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一九九四做学霸 完结+番外 (竹馨)


  即便是杜玥年年回来湛清县,也只是和刘敞一年见那么一次。
  现在外面肯定还有记者蹲点儿,万一被记者看到,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来。
  基金会成立的消息自然也被各大的新闻媒体知晓,都在转天早晨的第一时间报道。
  “恰氏集团最年轻的老总西部归来,西部教育基金会成立。”
  “恰氏集团,良心企业。”
  “西部教育基金会宣布秉持资金公开透明化。”
  “基金会第一个捐助企业兴业集团。”
  “……”
  刘敞看到报纸上登出来自己兴业集团的名头,高兴的嘴巴都合不上。
  原来兴业集团也上电视新闻,那都是公司企业实打实的实力,可这种上了慈善上了公益性质,还头版头条,真特么的看着就开心。
  难怪海外那些大企业家动不动就捐款,捐款的赶脚就是特么棒!
  “叫人给好好的宣传宣传,怎么样?”刘敞说。
  杨辉点头,“快过年了,都得买年货,也当是打广告。”
  趁着现在兴业集团的名声正能量,好好的宣传一波,到时候兴业大厦的销售量肯定能翻番儿的涨。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临到湛清县最后一个大集之前,兴业大厦三天的销售量足可当原来半个月的销售量。
  杜玥也很忙,既然基金会已经立起来了架子,那其他的也要准备起来,尤其是第一个项目杜玥已经决定在秦省玉林市郏县管辖下的陶镇建立第一所中学。
  那边和她所去支教的沟子县一样都属于是山区,郏县算是在山区边上,一部分地区比较平坦,另外一部分地区就行路难,而陶镇正处在山区和平原地带的交界。
  杜玥要修建的中学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食堂,操场等等。
  不要求多漂亮,只要实用,必须要能抗住当地最高级别的地震。
  和当地的相关领导协商,因为地区差异,建筑商就从当地招募,由基金会聘请专业建筑公司监督,最后交工由国家部门验收,尽可能的做到每分钱都花在学校的建设上,绝对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
  虽然是初次上手,可连那么大的恰氏也能弄起来,这些对杜玥来说都不难,最后只要基金会定期的派人过去看看就好,当然最后收工的时候杜玥也还是要跑一趟的,毕竟是“西部教育基金会”的开门炮。
  就在杜玥忙碌的时候,报纸上的新闻很快的变了风向。
  一开始只是提到了兴业集团为西部教育基金会提供了第一桶金之类,然后兴业集团的几番自吹自擂,报纸上就连着出现了兴业集团的名字,而几乎是紧跟着就有报纸报道兴业集团以及登嬴阁背后的老板背景,没有指名道姓,只是话里话外的说有些人当初做了坏事,可在偶尔做了好事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洗白云云。
  如果是放在别的时候报纸上有这种评论,刘敞还可以当作是茶余饭后的笑料,世上的坏人多了,哪个坏人全身都是黑的,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好事儿的?什么洗白就更是见仁见智。可偏偏就是在兴业集团风头正盛的时候冒出来,就难免不会让人想多。
  本来刘敞就有点儿自知之明的心虚,再加上因为他的关系连当初对他照顾有加的洪老大也牵扯了进来,他当然不能善罢甘休。
  “看看是谁写的,尼玛欠收拾!”刘敞喊。
  杨辉反对,“现在临过年,相关部门都查的很严。”
  “怎么得,怕他?”刘敞头顶上都快冒火了。
  杨辉说:“不是怕,而是说不定人家就等着我们动手呢!”
  刘敞目光一沉,“你是说有人对付我?”
  杨辉说:“不能确定。不过既然是报纸上惹出来的不如就报纸上解决。”
  “那也行,找几个笔杆子好的,多给点儿钱,我就不信了,比文明礼貌咱们比不上,骂人还比不上!”刘敞说,紧跟着又说,“还是查清楚了那些个都是什么人,等回头有机会再收拾他们。”
  刘敞杨辉找了记者反驳,大概是要区分什么是好事儿坏事儿,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好事儿可能就是坏事儿,坏事儿也说不定就是好事儿,同样,人也是一样,那最后怎么区分好人坏人呢?只能是靠法律,法律是一切的基准。
  而那边果然第一时间就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法律是最基础的准则,可不能一切都只依靠法律,毕竟有很多事儿不是靠法律来决定的,还有惯例和习惯。比如欺行霸市,仗势欺人,恃强凌弱,法律就不会给予惩罚又或者给予的惩罚就相当的低,可能说这样的人是好人吗?不只如此,当这样的人做出一点点儿好事的时候,人们反而觉得这种人太好了,比九世善人还好,可真正的那些大好人呢?因为习惯了做好事儿,所以就算是天天做好事儿也不会被人注意,最后提出的是好人,太过廉价。


第六百零三章 不花钱的广告
  刘敞杨辉那边自然也不甘示弱,先说明好人不能廉价,不然就没有人愿意去做好人了,可既然连你们口中的恶人都在做好事儿,那你还能说是好人廉价吗?好人就是示范带头的作用,就像是恰氏集团的杜总就是好人,没有恰氏集团的杜总牵扯带头儿,又怎么会有西北教育基金会?
