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英雄报告会啊,还有烈士吴建波的妻子陈晓玉也来做报告,被坏人抓走三个月又被救了回来那个。”乌兰很同情的说道。
陶妃突然想起来,难怪刚见那个女的眼熟呢,那个女的就是陈晓玉啊,主要当时她刚生完孩子,整个人脸色惨白脸有些浮肿,所以她刚才没有认出来。
乌兰感叹:“不容易啊,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多难啊,听说陈晓玉发誓不再改嫁,要给吴建波的父母养老送终,要一个人抚养孩子长大。”
陶妃很钦佩这样的女性,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她身上,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么伟大。
一辈子那么长,后来的变数那么多,所以她什么都保证不了。
乌兰还在说着:“晚饭八点钟开始,你要是有空了去听听吧。”
陶妃摇头拒绝,她这人特别情绪化,最害怕见到这种场面,听到那些故事能让她情绪跟着低落好多天,还是不去的好。
乌兰也没有勉强,嘴里还嘀咕着:“我这人爱哭,一会儿得多准备点儿纸巾。”
又说了会儿话,陶妃才和乌兰分开回家。
第二天开学,陶妃怕有心急的同学会早早来报名,一大早随便吃了点儿东西,就拎着包匆忙去上班,在家属院再次碰见了陈晓玉。
清瘦很多的陈晓玉穿着一件黑色的羽绒服,巴掌大的脸上没有血色。陶妃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陈晓玉应该还没有出月子吧?
想着忍不住停下脚步跟陈晓玉打招呼:“嫂子,你还没出月子怎么就出来了呢?”
陈晓玉愣了下,似乎忘了见过陶妃,语调带着哀伤的解释:“嗯,还有一周才出月子,可是这次英模报告会我不想错过,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吴建波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毒丨品的危害,希望能唤醒一些人的良知。”
陶妃心里发闷,只是干巴巴的说了句:“嫂子,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站时间太长了。”
陈晓玉笑了笑:“谢谢啊,好在领导们很照顾我,而且我从生了孩子就没有奶,孩子都是吃奶粉,我出来也没有什么牵挂。”
“那也要注意身体,做不好月子,容易落下病根儿的。”陶妃说完看陈晓玉脸上始终笼着一层层淡淡的愁绪,也没再说话。
陈晓玉像是才认出陶妃一样:“……啊,我想起来了,你是我救命恩人的妻子,还买了很多东西送我。太感谢了,一直说谢谢你们呢,却不知道他是哪个部队的,谢谢……谢谢……”说着还不停的给陶妃点头鞠躬。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就别客气了,赶紧回去休息吧,我也要上班去了。”陶妃被陈晓玉的举动吓了一跳,赶紧跳到一边匆忙道别。
陈晓玉目送陶妃离开,才转身缓慢的朝团部走去,步履缓慢,肩膀像是有重担压着挺不起来。
陶妃到学校时,班里已经有几个学生来了,站在教室门口晒太阳。
听说陶老师要当班主任,几个孩子开心的围着陶妃转个不停,不停的分享寒假快乐的事。
陶妃一边给收着学费,一边听几个孩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顺手还翻了翻他们的寒假作业。
有的完成的很认真,有的一看就是这两天着急忙慌赶出来的,忍不住笑起来,肯定是过年过的心都野了。
勤快的男生去学校后勤拿来煤块,给教室生了炉火。
冻了一个寒假教室,一时半会儿也烧不暖,陶妃坐在讲台前,觉得脚都冻的发木,来回轻跺着脚,看着名单上还有几个同学没来报名。
到上午快放学时,班里二十六个学生到了二十五个,只有让陶妃最牵挂的艾森江没有来。
陶妃起身问在教室门外打闹的同学:“你们谁和艾森江家是一个村子的?”
同学都摇头:“老师,我们都不是。”
陶妃有些嘀咕,难道艾森江忘了开学的日子?
清点了一遍收来的学费,又对了一遍名单,陶妃让女生打扫教室,喊了几个男生跟她去库房领课本。
路上有个男生跟陶妃说:“陶老师,艾森江会不会不来上学了啊?他们家不是没有干活的人吗?”
陶妃也吃不准:“应该不会的,等明天看看吧,也许是家里有事耽误了呢。”
“陶老师,你会一直当我们班主任吗?”
陶妃摇头:“不会啊,因为吴老师等身体好了就会回来。”
“那你和吴老师会一直教我们到小学毕业吗?”
