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快穿]史上最悲惨穿越之明君攻略 (没有脚的小鸟)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没有脚的小鸟
- 入库:04.09
伊稚斜微微挑眉,“那便先说说聪明的回答吧。”
暮朝笑道:“聪明的回答便是王爷听了会十分高兴的答案:我因为不记得以往的经历,对汉人并没有特别的感情。而在匈奴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勇敢热情的匈奴人。我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大匈奴的未来。因此,我不希望看到匈奴人因为对一些事务处理不当而给自己惹来巨大的麻烦,甚至影响大匈奴未来的前途。虐待战俘只会让周边国家的百姓认为匈奴人嗜血残酷,他们为了避免被匈奴人所俘获而惨遭折磨,必定奋起反抗、血战到底,绝不会再有投降或和解的念头。以后匈奴所经历的每一场战争,必会格外艰辛,即便取得胜利,只怕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赢得了战争,却输了民心,表面上看似获得了胜利,然而惨胜犹败,不但会使匈奴元气大伤,更加给匈奴的未来埋下巨大的隐患。而谁又能保证匈奴人不会遇到同样能征善战的对手?当那一天到来之时,匈奴便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伊稚斜面色渐渐凝重,“没想到你这个所谓聪明的回答便已经这样有说服力,本王很是好奇,那个诚实的回答,又是怎样的答案?”
暮朝沉思片刻,轻声说道:“诚实的回答便是:无论是汉人、还是匈奴人,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你们之间所谓的仇恨与战争,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争斗罢了。我知道,每场战争都有其开始的原因,但却不一定有进行的必要。除了战胜或战败,我相信一定还有其他解决的方法。坦白说,我很讨厌战争,尤其是那些不是出于守护国家领土或保护百姓安全的战争。但我也知道,有些时候,进行战争已经是当下所能做出的最有利的选择。我知道王爷有鸿鹄之志,我只是希望在王爷做出决定的时候,多想想匈奴的子民,也许他们所需要的生活并不是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
说到此处,暮朝略微停顿片刻,看着伊稚斜愕然的表情,又轻笑道:“王爷一定觉得我这番话莫名其妙、唐突至极吧?或许,王爷还要嘲笑我妇人之仁、难成大事。我的确没有成为领袖的胸襟与头脑,虽然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但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至于如何做才会让大匈奴更加繁荣兴旺,还要凭借王爷的智谋做出选择。在我看来,这正是对领袖而言最大的考验,即在无法得知未来发生何事的时候,依照自己的经验和才智做出最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决定。这一点,我就无法做到。”
伊稚斜没有想到暮朝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而用战争的手段掠夺物资及人口,已经是匈奴由来已久的做法,伊稚斜从未仔细思考过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
伊稚斜凝视着暮朝,神色复杂难辨,“你说的话,看似不找边际,但细想又有一定的道理。本王无法立刻告诉你本王对你的论断有何看法,本王需要好好想想……但无论如何,本王很感谢你肯坦诚相告,无论这番话对匈奴是否有帮助,本王都会将你的这份心意铭记于心。”
左谷蠡王为了一名汉人女子终止用女俘祭祀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匈奴各部,当军臣单于听闻此事的时候,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道:“本单于原本还担忧这个弟弟过于冷情,如今看来反倒更要担心他被美色所迷,做出更多荒唐的事来。”
中行说转了转眼睛,“难道大单于不相信那个女子经受住了火祭的考验,所说的话代表的是神明的旨意么?”
军臣单于摆了摆手,轻笑道:“听说伊稚斜很是宠爱那名美貌的汉女,想来即使没有这场及时雨帮忙,他也会不惜一切保下这名女子。火祭的时候,他对那名女子的关切与不忍全部写在脸上。什么神迹?不过是巧合而已。如果当真是神迹,为何伊稚斜不敢让那女子再冒一次险?”
