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 (易楠苏伊)


  “我们每天吃水都要绕到后面去提,要走半里路。真的是太辛苦了。队长,你们就向上面反应一下吧。”
  钱明华和王守泉拿这些人没办法,谁让这次要孵的小鸡这么多呢。
  而且孵小鸡要持续两个多月,总不能让这些社员们没水吃吧?
  两人一商量,王守泉决定向上面申请。
  他不仅仅给公社发出申请,还向县里和水利局都发了。
  结果水利局领导没接到,倒是蒋县长听说他们吃水困难,还以为是要孵的小鸡没水喝,于是就给水利局的局长下命令,让他们尽快安排打井大队下乡,给王家村打井。
  就在公社们的领导还在那讨论到底怎么跟上面的领导们说的时候。
  打井大队已经进了王家村。
  这速度之快惊呆了大家伙儿。
  人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统计需要打井的人家。
  跟十几年前不一样的是,这次几乎家家都报名了。
  这十几年陆陆续续有许多户人家都分了家,所以统计上来的大概有三百户家要打井。
  打井大队长听到这个数字,嘴角都抽了起来。
  他们下一次乡起码能休息一个礼拜,照这三百户,至少也得打一个月。
  也就是说,他们这个月没休息日了。
  王守泉见他们脸色不好看,当晚让打井的人家拿出好菜出来招待人家。
  怎么说也是为你们服务的,要出钱的当然也是你们。
  当这些打井人员看到他们居然炖了鸡汤时,一个劲儿地咽唾沫。
  而后又陆陆续续上炒鸡蛋和蔬菜。
  这应该是他们下乡以来,接受过最丰盛的招待了吧。
  于是这些人也都收起了冷脸,专心帮他们打井。
  这次打井,跟十几年还有个不同,就是它根本不需要打得那么深。
  只要二十米就可以了。所以速度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一组人一天起码能打到三口井。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一个月就过了。
  打井大队从王家村撤走了。但这些学习养蚯蚓的好手们,却还留在王家村。
  在这期间,百货大楼和供销社的卡车几乎每天都会过来运鸡蛋。
  孙大琴这个嘴快的,有时候还故意把收到的钱,报给这些人听。一个个羡慕得不行。
  然后钱淑兰发现这些人学习养蚯蚓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浇灌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294章
  钱淑兰经过反复思量,最终决定开一次干部会议。
  王家村现在的状态是,家里的女人和孩子负责照顾母鸡,男人负责下地拔草。
  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一入夜沾枕头就睡。
  现在刚入夜,一个个都累得腰酸背痛。
  原本应该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睡大觉,可却被叫过来开会,大家伙都有点兴致缺缺。
  一个社员看向一直沉默的钱明华,十分好奇,“大队长,叫我们来干啥呀?”
  钱明华在人群里扫了一眼,“人还没到齐,再等会儿。”
  那人脸色沉了下,但心里却更加痒痒了。
  没过一会儿,大队干部们全都到齐了。
  钱明华把位置让给钱淑兰,“这次会议是我要求召开的。实在是因为事情比较重要,所以我必须先争求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召开全社员大会。”
  大家伙见她说得这么郑重,原本困到睁不开的眼皮,立刻掀了起来,浑身抖了个机灵。
  王守泉刚刚才从家里赶过来,所以并不知道钱淑兰要说的事情,但他本能地觉得他三婶这次是要弄出大动静来了,他轻咳了下,“三婶子,你说吧,啥事呀?”
  钱淑兰却没有直接了当开口,反而问道,“在我开口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咱们全县都养鸡了,咱们的鸡蛋会不会卖不出去呢?”
