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向华激她:“再说了,你又不是一考准能考上,一孕傻三年,指不定你得考几次,就当积累经验了。”
“谁傻啊!”许芬芳不乐意了,没好气地瞪着许向华,这是她亲哥吗? “不就是考个大学嘛!”
“噗!”听着这熟悉的语调,许清嘉笑出声:“对啊,不就是考个大学嘛,姑姑肯定能考上。”
第50章 第五十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两指弹出万般音。
高考恢复的喜讯使得全国上下都沸腾起来, 尤其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好比久旱逢甘霖,甚而有人喜极而泣。
一时之间, 门庭冷落多年的各大书店被挤得水泄不通, 都是前来买参考资料的考生。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一九六三年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共十七册, 《代数》四册、《物理》四册、《化学》四册、《平面几何》二册、《三角》一册、《立体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
然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这一套书发行量极少,现有存量对数百万如饥似渴的学子而言更是杯水车薪。各大出版社已经接到上头通知在加班加点的印刷,但是印刷需要时间。
可对于广大考生而言, 他们缺的就是时间,离高考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 顿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只为一本参考书。
相对于没有买到书而焦灼不安的其他考生,秦慧如就幸运多了。十七本书,她有十五本, 其中十本是之前去首都那次许清嘉买的。还有五本是她为了辅导许家康买的。只缺一本《物理》和《化学》, 许向华和北京的秦父秦母都在托各种关系买。
所以在别人想复习连资料都没有的档口,秦慧如已经开始挑灯夜读。
就是许家康在知道秦慧如要高考之后,也乖觉很多, 不再磨磨蹭蹭让秦慧如还要分神督促他。
许清嘉也叮嘱许家阳在家乖一点, 不要去吵秦慧如。
转眼就到了周末, 一家人回乡下看望老人, 顺便告诉孙秀花这个好消息。许向华没让秦慧如去,来回就是一天,现在可耽搁不起,一天也许就是十分,能甩掉成千上万的竞争者。
没见到秦慧如,孙秀花惊了下,问许清嘉:“你妈呢?”哪怕许向华出差去了,除非有要紧事儿,秦慧如都会带着孩子们回来看看她。
“奶奶,我妈在家复习,她要参加高考。”许清嘉脆生生道。
“高考啊。”孙秀花重复了一遍,倒没什么惊讶的。自从村里的大喇叭宣布了高考恢复这个消息之后,整个村子都炸开了,尤其是那些知青,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老屋四间房租给了知青,里头的灯光,晚上她起夜都能看见,这群人跟不用睡觉似的。
孙秀花目光落在许向阳脸上,不动声色地问:“考哪的学校啊?”
许向华笑着道:“咱们市里那所师范大学。”
孙秀花的心顿时就踏实了,笑呵呵道:“师范大学好,当老师好!”最重要的是离家近。
心踏实之后,孙秀花就把注意力放到孙女儿身上了,笑呵呵的摸摸许清嘉的嫩脸蛋:“生日那天有没有吃长寿面?”
许清嘉:“吃了,妈妈做了一大碗。”
孙秀花点头:“吃了就好,吃了长寿面,小娃娃就能够健健康康长大。”
视线一转,又落到了许家康身上:“你四婶要准备考大学,你可得自觉一点,别让她还要花时间管你做作业。”这孙子不喜欢学习,老太太心知肚明,要不是秦慧如看着,早就胡来了。
许家康点头如啄米:“奶奶,我这两天可乖可乖了。”
许清嘉为他证明:“奶奶,哥哥这两天比鹌鹑还乖。”
许家康故作凶狠的瞪她一眼,什么破比喻,眼珠子来回转了几圈,坏水噌噌冒出来:“奶奶,我姑也准备考大学呢。”
老太太明显更高兴了一点,儿媳妇跟女儿终归是不一样的:“那感情好,芳芳读书打小就好。”她可都听那些知青说了,上大学不花钱,国家还发你钱。毕业出来就是干部身份,读书那几年都算工龄来着,既然是干部,那分配的工作肯定比邮局柜员好。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去找!