陶妃笑了:“不知道啊,要看学校的安排。”
男生无奈的叹口气:“我可不想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是孟老师教,她打人太狠了。”
“嗯,她可能是想让你们都能多学点儿东西吧。”陶妃不忍心在孩子们面前说孟春晓的暴力,不过这么大的孩子已经能分清楚好赖。
男生摇头撇嘴:“才不是呢,她上课谁都不能发出声音,就是板凳响一下,她都会发火用书本扇人,还把男生的鼻子扇流血了。”
孟春晓在很多学生的心里,跟魔鬼一样可怕!
第一零四章:感冒加重
陶妃很庆幸自己的争取,孩子们才能从孟春晓手里逃过一劫。
发完课本,也到了中午放学时间,陶妃告诉住校的学生,如果艾森江到学校了,先让他去宿舍把行李放好,下午她还会过来。
叮嘱完才放心的下班。
刚到家属院门口被肖富年拦住:“小陶,正说要去家里找你呢,赶紧跟我一起去团部食堂,今天中午需要你帮忙。”
陶妃惊讶:“我?帮什么忙啊?”
肖富年很简洁的解释道:“警嫂陈晓玉还没有走,她生孩子的时候,你和你嫂子不是去看过,你们也算认识。我想吃饭的时候,让你和你嫂子陪她一下,要不我们一帮大老爷们,也不会照顾人啊。”
陶妃同意:“好啊,嫂子过去了吗?”
“我给她单位打电话了,她一会儿就到。”肖富年说着带着陶妃往团部食堂走去。
到饭堂时,陈晓玉已经坐在角落的一张桌子前,身材瘦小,往哪儿一坐楚楚可怜,旁边做了几个团里干事,也是一脑门的着急,不知道该怎么跟陈晓玉聊天啊。
陶妃过去笑着跟几人打了照顾,在陈晓玉身边坐下:“嫂子,脸色不好是不是有些累啊?”
陈晓玉笑着摇头:“没有,昨晚孩子没在跟前,晚上没有睡好。”
“一会儿吃了饭去我家休息会吧,要不身体熬不住。对了,小宝宝现在长大不少吧?”陶妃搜肠刮肚的找陈晓玉感兴趣的话题。
果然一提孩子,陈晓玉的脸上多了几分温暖:“嗯,都八斤了,长大了好多,小脸也长开了。胃口也很好,每顿喝小半瓶奶粉呢。”
陶妃顺着夸赞:“那真是不错呢,下次再去市里了,我一定去看看孩子去。”
陈晓玉眯眼笑着:“好啊,孩子名字还没有起呢,我公公婆婆说这个孩子的命是中队长救的,到时候让他给起个名字。”
陶妃眼中闪过精光,看着陈晓玉平静如初的面孔,笑了笑说:“这可不行,我家那个只是个粗人,起名字这事他干不了,再说救你们也是职责所在,不用搞的那么客气。”
陈晓玉笑了笑:“是啊,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我公婆执意要让中队长起名字呢。”
陶妃脸上保持着亲和的微笑,她看过太多因为感恩,最后变了味的事,所以她不希望周苍南去管后续的事,因为感恩,后来变成理所当然,再后来就会变成索求……
就算她小心眼儿好了,她是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陈晓玉见陶妃不说话,也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姜雪梅来的时候,午饭刚吃了一半。
陶妃往旁边挪了挪,让姜雪梅坐在她和陈晓玉中间。
姜雪梅顾不上吃饭,对着陈晓玉一番嘘寒问暖,然后不停的说:“太瘦了,得多吃点儿,下午走不?不走晚上我给你炖个鸡汤喝。”
陈晓玉笑的有些腼腆:“嫂子,一会儿吃了饭我就回市里了,以后你们去市里我请你们吃饭,你们都是好人。”
姜雪梅给陈晓玉夹了一筷子菜:“行,那你多吃点儿啊,你这身体可不行,还有你这没出月子呢,回去好好休息,报告会你可以等出了月子再说啊。”
陈晓玉低头吃着碗里的菜,脸上的表情始终淡淡的,让人猜不透她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姜雪梅又给旁边的陶妃夹菜:“你是不是感冒了?听你鼻音很重啊,有没有吃感冒药?回去熬点儿葱白水喝,睡一觉起来就好了。”
“今天好多了,就是鼻子不通气,早上教室太冷,感觉又有些冻着了,一会儿回去就熬点儿姜汤喝。”陶妃笑着说。
“那就好,周苍南没在,你可要照顾好自己。”姜雪梅又给陶妃倒了一杯开水,才开始吃饭。
陈晓玉听见姜雪梅提周苍南的名字,握筷子的手紧了紧,手指关节都泛了白!
吃完饭,陶妃和姜雪梅送陈晓玉上了车,等车开走才往家属院走。
姜雪梅感叹:“是个苦命的女人啊,我昨天去听报告了,听说她被抓去那三个月,被坏人折磨的不成样子,要不是因为肚子里的孩子,她估计都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