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哥儿也帮着解释:“冯奶奶,这间房子不算小了,三房一厅,又有厨房又有厕所,不是单位里的小领导,都分不到这样的好房子。你看那外面,还有阳台可以种花儿,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只要能买上这么一套,他们一家子就够住了。”
他接着解释:“在那机关里,行情不是越有钱越好,分房子得按照级别来,级别高的,才能分得到好房。”
他指了指天花板说:“比如咱们这二三四楼的房子,有三房二的,也有四房二的,就是给官儿们准备的。再往上的官儿,他们分到的就是小别墅了。”
冯老太听得一愣一愣的,很好奇地追问:“那楼上呢?不还有两层么?”
“楼上那些都是小房,尤其是六楼,它连着天台,冬天冷、夏天热,哪儿能给领导们住啊?”
他很滑稽地摊开手说:“那都是给机关里小年轻留着的,面积小不说,还得每天爬楼梯。”
“啧啧啧,”冯老太压根想象不出,她很同情地说:“这可怜见的,我爬两层楼梯都嫌累,人家得天天爬,还是咱们乡下好哇,地方大,还宽敞,咋样都住得开。”
萌萌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奶,住在城里,也有城里的好处。”
她掰开手指头,一样样地仔细盘算。
“咱们这儿是公家小区,进出有门卫守着,不用担心不安全。里头还有小公园,邻居们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儿,随便碰上哪个,最起码也是个官儿吧。”
睿哥儿机灵地打着响指说:“妹妹说对了,外面很多人想要买,不过现在买不到了,咱们这些房子的价钱,已经彪高一半了都。”
“啥?这就涨一半啦?”不说冯老太不敢相信,她的老姐妹张老太也不敢相信啊。
萌萌的两个哥也在催促:“你快说说,小睿,这房子是咋涨起来的呀?”他们一头雾水,“房子咋还能涨钱呢?不是卖多少,就是多少么?”
睿哥儿解释得不慌不忙:“就像妹妹说的,住在这些房子里好处太多,也省心很多,人人都想要,价钱自然就涨上去了,以后还会涨得更高。”
这话里的意思美极了,大伙儿想着他们除了这一处,在别的地方还有很多房子,那些房子要是通通涨价,不得值老钱了呀。
第224章
离开这处单元楼, 他们又跑了好些个区,静安呐长宁徐汇这些, 都是公家建的房子, 质量杠杠滴好,环境也不吵闹,两个老太太都觉得十分满意。
这些地方还属于比较偏的位置, 空地多,建好的房子,也比黄埔那边大一些。
冯老太终于有了些笑模样地说:“这边的房子才有点儿像样子,比黄埔那里大多了,装修也还行, 没啥味道, 我看那个小吴, 是干正事儿的, 嗯,不错。”
“可我听睿哥儿说,”张老太太指着自家的孙儿, “这边的房子, 比不上黄埔那边值钱,毕竟是区里的单位,还是市政的值钱一点儿。”
她琢磨来琢磨去,最终总结出一个道理:“买房子,还是要选在重要的位置上,好的位置, 比大的房子还值钱。”
冯老太点了点头,她对上海人的生活,还是有些了解的,唏嘘地说:“可不是,他这边的人上班辛苦,每天来来回回地坐车,就要花上好长时间,小娃娃们上学也得坐车,住得近一点儿,还是很有好处的。”
睿哥儿笑吟吟地和萌萌聊着天儿,这时候开口了:“奶,你们就别操心了,上海真正的市中心,也就这么点儿地方,以后肯定还要往边上建,现在偏,以后就不偏了,不信你们等着瞧好了。”
他对这一点儿很有信心,上海的发展就是这样,或者说,任何一个城市都这样,往外扩张是免不了的。
要不是那些偏僻的地方,现在还没有什么人在开发,睿哥儿都想先在那边买上了,天底下只有买房子这种事儿,可以坐等着赚钱,比其他的生意轻松多了。
尽管便宜,可这样的一套房子加起来,价钱也不少了。
大娃在心里估算一番,他数学好,很快就算出了数字,被自己给震惊到了。
他惊讶地说:“这儿的房子,就算它三千一平方好了,一套这样的,也要三十好几,将近四十万,上海人的工资比咱们省儿高,顶破天了也就四五百吧,普通人不吃不喝,也要七八十年才能买得上啊。”
“我天,这房子卖给谁去呀?”他两只眼里闪着圈圈,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萌萌纠正他说:“大哥,你还漏算了一条,上海人得长到十八岁,才能出去工作,那他得等到一百岁,才能住上房子。”
“嘶!”二娃也震惊地抽起气来,他本来以为三十多万没有多贵,却没想普通人压根买不起。
他皱着两条眉毛,显然愁煞了心,苦着脸儿说:“奶,咱们手里屯了这么多房子,以后卖不出去了,咋办?”
