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八零:军少狂宠暴力妻 完结+番外 (金玉满堂)


  陆悠认为,秦建国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
  但有的人却不这么认为。
  陆悠敏锐地发现,她的人缘,在不知不觉中,似乎变差了点。
  以前走在路上,处处都是认识的人,互相打个招呼,再围绕各自的孩子闲扯几句。
  而现在呢,她刚准备打招呼呢,对方就像不认识她似的,立马将脸转过去。
  陆悠:……
  陆悠倒也不生气,她的处事原则一向是合则来不合则散,既然别人不愿意跟她相处,那她也不会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冷屁股。
  这事让乔老娘知道后,便笑话她:“别人这是嫉妒你呢!”
  “嫉妒我?有啥好嫉妒的?”她是躺着吃还是躺着赢了?认认真真、努力生活也值得嫉妒?
  陆悠想不明白。
  “真是个傻孩子!现在整个岛上都传遍了,说建国马上要升职。建国这才多大年纪?不到三十岁!他这个级别,放在其他常规部队,不说团长,至少也是个副团。”乔老娘自认比陆悠更懂军队体系,便担任起解说员,“正常人,要想升到这个级别,起码也要四十左右。现在毕竟是和平年代,想要往上升,难!”
  就拿宋解放来说,他要不是因为在前几年的那场战争中立了功,也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地位。
  当然,乔老娘巴不得宋解放平平安安,就算平凡无奇,那又怎样呢?
  至少他很安全。
  就像现在,宋解放虽然在东方舰队担任要职,但他不像秦建国,即使在和平年代,也经常与死神擦肩而过。宋解放的工作非常安全,但相对来说,他也不可能像秦建国那样,处处是机遇。
  “这些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也是闲得慌!”别人或许不了解舰队,但这些家属能不了解吗?
  再没文化的家属,也应该知道,级别不是那么好升上去的。
  说难听点,就算秦建国有背景有关系,如果他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上级领导也不可能把最要紧的工作分配给他。
  顶多把他扔到行政岗位上去,给他足够高的级别,却不可能让他承担相应的重责。
  战争年代,可以用生命换取军功。而和平年代,想要换取军功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乔老娘安慰地拍拍陆悠的手背,既欣慰,又担忧。
  “闺女,作为一名海军军嫂,你应该以建国为荣。”怕陆悠心里不舒服,乔老娘忍不住给秦建国戴高帽。
  陆悠:……她光荣啊!她很光荣!当初跟海洋清洁队干上的时候,她比谁都能干!
  至于那些私底下嫉妒她的人,她怎么会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都是一群没用的女人,既不能给她们的丈夫守好大后方,一天到晚只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又不能跟她们的丈夫并肩作战……这样的女人,拿她们何用?
  她要是跟这些没用的女人一般见识,那她岂不是比她们还要没用?
  “干娘,她们想嫉妒就嫉妒吧!反正到最后,受到伤害的肯定不会是我,是她们自己而已。”陆悠的语气轻描淡写。
  “这就对了,不要搭理她们……”咦不对啊!乔老娘听到最后,总感觉哪里不对?
  再看陆悠,人家该干嘛干嘛,确实不像是受到了什么影响。
  “对了,之前听你说,你婆婆要过来探亲,火车票买好了吗?是哪天的?”
  陆悠去京城之前,就给张凤霞写了封信,极力劝她到驻地来探亲。不仅秦建国思念家中父母,就连红烧肉,也是天天地念叨“爷爷奶奶”。
  秦建国的名头估计是不好用的,但跟硬邦邦冷冰冰的儿子不一样,红烧肉可是软软胖胖的小孙女啊,是张凤霞亲口承认的“心头宝”。
  陆悠就不相信,张凤霞真能忍得住?
  张凤霞确实忍不住,自从收到陆悠寄过来的信,她每天都要到自家田地里逛一遍。
  回到家里,不厌其烦地问秦江河:“老头子,咱家啥时候收稻子?”
  家里将近十亩的田地,全部种上了水稻,放眼望去,青黄一片。
  今年光景好,风调雨顺。秦家的稻种是从农技站买来的,据那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农技员说,这种稻子是他们教授培育出来的超级稻,产量比以前的高不少呢!
  田地就是农民的根本,秦江河原本不太同意种新稻,但张凤霞却有点意动。
  为此,她还专门打电话去问陆悠,商量种稻的事。
  陆悠以前压根就没干过农活,她也不懂种田的事。更何况,她在末世的时候似乎听老人说过一嘴,产量翻倍的杂交水稻育种计划,应该是在九十年代末才开启。
  现在还是八十年代,就算真有杂交水稻,估计也是试验品。
  陆悠寻思,张凤霞不会是让骗子给忽悠了吧?
