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到五零搞建设 (大尖椒)


  莫舒长没有说话。
  李光久继续道:“只有自己强才是真正的强,别人送来的枪支用得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打造出来的枪支才能源源不尽,所以我们来苏联,不是来享受也不是来过快乐日子,我们是来学会如何治国如何改善我国现状的办法,但是毕竟是在别人的地头上,一些无伤大雅的人家不介意我们学去,可是真要涉及根本呢?”
  “没谁不想自己当第一,带带你拉个盟友挡枪罢了,但真一心一意的把你弄成强国,甚至强过他去,怎么可能?所以苏联这叫一面拉扯一面打压,我们国家来此学习,但真正学得最好的却是留在这里,为这里的建设添砖添瓦。你是否明白?”
  莫舒长看了李光久良久,才轻轻道:“……明白,我二十五岁仍旧看不清局势要你点醒,感觉自己好像白活许多年。”
  “跟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闷头学习的,成日里陷在公式里头,人情冷暖尚还不知,又怎能让他知道这些,别说二十五,留学生里头待在象牙塔里的人多了去了,只知从公式里头求一个解,却不知这世上问题从来就不止一个解,就算是数学,无解的难题又何尝没有,何况这世上大多都是互相得益,我们来此难道就单单得好处,或者单单被其利用,不可这么说,大家都不是傻子,好处都是双份的,但是一味的看着好处看不到危险,或者一味的看不到危险看不到好处,都是不对的,要么怎说人要长两只眼睛,一只眼睛就可看世界了,这说明神在造人的时候,就隐晦的跟人说,这世上所有事要看两面。”
  

