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招人、培训,来回车费吃住,都得花钱,这些年,虽然俞妈妈给的不少,张璨璨手头却没什么积蓄,尤其是她觉得是为颖颖打工,这些钱,更不应该是自己来出,便理直气壮地要颖颖准备十万块钱。
颖颖真佩服她胆大,一开口就敢要这么多。
张璨璨很不高兴:“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有国家补贴,还得花钱呢,何况这全是咱们自费,搞文艺,本来就费钱。”
“二嫂,你列个预算出来,到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也得有个计划,我的手下,都得给我交报告,你看我一天在家里住的时候挺多的,但该做的事情,心里还是清楚的。”
张璨璨没想到颖颖会这么说,愣了愣,但很快想通了,暗暗佩服颖颖,会拿捏人,难怪悠闲自在还能挣大钱。
“好的,我这几天就给你列出计划来。”
“哦,且慢,二嫂,我有个想法,你看行不行?”
只要不是拒绝她,张璨璨都能耐下性子听:“什么想法?”
“对文艺表演这一块,我想承包出去,这阵子我去娱乐场所看了看,有驻场的,还有临时邀约,这样花样才多。二嫂,不若,我帮你贷一笔款子,也给你一两个月的赞助费,你可以多找几家表演的地方,这样,挣多挣少都是你能耐,咱们谁也不欠谁的人情,如何?”
张璨璨眼睛都瞪得溜圆,这样,她的收入,可就没保障了,有机会赚大钱,也有可能赔得底儿掉。
“颖颖,你不能这样,十万八万的,对你不过是小毛毛雨,对我,那可是灭顶之灾,怎么着咱们也是一家人,你不扶持一把,良心就能过得去?”
那你赔了我的钱,良心就过得去了?颖颖暗暗腹诽,但她现在又想通了,知道那边若有表演,肯定更容易火起来,自己请人也得花钱,这部分工作,让张璨璨做了,自己还能省心思。
但颖颖可不愿意承担全部的风险,怎么着,也得给张璨璨戴个紧箍咒。
“二嫂,这样吧,这部分费用,咱们三七开,我七你三,到时候收益也这么分。”
张璨璨立刻就激动起来:“我哪有那么多钱?”她心里腹诽颖颖,真是越有钱,越抠门,自己若是有那么多钱,何必这样低三下四来求人?
“那,二嫂,咱俩签个合同,若是赔了,今后过年时咱妈给的红包,你的都归我,直到赔完为止,如何?你也不能将风险,全都甩给我。”
张璨璨不由一阵沉默,最后咬了咬牙:“行,几这么办。”
“好吧,你写个合同,咱俩签了字,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张璨璨用了三天时间,还咨询了一个律师,才写成了合同,拿给颖颖看,她随手在上面添了两条。
张璨璨当时心里一跳,律师说了,合同给她留下了一点回旋余地,若是真赔钱了,她赔的只有三成中的一半,没想到,郭颖颖看了不过三十分钟,就把她的后路给堵了。
张璨璨能咨询律师,颖颖难道不行吗?律师也给起草了一份合同书,其中几条,是必须得有的,颖颖早就胸有成竹,如何还能把自己装进去?
即便是一家人,那也要亲兄弟,明算帐,颖颖并不怕吃亏,就怕有人占了便宜,还哭哭啼啼倒打一耙。
第357章 进城
张璨璨回到家里,把颖颖骂了又骂,这才知道三妯娌外憨内狡,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难怪梅玉珊也对老三媳妇服服帖帖,张璨璨感慨。
颖颖给了张璨璨一万块,后续的钱款,要看她带回的苗子来定。
张璨璨有几个老同事,现在都在文艺部门工作,她以为自己到了那里,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好苗子,谁知这几年,内地这方面从少数民族地区找苗子的人多了,那些文艺部门,要么留下的都是台柱子,她根本拉不走,要么,就是根本没法入眼的。
张璨璨不得不进了地广人稀的南疆,在真正的牧场里找人,没几天,阳光就晒黑了她的皮肤,还好,张璨璨有这方面的经验,每天都厚厚涂了三层防晒霜,才没有在脸上弄出两陀高原红来。
张璨璨出发之后,颖颖回了郭镇,一年没有见父母的面儿,她想得慌,为此,俞和光特地要了个去西北外调的名额,陪着老婆在郭镇住了两天,然后他继续北上,等他结束工作,顺道接了老婆孩子一起回去。
经常见面,父母的变化还没有那么明显,这一年一回,颖颖明显看出爸爸妈妈鬓边的白发增多,腰背也没有以前那么挺直,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起来,颖颖的心里酸酸的,好在两个老人身体健康,情绪也正常,颖颖这才觉得略为安慰。
颖颖下厨做饭,当妈的还不舍得,颖颖将小闺女牵到妈妈跟前:“叫外婆!”