  终于,几番的口诛笔伐,杜玥还有恰氏集团被抬到了明面儿上。
  外面的风风雨雨,杜玥并不知道,直到某天早晨在家吃饭的时候听爸爸妈妈说了几句好人廉价的话,杜玥才知道报纸上笔伐征战,那时候杜玥只觉得有意思,毕竟在后来的年头里,路上扶老太太老爷子都会被讹的事儿层出不穷,弄的某年的新春联欢晚会都演出了一则类似的小品,当时看着好笑,可艺术都是真实生活的升华,只有真正碰到这些事儿的人才知道那时候被讹诈被冤枉的痛苦和无助。
  好人太过廉价,甚至还赔本儿。
  那又怎么祈求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旁人给予援助之手?
  又怎么能抱怨社会上好人太少呢?
  能提前那么多年就开始分析这个问题,杜玥觉得挺好。
  只是没想到转天,恰氏集团被点到了明面儿上,杜玥也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杜总,怎么办?”秘书问。
  这事儿是发生在恒川市,可因为有恰氏集团,有杜玥,说不定明儿就能上到华夏日报上去。
  临近过年,相关的领导还有各行各业的大佬们都盯着各种的新闻,弄不好,就得闹大。
  杜玥翻看着秘书拿来的这几天的报纸摘要,一笑,“简单啊”
  转天早晨,大年二十八,恒川晨报的报纸上就刊登了“西北教育基金会”的捐款的各大企业,还有“西北教育基金会”的第一项教育基金投资,在山区建设一所中学。
  占据的头版,不是头条。
  可也跟头条差不多。
  刘敞看了这个报道,高兴的脸上的肉都一颤一颤的。
  没别的,兴业集团又上榜了。
  上面写的“西北教育基金会”的捐款是按照捐款数额排列的,兴业集团就在前五名。
  虽然没写着各自的捐款多少,可排名妥妥的靠前。
  说什么好人廉价,别没事儿瞎比比。
  有本事看排名啊!
  刘敞特意的给杜玥打电话道谢。
  “不用谢,本来我的意思就是公开化,就是没有先前你们这一闹,我也是想把捐款的企业都写出来,做了好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让人家都看看,我们这里还是好人多。”杜玥说。
  “对对,好人多。”刘敞乐呵呵的点头,心里头琢磨着是不是过了年就给县里捐几个红绿灯什么的?
  而也就是刘敞的电话刚撂下,公司的秘书就打了内线进来说是有记者想要来采访。
  在杜玥宣布了西北教育基金会之后,也有不少的记者来采访,这几天人已经差不多没了,怎么又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杜玥说。
  杜玥在会议室接见的几位记者。
  来的有恒川市的,也有省报的。
  问的问题大都也是环绕着恰氏集团的未来发展还有西北教育基金会的成立初衷等等。
  杜玥早就驾轻就熟。
  只是很快,话题就转到了前些日子的那几篇口诛笔伐的内容上。
  “杜总看过这几份内容吗?”有记者把摘要截取下来,递到杜玥跟前。
  杜玥看了眼,“看到了。”
  “杜总怎么以为这上面写的?”记者问。
  杜玥说:“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辩论会,就跟辩论的感觉差不多,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一样。”
  “杜总站在哪个立场上?”记者问。
  “好人不能廉价。”杜玥说,“本来我想是过了年再宣布这个名单的,因为这个论点,我就决定提前发出来,也好让大家过个好年。”
  “那杜总有没有觉得是道德绑架呢?”记者问。
  “道德绑架?”杜玥看着那个记者,“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道德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现象叫做道德绑架,你以为我绑架了谁?”
  记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