军臣单于默然半晌,低声沉吟道:“众人都说伊稚斜自从得了那名美貌的汉女后,便从此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了,如今他与那个女子之间的香艳传奇几乎沦为匈奴各部首领贵族的笑谈。据说就连那名女子在伊稚斜眼皮底下私自放走汉使张骞他都不加追究,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若是按照伊稚斜以往的脾气,早就将违背他命令的人千刀万剐了!不过这样也好,伊稚斜有了这个弱点,反倒让人更加放心……”
中行说闻言淡然一笑,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深意。
半个月后,刘彻见到历尽千辛万苦返回长安的张骞,不由得悲喜交加。刘彻在承明殿举行了盛大的仪式欢迎汉使张骞归来。对于张骞带回大汉的西域各国的国情特产,刘彻都十分感兴趣。当他询问张骞如何从匈奴人手中逃脱返回长安之时,张骞感慨万千,详细讲述了自己归来的经历。
随着张骞的讲述,一个名为暮朝的汉人女子频频出现在张骞的叙述中。刘彻听闻张骞慨叹这名女子容貌出众、才识不凡,以机智与胆识救下祭祀中险些惨遭侮辱的汉人女俘,更加用过人的智慧劝服左谷蠡王伊稚斜允许张骞返回大汉。她不但懂得烹饪、稼轩、畜牧、医术,更加心地纯善、乐于助人,身为汉女却赢得众多匈奴人的喜爱。
刘彻锐利的星眸中闪过一抹微光,低声沉吟道:“一个深得匈奴人喜爱的汉女么……”
作者有话要说:1.根据所查阅的资料,有一个说法是匈奴人将自己的妻妾均称为阏氏,意思是如胭脂般可爱。而另一个说法是单于的妻妾才能称为阏氏,正妻称为大阏氏。《史记》、《汉书》更加倾向第二个说法,即阏氏,匈奴皇后号也。故事里采用第二个说法,即大单于的妻妾才被称呼为阏氏。因此暮朝暂时只被称为妾室,而非阏氏。
2.张骞返回汉朝的时间是元朔三年,这里根据剧情需要,提前了一些时候。
3.昆仑神借鉴了汉武大帝里面的说法,其实《史记》记载的匈奴人崇拜的神是日月,由于作者实在没有查到具体的称谓,而直接称呼太阳神、月亮神……好吧,我还是选择明知道是杜撰的昆仑神吧!
第139章 心上朱砂终难忘(五)
张骞略一迟疑,仍然开口禀报道:“臣在匈奴的时候曾经听闻一个关于天降神女保佑匈奴的传说,而由于这位名为暮朝的女子才学广博、心地善良,受过她恩惠的匈奴人都私下里谈论,皆认为她便是传说中的白衣神女。若非左谷蠡王伊稚斜尽力压制此种说法,估计此时关于她神女身份的议论早已传遍匈奴其他各部。”
刘彻闻言也来了兴致,轻笑道:“伊稚斜此人并不简单,他这么做只怕还有其他后招。天降神女?究竟是怎么样的传说?莫不是有心人杜撰的吧?”
张骞却摇头道:“听匈奴人所言这个传说在匈奴流传已久,臣记得关于这位神女还有一首匈奴人都耳熟能详的歌谣:如雪般白皙的肌肤,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眸,胸前殷红的印记啊,是您为大匈奴付出的心血。您身着洁白的衣衫,从高山之巅而来,唯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将您从沉睡中唤醒。您为我们带来充足的食物,为我们驱走邪恶的病魔,您是昆仑神派来相助大匈奴度过劫难的神女。您对大匈奴的恩情与眷顾啊,我们必将永远铭记于心。陛下……”
张骞尚未说完,便发现原本还面带笑容的刘彻忽然变了颜色,脸色阴沉的可怕,张骞心中一紧,慌忙住了口,惶恐失措的站在原地,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哪一句话惹得陛下不悦。
而事实上,当刘彻听到第一句歌谣的时候,就已经觉得自己浑身都有些不好了。什么如雪般白皙的肌肤,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眸,甚至还提到胸前殷红的印记!刘彻只觉得这首歌谣中对神女容貌神韵的描述竟然与自己心心念念的阿娇如出一辙,这如何不让刘彻暴跳如雷?
原本刘彻便非常不喜与阿娇相似的女子,更何况此时阿娇自从生下据儿后便昏迷不醒,更让刘彻内疚万分。刘彻总是无法控制的想起孙太医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而他却在明知阿娇不适合怀有身孕的时候没有顾及到她的安危,让她冒险为自己生下期盼已久的皇长子。
刘彻当然知道这个皇子对他而言有多重要,他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若是膝下再没有一位皇子,必然会惹得朝局不稳,甚至引起其他皇室宗亲对自己的非议。而据儿的降生帮他遏制住了朝中关于皇嗣的议论,将一场危机化解于无形。刘彻原本想要在阿娇生下据儿后,一定要好好待她,可却没有想到阿娇会就此昏迷,一睡不醒。
这是刘彻第一次想要以真心善待一名女子,尽自己所能给这名女子期望拥有的一切。倘若阿娇过不多久便平安苏醒,刘彻自然会欣喜非常,自此以后与她柔情蜜意的生活在一起,养儿教女、相守一生,虽然感情甚笃,但却不会像如今这般终日承受相距咫尺却求而不得的痛苦,以致思念日重、铭心刻骨。
而就在刘彻饱受相思之苦的时候,又岂能允许自己最为憎恨厌恶的敌人怀抱着与自己放在心上疼宠呵护的佳人十分相似的女子逍遥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