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妃摸了摸艾森江的脑袋,笑着说:“老师就不住了,你在家多陪陪妈妈。”
同学们都很羡慕陶老师能去家里家访,有一个同学还主动举手:“陶老师,下次去我家吧,我们家冬天要宰羊的。”
陶妃乐了:“等下周老师再安排好吗?不过老师去了是不吃饭的,一定不要让你们的爸爸妈妈忙活啊。”
二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吴老师是位上了岁数的老教师,现在见陶妃愿意家访她也开心,等陶妃到办公室时,吴老师拉着陶妃笑眯眯的说:“早就想做一次家访呢,只是我岁数大了,又有多年的老寒腿,走路时间长了就腿疼,就麻烦你了啊。”
陶妃笑着说:“我很喜欢孩子们,争取多了解他们一些,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留在学校读书。”
吴老师叹口气说:“是啊,没钱上学和有钱不愿意上学是两种概念啊,对了,你明天是去艾森江家吧?”
陶妃点点头:“嗯,我听说他下学期不读书了。”
“是啊,他们认为像艾森江这样的,从现在开始放羊,一只变两只,两只变四只,等到娶媳妇儿的年纪,养的羊就够娶媳妇儿了。”吴老师有些感叹。
陶妃心里较真儿的想,那要是都养的是公羊,怎么变两只?四只八只?
当然只能心里胡想一下,可没好意思说出口。
吴老师最后还想说什么,看了看低头刻卷子的陶妃,最终没有开口,她要是说陶妃去的那个村子,是镇上出了名的白丨粉村,陶妃恐怕就不敢去了吧。
陶妃在钢板上一笔一画的刻着试卷,镇子上也有复印店,但是复印费要孩子们自己掏钱,老师们为了给孩子们省钱,尽量都是自己刻。除了期末考试的卷子是市里统一发的,平时的都是大家一笔一笔刻出来的。
刻完卷子也差不多该放学了,陶妃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
旁边坐的老师等陶妃走了,才跟吴老师小声说:“你怎么没给陶老师说说那个村子的情况,她也好有个准备啊。”
“说什么?说了她更害怕了,不如不知道的,大白天的肯定不会有事的啊。”吴老师觉得提前说了反而容易让陶妃心里产生恐惧,其实也没那么可怕的。
陶妃到家后,周苍南依旧没回来,想了想准备先洗衣服,等周苍南回来再做饭好了。
万一她饭吃一半周苍南回来,也不太好。
洗完衣服又打扫了遍屋子,都到晚上九点了,周苍南依旧没有回来。
陶妃煮了包方便面吃了,拿着书坐在客厅的椅子上看书,眼睛不时看着桌上的闹钟。
十点……十一点……过了十二点楼道里依旧静悄悄的,看来周苍南他们晚上也不会回来了。
陶妃洗漱下了去睡觉。
一晚上都睡的不太安慰,后半夜没有下雪,下起了冻雨。
一早起来,雨倒是停了,可是地上都是冰棱,异常的滑。
陶妃庆幸自己的棉皮鞋底上订了鞋掌,走在这样的路上完全不用担心会摔倒。
穿上羽绒服戴着围巾去学校跟艾森江汇合。
艾森江一早就等在校门口,看见陶妃过来兴奋的迎了上去:“陶老师,我还怕你今天不来了呢。”
陶妃笑着用戴着手套帮艾森江正了正棉帽子:“放心吧,老师答应的肯定都能做到,你们以后也要说话算话啊。”
艾森江开心的咧嘴:“老师,我们说话算话的。”
路上太滑,拉人的三蹦子也不敢出来拉活,马车也没有一辆,害怕这种路上马车跑起来费马掌。
陶妃只能跟着艾森江闷头朝前走。
走了快两个小时,才能远远的看见艾森江他们家住的村子。
黄渠村非常特殊,三面农田包围,一面和沙漠相连,和下一个最近的村子也相隔四五里路,所以当地人戏称黄渠村是宝岛TAIWAN队。
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好几个民族聚居在一起。
艾森江开心的指着远处的村子:“陶老师,那个就是我们村了。”
陶妃眯眼看过去,庄稼地已经收割完毕,青青的麦田紧紧相连,远处的村庄一览无余。
房屋竟然比镇子上的都好,有好几家青砖大瓦房,墙上还贴着朱红色的瓷砖。
“艾森江,你们村子的条件很好啊。”陶妃有些惊讶。
艾森江沉默了会儿说:“他们不一样,他们家里都有钱的很,还有小汽车呢。”
陶妃以为是做生意的人家,说道:“以后艾森江也要努力学习,将来挣了钱也能盖漂亮的新房子。”
艾森江抬头看着陶妃,很认真的说:“我妈妈说了,他们家里的钱都脏,不能花的,花了良心就坏了。”
“为什么?”陶妃不解。
艾森江觉得说出来都是耻辱,很小声的说:“他们的钱都是卖白丨粉来的,他们很多家里都有人被关在里面呢。”
第三十二章:抓捕
陶妃倒吸一口凉气,皱眉看着远处的房子,这种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其实很大的。
她只是不明白,一个村子大部分人做这个,为什么没有人抓?
