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船的速度,也因此慢了下来,幸好,快到学堂岛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如常的在船上行走,只是脸色有点发青一点。
因为他们是瘟疫需要隔离的人,所以钱汝君先下去让学堂岛所有的非学生全部撤走。
尤其是老师。老师的身体健康,可是关系到金麦城上下二十几万人的健康。
如果那么多人得到瘟疫,恐怕钱汝君拚死也挤不出那么多灵水了。以前她一天能挤出一瓶,现在她进步了,也不过能挤出两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学堂的学生就要全力学习玄舞飞华跟医学技术。
至于社团的运行就靠学生们自己了。
现在他们也有初步的成果,已经能够放胆去想。更深入的东西,趁这段时间他们好好想想,形成结论,写下来,等老师们回来看,并与他们共同探索。由于学生耗用了大量的灵水,学堂岛的老师,不见得比学生聪明。但就是聪明,他们更知道能良好教学的老师的可贵。
等钱汝君把该送走的送走了,留下来的就只有学堂的学生,还有从船上下来的众多大夫们。
这些未出师的大夫们,也是来学习的。
这些大夫在这里,除了实践课程会辅助淳于意和淳于缇萦上课。其他时间他们也安安静静的坐在讲台下面,当乖学生。
学堂岛的学生,现在不只是单纯的上课和参加社团,学堂岛上的各项工作基本上已经交到他们的手上了。
所以钱汝君即使把其他人请出学堂岛,也不会构成学堂岛混乱。
负责厨房的学生们,磨刀霍霍,想让新人看,他们的厨艺,以前,钱汝君知道的都是学堂老师的大餐,现在总算有他们表现的机会了。
因为钱汝君可是要跟着他们一起吃饭。
“这里的菜真的是太好吃了,我以前没有吃过这么嫩的牛肉,这么鲜的菘菜,这么好吃的高丽菜。”
钱汝君后来发现高丽菜真的在朝鲜半岛能找到,也就决定就叫它高丽菜了。
“汝君,我觉得这菜好像比以前更好吃了。还有肉,也有同样美味的味道。你又开发出新肉品了?”
淳于缇萦是吃过空间蔬菜的,挟起菜,所以她发出这个评论。
“我每天吃倒是没有什么感觉。”钱汝君耸耸肩膀。
“可见得,你对这里的学生真的很好,希望这些学生以后对得起你的栽培。”
淳于缇萦在外面晃荡了那么久,渐渐的也懂得人心险恶的道理。不过她觉得钱汝君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像陈初冬这样的人都能够乖乖的在她手下工作。
盛大的欢迎宴,因为食物的美味让除了学生以外的人都感觉不出厨艺不精的感觉。
钱汝君吃惯了学堂老师的煮的东西。
当然吃得出来。
不过她也没必要挖学生的老底,跟他们过不去。
第四七一章 文抄公
教学是一种专业,有时候一个人学术精湛,但不见得能够表达出去。尤其面对一些难以具体化的东西。他愈是描述,学生愈是迷糊。
或许,他的脑子里的世界,已经扭曲到学生难以认得了。或者说,他缺乏演说和描术的能力。
其是,他只要从最简单的事情去建构,慢慢叠加起来,具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一般都能领会他的意图。
而没有学习能力的人,钱汝君不会让他浪费时间在课堂上,而是学会加减乘除和三千个汉字,就送他去学习实际操作的东西。
有些人的脑子结构,有时候,就需要具体的东西来启动。
都没有能力的人,钱汝君会送他去做机械化的事物。每天重覆的事,能让这个人安心,也能让他有吃饭钱。
至少不会饿肚子。
天生我才必有用。钱汝君的确发现真有不能用的人。这种人多半性格缺失,但她也没办法。只能眼不见为净。
有一些人,做什么事都不成,只想偷懒,也就没办法了。如果是古时候管仲之流,钱汝君应该一开始就不会错过吧!因为她的筛选是由上而下的。
一般愈到下面,愈不需要选择权,基本上就是机械化的工作。只要熟悉就可以了。至于机械化动作里面比较高难度的,例如不许分心,必须注意东注意心的。也就是性格选择的问题。
幸好,不能用的人,三百人才出一个。钱汝君还能接受。不过,如果不是有残疾,钱汝君也不会包吃包喝。只等着他犯罪被关,或者饿死。大部分的情况下,会有他倒楣的亲友会认养。倒不是于那么悲惨。
以前,在学堂教授的教师,基本受过钱汝君的训练,知道基本教学的方式。
有专才的人,也经过简单的培训,至于之后,就任凭发挥了。
