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十年代翻身记 [强推] (秀木成林)


  “那姑娘看着不错。”姜宁很客观给了出评价,“家世也好。”
  “那希望能成。”
  姜母唠叨完毕,就让闺女女婿领安安回家去了,这闺女还怀着孕呢,早点回去洗澡睡觉,时间也能宽裕点。
  她嘱咐女婿,“东子,浴室地滑,你得多看着点宁宁。”
  月份渐渐大了,身子笨重得注意起来,说实话要不是女婿作息恢复正常,她就准备搬到闺女家照顾了。
  “我知道的妈。”
  赵向东郑重应了,没什么能比媳妇孩子更重要了,上回媳妇怀安安他不能亲自照顾,深以为憾,幸好这回没再错过。
  告别了姜家人,赵向东领着媳妇儿子,驱车返回家属区。
  这时候还不到九点,晚饭后散步的人还有,他抱着儿子,和姜宁并肩而行。
  路上遇见人,不管认不认识,两人都微笑打招呼,对方也笑着回应。
  没过分热情,也不感觉到冷淡,上辈子住惯商品房的姜宁适应良好,没半点不适。
  这个家属区挺大的,十好几座五层楼房,中间还有一个不小的花园作为居民日常活动场所。不过姜宁家的三号楼挺靠前的,没走多久就到地方了。
  她无意中一抬头,发现对门202的房间窗户前,趴着一个小小的脑袋。
  是那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正瞅着楼下,当然看见了姜宁一家。安安正搂着爸爸的脖子,昂着小脑袋不停和爸爸说话。赵向东目光温和,含笑倾听儿子的童言稚语,并不适回应。
  小男孩目光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羡慕。
  这当口姜宁抬头,路灯挺亮的,两人目光对了正着。
  小男孩愣了愣,姜宁却微笑,朝他点了点头,并招呼儿子,“安安,哥哥在看你,你和哥哥打个招呼,再说再见。”
  安安扬起小胖脸,乐呵呵的,有四个肉窝窝的小手抬起来,“哥哥,见见!”
  小男孩也不禁露出笑容,使劲挥手,“弟弟再见!”
  告别之后,小男孩目送一家人进了单元门。
  姜宁没有忽略那视线,想起小男孩方才情不自禁流露的羡慕,她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在家属区安家半个月,小男孩家里的事她早就知道了。
  不需要特地打听,因为还挺出名的。
  那天的简女士,是小男孩的亲婶婶,而简女士的丈夫陈海庆,则是小男孩的亲叔叔。
  小男孩叫陈嘉定,父亲是一名烈士,从前服役于新疆,是特殊部队的大队长,也是正团级别。
  新疆这块地方,边境并不和平,时有小摩擦爆发,小男孩的父亲去年牺牲了。
  他只有一个儿子,由于新疆偏僻,特殊部队随军不易,于是这独子和媳妇留在老家生活。本来他为国捐躯,抚恤金不少,再加上政策优待,这母子俩生活也不会艰难。
  可惜的是,噩耗传回去没多久,他媳妇就卷了抚恤金跑了,将儿子扔给夫家亲属。
  她夫家亲属其实不亲,公公是亲的但已经没了,婆婆是后妈对继子女没感情,连带后头弟弟妹妹,也不亲近前头两个哥哥。
  等陈海庆请假赶回家时,他的小侄子已经饥一顿饱一顿小半个月了,靠着乡民怜悯,今天这家给一点吃的,明天那家给一点喝的。
  他气得要死,可继母振振有词,孩子亲妈都跑得不见踪影,还能怪谁?!