“嗯,艾森江,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记得,钱是个好东西,但是一定要正路来的才能花的舒服,心安理得。”陶妃温和的跟艾森江说。
艾森江毕竟年纪还小,是非观不是很明白,陶妃决定,以后要多注意一下艾森江,多跟他说说这方面的知识。
那种最美的花,结出最毒的果实,残害人们的生命,让很多人家破人亡。
怕艾森江多想,陶妃赶紧笑着说:“那咱们赶紧去你家吧,你妈妈肯定在家等着了。”
艾森江这才舒展小眉头,赶紧带着陶妃进村子里。
他家住在村子的最边缘,站在门外能看见远处的沙山。
艾森江的爷爷奶奶都是老实的庄稼人,母亲有些腼腆,看见陶妃只是笑也不说话。
全家人汉语都不是很好,只能艾森江在中间做翻译。
奶奶忙着去烧奶茶,爷爷艾尼招呼陶妃赶紧上炕坐。
艾尼看上去也就五十岁左右,精神非常好。
没等陶妃说起艾森江的情况,艾尼先开了口:“我们家就艾森江一个男孩子,以后家里的事情都要靠他了,所以打算明年不让他上学了,在家帮着种地放羊。”
艾森江有些失落的翻译给陶妃听。
陶妃看了眼艾森江,缓缓的开口:“你们村子的环境并不适合孩子的成长,他们还分不清对错,也拒绝不了诱惑,如果早早不上学,万一交到不好的朋友,孩子的一生都毁了。像艾森江聪明又爱学习,完全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去,离开村子带着一家人过更好的生活。”
原本陶妃不想说这些,但是她看得出艾尼心性纯良,作为家长,不如直戳要害,让他们有所顾虑才会重视孩子的成长。
艾尼听完孙子的翻译沉默了,其实这也是他所担心的,村子里很多年轻人都在干这个,说到底还是因为互相认识,一个带一个走上了这条路。
每到晚上,村头的废墟里,都能看见忽明忽暗的火光,是那些人在吸食毒丨品。
虽然被抓了不少,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追求暴富的梦。
陶妃见艾尼沉默,又循循善诱的说:“虽说读书不一定就能考上大学,但是等艾森江在学校里成长到十七八岁,他能懂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时候,作为家长不是就要放心很多?”
艾尼想反驳却找不到好的理由,他承认陶妃说的很对,隔壁村子里也有十一二岁的孩子不上学,被村里大一些的青年组织起来去内地讨生活,听说都做了贼娃子,所以他很担忧这样的事情在艾森江身上出现。
陶妃显然也想到了这个,继续说道:“你知道内地人为什么瞧不起我们吗?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太少,出去有时就像野蛮人,而孩子们那么小不读书,就被有心人利用去做小偷,时间久了,毁了孩子们也毁了咱们民族的名声。”
艾尼这次彻底低头了,艾森江看着艾尼,很诚恳的说:“爷爷,我想上学,我不想让外面的人瞧不起我们,我会努力读书挣钱的,将来让你和奶奶,还有妈妈过上好日子。”
艾尼犹豫了一会儿点头:“那你一定听老师的话,你们老师很好,都是为你们考虑。”
艾森江开心的点头,其实爷爷什么都懂,只是需要一个人来说服他。
陶妃见祖孙俩的模样,知道爷爷让步了,艾森江下学期可以继续读书了,也忍不住跟着开心的笑起来。
午饭前,陶妃坚持离开,她不想留下吃一顿饭,让一家人忙活个不停。
艾森江知道陶老师真的不会留下吃饭,和爷爷商量着套毛驴车送陶妃回镇上。
这会儿阳光正暖,地上的冰棱已经化成了水。
陶妃没有拒绝艾森江和爷爷的好心,站在大门口看着他们套毛驴车。
忽然听见远处地里有人在尖叫,陶妃他们回头,就见远处有几个人张皇失措的往沙山里跑,后面还有几个穿着迷彩服人在追赶。
赫然是周苍南他们几个人,陶妃赶紧喊艾尼和艾森江回家躲着,这种时候这种热闹一定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