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兰给他盖上被子,就着月光居然看到一个铁盒子,钱淑兰想伸手拿下来,却发现他抱得格外紧。
一连好几次,都没抽出来,钱淑兰也就放弃了。
第二天,正国找到钱淑兰问盖房子需要多少钱,钱淑兰便问他多大面积,盖什么类型的房子,盖在哪儿。
等正国一一回答之后,钱淑兰笑道,“按你这要求,怎么也得要一百块钱吧。”
一听要一百,正国有些沮丧。他耷拉着脑袋,回自己屋了。
钱淑兰也没在意。她小时候也经常喜欢问东问西的。而且她还特别喜欢问不同人同一个问题,然后她居然能听到许多不同的答案,感觉特别有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之所以这么设定正康,是因为从红小兵,红卫兵得来的启发。不过,那是文革的时候才有的。
58年,流行做好人好事,尤其是小孩子。
正康就是一个被政治洗脑之后的孩子,他的思想有了偏差。
他对家人的冷漠,对别人太有同情心都是因为被教育过后的恶果。
孩子一生下来都是白纸,稍微不注意就长歪了,但是总有痕迹留下。
他只是以为家里非常有钱。不过,貌似他是对的,他家现在真的很有钱呐╮(╯▽╰)╭
第55章
粮食收上来没多久,乡里就得一个消息。
说是隔壁县有个生产大队,已经上报亩产三千斤。
周书记得到消息,紧急召开会议。来参加会议的都是下面的生产大队长,需要报产量的也是他们。
周书记旁敲侧击地让他们虚报产量。
许多人本来不想造假的,可看到领导似乎不报高数目就不准他们回家吃饭的样子,大家顶不住压力,只能虚报了。
赵家村大队长报了亩产四千斤,把周书记喜得眉开眼笑的。
钱明华苦笑不已,无论周书记怎么诱哄,最后只肯报了个不高不低的数目,亩产三百斤。
周书记见他不肯报更多,虽然心里很不满意,可见他一副坚持到底的架势,最终也只能放过他。
没过几天,钱明华又到镇上开会。
周书记阴沉着一张脸,抖着一张报纸朝着众人道,“瞧瞧,你们瞧瞧,人家水稻都亩产万斤了,咱们种得还是小麦呢。你们这些生产大队长都是干什么吃的,人家能亩产万斤,怎么你们就不行?”
各生产大队长都面面相觑,见书记气狠了,一个个都低头缩脖子,不敢怵他眉头。
周书记在众人脸上溜了一圈,别人都是一脸受教的忏悔样儿,心里好受了点,只有钱明华皱着一张脸,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对钱明华上次报的数字,周书记还是记忆犹新的,于是开始点名,“钱明华,你说说,你们队怎么就这么落后呢?咱们要争先进,争荣誉,知道不?你这落后思想是要不得的。”
听到周书记点自己的名字,钱明华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皱紧眉头道,“书记,不是我不想报高亩产,你也知道,我们王家村生产大队土地贫瘠,去年亩产还不到一百斤,我一下子报一万斤,翻了一百倍,那交公粮的时候,我拿什么交?就算我把咱们生产队的粮食全都交上去也不够啊。书记,你可别为难我了,您要是觉得我觉悟不够高,那您就把我撤了吧。我自己也得要吃饭呢。”说完,苦着脸一屁股坐回椅子上,顺势把刚才周书记扔到桌上的报纸拿过来看。
周书记皱着眉头,拿这只犟驴没办法,人家根本不在乎得什么先进不先进的,也不想争荣誉,如果说钱明华思想觉悟不高,人家就撂挑子不干,自己又没有权力把他撤了,这些生产大队长都是由队员们自己选的,书记没有权力撤换。周书记心里憋屈得不行,脸色变得很差。
钱明华打开报纸,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一条醒目的头条新闻“大丰收!徐水县大队水稻亩产万斤!”
钱明华眉头紧皱,脸上复杂难辨。
周书记抬了抬眼,冲着众人道,“同志们,我们要敢想,这世上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m主席说的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咱们国家还谈何发展?”
众人皆做鹧鸪状。他们没有肥料,土地还贫瘠怎么可能高产?还亩产万斤,能有五百斤,他们就知足了。可惜周书记不听这些。
散会后,钱明华垂着脑袋出了会议室,他走得很慢,似乎在等什么人。
没过多久,后背突然被人拍了一巴掌,男人搂着他的肩膀,可俩好似的和他勾肩搭背,“明华,别丧气。有我支持你!”
钱明华苦笑不已,朝男人重重叹了口气,“守泉,你刚刚也被陈书记骂了吧?”