  ☆、第八十九章

  后头跟着莫舒长说了很多话, 人好在也不是什么迂腐人, 可以沟通, 李光久借其渠道往国内传了封信。
  就像他说的,他这么小, 极容易受别人影响, 到后头谁知道他到底是向着祖国还是向着苏联, 当然他本身的底细他自个儿知道,就他这未必先知, 装了后世几十年记忆的脑袋, 怎么可能会想不开投奔一个会瓦解的泡沫王国呢。
  再说了, 他自己屁股坐在哪里, 他又不是不晓得,现在还早, 也做不了什么, 不过是借此安一安国内的心,毕竟莫舒长最开始那句以为他不会回国的话, 可是让他心里头很是警醒,可别他在这儿不怕死不怕累的折腾,人家还给误会上了……
  总之,多给自己找条退路, 总是没有错的。
  接着他就可以腾出手准备做他的第三件事——学习。
  苏联这一套他不会去学, 学了也没用,他后世就是学经济的,虽然丢了大半去了, 但是底子在那里,他知道真正适合国家的是什么,否则他就不会弃文从理,选择更得心易手的这些不是方便许多?
  他要学的是他不熟悉但是现在迫切需要的,否则他去学物理做什么,理科那么多机械、电工、水利、建筑不是更实用。
  因为核。
  二战当中最具威慑力的武器——□□,硬生生的靠着它的杀伤力终止了战争。
  可惜他现在太小,太年轻,他真要按部就班的去学,等学出来的时候,估计已经几十年后了。
  他不是活不了那么久,可是真要几十年后,什么事都已经发生了,他在那样动荡的时期里头,别说学,可能活下来都有些奢望,跟人喊几句口号,背红皮书,他不是做不到,但真要如此轻易,那一段日子就不会死掉那么多人了,人心险恶,防不胜防,他不想因为身不由己而去害人,也不想被人所害,所以他想要改变这一切。
  但扭转一个人的观念就已经很难,何况是扭转一国人的观念,所以他要抓紧时间,从根本上改变所有的事情……
  比如让所有的一切全部提前。
  在秋风萧瑟吹掉所有的梧桐叶后,一场初雪代表冬天的降临,李光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核带来的不仅仅是武器》,引起了学界的讨论,其中的论点是在核上头做了其他的改变,在二战后,所有的国家都不敢肯定是否会迎来第三次战争,他们抓紧一切时间攻克科学难题,主张造出比□□威力更强大的武器。
  但是李光久这篇止战论文,立志于把核,这个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研究根本扩张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核是一种能量,一种可以利用得来的能量,可以代替电,可以给人类的生活创造更大的财富。
  虽然李光久举了几个例子,也提了一些关于未来的设想,但是由于他并没有实验支撑只是一种设想所以颇受诟病,有人说他异想天开,但是又基于其不过是一个孩童,虽天赋异禀在大学学习,但条件有限,目光有限,所以情有可原。
  但也有人对他的论文表示赞同,反对派和赞成派各执一词,双方讨论得热火朝天,大概是李光久自带热搜体质,很快就被吵上了报纸,引起了一系列的广泛的社会影响。
  赫鲁晓夫知道后,对李光久的理念却是大为赞同,因其观点正好同他后世所提出的的三和理念,也就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理念让他对这位天才少年感到好奇。
  在一个不是那么繁忙的午后,他接待了这位少年。
  一老一少相谈甚欢,这件事没过多久,李光久作为年纪最小的成员加入了科学项目组,研发核能广泛应用论,力图让其利于民。
  五五年,对于远处的祖国是一个重要的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美落幕,各地经济,基础建设都超乎预期,李光久收到莫舒长的消息,两人约在琳琅日见面。
  此时的琳琅日与李光久一手打开的留学生聚会市场差距甚远,在他嘱咐亚科夫不久,他就被推荐了一位政/府的高官,两人见了一面,高官有一亲戚,是做经济贸易的,他负责接手李光久的琳琅日,通过他之手,琳琅日正式打开了局面,不再是一周一聚会的形式,那位直接买下了那块地,并斥资着专人设计了摊位,供留学生交易,然后从其中抽成,他大概是从美食当中嗅出了商机,甚至花钱从留学生当中专门雇人做中国特色美食,来打造琳琅日的招牌。
  琳琅日如今有些类似后世的商业街,唐人街一般,留学生人才济济,从建筑到规划,全部参与进来,使其别具中国风味,李光久后头干脆做了个甩手掌柜,当个牵线的人,又有冤大头大笔投钱,更是一门心思的做自己的学问去了,反正琳琅日现在过了明路,留学生又有了自己闲暇消遣的地方,没空再议论他是非,双方互惠互利,他把所有的留学生全部交到了黄腊七的手上后,就加入研究所,整天泡在了实验室里头。
  时至春夏,李光久这几天通宵达旦的跟着导师克服难题,两眼青黑,头发凌乱,衣服褶皱,今年他身高往上窜了不少,显得整个人干瘦干瘦的,让人以为一阵风就能够吹倒似的。
  他跟导师告了病假,慢腾腾的晃进了琳琅日的摊位里头,街外还很少看到黑头发,一进来却几乎几步之外就能见着一个黄种人,琳琅日似乎只是他李光久开了一个头,后头走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更别说李光久现在手上还有琳琅日的股份呢……
  他不握这股份不行,因为他代表这国内留学生,他不握,留学生也留不住,到了琳琅日,就是到了自家地盘,当年跟着他的一群元老此时可都在这里,毕竟时间也才过去短短的一年不到,大家从来就没有断了联系。
  而他必须要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赫鲁晓夫翻脸之前能捞到多少就是多少。
  琳琅日有一家茶馆,是留学生最喜欢来交流的地方,李光久端来茶递到莫舒长的面前:“那些红茶太甜腻了,我总是喝不惯。”
  莫舒长没有客气,接了过来:“上回你传回去的那篇论文,上头看了,他们对你很好奇,因为许多留学生来到苏联,都说苏联好,你是唯一一个说苏联不好的人。”
  “苏联好,好在苏联,不一定好在我国,按道理人跟人是一样,都是两只眼睛,一只嘴巴,但是人又不一样,因为我们生长的环境,我们接触到的理念,我们的历史,太多太多的差别了……”李光久抿了抿唇:“我从不觉得我们会是下一个苏联。”
  莫舒长摇头叹气:“为什么我总觉得跟你讲话让人很有挫败感,你这个年龄……你的时间难道跟我的不一样吗?比如我的一年时间是你的两年或者三年的样子……”
  “你说我长得年轻内心成熟就直说,何必拐弯抹角。”李光久瞪了他一眼:“我知道国内现在什么样子,我大概是唯一一个唱反调的人吧,有没有人骂我?”
  “我又不在国内,我哪里知道,我就是过来传话的,毕竟你是在这里学习,结果还整了篇痛斥苏联的论文要我传到国内去,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在苏联被人欺负了,我说那可没有,你混得不知道多好,还会见了赫鲁晓夫呢,这样一说,人就觉得可能你不是带有私心和愤懑去写这篇论文,而是有什么内情……”
  “什么内情?我说的都是事实。真当我小孩子,被人欺负了,于是背着人去家长面前说人坏话呢。”李光久翻了个白眼,摊了摊手:“总之等着瞧吧,我这也就是做个预防,最迟明年,我就不得不回国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