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栋都是我的,”筱曼张开双手,一脸的陶醉表情,“月租两千,很值吧?”
“嗯。”苏杏点点头。
这个价位在目前的云岭村来说真的很值了,毕竟,这里不是普通的小乡村。
“问题是你每个月赚的钱够付房租吗?”吃老本不是办法。
存款是底气,月供给是能力的证明。
“安啦!”筱曼很自信地摆摆手,“除了房租,好吃好喝的管够,还能穿得美美哒”复古的衣裳她也买了不少,华夏的,西方的,全了。
一群文艺青年的聚集,少不了的。
见她这副嘚瑟样,苏杏嗤了声,到门外看看四周。
安德说的没错,这里的景致真的很不错,人少了些,邻居只有昌叔和一群羊。
还好这里是村边,仍在监控的范围之内。
筱曼扯扯她,玉臂一挥,“走,上楼参观参观,顺便给点意见。”带她上二楼参观自己的工作室,卧室,还有阳台等。
孩子们看一阵就腻了,跟大人们打一声招呼,跑去隔壁的昌爷爷家玩。
不一会儿,苏杏和筱曼也去了昌叔家一趟,把柏少华给他带的营养品一并拿去。
柏少华是说做就做的人,和小能在家挑选形象,准备给它换造型。
今天风雪大,羊群在羊圈里有吃有喝的,没出去。昌叔见孩子们来了,笑咪咪地给他们准备吃的。
苏杏和筱曼放下礼物,也参观一下他的家就走了。
不在他家吃饭,去筱曼家吃面条。
这群年轻人的性格特点,昌叔是见怪不怪。女人们到一边说体己话,他和孩子们的相处反而更加轻松自然。
而筱曼家,两人坐在落地窗前说话,前边摆着一张小矮桌,桌面摆着几样云氏出产的点心。
点心浓浓的香味,和热腾腾的桂圆红枣奶茶是最佳搭配。
“几年没来,你们村变化好大。”筱曼捧着奶茶喝了一口,说。
苏杏不以为然,随手捏起一块小馒头咬了一口,“我长年住在村里,不怎么觉得。”瞧她一眼,“你不习惯?”
“超级不习惯好吗?”筱曼打开话篓子,尽情发泄心中的不爽,“我一看见那几个穿和服的天天在眼前晃就头晕,总有一种自己在北海道农庄住的错觉……”
筱曼说的那几个穿和服的,是严华华家的租客。
两年前,严华华家重建三合院,一楼本来是空着的。
后来,萧炫寄了一大笔钱回来,让严华华把一楼装修得古色古香,租给一对日本姐妹花开了一间和式茶室,就是日本茶道。
这对姐妹并非亲生,因趣味相投走到一起。
长相颇佳,各具美人风韵,举手投足的优雅如红梅初绽,慢悠悠的,带着一股恬淡、闲寂的美。
她们身边还有一位小姑娘跟前跟后。
来时年方十四,今年十六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纯真而又可爱。
说实话,茶室的前期宣传做得好。
得知云岭村即将迎来两位正宗的和式美人,村外的土豪们无不引颈而望,期待茶室早日开张一睹美人风采。
可惜,这间茶室,包括整栋三合院被消防找了几次麻烦,无法开张,把严华华急得跟什么似的。
后来,她和萧炫猜测可能是养生馆那群老人看不顺眼,在找他们的碴。
不得已,只好让三位姑娘把国籍拿出来。
原来,她们是跨国婚姻的一代,父母有一方是华夏人,给自己和后代保留了华夏国籍。
姑娘们在异国长大,从小拜师学艺,长大后回国宣扬茶道文化。
两位大美人说她们长于异国他乡,有真材实料的。颜值也高,气质佳,说是正宗的和式美人并不为过。
就这样,哪怕还有人看不惯,三合院和茶室终于顺利开张。
从此,云岭村添了一抹异域风采。
“我也看不惯,但能怎样?她们爱穿什么穿什么。”苏杏浅笑道,“就像我,很多人看我穿这身衣服不顺眼,能咋滴?”
“这不一样。”筱曼哼道,“咱们讲究入乡随俗,去了日本穿和服。她们倒好,在华夏穿和服,唉……”
“唉什么唉,”苏杏乐观地安慰她,“咱们也有人在日本宣传汉服,没什么的。胸襟放宽些,就当村里多了一道风景,闲了有地方赏花赏茶赏美人,这不挺好吗?”
