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病因共有两种: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其临床表现为……”
“常见的疼痛一共有三种情况,头痛、胸痛与腹痛,其产生机制为……”
……
“最后一节,呕血与黑便。众所周知,呕血与黑便在中医上被认为是油尽灯枯的表现,实则不然,呕血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体现,而黑便只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体现。”
“病因及发生机制多种,一共有五种常见的原因: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以及尿毒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其它原因引发的并发症。诊断要点为……”
这些东西都印在了苏禾的脑子里,故而她只是偶尔翻一翻讲义,确保自己不要因为忍不住引申东西而讲跑偏,其它大多数时间都在利用‘少量的板书’‘大量的口头传授’来讲。
一堂连排课下来,苏禾口干舌燥,得亏中途有彭锦程十分体贴地帮她出去打了三四次水,不然怕是她的嗓子都会冒烟。
至于课堂里坐的那些学生……他们最开始还有些怀疑这位‘年纪看着比他们还要小的教授’究竟是不是有真本事,可当苏禾真的开讲之后,那些学生哪里还敢有半点儿质疑。
苏禾讲的很多东西他们都听说过,但目前的水平还都局限在‘仅仅听说过名字,不知道具体内涵’的情况下,如今听苏禾剥皮拆骨地讲,自然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识……好吧,大多数学生是因为苏禾讲的东西他们完全听不懂,生怕这些东西就是考试重点,故而一整节课都在笔走龙蛇地记笔记,生怕错过漏过一点点。
苏禾讲课全靠一张嘴皮子,一张一合,一句话可能就已经讲完了,可那些学生却是记笔记,速度相差直打可想而知。
为了赶进度,苏禾全程都在匀速讲课,除了喝水时会停顿十几秒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滔滔不绝地说,而那些学生则是在满头大汗地写。
看看自己才记下的一两句话,再想想苏禾已经说了一大段……那些京大医学系准毕业生的心里满满都是绝望。
这《临床诊断学》里的干货太多,想记都记不下来啊!
有这样想法的并不仅仅是学生,那些医学系来听课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们也不轻松,他们原先都是抱着来见识一下‘杏林国手真本事’的态度来的,但是没有听了十分钟,他们就发现了自己与‘杏林国手’的差距。
虽然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但并不全知全能啊……有人擅长发热症状,有人擅长于心悸,还有人擅长水肿、咯血……但是听苏禾如此系统条理地讲这些领域的知识,他们还是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医学系系主任坐在最后面,他是心悸方面的专家,听苏禾讲完‘第七节:心悸’之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想到了之前被他误诊过的那名病人,那病人的症状明明就是心悸,可他却查不出具体的病因来,最终导致那名病人抱憾离世,如今苏禾系统地将心悸的致病机理以及诊断手段一一讲完之后,他立马就想到了那名病人,那病人身上确实出现了苏禾所说的症状,只是当时的他并没有在意那个……如今想来,悔之晚矣。
第139章祸水东引
系主任听完苏禾将‘心悸’的那一节后,整个人就坐不住了,一颗心仿佛放到了烧红的铁架上,备受煎熬。
他瞅瞅左边,又瞅瞅右边,忍不住低声问那名专门研究‘水肿’的教授,“老孙啊,刚刚苏教授讲水肿那一块儿,我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你觉得怎么样?水肿治疗研究方面你是专家。”
孙教授意犹未尽地看着自己刚刚火急火燎记下来的笔记,时不时圈圈点点一下,小声同系主任说,“这杏林国手果然不是寻常人物,我研究了水肿这个病六七年,经手的病例没有三千也有两千八,也知道水肿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外面的浮肿,还有脏器水肿,但是从未想过,居然能够用这么简单的诊断方法就将脏器水肿诊断出来,这苏教授的医术当真不凡……”
系主任听完之后,又扭头看了几眼听课的其他老师,除了校教务部那边来的几位门外汉之外,其它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们个个都在奋笔疾书,尤其是那几个年轻的讲师,新发下来的听课本都用了一大半,笔记写的工工整整,比课堂里的那些学生都要态度端正。
系主任心里有了数。
苏禾讲完课之后,见距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便将粉笔放下,打量了几眼那齐整美观的板书,微笑着喝水,心中暗暗吐槽,“在这个年代讲课实在是太累了。”
她记不大清哪一世了,讲课时完全就是电子化的,老师哪里用得着粉笔,直接放映光影幻灯片就可以。甚至还有更先进的科技,比如意念幻灯片,全息投影幻灯片等……那些科技苏禾现在想都不敢想。
虽然三十多年前,美国佬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明了军方定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但在苏禾看来,那电子计算机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铁疙瘩,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实用性并不强。
“哎……如果能研发出电脑来,那上课肯定不用吃粉笔灰了吧……”
苏禾心中小声嘀咕。
课虽然讲完了,那些学生们却没轻松下来,不为什么,他们正在四处借笔记查漏补缺呢!