  纠结这些没意思,陈海庆大怒与继母弟妹断绝关系,先把侄子领回去,然后再跑一趟转了户口,彻底将孩子接到身边养。
  由于两次请假和转户口都需要正当理由,所以家属区基本都知道了。陈海庆作为亲叔叔做得无可挑剔了,但他的媳妇未必有多高兴。
  简洁曾经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文化水平是够的,但渴望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老有所依,是时下大部分国人的想法,和受教育程度无关。
  她第一胎生了闺女,有些失望,第二胎怀孕时还特地去照了照。
  大夫说很可能是儿子,她喜出望外,回家布置了一个漂漂亮亮的男孩子房间,就等儿子出生。
  其实她这房间准备的早了点,毕竟小婴儿也一出生也不放心让他独睡。
  但心里高兴就提前准备,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惜事与愿违,足月以后,她再度生下一个闺女。生了闺女也就算了,没等几个月,她精心布置的儿子房间,还住进了乡下来的侄子。
  简洁是打算养好身子继续生的,谁知儿子没生下,房间倒被人占了,她心里头不大高兴。
  当然了,简洁这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儿素质的。她不打孩子不骂孩子,也不克扣吃穿,就是态度上有些冷漠,言语也相对刻薄。
  这个外人就不大好管了,不分青红皂白强出头,最大的可能是让孩子境况变得更糟糕。
  谢清薇说这事时长叹一口气,姜宁现在也暗暗叹息。
  还好没有遭遇打骂之类的事,些许冷暴力,只能忍一忍,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心疼他的亲叔叔得工作,实际操作者是简洁这婶婶。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135章
  接下来的日子步上正轨, 家属区的日子风平浪静, 姜宁小家娘家学校,工作学习生活有条不紊。
  据赵向东所言,许卫国这对象处得非常好,最有力的证据是他身心愉快,那张俊脸如沐春风,对好友打趣一律笑而不语,持默认态度。
  姜宁也和李沁逛过两回街,后者虽然信誓旦旦说许卫国同志依然处于考察期, 但提起人已唇畔微微带笑。
  看来这两人是好事将近了。
  姜宁挺为他们高兴的, 还打趣道, 她红包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着送出去。
  除了等送红包以外,她还等一件事,就是京城那边电视台广告的联络结果。
  加盟合同已经签了三批, 三个品牌的已经初步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省份了,销售十分火爆, 好在姜宁先前物色好的分厂及时投入生产。
  这个分厂位于城东, 是老厂三倍大,姜宁将彭弘毅为首的一部分骨干抽掉过去,分厂很快上了轨道,供货量游刃有余。
  到了这个时候,就该着手广告的事了。
  姜宁打广告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宣扬品牌, 进一步稳固三个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位置。
  既然这样,这个播放广告的平台,毫无疑问就得选央视了。
  现在电视频道很少,但要说权威和覆盖面积广,头一个就是央视,无人能出其右。
  姜宁盯的一直都是央视,可惜现在时机成熟,她却身怀六甲,并不适宜出外。
  于是,她就将这事儿拜托给她二哥了。
  姜红兵最近常去京城,家电商场计划在京城开第二家分店,他得盯一下。另外,他和许卫军再度合伙开的电冰箱厂已经正式投产,现在正是产品将要上市的阶段,京城是个重要销售点,当然得多跑两趟。
  对于许卫军而言,从商终究是副业,他一个正值上升期的正团级军官,工作还是很忙的。他能投资能把控大方向,人脉关系一把罩,但具体经营却不愿意再过分劳神。
  他还有家庭要顾及呢,再能干一天也是二十四小时,把人劈开几瓣都不够用。
  因此,寻找可信任且有能力的合作伙伴挺关键的。
  他有好些发小,这些都是能信任的,许卫军也和发小合作了好些项目。但问题是,他的发小也有和他一样的苦恼,资金全部往这边放并不合适。
  姜红兵出现得很及时,信任是能信任的,且经过电饭锅厂的尝试以后,他肯定了对方的能力。
  于是,许卫军将姜红兵纳为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他启动电冰箱厂项目时,主动询问了姜红兵是否有再次合作的意愿。
  姜红兵欣然应允。
  占地面积庞大的电冰箱厂就轰轰烈烈拉开帷幕,其中许卫军占六成份额,姜红兵占四成。
  对于姜红兵而言,这是一件大好事。
  开电冰箱厂得引进技术,目前厂子的技术是国内最先进的,而且这么大一家厂子,挂靠不是轻易能挂的,林林总总,人脉钱权缺一不可。
  搭上了许卫军这辆快车,他少走了非常多的弯路。
  冰箱厂日进斗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脉有了关系有了,他抽空另外投资,也顺遂太多,以前得跑好些时候才能跑通的门路,现在也就一句话的事儿。
  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双赢。
  姜红兵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人常往外地跑,好在孙甜甜也十分体谅他,两人感情已经十分稳定,后方稳定,他打拼得干劲十足。
  他在京城有好些合作商,关系是有的,这回得了小妹指令,没多久就和电视台搭上了线。
  想投放广告其实并不太难,因为这年头打广告的商家很少很少,电视台也是愿意增收的,找了个有实权的,你来我往一番,很快合同就把签了下来。
  姜红兵并没有因现在打广告容易就态度一般,相反他认为小妹说得非常对,恐怕没几年就该一位难求了,这关系得好好处着,以后也便利。
  他本来就是长袖善舞的人,态度热情,出手大方,一来二去,对方差点把他当亲兄弟了,把路子铺得稳稳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