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抢到手的,是个女老板,年纪大约在四十岁上下,有些消瘦,说话嗓音低哑,穿着另类,但却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别致,她递给颖颖一根capri女士香烟。
“哦,不,我不抽烟。”
女老板有些艳羡地赞了一句:“难怪妹子皮肤这么白皙。”
“大姐想,只剩两个门面了,你租哪一个?”
“两间我都要。”
颖颖很惊讶:“那还要拆去一面墙?”
“嗯,嗯,我们‘七匹狼’在安西,买的特别好,嘻嘻”,女老板一个人捂着嘴,笑了几声,便和颖颖搞价:“妹子,你看,我一下子租你两个门面,是不是有优惠?”
“那是当然,一次**一年房租,可以九五折。”
“呿,似乎租一间门面,也是这价格吧?”
“姐姐也知道,我这门面,根本就不愁租,若不是有两个雇主,一时钱不凑手,这两间门面上星期就租出去了。”
“好妹妹,在商言商,我一个人租两间,总是省下你时间了不是?给点优惠呀。”这女人,很会磨。
颖颖最后,终于把持不住,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黑色金字的贵宾卡:“楼上,我准备做餐饮的,这张卡,可以打八折,但仅限于你个人使用,若是请客,消费超过五百,只能九折。”
第453章 前世的记忆3
“咦,妹子打错算盘了,请客也给我八折,才能拉动消费啊,尤其是你尚未开张,还不早点拉些固定客户。”
“那,姐姐是否答应,你们上的新货,都给我八折呢?”颖颖反问,她知道,这些新货上市,老顾客也只给八八折优惠的。
“咦,妹子好精明,嘻嘻!”
颖颖也没想到,后面四个门面,全给的是一年的租金,带上押金,就是十一万四千块,四十五万加上二十八万,就是七十三万,她手里,还剩下十来万,加起来九十多万,足够她置办家具,将餐厅开起来了。
二楼做大堂,三楼和四楼是贵宾房,楼顶,颖颖也废物利用,开了个烧烤吧,安西属于西部,当地人夏季里,喜欢吃露天烧烤,一个像样的摊点,一年轻松赚十来万。
“振兴,楼顶的摊子给你了,姐姐想让你**经营一个事业,而不是做我的辅助。”
郭振兴忍不住露出笑意:“勤勤还想让我要个门面呢,她也不想想,我是会做服装,还是会做超市?哈哈,做露天烧烤,的确甚合我意。”
……
颖颖躺在床上,头脑十分清醒,只是因为脑子里信息如爆炸一般,前世一辈子的经历,如快进的影像,一幕幕地播放出来,令她头昏眼花,浑身乏力。
颖颖发现,自己的前世历经沧桑,却比顺风顺水的这一世,精明强干,还懂得分析收集来的市场心思,判断政府规划方向,及时抓住商机。
比如,她买下的那栋旧楼,花大价格装修后,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八百万投资,不到两年就全部收回。手里有了钱,她又动了投资地产的心思,没多久就看上了一小块地皮,虽然没有一个人看好,她还是果断拍了下来。
那里原来是安西服装厂旧址,厂子在九十年代初,就关门大吉了,一大半的土地,让旁边的交警大队买走盖了家属楼,剩下不规整的一块梯形,没人看得上。因为交警大队的家属楼在南,这块地的一小半,得让做楼距,剩下一大半,建一栋楼有余,建两栋楼不足。
若是这块地早点挂牌,说不定还能拍出好点的价格,那些做服装批发的人中,手里有几十万的不少,或许会买下来自己住,毕竟距离批发市场不远,可前不久,市里要把批发市场迁到北郊,那些腰缠万贯的老板,自然就不会选择这里了。
于是,这一小片土地实在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拍卖会上,地产商没人看得上。
颖颖手头没有多少资金,又没要强劲的人脉,不可能从银行贷到大批款项,这块无人问津的土地,以便宜的价格,入了她的青眼,最后,颖颖以三百二十万的价格中的。
振兴听姐姐买下那块地,当时都呆住了:“姐姐,那里只能建一栋楼,太浪费了。”
“姐姐打算盖高层,这栋楼后面,是矿业大学的操场,不会有遮阳的纠纷,而且,高层视野开阔,应该比较好卖。”
“可是姐姐,高层造价太高,不好卖的。”
“姐姐调查过,附近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多数都没有在单位分到房子。”
这个,振兴倒是不否认,他知道矿院的几个年轻教师,因为年轻,职称低,就只能挤在单身楼。
“现在,教师和公务员工资都提高了,按揭一套房子,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而附近,没有空地,服装批发市场改造,多数房子规划成了商业用的写字楼。”
