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 (炎康)


我们这边,至少还没饿死多少人,而且灾情也不是特别的严重。
夏收的时候,很多地方都绝收了,我们这还能上交那么多粮食。
上面说不定还以为我们根本不缺粮呢!”
王汝湖是王家村少有的知识分子,他们家甚至还有一个极为老式的收音机,能够收到一些电台。
所以,他说的这些信息应该是一些电台播报出来的。
既然能够播报出来,说明真实情况可能比他听到的更严重。
其他人显然也想到了他的信息来源。
老村长王海华手吓的都有些颤抖,微微颤颤的问道:“你这些消息都是从你那个收音机里听到的吗?
是国家台还是地方台放的,你可千万别调到国外电台啊!”
他内心还抱着那么一丝期望,抱着他是听到了国外电台的污蔑新闻。
“老村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东西的。
就只能收到国内那几个台,怎么可能收到国外台,更何况收到国外台我也听不懂呀,我又没留过学学过洋文!”
不是王汝湖不想给老村长一丝希望,实在是这时候还是看清现实为好。
“这可如何是好?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灾情,是老天爷……”
“老二家的,别瞎说。
咱们还是想想,怎么度过这次大饥荒吧!
如果实在不行,就拆祠堂吧!”
王海华深吸一口气,终于镇定了下来,悠悠的来回看了好几眼村子里的祠堂,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似的,颇为无奈的说道。
“拆祠堂?
老村长,难不成,咱们在祠堂下面还埋了粮食吗?”
有人不解,好奇的问道。
准确来讲,村里大多数人,甚至就连几个族老都颇有些迷茫,不知道老村长说这样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祠堂为什么要每十年修缮一次吗?”
王海华停顿了两秒,没有等他们提问,继续自顾自的解释:“因为我必须要保证祠堂的砖能吃,吃不死人。
以前你们不是一直说祠堂的墙实在太厚了,根本没必要垒这么厚的墙吗?
现在我就告诉你们原因。
祠堂墙分两层,一层外墙,一层内墙,外墙是普通的青砖,内墙是糯米栗子熟粉砖。
古法说这东西能保存二十年,可是,我们不知道是技术原因还是其他原因,东西最多只能保存十年左右,所以祠堂必须得十年修缮一次,用来替换那些粉砖。
除了内外墙,下面的地基还有三十六层,全部都是能吃的,虽然可能会有些霉味,但总比吃观音土来的好,总不至于吃死人。
我记得,大概总共用了近十万块,一块一斤多重的样子。
那东西很厚实,兑点水,一块应该就够一家子吃两三天的。
我现在跟你们说,不是让你们现在就拆祠堂,是想让你们心里有个底,不要做出什么后悔终身的事情。”
王海华之所以会突然说出这些话,主要还是为了安定村民的心。
如果说这个村子里面人很多很杂的话,他肯定是不会这么干的。
但是他们王家村都姓王,都是一个老祖宗,根本就没有外人,所以说出来也就说出来了,大不了以后祠堂这边稍微多找些人看着,免得有人过来偷。
而且,让他们知道有存货,总比什么都不知道心生绝望,甚至自杀,乃至于卖儿卖女的好吧。
王海华相信,如果他今天什么都不说,那么很有可能过几天,就有几家老的不肯吃饭,自己把自己饿死。
因为这种事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周围几个村子甚至已经开始发生这种事了。
王海华他不忍心!
能活着,又有谁愿意死呢?
生生饿死,又是何等的痛苦。
如果真的没办法也就罢了,可是既然有办法,那么当然没必要白白死人。