说罢哈哈笑两下,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了。
一副傻大姐的样,筱曼撇撇嘴横她一眼,怪声怪气道:
“你就不怕你男人被勾了魂去?哎,不是我恐吓你,经过我观察,村里住的年轻女客十有八九对你家那位有非分之想,你真的一点不担心?”
苏杏听罢笑了笑,端起杯,似有所指地瞅她一眼,“包括你吗?”淡定地喝了一口。
筱曼:“……”
室内一时静默,片刻之后——
“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
“不敢。”
第628章
苏杏微怔,这是什么话?
“说来话长,”筱曼反而不急着解释,浅笑问,“有空听我讲个小故事吗?如果时间不够,改天也行。”
“你说,我不急。”苏杏笑笑。
现在还不到早上九点,听个故事能花多长时间?三个孩子在昌叔家可以玩很久,因为有羊,老爷子会的玩意也多。
既然这样,筱曼深呼吸一下,面对玻璃外的世界,缓缓说起来:
“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在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感情破裂,勉强撑到她读初中的时候两人离婚了……”
那一年,小姑娘十二岁。
有一天放学回家,她看见母亲提着行李坐上一辆豪车离开,急得扔掉自行车跑去追。不料,那辆豪车不知辗了什么东西,一块尖锐的小物件飞起插入她的左眼。
奇迹的是,治好以后她没瞎,但人人都以为她瞎了一只眼。
因为她的眼仁是白色的,和盲人的白眼仁略有不同,她的眼球还有一圈淡淡的轮廓。看着有些吓人,像电影里那些死了很多年的厉鬼骨碌骨碌转的白眼球。
事实上,她的视力一如既往的标准,还多了一道功能。
她能在每个人身上看见对方的过去和未来,包括她自己的。
关键是,自己和大部分人一样,未来过得并不好。
能力有分等级,当时她的能力属于初级阶段。看得见过去,未来只能看见一个人的最终结局。
她的结局是死在手术台。
在她四十多岁的时候,被人发现眼睛的秘密逮去做实验。
看到自己的下场,她顾不上怨恨父母的离婚,吵着要摘掉这颗眼球,但不敢告诉父母原因,怕被人逮走。
父母安慰她说,等找到合适的眼球就帮她换。
她信以为真,一直傻傻地等着。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她左眼的能力越来越大,看到的未来越来越清晰。
母亲再嫁了,现任正是那辆豪车的主人,她把一双儿女丢给前夫。
出于对女儿的歉疚,她和现任丈夫对小姑娘很照顾,哪怕女儿被分给前夫。
供她读完大学,一毕业就给她安排工作。
母亲的现任很有钱,而且不再生育,男方的儿女们因此对这位后妈很好。对那位眼瞎的便宜小妹十分关照,任她挑选工作岗位,还帮她找到一颗眼球。
在手术前一晚,那姑娘发现即便做了手术也会徒劳无功。因为换了眼球,她的眼睛最终还会长成那个样子,她最终的结局还是死在手术台。
于是,她放弃了那场手术。
工作了,她从小爱画画。
多亏左眼这个超级作弊器,姑娘随着能力的升级,看遍各种悲欢离合的人生。画出来的小故事除了引起他人共鸣,她还采用一些诙谐的手法让大家苦中作乐。
但是,无论她怎么做,悲惨的未来一直没变化。
木事,她从别人的未来知道之后是末世,那时候的人类求生之路特别艰难。所以她做好了准备,打算在自己的不幸开始前自杀,她不想面对那种惨绝人寰的未来。
在那之前,她要努力赚钱过上安逸的生活。难道做一回人,要让自己活得轻松惬意。
所以,她去了继兄的公司上班,当了一名网上文学平台的编.辑。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仗着继兄的身份,她在这里的工作蛮轻松的,归她管辖的作者数量很少。除了正职,她还有空余时间画自己的漫画或者别的事。
既有稳定收入,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她的日子过得不要太痛快。
父兄们的生活也很平稳,基本上,她属于无忧无虑的那一类人。
参与工作没多久,她手里添了一名新作家。
那名作家写的文吓了她一跳,尽管有些细节不一样,整体看来却跟她在别人身上看到的未来一模一样。
那一刻,她被雷劈过似的,四肢百骸乃至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颤抖呐喊。
重生者?!这个世上果然有重生者的存在?!
如果有,她写这篇文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赚取钱财,还是为了警醒世人?
这要看见对方本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