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轮班到钱汝君身边的,听候使唤,能够到钱汝君身边,他们都很开心。
只是一般男孩子,不像女孩子,有比较多的机会可以接近钱汝君。特别珍惜能呆在钱汝君身边的机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外貌说,经过玄武飞华的改造,钱汝君已经不输给任何人。
当然,钱汝君的美,也只能是女子千千万万种美的一种,她没有办法一个人就代表所有的美女。
一般跟在钱汝君身边的侍者,会有一个洗脑的,跟一个没有被洗脑的人,来服务。
这样钱汝君比较能够掌握的学生的状况。
“他们被猴子攻击不会有事吧?如果他们受伤,我们的罪过就大了。”说这话的还是比较心地善良的。
“不会啦,他们不像公主说的那些后世的猴子胆大包天,基本上你只要攻击他,表现出一点武力,他们就会转身逃命了。”
钱汝君听到这话,点点头,这个时代的野生猴子,反而比较懂得畏惧人。
在你表现出强大武力的同时,它就比较畏缩。
幸好,远方的那群人,有很多武将在。
虽然钱汝君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文武双全为主的训练,相比较起来,钱汝君对文字的训练,还比较文科。
只有对她需要的人才的训练,她才会加上武术。
至于骑射,或许在她后世的生活中,根本没什么机会接触到,所以钱汝君才会比较忽视。
不过学员的学生们,她倒是有注意到骑射的需求。
只是学堂岛的马匹有限,没有办法做到人人一匹马,只能做大课堂训练。
等训练到一个阶段,可能她必须带着学生到北方的马场进行马术训练了。
这些计划,只是在她的脑海中隐隐约约浮现,还没有形成正式的计划。
“公主说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猴子的学习能力很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以退一步,它就会进一步听说我们人也是这样,不过优秀的人不会那样子。”说话的人明显地在说,他就是优秀的人。
事实上,在他心目中,学堂岛的学员们都很优秀,这也是他心中最值得骄傲的。
“嗯嗯。”
船只驶离了骊城附近的港口。
他们渐渐看不到陆地的海岸线。
他们只看得到海鸟在海上飞翔。
他们已经观察到,海鸟只会在离陆地近的地方飞翔,并不会在深海。
海洋越深,在海面上能看到的生物,就越来越少,只有在深海有丰富的海洋动物存在。
学生对于研究有充分的热爱,所以当一个学生提到这一个问题,就引起兴奋的讨论。
讨论的结果当然是必须实验,才能够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于是他们又必须开始讨论要怎么做实验呢?
要做实验就必须有严谨的步骤。
他们必须规划好步骤,才能够跟学堂岛当局申请经费。
如果他们的研究能够破解大自然的现象,尤其是钱汝君电子书不容易换到的一些学问。
那么就算他申请的是金麦城一半的预算,直接把金卖成吃穷钱汝君也会咬咬牙,签下这份申请书,不会砍他的预算。
基本上学堂岛的学生做起预算,已经越来越流利,如果你砍了他的预算,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实验失败。
这时候研究做不出来,责任在你,而不是在他身上。
所以审核的人都不敢太过卡学堂岛学生的预算书。
第五四一章 新目标(一)
钱汝君看着新给制出来的航海图,努力思考着。
即使她已经派出金麦城人,努力的探听,这份航海图还是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测量的问题。
在小范围的测量来说,大部分的工匠都没有问题,但大范围的测量,估计只有军方研究出一点方法。
而军方研究出的方法,如果传承不力,还有可能遗失。然后一切重新开始。
在这个时代,军人是最容易消失的生命。
因为他们的命,在上位者眼里,往往只直几两银子。
甚至许多时候,他们的家小,还领不到这笔银子。
幸好,大汉的军官,还没有后世明清那样**。也因为没有那样**,所以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如果不计入马匹的战斗力,以个人的战斗力,一点三个汉人能对得上一个匈奴人。
要知道匈奴人的军队里,也没有多少人。