  众人皆是一愣,而后细细琢磨她的话。
  冬天也许没问题,关键是夏天不行啊。
  到了夏天,鸡蛋容易散黄发臭,保质期也不过七天左右。
  如果运到别的省,无疑会加大成本,先是路费再就是街道不平,长途运输,会损坏许多鸡蛋,而且人家也并不一定愿意过来运。
  再说,他们应该更愿意运离他们省比较近的生产队,而王家村生产队,其实处在刘关县中心偏北的位置,并不是离他们最近的。
  大家伙这会子才感觉事情有点大发了,“还真有可能卖不出去啊。”
  其中一个大婶拍着大腿,后悔不迭,“早知道就不帮他们孵小鸡了。这不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
  另一人马上附和,“是啊,亏我还以为孵这么多小鸡,咱们年底能发了呢?感情是个坑啊。”
  接二连三的人都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他们第一个埋怨的人就是蒋县长,如果不是他,他们生产队的鸡蛋根本就不愁卖。
  第二个应该就是钱淑兰这个厂长了,如果她不答应帮人家孵小鸡,蒋县长就算再想发展养鸡场也没戏。
  只是钱淑兰这个厂长到底是有几分权力的,大家根本不敢当她的面说出来。
  钱淑兰怎么可能感觉不到。一旦触犯到大家的利益,肯定会不满的。
  说不定今年年底推选厂长,她就有可能被别人顶替了。
  钱淑兰喜欢什么事都想在前头。如果她真的被别人顶替了位置,那她辛苦这十来年,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她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守泉是了解钱淑兰的,所以他愣神之后,直接开口问,“婶子,你是不是有想法?”
  钱淑兰翻出自己的本子,“我的想法是我们要增加新项目。附近生产队都是我们带动的,我们也不好跟他们抢食吃。咱们眼光放远一点,不跟他们争县城这三瓜两枣的。”
  这话说得很大气,可王守泉却弄不明白,他微微挑眉,“怎么说?”
  钱淑兰双手交插在一起,看向大家,“马上春交会又要到了,我建议从国外买一台进口真空包装机。”
  说起来塑料这东西,刘关县的百货大楼已经有卖的,只是非常稀少。
  但是临阳省在一九六四年的时候就开了一家塑料厂,专门生产一些塑料薄膜,塑料盆,塑料桶之类的。
  像聚酯、聚乙烯塑料薄膜几乎不怎么生产。但如果他们上门定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有个人弱弱地问,“什么是真空包装机,干啥用的呀?”
  钱淑兰笑着解释,“真空包装机可以减少包装内氧气含量,防止包装食品的霉腐变质,包持食品的色香味,并延长保质期。只要咱们打了包装,就可以把鸡蛋卖到国外。”
  众人一阵哗然。
  又有一个提出疑惑,“三婶子,你这也太逗了,人家外国又不是没有鸡蛋,干啥要买咱们的呀?”
  钱淑兰摆了摆手,“咱们不是直接卖鸡蛋,而是卖卤蛋和鸡蛋干。”
  卤蛋这个她本来就拿手,难不倒她。
  鸡蛋干这种东西更加简单。她家乡流行自制鸡蛋干,和淘宝上卖的相差无几。
  众人立刻想到钱淑兰那卤肉的手艺,味道真的很不错。
  钱淑兰在大家的脸上溜了一圈,把众人的眼色尽收眼底,轻声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人开口问了个最关键的问题,“那个真空包装机多少钱哪?”
  其实钱淑兰也不太确定那机子多少钱。就她前世所知,差的真空包装机差不多两万左右,好的要几十万。但这年代,她不太了解,所以她给了个数字,“保守估计一万多块吧。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得要请人专门打听。”
  “这么贵啊?”众人齐齐肉疼。一下子少了这么多钱,大家伙还是很不舍不得的。
  钱淑兰细细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一万多块钱,分到各人手里也不过几块钱。但从长远来说还是十分有利的。有舍才有得。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用付出就会掉馅饼的好事儿。”
  有人立刻举手表决,“婶子,这事我同意了!”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举手了,都是跟钱淑兰平时关系很好的人,比如说曹传正的父母。因为他们也是统筹工,也算是大队干部。
  钱淑兰目光沉了下来,这还有一大半人没举手呢。
  钱淑兰斟酌了好一会儿,终于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在买机器前,我会请我认识的一个香港大老板尝下我做的卤蛋和鸡蛋干,如果他和我签订合同了,我再定机器。这样就不会亏本了。大家也知道卖到国外,价格是可以翻一倍的。”
  连后顾之忧都没了,大家齐齐举起了手。
  王守泉朝钱淑兰竖了个大拇指,三婶子这招步步为营使得太妙了。
  钱淑兰有些苦笑。事实上,她其实挺累的。
  这些人都穷怕了,连一丁点的冒险精神都没有,一味的守成。
  如果她不是认识李世荣,估计今天这事八成就要泡汤了。
  可也不能责怪这些人,他们本来就是老实的庄稼人,喜欢稳扎稳打。像她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性子在生产队才是异类。
  可她依旧有些憋屈,如果这是她个人的厂子就好了,她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可惜她现在也只能想想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