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第一医学院。”
陈易斌当即瞪大了眼睛,表情凝固住了。
不是吧,阮芍该不会跟他心有灵犀了吧,他才刚想着学医的话就去京市第一医学院,阮芍就做了这个选择。
简直神了!
推了推眼镜,陈易斌借着低头的动作掩饰住了嘴角的笑意。
好了,他现在一点都不担心阮芍了。
这个学生心有沟壑,完全不用担心她被别人一两句话拐走。
阮芍的回答让在座的老师反应不一。
有几个校领导不太满意,其中以教导主任为最。
他下意识去看校长。
“校长……”他希望校长来出马劝劝这位同学。
被寄予厚望的校长反倒神色平静,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出他眼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欣赏之色。
从这个学生出现到现在,虽然他们也没说几句话,但从态度和神色上他也大致看出这学生是个什么样的性格了。
这样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受其他人影响,会坚定自己的主意,一往直前,老实说,这样的人只要不出意外,最后都能获得成功。
学校能出这么个学生,他真的挺高兴的。
“校长,各位老师,报社记者来了。”刚好这时候有职工前来通报消息,“他们现在就在外面等着,要让他们进来吗?”
好了,劝还是不劝都不是现在应该说的话题了。
这些来的记者可全都是教育报刊的记者,不能怠慢了对方。
校长笑着应声,“让他们进来吧。”
然后神色温和的对阮芍说,“记者也不会问你太过分的问题,我们在一边也会提点你的,你平常心对待就行了。”
阮芍颔首,“没问题。”
她还真不知道紧张为何物!
话落没一会儿,刚才来通知他们的职工就带着一伙人进来了。
有扛着摄像的,有拿着话筒的,还有带着笔的等等,零零总总一共有七八个人。
是他们市教育报刊总社的记者,第一时间跟学校这边做好了约定,也第一时间赶了过来,为的就是拿到第一手消息。
第25章
虽然来的人不少,但具体负责采访的其实也就一男一女两个记者。
两人一眼就认出阮芍就是今年的省状元。
无他,整个办公室里就她一个学生,存在感大大的有。
所以等所有人做好准备后,两个记者就开始坐在阮芍对面开始了采访,跟校长之前说的没有多大差别,记者还真问了他说的那些问题。
阮芍回答的很平和。
当然她也没忘了将在座的老师都夸了一遍,又将一中也夸了一遍,什么学习环境好,老师认真负责啦等等,一点都不吝啬给自己母校做点宣传。
在座的老师听得都有些心花怒放了。
只是当女记者问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气氛突然有点不对了。
“今年我们省总分超过七百分的算上你也就五个,另外四个也就七百出头,这么高的分真的很难得,你这次是超常发挥还是平时考试经常就这么厉害?”
阮芍:emmmm
这个问题要不要说实话?
原身经常交白卷,就是她自己因为那次考试没把握也交了白卷,再后来就没正式考过试了,一直到高考,却也是最后一次正式考试了。
所以她要怎么回答?
