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到了半路,就见风风火火赶过来的凌淑,见俩孩子推着车慢慢走在路上。
再看那挂得满满当当的自行车,凌淑傻眼了,“夏夏,你咋带了这么多行李?缺了啥,跟干妈说嘛,干嘛想办法给你置办。”
盛夏不好意思地跟凌淑解释了,这些大包小包全都是特地给沈骏家和沈媛家准备的年礼。
凌淑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忍不住埋怨道:“你这孩子咋这么实诚呢?年礼啥的,意思意思就差不多啦。咋大老远地带过来呢?”
她在过年之前就给盛家寄了年礼,有市面上难买到的好布料,解放鞋什么的,还给盛爱国特别送了套绿军装!
看到沈骏家寄过来的年礼,李香香和盛利都被吓到了,她们担心先前准备的年礼太寒酸,又多备了些。
凌淑让沈骏将他自行车座位上的行李给拿下来,让盛夏抱着,“上来,夏夏,干妈带你回家。”
盛夏挺不好意思的,但又实在说不过凌淑,只得老老实实地坐上去。
有了凌淑的帮忙,沈骏悄悄地松了口气,他昨晚忙得一夜没睡,得知盛夏今天到省城,顾不上休息直接就来车站接她了。
回去的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到了家门口。
盛夏熟门熟路地拎着行李走在前头,凌姝和沈骏去停车了,她打算先把沈媛家的年礼送过去。
反正盛夏不是一次两次过来这边,敲开了沈媛家的门,家里没人在家,只有沈媛家的保姆在。
盛夏送了礼又同保姆李阿姨聊了几句,她就告辞下楼,去了她干妈家。
凌淑和沈骏拎着盛家给他们送的年礼,进了家门,母子俩敞开门等着盛夏进来。
这天晚上,盛夏没回学校,而是住下来了。
第二天一早,凌淑特地送盛夏到了省城大学,而后才去妇联上班。
秦慧慧前天就到了学校,她放寒假都没松懈下来,坚持看书练口语,放假跟没放一样。
见到盛夏,秦慧慧才暂时放下课本,扑过来:“夏夏,你咋今天才到?你就带了这么点行李?”
“嘿嘿。”盛夏嘿嘿一笑,从她的行李拿出了秦慧慧惦记了很久的猪肉脯,“当当当——快看看,这是什么呀?”
第324章 联合发展
秦慧慧以雷霆不及掩耳之势,一把夺过来,嗅了下满满的肉香!
她惊喜地看着那猪肉脯,问盛夏:“这是哪来的?你们家做的吗?”
盛夏没打算跟秦慧慧说得太清楚,只含糊地点了点头:“嗯,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闻起来真香。”秦慧慧陶醉地又闻了几下,特别珍惜地小小咬了一口,眼睛倏地瞪大,朝盛夏竖起大拇指:“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太好吃了!”
得到秦慧慧的肯定,盛夏与有荣焉地笑了:“你喜欢就好,来,这是我特地给你带的。”
“这,这怎么好意思?”秦慧慧激动地脸色潮红,这猪肉脯越嚼越带劲,真是太好吃了!
盛夏嗔怒地瞪了她一眼,塞到秦慧慧的怀里:“行了,咱们啥交情呀,你还跟我客气。”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秦慧慧珍而重之地将盛夏送给她的猪肉脯放好,转身将她带来的水果糖、炒松子之类的小吃塞给盛夏。
盛夏吃着秦慧慧特地带给她的土特产,幸福地笑了。
难得遇到个聊得来的朋友,盛夏很珍惜跟秦慧慧的友谊,人到底是群居的生物,老是一个人离群索居,她会感到很孤单。
初高中时,盛爱国在她的身边,盛夏真不觉得有什么孤单的。
再者,那会儿她们兄妹俩就在县城中学念书,离家又近,她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
不像现在这样,盛夏回趟家要各种奔波劳碌,从学校到火车站是一顿路程,搭一天多的火车,再从县城郊外的火车站回到家又是一段路。
回一趟家,真的很不容易。
盛夏在省城大学上了一个月的学,她接到了来自盛爱国所写的家信,里头写了向阳村的新变化。
其中,盛爱国用了大半的篇幅写了胡宗玉的事迹,以及他的事迹给向阳村带来的变化。
先前提到过,胡宗玉在大过年的时候都没能休息几天,他一个月起码有二十多天是在外头奔波。
过年之前,胡宗玉就找到了咸鸭蛋的销路,又见向阳村的村民们都知道该怎么养鸭,也该怎么腌制咸鸭蛋了,这件事就用不着他时时刻刻盯着了,全部交给了徐铁柱等村干部来管。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向阳村三面环山,盛夏家对面那个养殖场就建在山脚下。
因着向阳村的粮食产量逐年稳定增长,家家户户种了蔬菜,养殖所需要的饲料不再是限制条件,因此家禽家畜的养殖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鸡和兔子慢慢地转移到山上放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饲料的投入。
