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人好些,熬上几十年才分家,那就够呛,忍两月算什么?
“以后这话不许再说。”姜母板着脸。
姜红兵讪讪应了,他也就一时气愤,当然知道妹子已经嫁人了,这话不能说。
翘首以盼,姜宁终于带着男人回来了,一家团圆喜悦不必多说,姜母还借着母女说私房话的机会,把存折给了闺女,这是姜红兵已存好的三千块。
“宁宁,你到了那边,要跟东子好好过,给爸妈生几个乖外孙外孙女,以后妈给你带。”
一个下午时间是短暂的,终于到了分别时刻,母女俩眼泪下来了,姜家父子几个也红了眼眶。
“东子,宁宁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照顾她。”姜母郑重将闺女的手,交到女婿手里。
“爸妈,我会的。”赵向东握住掌心的小手,认真做出承诺。
再依依不舍,还是得分开,姜宁回去后,在屋里偷偷哭了许久,心疼得赵向东够呛,哄了好久才睡下。
次日清晨,公鸡的打鸣准时响起。
第23章
天蒙蒙亮, 姜宁两人就起来了,她把行李统统拿出来, 再仔细检查屋子一遍,看有没有哪样遗忘的。
整理妥当吃了早饭, 赵向东把屋里的窗子全部锁上, 再提着大包小包, 领媳妇儿出了门。
他放下行李,掏出一把黄铜大锁, 给屋门上了拴以后, 直接拎起两个门环,把大锁牢牢扣在上面。
其实, 这个才是分家的主要目的, 不分家屋门不好锁死,围墙反倒是其次的。
家里窗户是老式木窗,厚厚两扇木板严丝合缝, 里面一锁无间隙,屋门就不用说了, 村里老木匠打得十分结实,里外两重锁保险万分。
赵向东心里才舒坦了些,老实说他觉得愧对自己媳妇,不做点什么难受得紧。
一只温暖的小手握住他的腕子,他侧头对上姜宁笑靥, 笑意暖融冲散了他心中阴霾, 他不禁回以一笑。
夫妻两人绕道往新院门位置行去, 围墙已建到人腰高位置了,屋门这段很狭窄,其实本来应把屋门改到另一边的,好正对着院门的,可惜时间凑不上只能下次再说。
赵向东提着大部分包裹,不得不侧着身子走,姜宁跟在他身后,手里就意意思思提点东西,挺轻松的,她顺势往赵家老院子望了一眼,目光掠过灶房,微微顿了顿。
孙秀花昨天一天没出现,闹了这么一出差点被扫地出门,后虽有两儿子求情得以留下,但她在家里地位也一落千丈,午饭晚饭都没敢冒头吃。
姜宁昨晚想到与家人分开,很是哭了些时候,眼睛有些难受,赵向东出门打盆水给冷敷,她在屋里似乎听见掀井盖的声音,随口一问,他说有人在灶房。
灶房有水缸,晚上比提井水方便多了,然而赵向东却选择掀井盖,显然这个人并不是他想碰上的。
这人只能是孙秀花。
这是饿了一天受不了,半夜来找吃的吧,只不过她大概啥也翻不出来。
因为,赵母今天把灶房的米面粮油全都锁进橱柜了,一点不给留在外面,并说家里有家里的规矩,谁也不惯。
这说的明显是孙秀花,婆婆态度是真变了,以后有得受的。
姜宁对此不置可否,或许彻底治治也是好的,其实孙秀花之所以能一直这般肆无忌惮,何尝没有公婆看在两孙子份上给的几分脸面的缘故。
不过,这些已经不干她的事了。
跟正砌墙的李家父子打过招呼,赵向东姜宁出了新院子,赵家人除了上学的赵玉燕姐弟以外,都来送行。
赵家人一直送到村口,双方才告别。
赵向东领着媳妇儿出了大岗村,远远走出一段,姜宁回头,看一眼这个被晨雾笼罩着的小村庄。
终于要离开了,这一出出的,她不惧也挺烦的。
“宁宁,我们走吧,以后有了假期再回来。”
姜宁侧头一看,赵向东的目光与声音一般温暖,她扬起笑脸,“嗯。”
两人随后直奔县城不再停顿,目标是县纺织厂,年前厂子天天去市里,有顺风车坐。
“东子,宁宁头次出远门,你多看着些。”
姜红兵拍了拍赵向东肩膀,他今天要出差省外,市里路线换了一个人走,不过他拜托同事捎小妹妹夫一程。
今天送别,姜家其他人没来,姜宁劝的,她不愿意爸妈再掉泪,且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忙。
“嗯,我会的。”
这点不用嘱咐赵向东都会十分注意,他利落将行李搬上车,姜宁兄妹俩拥抱半响,洒泪挥别。
姜红兵目送驰出厂门的大货车远去,按了按胸口,这一去恐怕短时间内难再见了。
多努力点吧,好迁往杨市一家团聚。
他吁了口气,收回视线,打开车门跳上另一辆大货车,“出发。”
车票刚好买上十点的,最后几张,要是来晚了只能等下一趟,姜宁十分庆幸,“幸好赶上了。”这年头不比后世,得等两三个小时,耽误好多事。
“宁宁要上厕所吗?” 火车上人多,挤去厕所不轻松。
赵向东一脸关切,姜宁脸有些热,恋爱期短的新婚夫妻,哪怕最亲密的事都做过不止一次,说这话题她也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厕所还是要去的,她嗔了他一眼,将提着的小包还有一网兜橘子往他手里一挂,转身往厕所去了。
嗯,这男人经过火车站门口,又惦记着给她买一兜橘子吃。
姜宁嘴里傲娇,实则心里甜滋滋的,丈夫内敛,情爱少挂在嘴边,但心里时时惦记着她,偶尔的言行举止,烫得她心暖融融的。
火车站的厕所也不是个好地方,尤其这年头的,姜宁挤出来大喘一口气,妈呀,快熏死人了!
