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你要是喜欢我们家的玩具,我们可以送一个给你,只要你在家一直都听爹娘、祖父母的话,我可以送五样你喜欢的玩具给你。”
小胖子立马就抢着说:
“我会乖乖听话的。”
“你说了不算,你回家后,五天之内都听爹娘、祖父母的话,阿姨就送一个你喜欢的玩具。之后十天,你还是那么听话,阿姨再送一样你喜欢的玩具。接下来二十天,你还是那么听话,阿姨又送你个玩具。一直送完五个为止。”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来咱们拉钩。”
“好,拉钩。”
李夫人看着儿子被苏夫人忽悠几句就放开柱子,心里的感慨良多。看着儿子和苏夫人拉钩。还没等她开口,苏夫人竟然对她说:
“李夫人,希望你五日后带着小胖子到苏家,到时小胖子做到了,我那玩具室的玩具任他挑选一个。”
李夫人听着苏夫人的话,竟是真的给了她儿子承诺了!不是开玩笑、而不是为了让他放开柱子而随口说说的。不由得开口:
“苏夫人,这可使不得。”
“李夫人,孩子也是需要承诺的。既然给了孩子承诺,那么就一定要给孩子实现。别不当孩子的承诺是开玩笑。孩子的记性是很好的。要是你”
李夫人看着一脸正经的苏夫人,连忙应下。说是五日后一定会带着儿子再次光临的。
送走李夫人,佳芸牵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回去。一边走一边问:
“小南、小北,今天玩得开心吗?”
活泼的小北听到娘亲的问话,立马笑着说:
“开心!娘亲,今天小北交到好多的新朋友呢!”
“小南呢?”
小南一副小大人模样的说:
“也开心,也交到了好朋友。”
儿子的回答,让佳芸回想:她是不是做错了?孩子还是多接触一些同龄人比较好。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太懂事了,让她一时忘了他们也是很需要同伴的。而不是她这样的放任他们自由成长。
“这样啊,那以后娘亲经常带你们出去玩。前提就是做完自己的事情,这样你们又时间了、娘亲就带你们去玩。”
“哦耶!太好了。”
客人都散去,母子三人一路悠悠闲闲的边聊边走。到了主屋,苏卫东和小宇都没有进来。说明外院那边还有客人,他们都还在作陪。
觉得很累的佳芸,让两个孩子去洗漱。她自己也想泡个热水澡,然后好好歇歇……
五天后,小胖子随李夫人再一次到了苏家。见到佳芸的时候,乖乖的行礼问好,然后才说:
“阿姨,我做到了哦!”
“是吗?小胖子真厉害!走阿姨带你去挑一种玩具。”
来到玩具室,佳芸让小胖子自己去挑玩具,看着小胖子迈着小短腿,高兴的朝自己喜欢的玩具跑去。佳芸便问李夫人:
“怎么样?这五天有什么感想?”
李夫人一脸的笑意,说道:
“我们都没想到,严儿真的能坚持五天呢!”
“小胖子可不能有更多想法,他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坚持,坚持到一定的时间,他就能满足一个愿望。这也是一种激励法吧!”
佳芸不知道李夫人一家为什么不相信小胖子,她是第一次看到小胖子,她却觉得这孩子毅力是极好的,而且只要认定了一件事,他肯定能坚持把事情给做完。
不过,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她只能笑着说:
“其实,你们家的孩子挺好的,我倒是觉得他说道就一定能做到。不信你接着看,等到是十天后,你还得带他到我们家来挑玩具。”
“呵呵……说的也是,看到严儿的转变,家里人还真有些不习惯。你不知道,前天,我婆婆就问‘今儿严儿怎么都不去爬树了?’”
“呵呵。你们还真是的,孩子改好了,你们只管表扬就是了。怎么还不习惯自家有个优秀的孩子吗?”
“当然不是了,只是,孩子的变好了,大家也很高兴的。”
“那不就是了吗?孩子省心,我们大人也能少操心、多长命些。”
鉴于小胖子进步大,中午在苏家吃了午餐后,恰好小胖子看到佳芸随手放在外边椅子上的小人书。佳芸干脆就当做奖励,把小人书送给了小胖子。
等到离开的时候,佳芸看着小胖子高高兴兴地跟她挥手道别,嘴里还说着:
“阿姨,十天后我再来看你!”