鸭子,则是送到相对安全的沼泽地放养,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也不会像先前那样将河道、水渠污染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红色商人,胡宗玉是个闲不住又有野心的,他又得到了公社领导乃至于市领导的支持,准备乘风破浪,大展宏图。
胡宗玉琢磨数日,来到养殖场待了半天,终于确定了他接下来要发展的项目——他将目光从鸭子转移到了养殖场里嗷嗷叫的猪身上。
众所周知,单卖新鲜猪肉赚的钱有限,要是将新鲜的猪肉经过深加工,猪肉的价值远远超过卖新鲜猪肉好几倍。
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伙都懂,但猪不是那么好养的。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以及猪饲料等条件的影响,这时候养的猪育肥所需要的时间比后世多。
这时候养猪,主要是喂天然饲料,最早也得养八个月以上,多数时候是养十个月。
不像后世是全封闭饲养,喂的是现成的发酵的综合饲料,一般上要养到出栏,只需要五到六个月。
养殖场里的种猪质量好,很少会生病,养猪所需要的技术,负责喂养家禽家畜的李香香等人,通过不断地总结,摸索出一些经验。
在胡宗玉的眼里,单单在养殖场里养猪是不能满足他的目标,他又将目光从养殖场扩大到了向阳村以及附近几个村庄所共有的山林上。
与此同时,随着向阳村各个发展项目的增加,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胡宗玉决定联合向阳村附近的几个村庄,团结起来一起搞经济建设,一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过走访和讨论,胡宗玉提出了在山林里放养黑山猪的想法,全程放养的话黑猪要养到出栏需要一年的时间。
放养黑山猪需要的时间是多了好几个月,但是全程放养所需投入的成本,只饲料这一块就能省下不少钱,比养殖场养的猪要少很多。
家信里,盛爱国提到了几年前的一桩往事,说的是六零年盛利从死人谷带回来的黑山猪猪崽。
当然,六年过去了,那只黑山猪的猪崽自然是早就长大。
它是盛家的大功臣,这头母猪每年都能产两次崽,平均每胎都能生八九只小猪崽。
这头母猪出产的猪崽成活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百,养殖场里的猪种基本都是这头母猪所产的。
从盛家送过去的猪种成活率很高,小母猪们产崽的存活率也很高,大猪生小猪,良性循环。
胡宗玉提出了要联合附近的红旗村、卫东村、陈家村一起养黑山猪,四个村一起协同作战。
胡宗玉一向是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性子,他做好计划书向林大为提议联合几个村一起搞山林养殖。
一则是人多力量大,二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单单是向阳村富起来是不够的,最好是以向阳村为中心,辐射向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村庄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
胡宗玉这一做法,得到了整个公社干部的赞同,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们看着向阳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再对比一下自己村里的日子。
明明他们村跟向阳村的现实条件也差不了多少啊,咋就向阳村富起来,他们村还是穷了吧唧的呢?
这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附近村的卫东村、红旗村和陈家村的村干部联合起来找林大为反应了,他们也想要得到大力发展!
同是一个公社的,你林书记不能厚此薄彼啊!
第325章 风暴来袭
作为公社书记,林大为自然不会厚此薄彼,只有向阳村富裕起来是不够的,公社所属的村庄共同发展才是终极目标。
林大为向这三个村的村干部们解释,他这是在向阳村搞试点呢,咱们这是在走新的道路,摸石头过河。
咱们首先得证明,这条新的路是真的能走得通了,才能让你们这三个村一起发展啊。
不然的话,要是走不通,他们公社岂不就完蛋了?
林大为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释,那三个村的村干部们领会到了他的意思:原来公社书记不是厚此薄彼,而是拿向阳村当小白鼠做实验啊。
相似小说推荐
-
偏执的甜 完结+番外 (赵十余) 晋江金牌推荐高积分VIP2018-12-11完结5186 19764 营养液数:2653 文章积分:351,278,816 北城的霍家三少是圈子...
-
你的爱似谋杀 (红袖) 知心阅读VIP2018-04-16完结字数:5.1万字点击:7.7万大火中,她咬牙生下一对生死不明的龙凤胎,窒息时,她发誓:下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