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十年代翻身记 [强推] (秀木成林)


  姜母虽也同意了,但她颇有些怨念,逮到小儿子就要唠叨一番,这不又来了。
  姜红兵立马不吱声了,嘿嘿冲亲妈讨好一笑。
  姜母回了小儿子一个白眼。
  二哥(弟弟)吃瘪,姜宁和姜建设默契对视一眼,露出笑意。
  眼见姜母还要补上两句,姜宁很有兄妹爱给二哥解围,连忙转头看大嫂刘慧芳,笑着唤了声,“大嫂。”
  刘慧芳忙回应,“宁宁。”她羡慕看了两眼小姑子,“宁宁越来越好看了。”
  姜宁今晚不打算回家属区,上班穿的淡蓝色小一字领连衣裙没换下来,窈窕优雅,十分有气质,头次见媳妇儿这打扮的赵向东都看直了眼,甭提刘慧芳了。
  她不大懂形容这感觉,只连连说好看,不过觉得还是不够。
  姜父姜母闻言目露自豪,他们当然也瞅见了,但作为一个疼孩子的父母,刚才注意力主要在人上面了,外在形象倒先放一边。
  姜宁抿唇一笑,“大嫂,这是我店里的衣服,改天给你多拿一些,你穿着给我大哥多看看哈。”
  刘慧芳被打趣得红了脸,姜宁给姜建设挤了挤眼睛,促狭一笑,她又看向窝在大哥怀里的小侄子姜明杰,“小杰,想姑姑了没?”
  姜明杰才三岁,小半年没见姜宁了,他歪着小脑袋瞅着半响,也不知认没认出来,举起小手大声嚷嚷:“我想!”
  姜宁揉揉他的小脑袋,从包包里掏出一把奶糖,“给,姑姑给咱们小杰的。”
  这还真是特地准备的,她不咋爱吃糖。
  姜明杰欢呼一声,忙探手去抓,他人小手小,得两只肥爪一起上阵,才能把奶糖全部兜住。
  他朝小姑甜甜一笑,露出一排密密的小白牙。
  这机灵鬼!大伙儿露出笑意。
  “爸,妈。”
  说话的是赵向东,他迎是一起迎上来了,但作为女婿他很有眼色,等姜父姜母激动稍稍平复,姜宁也和大嫂侄子打过招呼后,他才上前唤了一声。
  “嗯,东子。”姜父笑着点了点头。
  一个女人日子过得顺不顺心,其实光凭精气神就能看出来,瞅瞅边上颊泛红晕,神采奕奕,正如娇花般日益绽放的小闺女,姜家老两口都露出欣慰笑意。
  再看这个一如既往镇定沉稳的女婿,就更顺眼了。
  赵向东紧接着又和姜建设兄弟,刘慧芳互相打过招呼。
  “爸,妈,你们都坐一天的车,要不进屋歇歇吧。”
  姜宁瞥见小侄子打了个小哈欠,她想着旅途劳顿,连忙招呼大伙儿进屋。
  “宁宁妈不累,妈精神着呢。”
  姜母身体挺好的,虽疲惫确实有些,但儿女们买了这么一个大宅子接她和老头子出来住,她正高兴得很呢,那点疲惫完全压下了,正一手拽着闺女,兴致勃勃抬头打量。
  姜红兵笑:“那咱们先把行礼都放下,然后再看看这屋子?”
  “行。”
  扛行李这些重活,当然交给年轻小伙子,姜家兄弟俩肩扛手提,赵向东也轻松拎起几个大包,一家人往后院行去。
  之前通电话已经商量过了,一家人打算都住后院,前院用来待客啥的。
  毕竟姜家兄弟现在摊子铺开,以后恐怕少不了朋友频繁上门,连接前后院的月亮门已加装了门扇,到时候门一关,前院再热闹也影响不了后院清静。
  后院正房三间,中间的明堂当小厅用,左边次间是姜父姜母的卧室,右边次间暂时空置。
  左厢房有两间,一间是姜建设夫妻的卧室,另一间是姜明杰小朋友的未来卧室,不过他现在暂时还跟着爸妈睡。
  右边厢房则一间是姜红兵卧室,一间是姜宁两口子住的。
  屋子已经完全整理妥当,连铺盖都准备好了,直接入住即可,大伙儿见不用收拾,行礼一扔,就饶有兴致直接参观起新家来了。
  青砖黛瓦,清致素雅,沿着抄手游廊转了一圈,姜母刘慧芳啧啧称奇,连姜明杰也不爱困了,瞪大眼睛左顾右盼,瞅个没完。
  最后回到前院正间明堂,这地儿是客厅,大伙儿在刚打好的紫檀木沙发坐下,姜父摩挲了宽大扶手上的莲花云纹,赞道:“好木头,好雕工。”
  他在木材厂上班多年,哪怕干的是安保工作,林县小地方也没高档木头,但他还是一眼看出来,这是上品紫檀木。
  以前闹革命,连家具也不许胡里花俏,现在倒不同了,姜红兵找的老工匠,给家具细细雕刻上精致的纹样。