  她是这么想,却不敢这么说。更何况,她也确实不懂农事。
  为此,她还特意买了礼品,去唐家向梁秋月请教。
  在陆悠的认知里,梁秋月饱读群书,是公认的文化人。更何况,她以前还是人民教师呢,不问她问谁?
  梁秋月确实有文化,可她也不懂农事啊!没办法,为了满足陆悠的求知欲,她又给正在京城念研究生的女儿打电话,让她女儿帮忙了解情况。
  好在梁秋月的女儿是个真学霸,也确实有本事。虽然她自己不是农业专业的,但经由她打听了解,这个新稻种,是可以种的。
  只不过,所谓的“超级稻”也只是个噱头而已,不可能使产量猛增。
  陆悠谢过梁秋月和她的学霸女儿,回头就给张凤霞去了电话,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张凤霞大手一挥,种!
  她儿媳妇可说了,人京城大学的研究生和教授都说,这新稻种是可以种的,那还怕啥?
  至于说新稻种的产量不可能如农技员吹的那么神乎其乎这件事,张凤霞下意识给忽略了。
  反正只要不减产就行,她就是这么大气!
  敢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新事物,在这十里八村的地界上,她张凤霞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事实证明,张凤霞的选择并没有错。
  新稻种是早熟品种,别家稻子还是绿油油一片时,也就秦家的稻田,青黄相间,好不惹眼!
  前两天,那个极力推销新稻种的农技员还特意下乡,去看了秦家的稻田。
  农技员还跟张凤霞透露了一个消息:“张同志,你们真不愧是经验老道的农民同志,把稻田伺候得这么好!我看了一下,你家的稻子再过几天就能收割,收的时候,你们要注意点……这样一来,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能再收一次稻子。”
  他说的是再生稻。
  “同志,你说的是再生稻吧?这要怎么收割啊?”一听还能收再生稻,张凤霞恨不得立马下田,把稻子收了。
  农技员推销了那么多户人家,也就张凤霞愿意相信他,种新稻,他当然希望张凤霞家的稻子能够丰收。
  只要能收再生稻,那么,即使第一季的稻子产量并没有增加多少。但从总量上来说,至少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不止张凤霞激动,农技员也很兴奋。
  好不容易等到收稻子那天,张凤霞请人按照农技员的要求,把田里的稻子全收了。
  天气好,每天都是大太阳,没两天就把稻子晒干入仓。
  除去交公粮的那部分,剩下的稻子,足够秦家吃好几年!这还不算再生稻!
  丰收啊!大丰收!
  饶是“万元户”张凤霞,看到粮仓里黄灿灿的稻子,也喜得见牙不见眼。
  “奶奶,我想吃新米饭!”
  看完自家粮食,张凤霞也就计划着去驻地探亲的事。
  刚走出门,就见大丫穿着陆悠给寄回来的小裙子,嘴里含着一块大白兔奶糖,叫嚷着要吃新米饭。
  “大丫,你妹妹呢?”看到越大越懒的大丫,张凤霞不由皱眉。
  都说祖孙隔代亲,张凤霞和秦江河呢,也确实怜惜大丫和二丫这两个孩子。
  可再怜惜,他们也不会溺爱太过。
  二丫还好,现在才一岁半,连话都说不明白。倒是大丫,自从送她上学后,这孩子就一天一个样,也不知道在学堂里学了些啥?
  秦江河和张凤霞没有读过什么书,老两口基本上很少过问大丫的学习情况。
  最多就是监督她做作业,在学习方面,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张凤霞也想着,最好让大丫二丫回自己家过。
  秦建军再不济,好歹读过初中。再加上他又是孩子亲爹,更适合教育孩子。
  张凤霞寻思,正好趁这次机会,她和老头子去建国那边,就让建军把孩子们接回去住。
  大丫放了暑假,也好在家里带带妹妹。等她回来,大丫差不多也习惯了,到时候,再看看是什么情况。
  张凤霞自认为计划不错,可惜,大丫却不乐意。
  “二丫在院子玩儿呢!”大丫撇了撇嘴,心里却堵着一团气。
  二丫才多大啊?那么小个人儿,穿什么新裙子?
  大丫记得很清楚,在她很小的时候,可没有新裙子穿。别说新的,就连旧的都没有。她的衣服既丑又破,还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