“宁宁,火车要靠站了,咱们过去吧。”
赵向东一眼看见自己媳妇儿,迎上来也没多说,领着她直奔检票口。
这年头都是绿皮火车,油漆有点儿剥落,墙板甚至能看到小许开裂,没空调连风扇也没有,虽说幸好不是大夏天,但大冬天也成了冰罐子。
姜宁觉得比外面感觉差太多了,因为里面人挤人挺闷的,座位上过道上满满的,还有旅客带了鸡鸭等家禽上车,混合成一种并不好闻的味道。
好在她上辈子坐过火车,也有心理准备,脸色还算自然,让一直关注媳妇儿的赵向东稍稍放了心。
两座位号是相连的,找过去有两个年轻人正坐着,见正主来了就让开,赵向东让媳妇儿坐里面,他坐外面。
旁边有窗户,坏了关不严实,但姜宁觉得换换气正好合适,不然四五小时挺难熬的。
这节车厢座位两两相对,中间有一个小小的桌子,对面坐着两个农民模样的中年男人,大小麻包袋鼓囊囊的,头顶上座位底下,还有座位前桌底都塞得满满的。
姜宁恍然大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倒爷了。
车厢里这样的倒爷还有好几个,不过对面两人条件好些,衣服没补丁,还舍得买座位票,显然不是第一次出来跑的了。
双方打了个招呼,姜宁得知对面是一对兄弟,大哥张胜弟弟张利,她随口问了句两人的目的地。
张胜说,他们老家是省会下辖的一个县,这车厢还有两个也是杨市人,大家目的地就是杨市。
小小一节车厢,就有四个出入杨市的倒爷,杨市经济之繁荣,改革力度之大,可窥一斑,绝对不是林县这种小地方乃至市里可以相比拟的。
姜宁一时十分之高兴,这于正准备着手创业的她而言,绝对是大好事。
她甚至打算安家妥当以后,就给家里写一封信,好让家里了解得更清楚。
姜宁兴奋了一阵,很快就笑不出了了,因为火车开动,“况嗤况嗤”跑了没多久,她就发现自己似乎有点儿晕车。
天啊,居然晕上火车了!
上辈子都没这毛病,姜宁就着赵向东的手喝了一口水,真心认为,这年头火车条件恶劣是最关键原因,出了火车站不久,车厢里不少人已面有菜色。
“宁宁还喝吗?”
媳妇儿不舒服,在外一向保持严肃稳重形象的赵向东端不住了,他急急询问几句,又取出罐头瓶子,挤出去接了热水,凑到姜宁嘴边。
姜宁喝了两口,摇了摇头,好在她情况不是很严重,就是头晕晕,胸口闷闷的。
“睡会吧。”
赵向东拧好罐头瓶搁下,护着媳妇儿,让她把头靠在自己肩膀,“就四个小时,睡醒就到了。”
姜宁蹭了蹭选了个舒适的位置,乖乖阖眼,这火车挺颠的,噪音还大,她睡不着,不过靠着也是好的。
她以为自己睡不着,但赵向东的肩膀宽而厚,醇厚阳刚气息包裹着她,不知什么时候,她居然真睡了过去。
再醒来时,杨市已经到了。
赵向东一直护着媳妇儿,微微倾斜肩膀,将就她的睡姿,几小时下来一般人估计够呛,不过他曾经受过特殊训练,有点麻,但还能接受。
他不在意,只轻拍着姜宁小脸,“宁宁,宁宁,到站了,咱们该下车了。”杨市并非终点站,他们得赶紧下车。
相似小说推荐
-
谁是你的小仙女 (原和) 2017-10-06完结2027 营养液数:382 文章积分:27,873,382遇见你的时候,不知道余生全是你。小甜文,仙女文不是小污...
-
早春不过一棵树 (喻言时) 2018.9.1完结6838 营养液数:2781 文章积分:98,917,000A大文学院的贺清时教授,顶着一张迷倒众生的脸。年纪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