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这些人跑完了,教官这才让他们列队,将人带到了操场草坪上,开始聆听首长讲话。首长之后是校长,然后是杨莲韵教授的讲话。
前面两位的发言,陈茵听着就昏昏欲睡,不过她发现除却她之外,别人好像都听的挺认真的。这让陈茵心底不禁有些感慨,当真是一个热情而又朴实的年代。
杨莲韵的讲话就要简单直白很多,讲了不少医者本分,然后直接说了她现在手上的这个项目,让各个系的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或许可以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也不一定。又或者,能够发现更新鲜的东西,用他的想法,再开创一个课题也未可知。
杨莲韵教授的话让众多学子内心火热,这几天,关于这个杨莲韵教授的科研项目,他们或多或少都听到一些传闻的。那可是跟国外科研团队合作的项目,并且主要研究方向还是由我们国家提出来的,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感觉到热血沸腾?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抗战时期,如今这个民族实现了统一,可是在各项科学的发展上却是大大的落后了。不只是首都医学院的学生们,许许多多的教授、学生、技术工种乃至于普通民众,他们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他们要让全世界知道,落后只是暂时的。
而如今,杨莲韵教授的干扰素项目,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现他们的机会。所有医学生、生物系学生们,没有一个不想参与进去。
59年的时候,苏方撕毁了跟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而后迅速撤走了一大批专家。那个时候起,国人心中的那口气憋着达到了顶峰。我们就是要告诉全世界,华夏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此时的落后只是我们暂时打了个盹,醒来后还是一头屹立昂扬的雄狮。
没有别人的技术支援,我们就依靠自己。代号“596”的□□试验计划我们搞起来,医学科研项目我们也搞起来,未来我们会有自己的发动机、钢材、军用战机……
杨莲韵教授的发言并不长,但却深深地说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坎里。
直到发言结束,教官宣布解散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动作。
陈茵她们几个回到宿舍,四个人都没有谁先开口说话,显然是还在回想着教授的那一番演讲。许久之后,柳珍珍才用满是遗憾的语气开口说道:“忽然觉得很是遗憾,这大概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军训的机会了,就这样错过了。”
陈茵情绪也有点激荡,她看向柳珍珍说道:“没关系,虽然这确实是一个遗憾,但是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你的价值啊。”
第062章 蛔厥证
晚上集合的时候,大家似乎都没了原先的浮躁,一个个的都比白日里沉稳了许多。
因为是军训的第一天,晚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训练,就是各人的自我介绍,若是有才艺的,也可以为大家表演一段才艺。
如此,整个操场倒是显得热闹了许多。
很快,就轮到陈茵开始自我介绍了。她的介绍风格一如既往的简练,介绍完之后就直接坐了下来。然而或许白天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对陈茵这个名字不熟,但是在杨莲韵教授的发言结束后,几乎全校的人都知道了他们首都医学院,有陈茵这样一个人。
她几乎是在陈茵介绍完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
这就是那个因为球藻培殖技术和定向变异法而上了报纸的人,这就是那个提出了干扰素研究方向,促成这个项目成立的人,如今她还是这个项目中的核心成员,且是成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陈茵不大习惯这样的注视,她微微皱了皱眉头,脸色显得更为冷淡了些。
解散之后,就有不少人跟在陈茵和吴云的身边,看他们的脸色应该是想要搭话的,大概又有点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就这么不尴不尬的跟着他们。
直到陈茵他们都回了宿舍,这些人,也没跟上来同她说一句半句话。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她们宿舍几个人就全都起来了。收拾好内务,吃了早饭就去操场集合。今天的训练强度不大,就是跑步和站军姿,这对于陈茵来说,并不算什么。
第一天的军训,就这么过去了。
接下来几天,陈茵也都适应的非常好,就连肖丹桂都忍不住怼陈茵说道:“你的军姿还有各种步伐都好标准,我都要怀疑你以前是不是练习过了,果然天才就是你们这种不管学什么都很快的人吗?”
