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完还拿起军装抖了抖,以前最不屑那些人在领子里贴一块东西,现在看看,这白色和绿色搭配到一起,真是好看啊。
寒假里,陶妃依旧每天早上跟着起床号起床。
周苍南竟然没有出操,正在厨房做早饭。
“今天又休息?”陶妃惊讶。
“不休息,今天体检,战士们这会儿都在抽血呢。”周苍南关了火回头看睡眼惺忪的陶妃。
刚睡醒的陶妃,漂亮妩媚的大眼里带着懵懂,像个漂亮的孩子一般。
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欢。
陶妃要是知道周苍南的想法,肯定很鄙夷的告诉他,因为她没睡醒,是两眼无神啊!
“赶紧洗脸,一会儿吃了饭,你们在家没事的军嫂,要去团里帮忙扎灯笼。”周苍南笑着提醒。
陶妃惊讶:“昨天怎么没人说,昨天嫂子来也没人提啊。”
“每年的传统,从腊月二十开始,最近来探亲的军嫂也都陆续到了,组织大家到一起,也是为了联络一下感情。”周苍南解释。
陶妃有些好奇:“这些军嫂为什么不随军呢?一年能见一次面吗?”
周苍南摇头:“正连级以上才能申请随军,就算到了级别,家属院没有空房也不行。还有很多要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没办法随军的。”
陶妃忍不住感叹:“这也太辛苦了,常年见不到面。”
暗想如果是她,她不一定能坚持啊,对于异地恋她还是不看好的。更别说异地的婚姻。
“是很辛苦,所以每次春节,部队都会尽量安排家属来部队探亲,一年怎么也要见上一次。”周苍南看了眼陶妃,又催促:“快去洗脸吃饭了。”
吃早饭的时候,周苍南叮嘱陶妃最近不要一个人出镇子。
“有什么危险?”陶妃惊讶的问。
第七十五章:话痨
“没有,春节期间外面喝多的人多,免得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周苍南简单的说。
陶妃哦了一声,很相信周苍南的话,她就算会点儿拳脚功夫,却也没到横扫天下的地步,真碰见几个男人,她也够呛能自保,所以还是听话的老实待家里好了。
吃完早饭,周苍南穿衣服去办公室。
陶妃坐在餐桌前,看着周苍南穿衣服,眼尖的看见他衣领上的白围领,心情大好起来。
心情愉快的收拾屋子洗碗,准备拖地时,姜雪梅过来喊她去团里扎灯笼。
陶妃赶紧穿上羽绒服跟着姜雪梅下楼。
“每年都要扎灯笼,我都忘跟你说了,到时候整个团里的路上都要挂灯笼,团部门口那边路上,还是花灯一条街呢。正月十五,还要搞个花灯节。”姜雪梅边下楼边跟陶妃解释。
陶妃稀罕:“部队上过年很热闹吧?”
“热闹,过两天还要发东西,大年初一还有锣鼓队。”姜雪梅笑着说,比起镇子上,部队里过年算是热闹的。
陶妃和姜雪梅去的时候,团部的活动室里已经有几个军嫂在,还有个几个战士在帮忙,余光也在其中。
余光帮着绑灯笼架,看见陶妃和姜雪梅进来,大声的打招呼:“嫂子们好。”
姜雪梅笑骂:“这个皮猴子,嘴一天倒是挺甜啊。”
余光嘿嘿乐,还冲陶妃挤眼,他觉得陶妃是他的同盟军啊。
陶妃忍不住笑,看着乌兰和几个不认识的军嫂说话,可能是今年过来探亲的军嫂。
那几个军嫂看见姜雪梅,都笑着打招呼,每年都会来部队过年,也算是熟人了。
姜雪梅拉着陶妃过去给大家介绍:“这是中队长周苍南家的,陶妃,你们该喊嫂子的啊。”
几个军嫂纷纷笑着打招呼:“嫂子好。”
“可算是见到中队长家的嫂子,上次来还是单身呢。”
“嫂子气质真好。”
各种夸赞各种亲热,陶妃只能咧嘴笑,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只有一个个头高挑,杏眼桃腮的漂亮军嫂,头发烫着时下流行的大波浪,身上穿着件白的短款水貂外套,黑色紧身皮裤。
应该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始终目光淡淡的看着陶妃她们聊天。
姜雪梅又着重介绍了下穿貂的军嫂:“这是张勇家妻子,陈嘉嘉。”
陈嘉嘉才冲陶妃轻轻笑了下:“嫂子好。”眉眼清淡。
姜雪梅继续介绍:“陈嘉嘉家是京城的,平时上班忙也没空过来,就春节的时候能来一趟。”
陶妃笑着冲陈嘉嘉点头,知道张勇是一营营长,倒是没怎么见过。
屋里有暖气,陶妃她们都把外套脱了,放在墙角的乒乓球案子上,陈嘉嘉小心的掏了张餐巾纸,擦了又擦案子,才把衣服放上去。
有人不屑的撇嘴,陶妃觉得这是个人习惯问题,有人就是有些洁癖的,没毛病。
扎灯笼这活儿,陶妃从来没干过。陈嘉嘉干过,却依旧笨手笨脚的。
姜雪梅把两人叫到一起,教给她俩扎灯笼架,然后往上贴各种颜色的皱纹纸,还有编灯笼穗。
陶妃手工还可以,也有点儿手劲儿,很快能独立完成一个。看旁边陈嘉嘉扎半天,灯笼架还歪歪扭扭的,伸手帮忙扶着灯笼架:“你先固定四个角,然后在绑中间的棍,这样就好做了。”
陈嘉嘉冲陶妃笑了笑:“谢谢啊。”
“不客气,我做的也不好,回头咱俩的得藏到后面,要不容易让人发现了就露怯了。”陶妃笑着说。
陈嘉嘉扑哧乐了:“那敢情好啊。”
陶妃听着陈嘉嘉地道的京城口音,突然更想家了,想那个回不去的家。忍不住问陈嘉嘉:“你家住京城哪儿一片啊?”
