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刚刚,她亲眼看到了翻滚着江面的长江江面,现在又看着隔着一道堤坝的吴口,亲身的体会着完全湿了自己半截身子的水,杜玥忽的觉得冷,还有一丝丝的害怕。
杜玥的脑海中闪电般的显过了那一群群待在堤坝上的军人,还有那张熟悉的面庞。
杜玥下意识的拿起放在防潮口袋里的手机,按亮了屏幕。
还没等杜玥按下去,跟前忽的就杵了个什么东西过来,同时还有一道女声,“请问您在把您的车让给那位孕妇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杜玥抬头,这才看见那个穿着红色防洪服的女记者,还有女记者身后那个架着摄像机的大哥。
杜玥,“……”
她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们是电视台的记者。”后面刘总赶忙的说了句,又跟电视台的记者介绍,“这位是恰氏集团的杜总。”
大老爷们或许对恰氏集团还不太熟悉,可女孩儿基本上都知道恰氏集团。
瓜子,薯片,冰糕,棒棒冰都是恰氏集团出产的。
女记者的眼睛一亮。
原来以为街头采访能碰上某企业的刘总就已经是幸运了,没想到还能碰上这位华夏最年轻的女总裁。
“杜总,您这次来吴口是为了什么?”
女记者的话筒举到了杜玥跟前,旁边没有散去的人们看着这边记者的采访,不少人都探头探脑的看过来。
杜玥弯唇,礼貌的笑着说:“这次来吴口,我先看望了守在第一线的恰氏集团员工,我很感谢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还能继续工作,刚才我又和本市的其他一些企业领导们探望了守卫在大堤上的官兵们。原来在电视上看,我也感动,可只有亲自到了那儿,才知道那些官兵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大堤在他们前面,后面就是我们。也正是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现在,我才有心思把车让给孕妇,所以借着这个话筒,我想对所有参加抗洪救灾的官兵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别人采访都是一两句就说完了,杜玥说了这么长,也就不少人都听见了。
虽然现在的生活是费劲,还有好多家里因为地势低,家里的东西都淹了,可还是有电视看。
看那些以自己的身体结成人墙挡住洪水滔天的官兵们;看那些站在几乎没过脖子的洪水里,把孩子还有老人高高的举起来的官兵们;看那些累了困了躺下就能睡着,甚至吃饭都顾不上吃的官兵们。
尤其,他们都是吴口人,都知道现在吴口外面的大堤上就有不知道多少的官兵日夜奋战。
蓦的,旁边好几个人眼眶都泛红。
“对对,要采访还是采访那些官兵吧。”
“我们能做多少,现在都这么困难,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
听着四周的声音,主持人都抽了抽鼻子,镜头也跟着转过去,转了一圈,最后又落到了杜玥的身上。
杜玥只是微笑。
刚才她问刘总了,这个栏目就是吴口当地的地方电视台,真播出了也没什么。
只是杜玥忽略了眼下正是众志成城一起抗洪救灾的紧要局面,她说的这番话又正好可以当成是正面典型,尤其她还是名人。
带子交到台里,台里看到里面完整的救人画面,还有被采访的刘总和恰氏集团的杜总,立刻就决定免删减播放。
上面一级看到明显标注的“某集团老总”的名号,也用上了。
再上面一级同理。
一层层直接到了其他地方电视台,最后到了中央电视台。
恰氏集团杜总啊
年轻,女孩儿,还有背景呢!
播——
不到一个星期,整个华夏都知道了。
湛清县,杜玥家。
杜翘指着电视屏幕上的影像直哆嗦。
“这,这谁啊?”
爸爸也在发愣,“你姐吧?”
根本不用怀疑,屏幕下面打着字呢——恰氏集团副总。
妈妈的眼睛也发直,“不是说在西北吗?怎么去那边了?”
“这孩子,骗我们呢!”
妈妈拿起电话就拨。
首都,跃居。
“噗——”
“咳咳!”
舒芜和王莹莹两个差点儿一口水喷出来。
“是杜玥吧?”
“没错,是她。”
两个人一起点头。
在一个宿舍这么多年还能认不出来?再说这个金丝边的眼镜是她们宿舍几个一起说最适合杜玥的。
不对,重点是杜玥现在在吴口?南方?
“离你们家近吗?”王莹莹问。
舒芜点了点头,“不远。”
“那咱能问问玥玥咱家里现在怎么样吗?”王莹莹问。
“不太合适吧”舒芜迟疑。
“还是问问吧,我想我家里人了”王莹莹说。
舒芜吐了口气,“我也想了。”
王莹莹拿起了电话卡,“走——”
两个人去外面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上海,《老房大喜》剧组。
“杜玥?”