听得佳芸哭笑不得。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佳芸跟大家说了小胖子的事。不由得赞了小胖子小小年纪心性坚定,长大了只要选对了路,必定能一生顺畅。
小宇听了憋着嘴说:
“娘亲,万一那小胖子身边的人把他给引上了歪路,他也坚持到底,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娘亲才说他只要选对了路啊,人生路上的岔道多的是,就靠个人的眼光去辨别了。不过,我们家的小宇、小南小北三个孩子,越来越厉害,识别能力也厉害,以后必定能很快就找到合适自己的路来走。”
佳芸的话音刚落,三个孩子竟异口同声的说道:
“那当然了!”
孩子的回答,让刚才还只是猜测的佳芸知道,她的三个孩子竟然是真的在吃醋!
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家的孩子在吃醋。或许,以前她从来都没有夸过别的孩子、或是给别的孩子说好话。而且自己的三个孩子一直都很懂事,根本就不需要她什么操心。
就是小时候喜欢粘自己,只要跟他们讲道理,他们还是听的。而且,他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开智比别人早,聪明的孩子都让父母省事。偶尔也会让父母忽视他们还只是个小孩子而已。
可孩子始终只是孩子,他们的脑袋再聪明,也依然只是个孩子!也需要父母的赞美和表扬的。
不同于苏府的脉脉温馨,贾府里的王夫人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她想早点建好院子,这样就能早点见到元春。自从元春进宫后,就没机会见过面了。
还有一个,她也想跟娘娘说是这府里的不公。如今,府里已经开始败落,要是没一个顶事的,到时候……她是不希望那些事情发生的。可如今她管家也是很吃力。
每每到发月钱,她就开始发愁。那得拿出多少银两才能补上?别院还没开始建,她能不愁吗?钱都不见多,反而“哗哗”的往外流。
这天,贾政和人一起设计好了省亲别院的图纸,要真按照图纸去建这个院子,他们手里的那几十万,根本不够不说,最多也只能算得上个零头!
算完以后,夫妻二人那是一个愁,删删减减了小半,那些银两还是要差一些不说,里边的摆设都还不算。这钱,又从哪里来呢?这还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贾政平时不理俗务,平时需要用到银子,基本上都是直接去王夫人那支钱就可以了。
可刚才就跟王夫人那么一算,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家也不是那么有钱的。特别是先知入不敷出。
这天,对贾政来说,是最难熬的。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银钱是那么重要。之前,他还准备问夫人要一些银两去买些东西的。这一顿算下来,又看到需要银两的地方那么多。他哪里还开得了口。
一时间,活了几十年的贾政,第一次不知道怎么开口问夫人要钱。
为此,贾政夫妻二人商量干脆直接去老太太着一起去找老太太。
贾老太太这天也气闷啊,还住一起的时候,她让贾赦往东、贾赦就绝对不敢往西。自从大房搬出去后,她的话就不灵了。让那个孽子来看看自己,他都敢推脱不来看。更别说要提钱的事情了!
贾赦不在面前,她老人家就是想骂,也不知道骂给谁听啊!刚冒出来的气,只那么瞬间又瘪了下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太太最爱的儿子贾政夫妻二人来找老太太了。
贾政夫妻给老太太行礼请安。老太太看到贾政,之前心里的那点委屈也没了,反而关心的问贾政:
“政儿,今儿个怎么愁眉苦脸的了?”
“老太太,儿子这不是跟人一起设计了省亲别院吗?”
“设计好了吗?”
“已经设计好了,只是刚才我和夫人一起算了一下价格,结果,我们原来拿出来的钱,不过是一个零头,于是我和夫人删删减减了小半,钱还是不够。所以,儿子就想来问问老太太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再筹一些钱。”
老太太听了贾政的话,觉得有一口气卡在气管那不上不下的太让人难受了。钱她是有,可、那些是留给宝玉。她的宝玉来历不凡、以后必定有大造化的。所以,她得给宝玉守着那些家财。
但,他们二房如今还得靠着娘娘,所以老太太觉得很为难。不过还是开口问道:
“大概还差多少?”
“儿子算过了,还差大概十万左右。这些还不算那些摆设在里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