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生气了?安德、陆易让我替他们说声对不起,喏,还说请你吃一周的外卖作为补偿。”菜色任点,不点的话他们随机应变,“对了,他们对你做什么了?居然害你连饭都吃不下?”
端着一碗稀粥的苏杏白他一眼,“谁说我吃不下饭?这个不是吗?”喝得贼香。
“你别死撑,”柏少君瞄了她碗里的清粥一眼,满脸的嫌弃,“都能照出影子来了,别跟我说你在减肥。”为了不把饭烧糊,她放的水能淹死鸭子。
不跟她啰嗦,他打开饭盒盖子深深一闻,“嗯,新鲜的比目鱼肉嫩鲜美,营养又护肤,你们真的不吃?”
旁边的婷玉微讶,“鱼?”她讨厌吃鱼,多刺,腥味重。
可她现在居然闻不到腥味。
“就是这个。”柏少君顺势将盒子里的菜全部端出,有鱼有肉,绿油油的蔬菜鲜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还有它们的,你自己不吃,总不能难为大家跟你一起熬吧?”
小子得意地拿起一块肉骨头。
苏杏揉揉眉心,看看婷玉,对方十分冷淡地说:“我讨厌吃鱼。”但喜欢吃肉。
还有,原本在凉亭旁喝粥的四只汪和小吉母子几个,看见肉骨头,便停下动作眼巴巴地盯着她,等待君上一声令下。
唉,苏杏挥挥手,“吃吧吃吧。”
一时间,庭院里猫喊狗叫欢乐无边,气氛活跃十分的热闹。
“这鱼没腥味,你尝尝。”苏杏劝道。
婷玉不说她还真的没留意,原来自己从未见过她吃鱼,以前都是自己在吃。那不行,营养不均衡身体容易出毛病。好不容易哄她尝了一口,然后吃得不亦乐乎,苏杏这才把注意力放回某人身上。
“很忙吗?最近没怎么见你。”
三人在凉亭吃饭,婷玉食不言寝不语,苏杏与柏少君可不在乎,一直闲聊话不停。
“有点,”他无意细说,“等忙完这几天就有空了,怎么?你有节目?”
“当然没有,你怎么会这么想?”她奇怪地瞅他一眼,来华夏这么久还分不清哪句是客套话,哪句是真心话?差评。
被摆了一道,柏少君满头黑线,“……今晚搞自助餐庆祝农闲,你来不来?”
“农闲?这么快?”苏杏愕然,旁边的婷玉也看过来。
“忙里偷闲的闲,有什么问题?”
婷玉继续吃饭,苏杏语塞,半晌才说:“没问题,不过我今天心情好比较适合工作。”邻居们有钱任性,每隔一段时间随便逮个名头聚餐,没客人也要聚餐,都不带嫌腻的。
那天过后,柏少君连续几天不见人影,不知干嘛去了。他既然不说,苏杏也没追问。
她当然没把少君的话当真,更没那个脸去休闲居吃免费餐一个星期,恢复菜干炖方便面也不错。婷玉一旦有空就带着小福它们四只出去打猎,一边采草药,顺便给家里添些野味。
忙于赚钱的苏杏乐得清静,偶尔抱只小猫在怀,坐在院子的凉亭里码字或者抄游记,凉风扑面,清爽舒适。
见她不来,陆易提着外卖饭盒来过一次,为那天的事很真诚地道了歉并且说明原因。而她懒得斤斤计较,此事便了了,只是决定以后少去邻居家为妙。
男人嘛,兴致一来就成了男孩,指不定哪天又生出坏心眼作弄她,避着些好。
就这么的,一户热衷热闹气氛,一户偏好静谧安详,相处和谐融洽。
春雷响过之后,外界的天气如何不太清楚,云岭村日照时间长,温度回升进入正常的气候变化。为了减少病虫灾害,满足瓜菜自然生长的条件,村里的农人们很留意棚内的温湿度,视乎天气的变化揭膜通风、盖膜保温等工作。
表面很闲,其实挺忙的。
每逢清晨与傍晚,苏杏、婷玉牵着一队猫狗出去锻炼或者散步时,常常看见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有时候弄得一身脏脸上沾有少许泥尘,有些狼狈,但精神充实神态富足。
白姨也是,上山锄草除虫,然后去其他菜地里向农人们讨教经验。她独居一户,鸡鸭同笼养着,有狗护院与她作伴。原本不用太劳碌,但周家人搬出去了,家里的猪鸡狗鸭全靠她在照料。
还有周家在山上的菜地也要松土除草,忙得不行。
有时候,苏杏与婷玉散步经过常进去看看,帮忙搭把手。当然,有婷玉在,苏杏就是一个陪衬。
“亭飞,你以前练过的吧?好大的力气。”
婷玉轻松挑起满满的两桶猪潲水,步履稳当顺利来到周家的猪圈旁,白姨开心极了,脸色红润,笑呵呵地跟了一路像个欢快的广场舞大妈,而苏杏像只快乐的小喜鹊动作轻盈地跟在身后。
“练过些许。”面对外人,婷玉一向话不多。
“你看看你,瘦叽叽的,多向亭飞学着点儿。”白姨睨了身边只会跳得快的“小喜鹊”一眼。有对比就有伤害,只怪自己掩藏太深的苏杏刹时哑口无言,忙连声应是才被放过。
来到猪圈,白姨自己一勺一勺地舀起潲水倒进猪槽,居然被苏杏看见里边有许多小红薯。
“白姨,你用红薯喂猪?”她问,多浪费啊!