她见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表情都微妙起来,当即面不改色道,“啊,就正常水平,没有超常发挥,也没有发挥失常。”
反正记者总不会为了这么个小问题去调查,她还是给个不那么出格的答案好了。
听她这么说,几位了解她的老师都不禁松了口气。
毕竟这采访到时候是要上报的,如果太出格,到时候阮芍就成典型了。
嗯,还是个影响不好的典型。
该注意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点的,好在阮芍还有分寸。
他们自认为阮芍应答的很好。
可身为记者,除了笔杆子厉害,嘴巴能说会道外,眼力也很厉害,更别提今天来采访的可是报刊总社的优秀员工。
阮芍刚才那微妙的停顿,和几个老师的神色反应都告诉他们,不对劲儿,有问题。
两个人交换了一道眼神。
很快他们就又将注意力放回了阮芍身上,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加挖掘,之后又问了一些中规中矩的问题后就结束了采访。
采访结束后,他们又让阮芍和老师们站在一块,给他们拍了好些照片,拍完照谢过他们接受采访后就离开了。
差不多采访的记者前脚刚走,阮芍的手机后脚就响了。
是任莎打过来的。
阮芍倒是不意外任莎会打电话过来,在班主任接她的路上跟她说已经给她妈打过电话说了她的高考成绩后,她就知道任莎会打电话过来。
任莎现在才打过来,已经比阮芍想的要晚一些了。
“是我妈的电话,老师,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阮芍举了举手里的手机示意。
校长闻言应声,“行吧,那你就先回去,小陈,你送送你的学生,再将其他情况跟她说说。”
陈易斌回道,“好。”
阮芍在走出教务处后这才接了电话。
任莎带着浓浓喜气的声音当即传了过来,嘚吧嘚吧说了一大串,完了问她现在在做什么。
“我在学校呢,不过事情已经办完了,现在正准备回去。”阮芍伸手挡在额头,阳光太刺眼了。
“别回去了,你来公司吧,中午我们一起吃饭,庆祝你考了这么好的成绩。”任莎连忙说道。
在阮芍答应之后,任莎还想让人来接她。
不过阮芍拒绝了,他们学校外面就有车站,乘车很方便,不然打个出租也行,没必要让人接来送去的。
说了再公司碰面之后,两人这才结束了通话。
“老师,这么热的天你不用特意送我,我这么大个人还能走丢不成?校长刚才说让你跟我说什么,我们就在这说吧,说完您就不用再送我了。”阮芍是真的不想让陈易斌再多跑冤枉路了。
陈易斌是她的老师,又不是她的保姆,不必这么惯着她。
两人这时候就在教学楼的楼道上站着。
看出阮芍的坚决,陈易斌这次没再推辞。
他点了点头,“你既是市状元,又是省状元,到时候省里市里都会有奖金下来,学校也会给你发一笔奖金,就是到时候需要你配合学校这边的安排再来拍个照,发个言什么的。”
这些虽然都只是形式,但却不能少。
陈易斌作为一中的老师,自然只能配合学校的安排。
阮芍听了也不觉得意外,很干脆的答应了,“行,到时候老师你直接打我电话就行。”
说完还抬手晃了晃手里的手机。
以前的刺头现在这么听话,陈易斌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不过想想刺头的高考成绩,谁知道她以前是不是故意的。
至于为什么?
陈易斌表示天才总是有些怪癖的。
没错,阮芍在陈易斌这里已经是个天才了。
不然没法解释一个高中三年次次交白卷的学生直接一鸣惊人的拿下省状元。
完了陈易斌又跟她说了专业问题,表示她如果真要学医的话,她选的学校就很好。
阮芍都一一应了,该说的都说完后,她跟陈易斌道了声再见就小跑着离开了。
在校门外等了一小会儿她拦到了一辆出租,上了车,报了公司地址就开始闭目养神了。
……
再说之前刚采访过阮芍的两个记者。
两人和同事出了学校后,男记者问同事,“你什么想法?”
指的就是之前采访时阮芍和老师不对的反应了。
女记者闻言笑了,“你不跟我一样的想法么?还跟我装?”
“嘿嘿,确实。”男记者摸了摸鼻尖,“主编说这次采访内容最好能吸引人一点,每年都是同样的报道,大家都没什么兴趣了,刚才看那个同学的反应我就觉得有话题可以挖。”
没问是因为他们有眼色,既然人家不想说,就算追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但他们另有办法。
“那还说什么?走吧!”女记者上了车冲同事抬了抬下巴。
“嗯,那就先去找跟阮芍同学关系好的同学吧,关系好的同学对她的了解也更深一点。”
这就是两个人想出来的办法。
去采访阮芍的同学,收集素材。
为了这次采访,他们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呢。
看上去好像只是拿着话筒问一些问题,但光是这些问题他们就要斟酌许久,再加上为了让这期主题更吸引人,他们还想了不少办法。
付出都是在背后的。
并不是只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要说关系跟阮芍好的,杜娟和袁莉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所以两辆车直接开到了两人住的那个城中村。
他们一行人在城中村这种地方看上去就很是格格不入。
气质和气场,那是一种说不明白却又真实存在的东西。
城中村这里的路很是弯弯绕绕,他们绕了好几圈才找到了杜娟家。
这个点袁莉刚好在杜娟家里,两人虽然知道考不上大学,但对自己考了多少分还是有几分好奇的,才查完成绩从网吧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