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钱汝君预估,实现轨道交通,速度可能有百分之五十到两百的提升。
所以钱汝君要专心建城,还有做这件事。对她来说,如果没有把交通建立起来,就算城市建好了,也是无根的浮萍。
看到钱汝君自信的笑容,胡茬当先举手头降,说道:“你心里有底就好,反正大方向跟着你走准没错。我负责厘清小细节。”
“谢谢!”看着如今八岁,愈发显得精明的胡茬,钱汝君觉得,胡茬真的太早熟了。
钱汝君虽然才十一岁,但其实已经活过太久了,空间里的时间,还有穿越前的年岁。但她一直发觉,她的心态一直维持在稳定的年岁,似乎不再跟着凡间的年纪走动。只是因为年纪该有的烦脑,还是会准时掉到她身上。
因为十一岁,她才能拿到封国。
“你要带走多少东西呢?”胡茬问了,人手的抽离,势必影响到樗县这边的发展,一次全部带走,是不可能的。
“一半的老师,愿恴跟着走的匠人和学生。至于农户,就不带了。他们在这里土生土长,估计不会想走。要是想去东方看看,带着也不打紧。”钱汝君盘算后回答道。
“的确不少,你要再建立学堂?”胡茬猜测道。
“新城市的核心,是各种学堂。”钱汝君笑笑说道,说出她的计划。
“没听说过,大汉要又建城池,第一个先建城墙,第二个建官府,有了这些,就有百姓来住了。毕竟城里人,总是比当个城外人来得高贵。”高洋说道。这是她住在长安城的心得。说明了大汉人的心态,要不是城里住不了,长安城确实高贵,普通百姓早就往城里挤了。
当然,特别富有的人,不见得喜欢住城里,他们住的地方,早就把各种娱乐备齐了,根本不假外求。他们之所以会在城里买房,是为了预防战乱和流民潮,还有疫病。
钱汝君的脑海里确实没有城墙,因为她来自没有城墙的时代。不过,想到城墙,她还是认同的点点头,认为在大汉很有必要拥有城墙,也比较好管理。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完之后,最为尴尬的时间来了。对于要不要跟钱汝君去,许多人的内心很挣扎。钱汝君说了,要去自愿,甚至卖身给钱女君的人,钱汝君还能够还她自由身。
不过,现在没有人在乎那点自由,属于钱汝君,得到钱汝君的庇佑心较重要。别的不说,光是钱汝君是公主一事,就能让她们免掉许多麻烦。
除了接受洗脑的人以外,钱汝君只有婢女,没收过男人。这是她的精神洁癖,也是她不擅长跟男人相处。
曾经处在一个网络发达的社会,透过一些聊天群,她算是把男人的真面目看透了。她也很怀疑,她会不会在大汉,其实也是孤家寡人过一辈子。所以,她这辈子,特别专注在寻找另一半,可惜,看中的人,连影子都没有。
或许,她应该跟淳于缇萦学学,多参加一些上流社会的饮宴。
她算是看明白了,一般人的卫生水平,实在达不到她的要求。
不过,高层人士纸醉金迷的生活,也不符合她的要求。
她倒是很喜欢读书人,可惜,不论穷富,读书人还是很早结婚,而且,大汉的读书人特别风流……毕竟,在大汉能读得起书的,家里至少是中等地主以上的身份,能读好书的,基本上都是大财主。家里没个三、四个侍床的小婢,就算不近女色了。
嗯,有些例外大概出现在儒家学子和墨家学子身上。儒家正在大量招生扩大地盘,有点有教无类的味道,如果发现人才,做老师的,更愿意把束修拿出来培养学生。
墨家,因为理念的关系,生活算是比较清贫,比较像是后世专精研究的科学家。或许,他们算是对学问比较热忱的人。尤其是,他们不专注书本的研究,对于机器学特别有兴趣。
钱汝君的学堂,就吸引到几个墨家的老师,主动上门应征。让钱汝君不爽的一点,就是墨家的感染力太强,许多学生都被拉到墨家体系去了。那些学生,可是她的宝贝。
第二六五章 出行准备
从长安到幽州金麦,没有太好的交通方式。这个时期的河流,大部分属于自然河段,就算属于运河的部分,很多也需要拉牵才能过前进。道路不用说了,除了秦始皇留下的驰道,没有几条好路可走,就算是驰道,也早已经破旧。
大汉的官员,似乎不怎么重视道路的维护,地方官多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想到地方官要造桥铺路,就要跟地方仕绅募款,钱汝君就很能理解地方官为什么这么做。