陈茵:……不,我不是天才,我是真的学过。
首都医学院军训规定是要一个月时间,在军训到第十五天的时候,陈茵让杨教授的助手何平给请走了。
医学院隔壁就是其附属医院,陈茵发现何平领着自己走的路正是要去医院那边,便问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何平说道:“是隔壁一个一年级的新生,在军训的时候突发性右上腹绞痛,被紧急送到了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目前医院内科怀疑是胆结石,建议手术。不过因为暂时还不能确诊,杨教授今日恰好在医院,就提议让医院中医科的大夫也来一起诊断。”
陈茵点点头,表示了解了。
现在的西医诊断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各种影像仪器设备以及化验手段并不完全。外科还好一点,碰到一些内科病症,就要看医生的触诊经验了。
若是经验不足,很容易就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附属医院的医生经验比之首都医院,确实不大丰富,附属医院的很多专家教授也承担着首都医学院的一些研究项目工作,因此在实际诊病上经验不足也是可以原谅的。
陈茵到的时候,医院那边已经给病人打了止痛针。陈茵先看了病人的脸色,面色灰暗且冷汗淋漓,旁边还有一位中医在给他把脉。
大夫收了手,斟酌了一下说道:“应该是蛔厥证。”
陈茵一听这病症便明白了,这是中医上的病症名称,在西医上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实际上,这就是感染蛔虫卵引发的症候。蛔虫尤其喜欢钻孔,在机体寒热不适时,蛔虫在体内也会受到刺激,继而在肠腑内搅动不止。最常见的,大概就是蛔虫上窜入隔,钻入胆道而引起的蛔厥证了。
在此之前,西医猜测是胆结石。
杨莲韵对着陈茵点点头,陈茵上前也给这位同学把了脉,把脉的时候,细细观察了他的正常。病人两颊有团斑,双巩膜下端可见蓝色条状纹,尾端像火柴头。陈茵收了诊脉的手,拨开他的唇,见他下唇内侧白诊满布。
陈茵将这些症状说了一下,之前诊脉的那个中医又补充道:“病人发作的时候满床翻滚,呻.吟不绝,隐痛不休。他说他的右肋剧痛已经有五日了,发作时呕吐不止,舌苔黑腻。”
陈茵说道:“我同意这位大夫的诊断,是蛔厥证无疑了,或者可以叫做胆道蛔虫症。”
而且,从这些症状上来看,病人的病症已经十分严重。
大夫点点头。
杨莲韵问道:“可有药方?”
一般蛔厥证当用乌梅丸加减,对于方子陈茵和附属医院的中医都没有任何异议。只是在量上,两人还是有些分歧。乌梅丸有一味附子,附子有毒,附属医院的大夫在开药方的时候,就将附子量减半,再让病人分两次服用,也就是说减半再减半了。
附属医院的大夫是先学习的西医,随后再由经方入的中医,所开出的方子中规中矩。不过在他看到陈茵的方子的时候,却又觉得陈茵开方虽然大胆,却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且方子中加蜜和姜汁,可谓是神来之笔。
“此方要如何煎制?”大夫问道。
陈茵说道:“上方先煎取浓汁600毫升,在加入蜜煎三沸之后加入姜汁,病人分两次服用,每隔三个小时服用一次,服药之后帮小时候再服用芒硝。”
附属医院的大夫原本就是觉得陈茵附子用量比较大,此时听到她说药分两次服用,面上神色便缓和了下来。之前他是觉得这位小姑娘或许是真的有医术的,只是年纪小,开药孟浪了些,此时见她说出煎制药材的办法,却是对她改观了不少。
杨莲韵问道:“这个法子可行?”
附属医院的大夫点点头,说道:“医书上有言,蛔虫‘得酸则伏,得苦则安,得甘则喜,得辛则散’,乌梅可解痉挛,又可促进胆汁分泌,将钻入胆道的虫体退出,此方十分对症。”
既然对症,杨莲韵就让中医科的人去抓药并且按照陈茵所说的办法去煎药了。
服药一次之后,病人腹痛呕吐都停止了,晚上连续五六天以来第一次睡了一个好觉。半夜的时候,喝药第二次,并冲服芒硝。早上六点多的时候,吐出并泄下蛔虫六条。
十点左右,陈茵过去复诊,对病人说道:“再观察一些时候,下午就可以出院,方子你带回去三剂,记得每日服用。每天空腹先嚼食使君子仁,喝蜜水一杯,直到没有蛔虫排除为之。其后你再来找我,我那儿还有一些榧子,每日吃一些。”
“谢谢。”病人的脸色看起来十分不好,陈茵倒也能理解。若是拉出蛔虫倒也罢了,并不显得有多么可怕,可怕的是吐出蛔虫,心理再怎么强大的人,大概也是难以接受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然后是你 番外完结 (阿淳) 2018-11-06完结 11.27更新番外完结744715774营养液数:5519文章积分:233,727,584莳音出生于七月十七,身高一米七...
-
爱情冒险家 (和晓) 潇湘VIP2018-11-06完结他千里追凶,怎么也想不到,那其实是追爱。她叫嚣为忘却而恋爱,却一天到晚忙着婉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