古时候有一句话留传下来,匈奴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其实在马下,匈奴人没有那么可怕。
可是,人家偏偏有强大的战争机器马匹。
而且他们的马匹,能够适应战场。
不像大汉的马匹,只能拉马车,遇到战斗,跑得比谁都快。
皇帝看出了这点,朝廷百官也看出了这点。
谁都不是傻子,但谁也没有办法。
一来匈奴人对马匹管得很严。要进口不容易。
就像大汉,也把铁器管得很严,匈奴人不容易拿到。
在这个时期,匈奴人的练铁技术,远远不如汉人。
毕竟,大汉才在铁器发展的时代。自己都不成熟,还在快速的改进之中。
在层层封锁下,想突破文化的障碍,取得练铁的方法,对匈奴人来说,还是很难。
很来,匈奴人练铁进步了,可是长城里的铁匠更进步。
其实,如果不是铁匠有意隐瞒技术,五百年的技术进步,对大汉人来说,五年就可以达成。
可知大汉浪费了多少时间。
又有多少科技,在隐瞒不公开的情况下,最终消失了。
所以西方会发展专利技术,只要你用他的技术,就要给他钱。
所以技术拥有人,就不怕人知道他的技术。
在大部分技术可以公开的情况下,科技的进展,就像飞了一样。
不过,后来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就是技术壁垒的出现。
太多的技术要给钱,导致后来的技术发展不容易。
人们消费的产品也愈来愈贵了。
因为他们消费的产品要给人技术专利费。
每个人都分摊一点点,到最后就是很大一点。
不过铁器的优势不像后来发展火药,能够跨越距离,把马上民族打趴下来。
铁器再优秀,能够提升的只有个人的作战能力。
什么时候能用得上这个作战能力呢?
或许只有当马的术度慢下来,或许匈奴的骑者被甩下马匹的时候。
所以大汉的铁器虽然发展的比匈奴早,很多发明都能够超越匈奴。
但都比不上一台可以撞人的车。
你拿把剑,对着一个开车的凡人挥舞的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对方车技好一点,你都没有撞到对方的运气。
幸好,这个问题,不需要钱汝君去思考。
如果是她的话,不会去养什么马,而是要那些发明出脚踏车的少府人多用点力,发明时术可以四百公里的高铁。
用高铁的车厢,把匈奴人从头到尾撞一遍,对方只有变成血肉的可能性。
连火药都不用发明了。
在没有火药的时代,其实可以纯粹速度比速度。
感觉也没有那么血腥。
钱汝君对火药的观感不太好。
虽然车子也能把人撞得扁扁的。
但毕竟是生活上的东西,她还是比较能够拉受的。
路线,铁定不能跟上次一样。
千年人蔘这种东西,可不是一年时间就能重新出现。
即使在空间里,也需要种个一百年。
以钱汝君的思维,一百年她都要去棺材报到了,还种什么种。
挖过的地方,再挖到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在别的地方还有大量千年人蔘的情况之下,不值得费这个力气。
看着地图,钱汝君的眼光越过长城,看向幽州北部的夫余。
也就是后世长白山那个地段。
其实,也不需要走过长城,其实朝鲜可以坐船直接到金麦,再从金麦到达长安。
只不过朝鲜半岛各国的使者,向来走得是辽西走廊的这个路线,也就是要经过长城,穿过燕山。
其实钱汝君觉得挺傻的。
坐船多近啊!
以现在的走路速度,至少可以省四分之三的时间。
钱汝君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坐船。
在没有坚固的船只的情况之下,下海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冒险举动。
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的可能性,船只会在海上解体。
当然,如果他们能拿到汉朝官制的船,汉朝少府工匠,代表着大汉的最高水平。
能轻易秒杀后世的造船大亨朝鲜,这时可能叫马韩或弁韩。或者叫无名氏。
这个时候的韩国并不是全境统一,甚至在城市以外的大部分地方,还有许多野人活动。
尤其在山林里,那是各自为政。他们也没有什么国家意识。
组成国家,学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那一套。有点封建。
而没有封建的地方,自然就不属于朝鲜的国土。
钱汝君在想,要不要去夫余呢?
其实夫余这个外族,历史上不怎么提到,提到也几乎是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