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军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反正万事有杨小娥这尊大佛呢,呵呵笑道:“你能不能别那么夸张哦,咱才刚开业就关门大吉?”
“我没夸张啊,这么多货,卖不出,就得要关门大吉啊!”
“没那么严重。”
“你想到办法了?”小龙双眼蹭亮,期待满满。
邓建军却耸耸肩,“你看我像会想办法的人麽?”
小龙转喜为悲,一双哀求的眼投向沉默不语的杨小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不能把锅甩给我啊,你们是大老板,不能只坐着收钱别的不管呀。”
杨小娥双手撑着桌子而坐,秀眉微微皱起,习惯地把食指轻轻在脑门敲了敲,思考着,片刻后,双手放下看向众人,“目前愁的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没人进商场,对吧?”
小龙微微一愣,“啊,是,好像是这样。”
“什么好像,就是这么个理儿,现在咱只要把客人吸引进去,至于买不买,那另当别论。”梁文革道。
杨小娥转眸看向他,“你想到啥法子了吗?”
梁文革抚了抚金丝框眼镜,温和优雅的笑了笑,“我猜,我想到的,就是你脑中想的。”
杨小娥一拍手,高声道:“好,我说下我的想法,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吸引人进商场,光靠先前的发宣传单,远远达不到预想结果。我提议,每天两场免费电影,每天不重样免费试用商品。另外,商场内播放音乐CD盘,以营造良好的购物气氛。”
俩人想法基本吻合,梁文革第一个鼓掌,但通过录放设备播放音乐CD盘,以营造良好的购物气氛,这想法非常秒,梁文革看杨小娥的目光多了一丝赞赏。
事实上,上面这些套路都是十多年后商场里一贯用的,杨小娥猜,梁文革也是受广州那边商场所启发。
“好啊!好啊!我喜欢张学友!咱天天放张学友!”小龙激动得都按耐不住尝试这波操作了。
邓建军依旧俊脸淡然,就说嘛,杨小娥就是个大佛,啥子问题有她完全迎刃而解,关门大吉,呵呵,不存在的。
八六年,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了,黑白电视机相继进入老百姓家庭,但也没有普及,很多农村里,全村子就只有一台,每天晚上吃过饭,全村人都抬着椅子捧着瓜子啥的,围到人家里看。
这年代的电视频道虽多,但台不多,能看的也就中央电视台。
一听说县城新盖起来的小区商场里,每天上午下午两场电影,还是彩色的,画面清晰,立体感强,可先进了。
再一打听,居然是免费的,而且每天放不重样片儿,《杜十娘》,《少林寺》,《芙蓉镇》……啥类型都有,符合老少中青不同年龄!
这年代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除了每天搬椅子去有电视的人家看,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盼村委会有人埋树干了,一看到有人埋,那八成是要放电影。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早早做饭吃,去村委会抢个好位置,看电影的人儿,用人山人海形容都不为过,或坐着,站着,蹲着,还有的直接爬树干挂着。
听说电影院里,那都是有座位的,还配瓜子茶水免费供应,多美哉啊!
那段时间,为了免费看电影并享受尊贵服务,十里八村人都聚集到商场门口抽签等待叫号。
商场人络绎不绝,商场员工们没放弃搁在商品推销,按照抽签叫号的方式,免费试用。
商品都是正牌货,不花钱就能拿回家,这美哉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十里八村人都晓得了。
那些家有娃娃在市区上学,或者家里娃娃有点见识的,一看村人抽中这些试用商品,价格比市区便宜一两块,而且是真好用,直接就到商场买了。
这年代的人嘛,还都没咋多闲钱,助理小龙也不指望一下子挣很多,但开张了就是好兆头啊,心底的郁结排除,他每天乐呵呵的。
这些事情解决后,杨小娥再回大学,已是一名大三学生了。
大一下学期李美伢就因怀孕而休学,后生了一女娃,本预计等娃儿三个月大就回归学校,怎料,第三个月的时候又发现怀孕了,这下,又得继续休学了。
身边没了陪伴,杨小娥倒也慢慢习惯了,每天放学就走,就算长相穿着惹得一些女同学心生妒忌,但私底下没接触时间所以到大三都相安无事。
正文 第八百三十一章存心找茬(3更)
因为要到杨小军生日了,这天,杨小娥放学后,看时间尚早,便抱着书本朝学校附近商铺走。
前两天电话回家,听他语气闷闷不乐,祥问下得知,原来班级里从外地转学一名女孩子,学习成绩优异。
再咋个优异,能考试双百不成?