许家康朝许向华挤了挤眼睛。
许向华顿生不祥之感,眼刀子立刻飞过去。
许家康嬉皮笑脸一咧嘴,站到护身符身边:“奶奶,我叔也能考大学的,前两天他还说了,不就是考个大学嘛!小菜一碟儿。”
望着孙秀花瞬间亮起来的眼睛,许清嘉毫无同情心的看着垮了脸的许向华。
许向华赶紧打消老太太不切实际的幻想:“妈,你别听这臭小子胡说八道,我那成绩你还不知道,我就不是读书的料。”
“哪能啊,我叔那么聪明一人,就是当年不肯努力。”许家康开始报仇:“只要努力,肯定没问题。您想啊,刚好我四婶也要考,他们俩正好可以一块复习,我婶还能辅导我叔来着。再说了,就算一年考不上,咱考两年、三年、四年……就是十年都没关系,有志者事竟成。”
许清嘉已经笑到不行,这不就是那一天的翻版吗。只是许家康跟许向华叔侄俩掉了个个儿,落井下石说风凉话的变成了许家康。
“臭小子,你是不是嫌作业太少,我跟你们班主任关系挺好。”许向华威胁把他推下井还在往里面扔石头的侄子。
许家康一脸怕怕的往孙秀花身后一躲。
“吓唬孩子干嘛呀。”孙秀花把孙子往背后一推,瞪一眼许向华:“康子说的对。你就是当年不懂事,太皮了,没静下心来读,才读不出来。反正你媳妇要考,你就跟着一起考考呗,又不少块肉。”
“妈,这不是少块肉的问题,是我肯定考不上。”许向华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考大学又不是从菜园子里摘菜,哪有这么容易的。
孙秀花才不管,她现在脑子里只有三个字——大学生。
儿媳妇考大学,她高兴,女儿考大学,她也高兴,但是加起来绝对没有儿子考大学更让她高兴。
老许家出个大学生,可是她这些年最大的希望之一,早前,她把这个希望寄托在许家文身上,如今不提也罢。
好不容易又有希望了,哪能轻易放弃,至于能不能考上,不试试看哪知道,又不会少块肉。万一老许家祖坟冒青烟,让小儿子瞎猫撞到死耗子了怎么办!
老太太当即拍桌子决定:“考,我去你们那住几天,给你们做饭带阳阳去,你们两口子只管好好复习。”她得去监督许向华。
“奶奶您真是太好了,有你在,我四叔肯定会好好复习的。”许家康鼓掌,对着许向华示威性的挑了挑眉,来吧,一起被习题淹没吧!看你以后能不能叉着腰说风凉话。
他婶逼着他读书好歹是温声细语讲道理,他奶逼着他叔肯定是擀面杖。想想那画面,他就忍不住高兴。
许向华凉飕飕的瞥一眼幸灾乐祸许家康,臭小子别得意,等老太太走了看他怎么收拾他。
至于老太太要进城监督他复习这回事儿,许向华不以为杵。他妈想家里出个大学生都想的走火入魔了,跟她讲道理讲不清,惹不起他躲得起,他准备主动申请出差去,还能给秦慧如找找缺得那那两本书。
许向华要考大学这件事儿就这么在许家康的打击报复,孙秀花一厢情愿之下,愉快的决定了。
报了仇的许家康提起装着兔子的竹篓,麻溜的滚了。看够了好戏的许清嘉拉着许家阳跟上,她瞧着老太太似乎还有话跟许向华说。
兄妹三出了屋就往山坡上的养殖场去。
许向华把养殖场建在了背风口的山坡上,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村民的生活。
家里的兔子已经养不下了,如今但凡出生的小兔子长到一个月后,他们就会送到乡下这边来,家里只留那最早的那四只兔子和刚出生的小兔子。
目前两边加起来已经有二十五只兔子,其中还有一只母兔又怀孕了。这些小东西的繁殖能力实在太强,等第一批小兔子成年之后,数量就会几何式增加。
待孩子们一走,孙秀花就把许向华拉进了屋里头,严肃道:“我跟你说,高考的事儿,我是认真的,我不是跟你说着玩儿。”
孙秀花言之凿凿:“想想你媳妇,要是考上了,她就是大学生,是文化人了,出来以后就是干部。你呢?你只有初中学历,就是个司机,两口子差距太大,可不是好事儿。”
她朝窗外努努嘴:“就这两天的功夫村里都闹好几场了,尤其是那些娶了知青的人家。不肯让媳妇去考,怕媳妇考出去后不回来了。
当然,你媳妇不是那样的人,她之前肯回来,那就不会再走了。可你得想想,她进了大学以后的事啊,她长得好,年纪也不大,你识货,别人眼睛也不瞎。
万一有男学生追她怎么办?人家可是大学生。这对比着对比着,问题不就来了。”
孙秀花拿手背敲敲手心,看着许向华:“你说你妈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许向华也正色看着孙秀花,给予了肯定:“妈您说的理我都知道,可这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我……”
“我这辈子就见过读书出状元,没见过其他能出状元的。”孙秀花直接打断他的话,一巴掌拍他胳膊上:“你逼着康子读书的时候倒挺能的,你咋自己不去读书啊。有你这么当人家叔的吗?你得给孩子树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