  ☆、第十五章:牺牲一地,保住大城

“这是真的吗?
对了,以前每次修缮祠堂我都觉得耗资实在太大,还怀疑你贪污了不少,没想到竟然是用在了这!”
原本坐在边上的那个族老,也就是王红军的二大爷,微微颤颤的站了起来,颇为激动的说着。
不单单是他,所有听了并且理解了的人,全部都很激动。
虽然知道那玩意儿放十年肯定会有些问题,但是,真饿极到吃草根树皮,乃至于观音土的时候,哪还顾得上那些。
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好。
“这跟我没关系,是祖辈一辈辈叮嘱下来的。
当年四二年的时候也曾经动用过,不过当时没有直接说出来,只是偷摸抠了点出来,说是宗族里面的存货。
这件事,咱们村年纪大点的应该都记得,因为当年我们都喝过那个稍微带点霉味的糊糊。
味道是差了些,但的确抵饿。
现在没办法,祠堂这边被搜刮的干干净净,我想编排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没办法编排。
要是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偷摸拿出来的话,指不定被你们怎么说呢!
还有一件事,今天在祠堂里发生的事情,你们不准对外人说,不要说跟外村的人说了,就是家里婆娘都不准说。
这可是保命的。
谁要是说出去就等着饿死吧!”
王海华颇有些担忧的又叮嘱了一声,虽然知道应该不会有那么傻的,但是难保不会有哪个脑子突然坏了,见不得别人可怜的。
所以,有些事还是得多提醒一下。
在这种全面饥荒的情况下,还是保全自身最为重要,至于其他村村民,那是国家该管的事。
大家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自然是连连保证。
然后,神情稍微有些轻松的解散离开。
至于那一千斤救济粮,最终还是决定放到食堂里面,因为分也不好分,这一千斤救济粮既有粗粮也有细粮,虽然细粮极少,但也是有那么几十斤的。
粗粮细粮具体按什么比例分,每家每户应该又分多少,这些都不太好弄。
所以,还不如直接放在食堂里让大家一起吃呢,至少不至于继续扯皮。
这些情况王鑫都不知道,他一个孩子根本没有资格参与祠堂里面的会议。
不要说他了,他大哥也没资格参与,他们家就去了一个,就是他爸王大牛。
先前在祠堂里面大家都已经保证过不会把消息外传了,所以王大牛回来的时候也没有把祠堂里面发生的事说出来的。
只是脸色带着笑意说问题能解决,村长能保证大家饿不死,至于再多的是半点也不肯说。
王鑫根本不知情,他还在好心的想办法往山上播撒各种各样的种子。
因为他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再多的那是根本没办法。
他虽然可怜其他人,但是跟自己的性命相比,显然,他还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性命。
至于为什么一直不停的往山上撒各种耐寒植物种子,不过是内心不安,心怀愧疚罢了。
播撒这些种子能让他心情稍微舒坦些,会在脑海当中想着我也给他们做过事,我已经尽力了。
这样,才不会愧疚,或者说不至于太过愧疚。
不得不说,他在心性方面还是相当的差的,真的只是个普通平民的心性,半点没有枭雄或者强者的意味。
……
接下来,情况变得更糟糕了。
九月初旬,天降大雨,当时大家都很开心,以为老天爷终于打算松手放过他们了。
可是谁知,这雨一下就再也没停过,一直下到了九月末,虽然没有变成大洪灾把他们全部淹没,但是,秋收算是彻底泡汤了。
原本,专为干旱所种植的红薯更是几乎烂的烂,死的死。
至于水稻。
诚然,水稻的确是需要水,可是也不需要几乎要将它们淹没的水呀。
这一次,是真的颗粒无收。
这下子,没有哪个队长再敢瞎报数据了,大家又重新团结起来去人民公社那边讨要救济。
结果当然不会有多好。
毕竟,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放卫星的原因,全国粮食都减产。
再加上这两年自然灾害相对频繁,全国都缺粮。
所以,根本要不到粮食。
国家首先要保证的是几个大城市的粮食供应,比如说京都,沪海之类的地区。
他们这些偏远地区,就是城镇居民都不一定要得到粮食,更何况农村。
在沪海这些地区,三年死亡率几乎都没有上升,或者上升幅度很低。
知道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吗?
付出的代价,是天府之国的死亡率超过34%,总人口减少六百多万。
因为,他们吃的粮食,都是从天府之国强行抽调的。
在天府之国大部分地区陷入干旱的情况下,依旧强行抽调一百多亿斤的粮食。
死亡率能不高吗?
在要不到粮食的情况下,大多数村庄都开始挖草根吃树皮了,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时候,尸体都不埋了。
或者,刚出生的孩子也能……
王家村那边的祠堂,也终于倒了。
没办法,村民手里实在是没有东西吃了。
当然了,即便手里掌握着近十万块粮砖,老村长每次也只发很少很少的东西给他们,只仅仅保证让他们饿不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