“谁说卖不出去的?那咱们是怎么买到房子的?”
出乎他的意料,冯老太十分淡定,她是这样说的:“上海这边,有钱人多得很,做生意的都海了去了,这些人赚到了钱,难道不买房子啊?”
她睨着二娃,很有人生经验地说:“你说的那种是普通人,就算他是普通人,总也有几个有钱亲戚,借一借不就有了嘛,关键是他们想不想买。”
根据她这些天的观察,上海人就像海里的鱼一样多,这座城市甚至比北京都要繁华,怎么可能卖不出去房子,那必须不用担心。
想到了大娃刚刚参加完高考,她甚至还承诺了:“大娃,你要是能考到这上海来,家里的房子,我就分一套给你。”
大娃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儿,他咧开嘴欣喜地笑,狡猾狡猾地说:“奶,那要是我考到北京呢?你分不分?”
今年他高考,只填了三个地方的志愿,分别是北京、上海和省城。
全家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省城的可能性大一点儿,就让他填了省里的农业大学,想着郝教授在那儿,如果能被录取上,方方面面也都有照应。
冯老太对他考上北京,不是很有信心,却还是鼓励他说:“等你考上了,我就分。二娃你也有,别说奶奶不疼你们啊,一套房子你们也知道,值好多钱啦,我们虽是农村来的,也不比城里人差。”
大娃连连答应下来,笑得比吃了蜜还要甜。
“那我就先谢谢奶奶了,我才刚成年呢,就有套房子到手了。”
看他那得意的样儿,冯老太忍不住泼他冷水说:“你先别急着谢,等你考上大学再说吧。”
对大娃的成绩,她还是心里有数的,算不上多好,也算不上多坏,勉勉强强在县里的一中,只能排到中列。
事到临头了,冯老太也不再逼他,非要考啥清华呀、北大啊,她明白自家的孙子,不是那块料,状元不是说考上,就能考上的,那得十分厉害才行,她家这孙子,要是能考上一批的好大学,她就该烧高香咯。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在上海过得好好的,给自家的房子添置了不少东西,还委派了小吴的公司帮忙管理,想着尽快给租出去。租金再少,那也是钱呐。
冯老头和张老头两个人,天天倒腾股票,最后赚到的钱,比许副总当初给他们估算的,还多出了两千万。
这钱几乎是白来的,喜得两家人见天儿乐颠颠,梦里都带着笑呢。
上海待得确实舒服,可他们不得不走了,得趁着这个热乎劲儿,把深圳的股票也给处理了。
冯老头催着他们说:“咱们别在上海耽误时间了,快点儿去深圳,把股票卖了才放心。”
两家人都是同意的,就收拾好东西赶回桃源村,准备从家里捎带上股票,就去深圳。
谁成想,他们才走进村里呢,就听见有人喊了。
“老村长,你们总算回来了。”这个热心的村民拦住他们,大着嗓门说:“你家大娃的成绩出来了,他考了好高分,考上大学啦!”
大伙儿立刻被这个消息给定住了。
冯老头紧张地揪住这个村民,一迭声地追问起来:“大娃考了多少分?学校来通知了吗?”
这个村民就尴尬了,他挠了挠头发说:“老村长,分数我也不知道,前几天有人来通知的,我就是听了那么一嘴儿,反正是考上大学啦!”
他回想起学校来人的场景,看大娃的眼神中,就带着敬畏。
尽管他的年龄,比大娃还要大上一轮,可人家这是文曲星下凡啊,都考上大学了,以后就跟他们这些人不同了,这点见识他还是有的。
这个村民连声恭喜道:“老村长,你家大娃出息大发了,先去当大学生,以后毕业了,再当大官儿,你就坐等着享福吧。”
“哈哈哈,这要看他自个儿,娃娃们以后做啥,得让他们自己选。”
冯老头从内到外都非常喜悦,想他冯胜利也有这么一天,家里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了一个大学生,这比他赚到了多少个亿,还要来得开心。
相似小说推荐
-
七十年代老婆跑了 完结+番外 (龙女夜白) 2018-11-10完结7857 营养液数:5084 文章积分:122,603,784一觉醒来变成男人就算了,家里居然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
-
戒不掉的喜欢 (陌言川) 2019-01-01完结35725营养液数:26095文章积分:1,773,821,440俱乐部里来了个兼职小医生,长得漂亮,温柔细致,还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