方娇一下子蹦起来,先前才装扮好的优雅外表一下子消失殆尽。
旁边没有演戏也正看新闻的末薇转头看了眼方娇,“你干嘛呢?”
方娇吐了吐舌头,“没没,就是看见了个熟人。”
“谁啊?哪个?”末薇好奇的问,大大的眼睛明晃晃的像是大宝石。
方娇笑了笑,“刚才过去了。”
“什么人啊?”末薇问。
方娇压低了声音,“我同学。”
“厉害了,同学都能上电视了!还是新闻联播!”末薇惊呼。
方娇很有些得意,还要说什么,那边就听着有人喊,“末薇,到你了。”正经的宝岛腔。
方娇撇撇嘴,小声的嘟囔着学,“到你了”
末薇无声的张大嘴乐,冲着方娇竖了个大拇指,转头冲着那边回了声,“来了”
爽爽朗朗的首都腔。
末薇跑着去了,方娇看了眼那边一本正经杵在那边自以为怎么样,又是满口宝岛腔声儿跟末薇说话的家伙,撇了撇嘴。
果然跟杜玥说的一样,欺负人呢
不过,咱家的玥玥就是跟咱家长脸。
方娇拿起手机开始按发短信。
第三百六十七章 名人效应
杜玥被采访的新闻播的的尽人皆知是以后。
这会儿杜玥还不知道。
杜玥只知道常子腾在荆江,她也要去。
只是她一时还去不了荆江。
还有两个小时,就又是一场雨。
而且晚上在吴口的四星级宾馆还有一场慈善晚会,她也要参加。
杜玥回去了公司,布置了后面几天的工作安排,刚赶到宾馆,外面就又开始下雨。
才一天没有下雨,水势才堪堪回落的吴口市再一次笼罩在大雨里。
“哎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得下几个月了。”
“这堤坝不会有事儿吧?”
“没事儿,就是有事儿也没什么好怕的。”
“……”
旁边几个商人低声的说着。
杜玥明白他们的意思。
吴口是大城市,就算是真的扛不住,不得不分洪泄洪,上面也不会让吴口再淹了。
上百万人,往哪儿转移?
几十位商人坐在台下,圆桌上摆着一些糕点瓜果零食,当地的几位艺人还有特别从首都还有上海等地请来的相对比较出名的艺人在上面载歌载舞,还有相声和小品的表演,内容都跟抗洪有关,宣扬军人的勇敢,老百姓们的互助互爱,看的杜玥眼眶直发热。
随后就到了义卖的阶段,也就是这次晚会的大头儿。
杜玥献出了她写的一幅字,还有一套金饰品。
金饰品就不用说,肯定价格不低,而这幅字的底价直接就升到了十万。
杜玥的字好看,也有风骨。
可就像是一个苦练了十年毛笔字的普通人,跟一个练了一年毛笔的名人相比,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名人的字画更值钱,何况名人的字儿也实在不错!!
所以即便这个底价已经不低了,也很快的就上升到了二十万,还有往上走的趋势。
这位小杜总厉害啊!
年纪轻轻的弄出了个偌大的恰氏集团,报考的师范,字儿还写的这么好。
重要的是,小杜总现在才多大?
……最后杜玥的字以二十八万成交。
接下来又是另外一场慈善义卖。
这时候,杜玥的手机震起来。
杜玥看到熟悉的号码,起身离开。
偏厅拐角靠着窗子,外面还下着雨,不过里面丁点儿也听不到,一片清宁。
杜玥按下了接通建。
“喂?”杜玥说。
“什么时候到的?”电话那边常子腾问。
其实也就两天没有联系,可听着好像已经隔了许久。
杜玥知道陆云祁肯定会把她到了吴口的消息告诉常子腾。
“今儿早晨到的。”杜玥说。
“现在干嘛呢?”常子腾问。
“有个慈善义演。”杜玥说。
“哦,我们杜总很忙呢啊”常子腾拖长了尾音。
常子腾那边清清静静的,尾音在空气中像是打着圈儿。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九十年代包租婆 (王昱凝) 阿里文学网VIP2018-09-23完结重生一次,方静怡只想发家致富当包租婆。顺便,帮哥哥娶个可爱的嫂子。但,当她看到...
-
军婚100分:重生甜妻狠撩人! (鱼佳佳) 云起书院VIP2018-12-25完结阅文点击:9715495 总人气:11518 总推荐:114426苏晚:“老公,要亲亲。”&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