完菜,上桌的时候,无论筷子上还是餐巾纸上都有这个酒店的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