城里孩子少见多怪,白姨很仁慈地满足她的好奇心,“是呀,还有薯藤,山上那些就是种来喂猪的。把藤呀叶呀一起剁碎混着煮熟,它们最爱吃这个,瞧,吃得多快活。”
一群猪吃得吧叽吧叽嘴,乐得白姨笑呵呵。
苏杏:“……”
挠挠脸,多嘴,她就不该问辣么多。
一旁的婷玉噗哧地笑了……
第108章
三月的雨细细的,四月的风柔柔的。
云岭村没淹,G城却经历了一波波磨难,三月的雨势庞大,导致下水道井喷令市民举步维艰;四月的白天太阳猛烈,晚上降温又要添加衣裳。大街上有人穿短袖,也有人穿着长袖衫。
人人都说这是一个冬夏混乱的季节,完全不懂什么**天般的温暖。
同事们在苏杏上传的图片底下留下羡慕妒忌恨的评论,纷纷说要随她一起回归大自然。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没几个舍得放下现有的一切资源,因为他们不像她孤身寡人一个。活在世上的人不只是为了自己活,还要为家庭,为儿女们的未来创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重大,再苦也得憋着。
而生活中的憋屈在云岭村是不存在的,至少表面是。
有句话说得没错,人以群分,在村外的人们眼里,住在云岭村的人一个个都是吃饱闲的。
“朱叔,朱婶,你们在钓鱼吗?”苏杏在松溪桥边站定,好奇地往桥下看了看。水质清澄透彻,一眼能看到河底的沙石,小鱼小虾畅快地游来游去,貌似没发现有大鱼。
河岸边摆着两张轻便躺椅,一对身穿宽松唐装的夫妻躺在上边聊着天,度假似的,钓鱼杆插在岸边他们时不时地看两眼。
“是呀,昨天看见几条好肥的,趁今天没什么游客进村过来清静一下。”朱姨笑笑说,看了桥上的姑娘一眼,“你要出去?怎么不骑车?我家有单车借你吧。”说罢就要起身回去取。
“不不不,”苏杏忙阻止,“我天天在家坐着,难得出来一趟走走更健康。”
这对四十多岁的夫妇皮肤白皙,慈眉善目,一看便知以前是养尊处优的人。暂时住在休闲居,新建的房子其中有一栋是他俩的。平时朱阿姨常去帮白姨的忙,而朱大叔随着大伙下田耕种。
他们从未喊过苦,也从不埋怨什么,和大家相处得很愉快。
告别朱氏夫妇,苏杏打着油纸伞遮阳继续赶路。
走在乡间小道,春风拂面,带着一丝丝凉意,一缕缕柔和的风送来清清淡淡的芬芳,舒爽怡人。
人生有舍有得,如何取舍看个人需求而已。
婷玉把润颜膏做好了,苏杏今天拿去给余岚,顺便取快件。卓律师把婷玉的身份证、户口本等一并寄过来了,他原想亲自来一趟,恰好救命恩人惹上官司,他藉此机会报恩抽不出时间来。
他的病仍在治疗,由于病情不重,打场官司的精力还是有的。
过了松溪桥,逐渐进入林间山路,苏杏的身影开始变得迅速而飘忽,不大一会儿便走出林子。她使用异能的移动幅度不明显,在外人看来她只是走得快些,没别的。
曾经试探过少君,得知在休闲居附近才有监控,村里别的地方不曾安装。那些新房子盖好了附近也会安装,但不包括村外的范围,那是大家齐心协力或者政府该做的事。
如此最好,她的异能已有一定的境界,只要低调,外人绝对看不出异常。
就这样,平时步行一个小时以上的路程,被她几分钟走完了。
出来之前,苏杏给余岚打过电话确认她在家,可她不晓得余家在哪儿,约好了在东江桥等。余岚是个守信用的人,苏杏来到桥头,她已经在对面挥手了。
“亭飞说你近来肝火盛,用你送的蜂蜜做了些润颜膏给你,每天舀一勺吃。”苏杏从挎包里的拿出一个原木盒子。
在古代,用来盛放胭脂水粉的有玉盒、雕花象牙筒之类的十分贵重,用木盒的便宜些。婷玉做的木盒容量大约30ml,呈圆形,外部光滑微微透亮,看得出她花了不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