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木器厂的前途不大,也就是开个小作坊,哪里都不缺人工,有谁能来呢?
我看你们山里就是搞养殖,既不离开家门,还能找到赚钱的机会。
在外边打工要不是住工厂,没有这样福利的就得租房,去了吃喝房钱,剩不回来多少,攒钱很难,要是吃住在家里,饭伙便宜,挣的钱大多是攒的。
你们这里又不是没有打工的,在外边消耗太大,搞养殖就是比打工挣得少,还比出去打工合算。”
“养什么?养鸡是可以,还得吃粮食,现在的粮食还不太富裕,养猪更费粮更是养不起。”柳胜利想了很久开木器厂的事,被云凤给否定了,心里有些不舒服。
“养不吃粮食的,你可以联合村民搞菌类养殖。”云凤给他提出一条路:“现在几乎没有了野生的菌类,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裕,都想改善自己的生活。”
“现在这些东西不好销,我们进深山採的的野味儿都不好往外销,价钱很低,如果养殖销不出去,村民都穷,怕赔了本钱。”
“我找人给你们联系菌种,有人负责收购,卖不出去的事你就不要担心,让省科研所的专家指导你们怎么能高产,技术你也不用担心不行。”云凤的话说出来让柳胜利感到找到了一家人的感觉,胜利致富的道路就在眼前。
“那样可太好了,我去找村长商量,联络村民,等着我给你话儿,你们今天得住下,不能走,我快快的去办,等着我!”柳胜利匆匆地告辞走了。
云凤的快餐食品加工是离不开山货的。
卢雅郡给她做了企划书,按最小的销量,她空间的青菜也是供不上的。
她就想到了山货,可是没有想在这里养殖,她想的是到江雪莹的家乡开展,竟然有这个主动的,多一个地方自是最好,她更可以大干。
云凤也就在江雪慧家里住了一晚,柳胜利晚上就急着回话,和村长还有十几个老农来见云凤。
柳胜利说:“我们联系了出来三十家村民,是同意搞养殖的,只是每家的钱不多,只能从小做大。”
“这些家都有多少钱?”云凤问,小型的干是供不上她的需求。
“也就只能投五百元。”
“这些太少,我给你们每家投二千元,但是得把收购的价格说好,以后收购就按市价的收购价格随着市价的变化增长或下降,我们可以签合同,不许卖给别的家,只有卖给我一家,你们同意的话,就可以签合同,公证。”
还研究了很多细节,柳胜利和村长程玉民觉得村民不吃亏,就把要养殖的村民召集起来,大家共同的商量了所有的事项,就签了合同,祁东风跟他们去了公证处。
第二天整整的忙了一天,还是在江雪慧家里住下,晚上云凤把款放到了村民手里。
江雪莹和江雪慧亲近了一天一宿还没有亲近够,晚上还揪不断扯不断的说个没完。
看来她们真是亲人,江雪莹的话从来就不多,对女儿说的话只有关心。
她们的话从解放前一直说到现在,把生产队的事情也讲给江雪莹听。
云凤睡了一觉又一觉,她们还在啦嗑,云凤也不好打搅她们,醒了再悄悄的睡去。
江雪慧摸着云凤的女儿的小嫩嫩的脸蛋儿:“看看,娘三个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真羡慕你,我还没有外甥女呢,你晚年的命真好,让人羡慕。”
江雪莹和江雪慧见面哭了一场以后,心里还是宽敞了很多,终于见到了旧人。
童年的幸福青年的苦那些年的折磨,一下子就倾泻出来,她回来了,感觉充实起来,这里是她的家乡,是她魂牵梦萦的家乡。
江雪慧打算再留了江雪莹一天,隔日走江雪莹还是带上江雪慧和柳青媛,都回娘家看看。
江雪慧坐着卧车像做着梦,没想到这辈子能坐上这样的车
江雪莹更像做梦,魂牵梦萦的家乡就在她眼前了。
她激动得哭起来……
江雪莹回的家,就是她的叔父家。
她的家已经没人了,她走了,她就托付叔父照顾她的母亲,可是她的叔父却粘了江国臣一个反动军官的光,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得什么好。
江雪莹走的时候没有敢告诉母亲,她要是告诉母亲怎么会让她走。
女儿落了一个失踪的结局,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老太太哭了一场又一场,自从江国臣出外经商失踪后再也没有回来。