思阳穿着一件白底碎花棉绸连衣裙,头发剪的短短的,大眼睛乌溜溜的,长睫毛一眨,跟小扇子忽闪一般,桂枝的心立刻就化成了水:“来,外婆带你去吃好吃的。”
“好!”
“我也去!”阳阳听见了,急忙报名。
见小外孙又恢复了活泼可爱的孩子样,郭连弟和冯桂枝的心,宽慰了许多:“好,都去,都去!”老两口一人牵着一个出了门,把厨房完全留给了颖颖。
今年,郭镇来了个技术员,给郭连弟带了些种子,让他将外面的池塘利用了一下,现在,莲蓬菱角都已经结实,虽然还嫩,却刚好能生吃,煮熟了,是脆的,另是一个口味,没多会儿,阳阳和妹妹,一人手里拿着一个莲蓬,坐在葡萄架下专心吃了起来。
冯桂枝采了几个鲜嫩的荷叶,又剥出来半盘莲子和菱角给了颖颖:“炖汤,放点桂花糖,好喝得很。”
颖颖照妈妈所说的炖好汤,晾了晾放进冰箱里,半下午,大人小孩出去玩了一圈,又渴又热时端出来,凉凉甜甜,滋味非常好,而且,因为用了鲜荷叶,汤是碧绿的颜色,看着都觉得清凉。
“颖颖,技术员想承包咱家外面的池塘,你看呢?”
“好呀,爸爸,你和妈妈跟我去京城住两年。”颖颖之所以说两年,是弟弟振先写信告诉她,部队送他到北京进修,时间就是两年。
郭振先和冯桂枝不想离开家乡,可又想和儿子女儿多相处,尤其是外孙外孙女,还有小孙女,都是一年半载的才回来一次,着实让人想得慌。
“妈妈,我弄了个牧场,你们若是不想住城里,就住到牧场去,离城里不到两百里,等高速路修好了,两小时就能看到你们,振先的学校,也在那一线,比我还离得近。”
冯桂枝有些犹豫,到了京城,离闺女和外孙的确近了,可是和孙女依然离得远,儿子去京城读书,媳妇又去不了。
本来老两口孩子犹豫不定,郭振兴打了个电话过来,他被调到京城了,这一下,老两口最后的犹豫彻底消失,当即就收拾起东西,只等女婿返回,这就跟着去。
说起来容易,其实家里事情还有很多,首先,地里的苹果已经拳头大了,这个时候承包出去,实在让人心疼,好在老两口不差钱,想要承包的郭老四也是实诚人,两家很快就说定了。
再下来,就是几十亩池塘,当年,颖颖一年十块钱包的,到现在,光一年的鸭子和鸭蛋,到年底都好几千。
技术员杨彬,是在南方上的学,分配到魏水农牧局工作,第一次到郭镇,就看上了这片水塘,他教郭连弟试着种藕、种菱,都成功了,只是老头满心思都在那几亩苹果上,对池塘不怎么重视,他的小心思就动了起来,试探着,想把这几十亩水面承包下来。
他也知道,郭连弟养鸭的收入,五六千元,便给颖颖报了个价格:“六千,大叔什么都不管,到年底拿现钱。”
颖颖笑:“我养这个水塘十几年,就等现在能够养鱼种藕,六千块不如我自己种,请人打理,比这划算多了。”
杨彬听见这话,就有些紧张,在南方,几十亩水面,弄好了,一年下来没有十万也有八万,郭家若是请人,两下平分,一年也能收四五万。
“郭姐姐,你说,你说个价,呵呵,我这不是没经验嘛。”
颖颖觉得他太奸诈了,不想包给他。
过了两天,杨彬把郭九江搬了来,原来他和这位是拐弯的亲戚。
郭九江这几年,操劳太过,头发几乎白完了,不过,钱也挣得不少,枣树、板栗、苹果都挂果有了收益,尤其是苹果树,尽管还没到高产期,一年也有十几万的收入。
杨彬今年春天,又教他弄了个池塘养虾,也已经开始见效益,郭九江觉得这孩子不错,见他求到门儿上,便为他出头。
现在种菜的人家多了,贩菜的人也多,钱就不是那么好挣,好在郭镇很多人,跟着种了苹果,这两年效益还不错,但苹果的价格,也再不断下跌,一斤由原来的两块多,到了现在的一块出头,杨彬这水产养殖,便有些吃香,可郭镇的水面,也就那么多点,还只有颖颖家这一片,水面比较稳定。
杨彬的弟弟和老爹,都在村里种庄稼,他早就想把郭连弟这片水面包下了,没想到,他还没开口,对方倒先放出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