而朝廷,除非有战略需求,或者运输赋税需求,也不会去修路。所以钱汝君提到要修一条能往返金麦的路,皇帝和观礼的人都觉得非常奇怪。但想到,有好的路,钱汝君就能多回来,也就能够理解了。其实,只要这些路,不经过一些大城市,土地的支出,并不大。毕竟,这时候人口密度还很低,在村庄以外,想撞到一栋茅草屋都不容易。至于遇到田地,对朝廷来说,简单,换块地给农民补助就算了。就算遇到大财主,对地方官也不是个事。
比较麻烦的,大概就是沿途会遇到的封国,会阻碍交通。
不过,钱汝君相信,利益能解决一切,大不了,绕过去。
钱汝君预计要花三到四个月到达。
其实要不是路上太危险,钱汝君真想轻车简从出门,让大队人马在后面出行。
不过,想到要盖轨道交通,沿途的地形地质调查少不了。若全靠她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还真不能少带人。
除此之外,钱汝君还有沿途招人的计划。
于是本来应该轻车简从的钱汝君,变成带了一串车子的大队伍,幸好,皇帝还派了三百名卫队当护送队伍,要不然,准要出事。路上的盗匪山贼可多了,遇到这种大队人马,正是一些大型山寨的最爱,要不然平时那些小队伍,都不够填他们牙缝的。
按道理来说,官方队伍,对方比较不敢动。但是三百名护卫,跟钱汝君的车队比起来,太小玩意了……车子都不只三百辆。就是因为带过去的东西太多,钱汝君也不敢让队伍分散。
王鑫和顾大娘如今已经结成夫妻。他们是不愿意离开长安的。不过,他们看钱汝君准备的东西,还是主动说了,他们送钱汝君过去。再跟随部分侍卫返回长安。
也因为要准备的东西太多,钱汝君准备了整整一个月才前进。
钱汝君所能带的武装力量,全部带上了。
如今还在大汉国内,一个公主出行就要如此大张旗鼓,并且沿路派人护送,要是出塞之后,要整的车队不是更多。
车子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沿路路况太差,钱汝君不敢带大车,而是准备了很多独轮手推车。虽然准备了马匹,不过钱汝君带的马,多是母马和种马。
答应皇帝的事情,钱汝君得做。至于替马匹准备的草料好说,她在空间里种了很多。反正大家已经习惯了她的神异,她说哪里有牧草,让人们去搬就行了。车队只准备三天份的粮靶。
虽然很多人对钱汝君很有信心,但人们对幽州的金麦县没有信心。如果去得是临淄那样的地方,或许有更多的人去。但是去金麦,志愿者没有太多。所以钱汝君的女婢,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跟着走。
不过,顾俊和绿儿,出乎意料之外的,愿意跟着钱汝君去冒险。绯红则是被留了下来,接替高洋的工作。而高洋找到钱汝君,主动跟钱汝君说,她愿意跟着钱汝君开创事业。
自从拒绝嫁给皇帝以后,高洋很明白未来她要走得方向,就是挑战自我,而不是成婚生子。就算要找另一半,也必须能跟她一起打拚的人。
更重要的是,她拒绝了皇帝,再嫁给任何一个人都不适合。除非,换皇帝了。或者是远离长安。
所以这次钱汝君要远离长安去发展,高洋知道,这是她的机会。毕竟没有一个女人,喜欢孤老终身的日子。
除了绿儿以外的绯红四女都留了下来,最重要的事,钱汝君答应将她们许配出去,而夫家都住在中央水塔附近,整个迁移不太可能。
在嫁出去的同时,钱汝君本来想变更她们的身份,不过,她们不愿意。
本来,钱汝君是想把金妙留在樗县。然而,自从听到钱汝君要到幽州去以后,金妙就采取紧迫盯人的招术,只是钱汝君一出房门,她就跟上去。
如今三岁的她,走路走得可溜了。一点都不像三岁小孩会摇摇摆摆的。
而且认得的字也超过五千字,要不是钱汝君不允许金妙太多时间放在学习文字,她可能就钻进学问的海洋不出来了。
以钱汝君的话来说,小孩应该多玩,可惜,金妙对玩,似乎没什么兴趣,反倒是对摆弄人体,比较有兴趣。
对于这种兴趣,钱汝君觉得有点惊人,只是不知道,金妙后来会怎么发展。也只能看着办了。
“妙妙要跟去,妙妙要成为女学堂最优秀的学生。”金妙如此宣称。然后接着说道:“姐姐不带我去,我就自己溜去。我想走,没有人可以拦的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