杨小军压根没当回事,如今成绩稳定,他每天放学也抱着读的,已不再是课文了,而是一些纯文字的三国演戏和西游记啥的。
第一个月考,这女同学拿下双百成绩,杨小军心里有些慌,但一想是走了狗屎运呢,也就没当回事,继续该咋咋地。
没料,接下来的两次月考,女同学照样双百分数,杨小军再也不淡定了,可扔下课外书籍,再咋个死记硬背和做题,跟双百分就差那么一点。
为了鼓励小弟,杨小娥给挑选一只英雄牌钢笔,价格五十元。
路过一家照相馆时,想起昨晚跟张振国通话,说想孩子们,让寄一张照片过去。
也不知价格如何,以及老板拍照技术如何?
杨小娥推门进去,柜台前空荡荡的,老板店员都没见,喊了两声,终于过来个人了。
“我是老板她妈,也不晓得价格如何,你等会,我上去喊人。”老太太估摸正在做饭,腰际还围着围裙,来不及解的就哒哒往楼上走了。
杨小娥直觉得这老太太面熟,偏着脑袋想了会儿,却没想起到底搁哪里见过?
等了快七八分钟,人没下来,杨小娥准备要走的,却在转身时,不经意间扫到墙面贴着一排照片,或宽阔笔直的大马路,或高柳林立,或人像,虽是黑白的,却画面清晰,很具立体感。
可见老板技术停在行,这附近离家近,领着娃儿们就过来拍了,倒也方便。
选定它后,杨小娥迈步上楼,刚走两个台阶听到下楼声响,抬头望去,老太太扶着楼梯走下来。
看见她,老太太苦瓜脸变成了礼貌歉意的笑,“不好意思了,我闺女说现在可能有点忙,怕是来不及给你拍照了,你改天再来吧。”
“没事,我现在不急着拍,老人家,我想问下这价格多少?”
“这个我不清楚,我就负责给做做饭啥的。”
“那没事,我上去问问。”杨小娥笑着道,越看老太太越觉得认识,刚想问对方哪里人,叫啥呢,似乎厨房活路挺忙,老太太哒哒下楼头急急走了。
杨小娥摇摇头,来到二楼时,终于明白为啥这个点老太太却说不再为客服务了,原来楼上有一帮妹子正跟老板吵嘴,老板忙前忙后地低头哈腰伺候。
“你什么技术!照片都拍不好,还开照相馆!”
“价格还挺高呢!你咋不去抢银行啊!”
“……”
四五个妹子叽叽喳喳抱怨,老板一个劲解释,杨小娥则耐心地观赏墙壁上的相片等待。
“诶,你们看,那人是不是杨小娥?”这时,葛大翠忽然停下来,视线穿过老板看向后面的人,眼睛里充满了敌意。
王春芳掉转头看过去,微愣了下,是杨小娥没错。
为了挣钱,活得像个样子来,王春芳从县城来到市区辛苦开了这家照相馆,一年多没见,此时她又惊又喜,刚要迎上去,却被那几个妹子抢先一步。
杨小娥欣赏相片呢,听到喊声身形一僵,葛大翠,同系一个自称是系花的妹子,每次见着她时,走路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
再寻声看出去,果然看到了葛大翠,还有她身边的面熟但叫不出名字的同学。
当然,最让她惊讶的,这家照相馆老倌居然是王春芳!
难怪,刚见老太太时觉得面熟呢,仔细一想,可不是王春芳的亲妈吗?以前有过一两次面。
看到杨小娥,葛大翠心里的不爽嗖嗖嗖往上窜,这人到学校,几乎赞美她水灵的话都转移了,葛大翠心里不服气,不就是一个农村来的丫头麽,还有娃娃,土不拉几的农村黄脸婆,有啥美的,那些同学八成眼睛瞎了!
以前吧就有心损杨小娥,但她放学就回家,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很难遇到,今儿在这里碰着了,葛大翠可得好好损损她!
葛大翠平常没少跟身边同学讲杨小娥坏话,乡巴佬,靠男人上位,其实没啥品味,搞得那一票人看到杨小娥,都用眼神鄙视她。
杨小娥自是不往心里去,你爱咋咋地,只要不主动招惹我。
葛大翠走到杨小娥跟前,上下将她扫了一眼,撇了撇嘴,一副不屑的样子说道:“我说这位同学,你知道这地方是啥子不?一个农村来的乡巴佬,也想学城里人拍写真集呀?你们农村人都说,城里的照相机能吃人,你不怕吗?还有,你这幅死板样,确定拍出好照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