淳于缇萦是钱汝君学堂的初代教师,教学能力受到最仔细的教导,而淳于意本身教学能力就极佳,经过钱汝君讲解过教学原理之后,更是马上触类旁通。
这也是因为淳于意接触到太多有形的案例,并且随时都在试着跟乡民解释。
所以淳于意跟淳于缇萦对于教学已经非常有心得了。
名师加高徒,能不触发火花都很困难。跟着淳于意和淳于缇萦的这些学生们,备感压力。最开始还能高高在上,但很快就发现,同一个案例的理解,跟不上了。
钱汝君还在跟淳于意商量,等过了观察期,要到哪些地方法义诊。钱,当然是钱汝君出。
一般老师教学久了,没什么人提醒,坏毛病就容易被被固化下来。
在户外教学部分,淳于意也有同样的毛病。这次,钱汝君要跟着过去,对于教学效果,旁观者永远比身处其中的老师们,更为清楚。何况,钱汝君可是修过教育学程的专业精英……如果学生不是太坏,大部分她的能好好上课的。
而在大汉,没有人逼着你学东西,学生们反而非常自动而且刻苦。他们自动就会找到可以比较的人。一步步向上攀爬上去。
淳于意教书之余,也会问问学生,课余时间他们会去哪里,做些什么。而且时常发现学生会提出一些连他都看不懂的问题。
一问之下,他才发现图书馆的存在。这里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都极为充份,一般医书,他们都会自学。但他们不会自以为是,必定会问淳于意,实际情况是怎么样。
淳于意带着淳于缇萦,来到图书馆。
发现这里的图书馆,有许多外面见不到的书籍。尤其是医书。以他的说法来说是这里的医书浩瀚如斗牛,是数千年的精华。
结果除了上课的时间之外。他整天就泡在书堆里了。
就连上课时间到了。
都要让学生去三催四请,他才会依依不舍的起身去上课。
学生对于老师的怪毛病,也没有太过苛责,因为他们也很喜欢泡图书馆。
就算是抄书,他们也心甘情愿。
很多人的房间里都超了,至少有五六本书。
那五六本书都是他们最喜爱的。
图书馆抄书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淳于意和淳于缇萦。
所以淳于意在看书的时候,就交代淳于缇萦道:
“这本书写的太好了,有许多验方,你负责抄起来。”
“这本书有没看过的理论,得好好想想来把它抄起来!”
“这本书写的是什么狗屁东西?不行,我得好好分析分析,来把它抄起来。”
“爹,我抄不完。你的学生那么多,不会多叫几个来抄啊!不同的人抄不同的书,到最后你能带走的书不就很多了吗?而且这些书大家可以彼此借阅来看啊!”
“有道理,爹糊涂了。”
“幸好这里的纸笔墨水随时提供,不像外面卖这么贵,要不然我们也抄不起这么多书”
“不然你以为爹怎么会同意到学堂岛上课?”
“爹,女儿头一次发现你这么狡猾。”
“人怎么可能单纯了,就是公主,她就做这么多事情,也一定有她的目的,或许她接触了薄家之后开始对畜牧有了兴趣,对畜牧有了兴趣,就会开始了解到匈奴的祸害,加上当了公主,还差点被和亲,让他想多支持皇室去跟匈奴打仗。”
淳于意没有想到,他的猜测基本正确。但是还是有点点偏差。钱汝君可不想自己投入战争。她怕血。
现在学堂岛培养的这些学生可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未来她想要出国旅行。
对钱汝君来说。大汉越强大,对她出国旅行越有保障。只要大汉强大到全球都有听过。那么不管走到哪里,人们就不敢随便迫害她。
不过这个时代即使再聪明的人,还是没有什么全球概念。
大汉的人是骄傲自负的。他们站在这个团体里,根本看不起其他人。
也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这样的骄傲,后来不管遇到什么挫折,这些骄傲就会成为他们的信念,让他们熬过一年又一年,让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悲惨岁月,迎接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第四七二章 压力
对于淳于意、淳于缇萦带领着一千多个学徒所做的事情,钱汝君并没有反对,她既然把这些书兑换出来,就不怕这个时代的人知道,并且学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