“中关村那边苏州路,你去过京城没有啊?”陈嘉嘉小声问陶妃。
陶妃摇头:“没去过,我看过我家里的京城地图,喜欢那些胡同的小故事。”
陈嘉嘉一笑露出两个小虎牙,清冷的感觉顿时没有了,让人感觉很亲切:“回头你要是去京城,可以找我啊。”
“好啊。”陶妃点头,她发现陈嘉嘉不是傲气,是属于你不理她,她绝对不理你。你要一理她,那就是个话痨型的人。
陈嘉嘉一边缠着线头一边说:“我们家门口有112路公交车,就停我们家小区门口,你到门卫室一问,就能找到我了。”
陶妃想想,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京城。如果有机会去京城,她一定要看看她家住的那一片儿,估计名字不一样了吧,小声问陈嘉嘉:“我看书上说京城东边有个叫成喜路,那里有好多外国人大使馆,是不是啊?”
陈嘉嘉想了半天:“你说的是雅宝路那边吧?那附近就有很多大使馆。”
陶妃心里彻底没盼头了,果然一点儿都不一样。
“你那里有认识的人啊?”陈嘉嘉好奇。
陶妃回神摇头:“没有,就是听说那儿有个公园,叫月坛。”
陈嘉嘉惊讶:“嫂子,不是的,那里的公园叫日坛。“”
彻底不一样了!陶妃低头默默的扎灯笼。
陈嘉嘉见陶妃不说话,也不说话,小心的往灯笼架上贴彩色纸。
姜雪梅转了一圈,见这两人还不停的聊天,有些惊讶,陈嘉嘉来部队两次了,不怎么爱跟人说话,每次都是有问必答,多一个字也不说。
给人的感觉特别的清高,很多军嫂也不愿意和她接触,竟然能和陶妃聊的挺好。
余光绑了一会儿灯笼架子,也凑到陶妃跟前:“嫂子,你手真巧,扎的灯笼真好看。”
陶妃横了余光一眼:“太假了,你又要干嘛啊?”
余光看了眼陈嘉嘉:“嫂子,你是京城的啊,天安门是不是很漂亮啊,听说楼房特别高,是不是真的啊?”
陈嘉嘉认真的点头:“嗯,是挺高的。”
余光咧嘴笑:“嫂子,那等回头我去京城看你啊。”
陶妃笑着用高粱杆戳了下余光的胳膊:“怎么那么贫呢,赶紧干活去,一会儿你们班长就该来了啊。”
余光半蹲在陶妃跟前:“嫂子,你回家吹吹枕边风呗。”
第七十六章:小气球
陶妃横了一眼余光:“小屁孩,你想干什么?”
“再喊我小屁孩,我生气了啊。”余光不乐意的翻白眼,然后又笑眯眯的讨好:“嫂子,你回头跟中队长说说,等明年新兵下连队的时候,让他选我去他们中队啊。”
“为什么?”
“他们中队的伙食好啊,炒菜肉都比别的连队放的多,战士津贴也比普通战士高十块钱啊。”余光很现实的说。
陶妃摇头:“不行,你年龄太小,他们都是执行重要任务的。”
余光小声说:“我可以去炊事班啊,我切土豆丝还行。”
陈嘉嘉在一旁忍不住乐了,笑看着这个搞怪的小战士。
陶妃依旧摇头:“不行,我说了中队长也不听啊。”
余光起身鄙视的看了眼陶妃:“在家都不能当领导啊,白瞎你这么个人了。”
陶妃哭笑不得的用手里的高粱杆抽了下余光:“赶紧去扎灯笼。”
余光跳着跑走,陈嘉嘉小声问陶妃:“这个小战士年龄很小啊。”
“嗯,是全团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