漏掉一点点干货都是他们的巨大损失啊!
虽然有很多东西他们现在一时间还无法理解,但是相信只要课下足够用功,一定能够想明白的。
若是他们能够将苏禾讲的这些东西吸收个七七八八,将来去了工作单位,那绝对是如虎添翼,升职之路想来不会太难走。
苏禾看了看表,见距离下课时间差不多了,就道:“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大家回去都消化消化课程,如果明天有疑问的话,放在明天下课串讲第一章整体内容时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彭锦程赶紧站起身来,小跑几步走到讲桌前,同苏禾说,“苏教授,王教授说他想让我跟着你做科研,您看可以吗?结合医学系和机械系的所长,做一点您所提出来的‘学科交叉’的东西。”
苏禾愣了一下,笑道:“自然可以,明天上午你在机械系我的办公室等我吧,我正好要去找王教授聊聊,到时候有一些东西还真得从机械系找人来做,你愿意来帮忙的话再好不过了。”
彭锦程一听苏禾是要让他来帮忙,而不是将他收入门墙,顿时就急了,纠正道:“苏教授,王教授的意思是让我跟着您做科研项目,做硕士学位论文。”
教室里的学生被彭锦程的话惊呆了,你说你一个清大机械系的硕士,来找医学系的教授做什么学位论文?
这不是瞎搞吗?
偏偏苏禾想了想之后,将彭锦程的要求答应下来。
“行,既然这是王教授的意思,那我就不推脱了。刚好面临科研团队要组建的问题,如果你有这个意向,那我们一切都好商量。如果你想做医学和机械学交叉的东西,那我指导你肯定没什么问题,如果你想做原来的东西,那我就去找找韩晋韩老,找他要一两个发动机项目的子课题过来,让你做个几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彭锦程面露大喜之色,虽然王扶教授在清大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和韩晋教授相比,却还是不够看的,一个是国内机械领域的专家学者,一个是国内机械领域的首席科学家,相差之大,难以用一言两语而描述。
如果苏禾给她找韩晋韩老拿到课题,那将来他的名字就会被挂在国家最最最重要的科研名单上,这不仅仅是成绩,还是一种极为难得的荣誉!
“谢谢苏教授,我听您的安排!”彭锦程高兴地拍胸脯保证。
苏禾笑了笑,收拾好东西,将教案和保温杯收起来,准备回清大教职工公寓吃晚饭,不料刚下讲台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学生堵住路了。
“苏教授,能让我们看一下您的教案吗?”
“求您了,您讲的实在是太精彩了,我听得入了迷,一时间没有记全笔记啊!能接回去抄一抄吗?”
“苏教授,我想跟您读研究生,您把教案借我看一晚上吧!”
学生们争先恐后,哭天抢地,生怕苏禾带着教案离开教室。
就在苏禾不知道该如何拒绝的时候,医学系的系主任在教室后面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训斥那些学生道:“上课不认真听,下课想补?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苏教授,你这教案谁都不能借,我准备直接拿回系里去,今晚找人加班勘误一遍,明天就交给京大出版社的那些人,将这批讲义尽快印刷出版,学生们如果想看的话,等讲义印刷出版之后再去买吧。”
学生们怎么敢和系主任争,故而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系主任眉开眼笑地找苏禾拿了教案,然后乐呵呵地去找其它教授们分享去了,徒留一群学生目瞪口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成了亿万富婆 (紫青悠) 2019-1-4完结1878 5220 营养液数:1264 文章积分:89,501,424前一晚还是个为了生计累死累活加班到深夜的北漂苦...
-
不许动,把心交出来 (漫画树) 2018-12-30完结非V章节总点击数:40283 877营养液数:98 文章积分:8,587,016本文文案:情景一:健身房内,宋煊满身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