振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姐姐说得有理。
颖颖手头只有不到一千万,若是不卖出足够的楼花,根本建不起高层,但她却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公开招标,引来建筑承建商,签订合同时,颖颖让出了些许利润,换取承建商垫付部分资金,同时,她又请了在安西很出名的监理公司,对工期和质量要求很是严格。
别人都是圈地就开始卖房,颖颖却是地基都打好了,顾客能够对她的房子质量有所感悟,才开始发售,她也没想到,自己运气特别好,刚好赶上煤碳、矿产价格狂涨的时期,矿业大学的老师个个都手头宽裕,那栋楼,一半都卖给了矿院的老师。
建房,肯定是小户型和大户型都必须有的,颖颖以为,年轻人手头没钱,多买小户型,却没想到,他们反而买的大户型,而中年人,却多买小户型,他们有的是为长辈买的,那些年纪大、腿脚不便的老人,不住电梯房,就没法上下楼了,还有为孩子买的,这一代虽然正是年富力强,挣钱最多的,但也是负担最重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反而不及年轻人敢花钱。
——以颖颖现在的眼光看,一个小区,就孤单单一栋楼,楼下活动面积小,也没有几个停车位,是个规划极其差劲的小区,可当时的人们,刚刚从贫困线上爬起来,没有多少人能买房又买车,颖颖甚至在售楼部,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付完首付,长长叹口气:“我们两人,一个月也才三千来块,供房就得一千三,孩子眼看就要上大学,又是一笔花销,若不是老人年纪大了,真下不了这个决心。”
另一个也叹气:“好歹你家老人退休金高,还不用你们花钱,你俩只管照顾就行,我家老人还在农村,这房子,肯定是买不起了,想起当年妈妈供我读书,都能借遍村子,我心里就特别难过……”
那时候房地产的利润,真让人眼红,颖颖开发的这个小区,也就价格便宜那么一点点,质量比别人重视了一点点,绿化普通,设施简陋,一年时间,卖得一干二净,比她经营饭店的利润,好太多了,投资一千万,净挣两千五百万。
尝到了甜头,颖颖越发胆大,不久,又拍下一块地,这回,可是有十五顷地,也就是十五万平方米那么大。
第454章 前世的记忆4
颖颖就像一个看客,在观看前世经历拍成的电影,此刻,她感慨了一句:“原来,我上一世,就是个钱耙子,做什么成什么,十分会赚钱,就是感情上比较可怜,所嫁非人,儿子也没教育好。”
颖颖这话说的心酸,毕竟这是她上一世的亲身经历,尤其是那个儿子,跑到美国,除了要钱,连电话也不肯多打一分钟,脾气十分的乖僻,除了成绩好,实在没有其它优点了。
谁知,颖颖的感叹,说得早了些,她第二次拍到的土地,不仅面积大,地段也不错,尤其是尚未开发,便赶上了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房价飞涨。
可是颖颖的房子还未建成,钱也没赚到手,她自己,就成了别人眼里的大肥肉,于是,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在建筑工地捣乱,想勒索钱财,就连管理的干部中,也有些沉渣泛滥,各种吃拿卡要,逼得颖颖就差没跳楼。
比如,安西市房产管理局有个干部的儿媳妇,是个律师,他暗示颖颖,将其聘请为公司的法律顾问,可是颖颖早就有合作非常融洽的律师了,不得已,她每月扔给这位干部的儿媳妇三万块工资,让人只拿钱不干事,还惴惴不安,唯恐两个律师碰头,互相掐起来,她夹中间不好做人。
因为原来那个律师,也不好惹,她男人是大西省公安局的,若是没有她,还有更多的混混来工地捣乱,让颖颖的工作,没法进行下去呢。
振兴觉察到姐姐的不容易,已经主动将烧烤夜市交给朋友打理,他则为姐姐东奔西忙,若是没有这个好弟弟帮助,颖颖还真没法将那片小区,建设起来。
就在小区的房子,大多发售出去,颖颖也决定将公司转让出去,再也不做房地产的时候,这年的秋天,下了好大一场雨,而颖颖开发的那片小区,刚好在低洼地带,虽然小区内排水设计和建造,都没有问题,但却架不住附近城区的水,都往那个小区汇聚,不到一个小时,那里便成了一片汪洋,第二天,电视的新闻一天三遍的播放着,“明湖秋月小区,昨天平地积水一米,最深处没过人头,消防官兵连夜抗洪排险,抢救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