  上好的木头,上好的雕工,加上客厅这套沙发样式是最大气的,姜父颇有些爱不释手。
  “嗨,你天天住着,爱摸天天来摸也成。”
  姜母打趣丈夫几句,大伙儿哄笑,姜父也露出笑脸。
  热热闹闹的,坐了一会,姜母就起身准备晚饭去了,刘慧芳和姜宁跟上,留男人们在客厅谈话。
  其实姜红兵已经在国营饭店定了好些菜了,但这年头菜肴品种不丰富,而且点的都是肉菜,这青菜捂着回家都发黄了,还是自己烫烫好些。
  姜母搬家没舍得自己养的鸡鸭,捆着一起拿过来,暂时安置在厨房,还有菜地里的菜,长成的她都拔了好些,给拿过来能吃几天。
  “家里养了个把月的那只小猪,给了你大伯家养着咯,菜地也给你大伯种。”
  一进厨房,刘慧芳就利索拎起锅碗瓢盆,去外面水井边清洗,姜母领着姜宁在摘菜,她一边干活一边和闺女絮叨老家的事。
  大伯母金桂枝不讨喜,但姜大伯人挺不错的,他和姜父是亲兄弟,家里搬到杨市,诸如小猪菜地之类的东西,肯定给他的。
  姜大伯要给钱,姜父不要。
  “你大伯现在家里好多了,不过他干活习惯了,闲不下来。”
  大伯家三个堂兄,跟着姜建设姜红兵出来跑货,亏待谁也不可能亏待他们的,工资厚厚的,还有奖金,堂兄们是老实人,心疼父亲,这钱都寄了回去。
  儿子赚的钱,姜大伯一点没让金桂枝碰,除了修整一下屋子,添置小许东西,他全部都攒的,要留着给儿子养孩子娶媳妇。
  至于姜艳,离家出走后一直没回来,音讯全无。
  姜母说完自家,又开始说姜宁婆家。
  “你婆婆和女婿二姨领头,两个带着家里人去县城租了个小门店,现在呀,赵家除了你公公和你大伯哥,都在县里住着了。”
  这点姜宁倒是知道的,赵家在熏鸡买卖上虽然谨慎,但好歹也尝到些甜头,年后生意虽然及不上年前,但也有利可图,于是就一直做了下来。
  这年头只要肯跨出第一步,大部分都能喝口汤的,赵家人打开了新大门,心思就不像以前死板了。
  一个多月前,老家来了封信,除了关心儿子儿媳以外,最主要是想问个建议。
  熏鸡熏鸭生意一直有利润,就是小摊贩多了,竞争开始变大。这时候,赵二姨发现有门面的生意要更好些,老百姓似乎更信服开店的,如果价钱一样,上店里买的人会多出不少。
  她和两个儿子都是雷厉风行的人,于是决定租一家门店。
  其实这时候的二姨家,已经与赵家分开干了,一家一个小摊,不过她看上了更好的路,也没忘记告诉亲姐。
  反正林县大得很,姐妹不挤在一块开店,也没啥影响。
  二姨已经说干就干了,赵母思维保守,虽很心动,但仍有些犹豫,最后决定写信问一问二儿子二儿媳。
  其实主要想问的是姜宁,姜家人脑子都活,姜家兄弟都混出林县了,附近几个村子啧啧称赞。
  既然问到自己跟前,姜宁也就很客观投了赞成票,她还提醒了店铺选址要注意位置,人流之类的问题。
  她还顺口提一句,如果店面有富余的地方,可以考虑开发一下其他产品,不要闲置浪费了。
  于是,赵母下定决心租了一个店干起来,生意确实比小摊时好,就是鸡鸭没以前好收了,赵向前得跑更远的地方。
  “赵家算是在县里扎根了,大岗村的老宅子,就住着你公公和大伯哥。”
  赵老头不参与生意,他沉默守着家里的地,给家里留下最后一道保障,赵向前农忙帮父亲种地,平时忙着收购鸡鸭,人瘦了一圈,但精神好。
  “你爸昨天去亲家那边说一声,就你公公在,他那性子,大概也不会特地去县里说。”两边是亲家,平时也走礼,彻底搬走肯定得知会一声的。
  姜母絮絮叨叨,姜宁安静听着,她露出一抹微笑,嗯,婆家终于彻底在林县扎下根了,这挺不错的。
  不是她不一视同仁,只期待娘家人搬来杨市团聚,却排斥婆家,而是性子不同,根本很难相处。
  大嫂孙秀花蛮横霸道不讲理,关键红眼病还厉害得很,她做事不择手段,看看之前的偷窃事件就知道了。
  还有那心眼比筛子还多的小姑子,赵玉燕明显是个眼高手低,还爱搞事的,杨市大人物多得很,要是捅出篓子,擦屁股的少不了赵向东两口子。
  擦得上就够怄气了,万一还擦不上呢?
  她男人,她娘家都在杨市发展呢!
  光这两个人,姜宁都自觉消受不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