王守泉是大队书记,他们刚才是在隔壁开的会议,摸摸脑袋,被自家好兄弟拆穿,脸上丝毫不见尴尬,反而笑着安慰他,“被骂就骂呗!我皮糙肉厚的也没事。哎,咱们王家村家家户户都跟我家沾亲带故的,有的人还是我的叔叔伯伯,如果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饿死,我爷爷能从坟墓里跳出来骂我!反正我这个大队书记也到顶了,我也没想为了点政绩往上爬,就这么着呗!”
钱明华叹了口气,他侧头小声问,“你说那亩产万斤真的还是假的?”
他们位于华国偏北,不种水稻,可也知道水稻亩产比不上麦子,麦子都没法到亩产万斤,水稻怎么可能?
钱明华怎么也想不通。
对于自家好兄弟这憨直的性子王守泉还是了解的,要不然凭他烈士家属的身份自私也能当上大队书记,可就是因为他少言寡语的性子,愣是让大家对他望而却步,所以,自己才当了大队书记,他当了生产大队长。
他飞快看了一眼四周,凑到钱明华耳朵边,小声嘀咕,“我猜那些亩产是假的。”
钱明华不可思议地侧头看好兄弟,却见他一脸认真,显然不是说假的,他不可置信地强辩起来,“可那地方领导也去看了,而且还有照片呢,麦穗挤着麦穗,几乎没有空隙。”照片总不可能是假的吧。按照照片上稻穗的密集度,和那饱满的颗粒,亩产万斤应该有可能的。可他心中还是有些疑虑的,种得这么密集,稻子究竟是怎么长这么大的,稻子那玩意比麦子还需要精养呢。不过,他没种过水稻也不知道他的想法是对还是错。
王守泉嗤笑一声,笑自己兄弟太天真,他不屑地撇撇嘴,轻哼一声,“那还不简单,把别的地里的稻子挖到那片试验田里。领导又不懂种地,一忽悠一个准儿!”
钱明华嘴张得老大,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心里对未来更担忧了。
很快,就到了交征购粮和附加税的日子。
往常征购粮加上附加税差不多占15%,现在因为亩产三百,番了三倍,那就得交45%的公粮,虽然交公粮是有钱拿的,可六公七一斤的价格,已经算是十分低廉了,再加上还要扣除百分之十三的水分。
按照这样来算,他们今年需要交58%。
后来,王守泉到粮油站一打听,今年因为大丰产,只需要交10%的公粮,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交45%的公粮。
扣队要留下10%作为余粮,他们剩下来的粮食根本不够队员们分的。
钱明华到粮管所跟他们所长商量,想留下一部分粮食作为口粮,暂时先欠一点,可乡里领导对他们生产队拖后腿的作法十分不满意,坚决不同意。
比起王家村还有余粮,那个亩产报到四千斤的赵家村粮食全部上交之后,还要倒欠国家几万斤粮食。
钱淑兰知道后,心里只能叹息,看来,她没有记错时间。
这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大*饥荒已经如时拉开序幕,也不知道等到62年结束这村子里还剩下多少人。
钱明华把钱淑兰请过来,又把乡里的政策跟她解释一遍。又把今年交的公粮钱扣着不发的决定说了一遍,这钱是准备从上面购买返销粮。
钱淑兰却对此不报希望,这返销粮恐怕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拿出来的,他们队应该买不到。毕竟他们队上交的就少。要救济也得救济那些穷的。
钱明华也觉得他姑说得有道理,于是晚上,挨家挨户通知开会。
一家出一个户主过来开会。
老王家自然就是钱淑兰去开。
他们村的开会地点就是以前地主的老房子,地主被打倒之后,房子也被推了,队里给重新盖了几间茅草房,还围了院子。
其他几间都是放着粮食,只有这间,一半用作农具,一半当作会议室。
他们开会的时候,都是各人从自家搬凳子过来。也没有桌子啥,就稀稀拉拉的随便坐。中间空出一片地儿来,由大队书记和大队长坐。
王守泉把今年的行势都说了一遍,以及现在仓库的余粮数目。
“虽然返销粮比较便宜,可到时候,未必能轮到我们,赵家村大队他们今年口粮全部上交,比起我们队,上面肯定会先发给他们。所以,召集大家过来,就是商量要不要花钱买粮食,县城有黑市,只是价格要贵一些。”
大家全都炸开了锅。往年队里还能发点钱,今年干脆发不出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其实我是只小奶狗 (云纤月) 2018-10-24完结166 186 营养液数:32 文章积分:5,466,167谁人不知青宁一中的裴峰,那是绝对的校草+校霸的存在,尽...
-
鲜妻嫁到:傲娇总裁别过来 (京鱼) 若夏文学网VIP2017-10-31完结四年前的第一次见面,她闯入了他的房间还趴在他的身上,失礼的夺走了他的初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