解放了,就有传言说江国臣跑tw了,他们母女自然就成了黑五类。
老太太临死都不知道丈夫是死在解放战场上的。
部队也是有失踪人员的。她信了这个。
江雪莹的母亲临死,他这个叔叔倒是照顾了江雪莹的母亲一个月,老太太就死了,就做了一个薄皮棺材就埋了。
那个时候也没有发丧人的。
江雪莹的叔叔已经过世,留下了婶子都快七十了,这个村比江雪慧婆家的村还穷,因为他们更进深山,交通更不便,还没有通汽车。
江雪慧他们的村子只是离着公路远,比这里还是方便了很多,汽车路不走这里,离公路得有五十里地。
村子里没有马车,只有十几头毛驴,干脆都是不能耕种的山地,都得人工手刨肩扛的打理土地。
没有一点儿水利化,全仗着山泉的积潭的谁维持村里的用水。
这里的水位太高,打的机井都不上水了,浇地更没有条件,养殖水是大问题。
没想到这里的水这样艰难。
第292章 江家峪
云风一行人次日到了江家峪。
江雪莹抱着婶子痛苦一场,就说了他父亲死在战场的事。
老太太真是震撼死了,他们家被斗那么多年,现在成了烈属,她就不知道怎么哭了。
那些日子来的是冒牌的江国臣,他带来的女儿怎么那么像雪莹?这真是奇异的事情。
老太太三个儿子,倆大的都没说上媳妇,江家成分不好,没有人嫁给富农家,这几年开放了,小儿子出外打工赚了钱倒是说上了媳妇,媳妇在家经营几亩山坡地。
小儿子分家另过了,住的离这里不远,她这里来了几辆车,儿媳妇得了消息,立即就带孩子来了。
爽朗的笑声传进来,小儿媳妇后边跟了一帮人,嘻嘻哈哈的就进来了。
“妈!谁来了?”小媳妇常桂花爽朗的声音传进来,见到屋里的一帮人,一帮妇女都怔住,没有一个认识的。
老太太和江雪莹即刻停止了哭声。
老太太撩着衣襟擦把泪,云风把手帕递给江雪莹,江雪莹也立即擦干了泪。
老太太忙忙的给儿媳妇介绍:“这是你大伯家的女儿,是你堂姐江雪莹。”
常桂花瞪大了眼睛:这个堂姐跟大伯已经回来一次,自己也很关注这个堂姐,怎么感觉这个堂姐和那个好像有些不一样。
她也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一样?也许就是感觉。
“妈,大伯没有回来吗?”常桂花问起来。
“那个不是你大伯,你大伯早就牺牲了。”老太太不想说那个人是冒充江国臣的,只说了这么一句。
常桂花还想刨根问底,老太太给了她一个眼神制止她。
常桂花吞了舌头没有敢问下去。
老太太就给小儿媳妇介绍来的人,常桂花快言快语好热情,一一的都认识了,把哪个都问了好。
常桂花这样爽朗,气氛瞬间就欢快起来:“妈!我去做饭,你这里窄巴,到我那里吃饭去,我回家去做了。”
真是个不错的媳妇,这样快性的人还是不多见的。
老太太答应了,常桂花和大家告辞走。
都分家了还给婆婆待客,这媳妇正经的不错,云风心里赞叹,可比云山媳妇强万倍,云山媳妇见了来客抓着带孩子上前吃,让人也是虚心假意不会采取实际行动。
几个串门子的媳妇和老太太聊了两句,只有走,当着客人就是有疑问也不能问出来。
只是有点儿落寞,以后还有打听的机会,等着客人走了再说吧。
大门外,还是聚了大堆的人,小孩子们围着三辆车转圈儿,新奇的连跑带喊。
妇女们呵斥着自己家的孩子:“不要乱跑,弄得漫天的灰,把车都给弄脏了!”
“离远点!不要伸手摸!摸坏了!”
“不要乱喊乱叫,让客人笑话。”
小孩子们不听话,只有招呼孩子:“赶紧走,赶紧走!”妇女们拉了自己家的孩子:“咱们回家做饭去。”
小孩子执拗:“不用我们做饭。”就是不想回家,看车没有看够。
“烧火去!”小孩子淘气,大人担心淘小子把车给糟害坏了。
院子里看热闹的也都撤走,真的肃静起来。
江雪莹跟婶子到闲屋去唠嗑。
柳青媛很会哄孩子,只要祁安安一醒,柳青媛就会抱起她来哄。
小安安很听说,这么小的孩子就是睡,轻易不醒,吃了睡,睡醒吃,柳青媛很喜欢小安安,就想总抱她。
云风说道:“不要总抱她,惯了她就总想让人抱着,连睡觉都不会好好躺了。”
“是吗?”柳青媛有些觉得怪:“睡着了还知道让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