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家越过越好,反观自己这边。
刘红珍这心里冒的已经不是醋,而是硫酸了,邪火蹭蹭往上冒,忍不住喝骂:“四叔四叔,叫得这么亲热干嘛,人家可没把你当侄子,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不管你死活了。”
许家全瑟缩了下,眼圈儿泛红。
见状,刘红珍不禁后悔,缓和了语气道:“妈回去给你蒸鸡蛋吃。”这次她从娘家买了十个鸡蛋回来。
许家全这才破涕为笑。
回到家,已经是半个小时后的事了,母子两个汗流浃背,刘红珍直接拿葫芦瓢舀起冷水灌了一口,然后递给许家全。
口干舌燥的许家全几乎把头埋进葫芦瓢里。
刘红珍抬眼望着闷热脏乱的破屋子,眉头皱得死紧。这屋子西晒,夏天热的像火塘。就这么一间破房子,每个月还得三块钱。
刘红珍不禁想起了刚刚遇到的许向华一家,不知道他们的新房子有多大,环境怎么样,越想越是烦躁。
这时候,屋外响起熟悉的脚步声,刘红珍不自觉的松开眉头,转身迎上去:“阿文回来了。”等她大儿子毕业了,这日子就能好起来,她儿子可是高中生,能比许向华这个初中生差吗?
刘红珍卖好:“从你外婆家换了些大米回来,妈今天给你们做粥喝。”想起儿子好一阵没吃白米了,刘红珍便觉心疼。
许家文点了点头,并无多少惊喜,在学校他能吃到白米饭。他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糖:“全子,出去玩一会儿。”
许家全眼前一亮,冲过去一把抓过来,他已经很久没吃糖了,妈不肯给他买。
许家文对他笑了笑,示意他赶紧出去。
拿了糖的许家全蹦蹦跳跳跑出了门。
一看这架势,刘红珍心里打了个突,没来由的提了提心,疑惑地看着他:“阿文。”
“妈,”许家文拉着刘红珍在凳子上坐下,含笑道:“之前我跟您说的事有眉目了。”
刘红珍一头雾水:“什么事?”
许家文垂了垂眼:“您不是说要找个人重新过日子嘛?我同学一个老叔,是千湖市人,今年四十岁,老婆前些年死了,也没留下个孩子,一直想找个人搭伙过日子,不介意对方带孩子。全子这么小,他肯定拿全子当亲儿子养。”
刘红珍表情空白了一瞬,说改嫁是一回事,真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她不受控制地害怕起来,咽了下唾沫,可嗓子眼依旧干的厉害:“千湖市在哪?”她这辈子连崇县都没出过。
“在咱们省最东边,坐火车要大半天。”离得足够远,没人会知道他爸的事。等他毕业了,他就把户口转到那边去,他是高中生,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那么远,刘红珍本能的害怕,不禁露出退缩之态。
许家文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可如今的他们根本没有退路,三个人都留在崇县的开销太大,比他想象中还大。他妈习惯了大手大脚,一时半会儿根本改不过来。
“妈,这一步早晚是要走的。留在这儿,咱们永远翻不了身。还有全子,他八岁该上学了,在这儿,咱们怎么给他找学校,就算找到了,全子也得被人欺负。”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没嫁人的时候, 刘红珍听爹妈的话。出嫁之后, 惟许向国的命令是从。许向国一入狱,刘红珍便把大儿子当成了主心骨,言听计从, 让离婚就离婚, 让进城就进城。
许家文说那个男人虽然长了麻子挺丑,可男人长得丑又不碍事, 只要老实憨厚不打人就好, 这话可不就说到了她的心坎里,许向国动不动就打她。
许家文又说那男人的生产队一个公分值四分六厘,比三家村高了不少。他们还靠着山, 时不时能抓到些野味。
许家文还说,改嫁迁户口之后, 他们就彻底跟许向国划清界限了。他可以去当工人, 甚至当干部,许家全能正常上学升学。
……
他说的,刘红珍都信。
那是她儿子, 最疼最疼的大儿子啊, 刘红珍怎么可能不信。
本质上而言,刘红珍就是个糊涂人,要不也不能活的这么人憎狗嫌。
于是她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点了头, 等许家文放假, 就去平湖市看一看。
许家文握着刘红珍的手, 不自觉的用力:“妈, 我以后肯定让您享福,一定。”他眼里涌动的目光极为复杂。
刘红珍看不懂,她只剩下满心感动。
另一厢,大卡车稳稳地停在新房子门前。
听到动静的左右邻居纷纷走出来,这段时间许向华来回往这跑了好几趟,故而很多人都认得他,见状,主动撸起袖子上来帮忙搬家具。
这年头的人都热情!
因为有这些帮手在,一车的东西很快就被卸下来,搬进屋子里。
忙了一头汗的许向华拿着烟分给男人,秦慧如则拿了水果糖分给女人和孩子。
得了烟和糖的邻居皆是笑呵呵的,心里还在琢磨着,这一家子可真会长,都跟电影里的人似的。
送走帮忙的邻居,许清嘉兴致勃勃地巡视新地盘。
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中间一间最宽敞,后半间做厨房,前半间做堂屋,摆着一张长柜子和一套八仙桌椅,是许向党这段时间赶出来的。
左边那间留给孙秀花,右边那屋便是许向华和秦慧如的房间。
东厢房做了许家康和许家阳的房间,不过许清嘉估摸着他得到处乱睡,西厢房则做了她的房间。
两个拐角处,一处搭了鸡窝,养着三只老母鸡,这是孙秀花给的,指着它们每天下蛋给孩子们补补。
另一个拐角搭了兔子窝,里面养着四只兔子,两公两母。
兔子这东西有点难弄,不是死的就是带伤的,这几只也是许向华好不容易找来的。
许清嘉把它们当佛爷供着,满心期待它们繁衍生息,等数量多了,她就分一部分放到村里养。
三十平左右的院子里种了一棵枇杷树和梨子树,还有一株葡萄苗,估摸两三年就能结果。
巡视完毕,许清嘉非常满意,觉得终于有个像模像样的家了。
许向华用井水洗了一把脸,接过秦慧如递过来的帕子擦干,笑着道:“我先把车还厂里,你们去路口的国营饭店等我,咱们今天在外面吃,庆祝搬家。”
许家康和许家阳顿时欢呼雀跃。
许清嘉也十分捧场露出灿烂笑容。
第二天,许家康和许清嘉就背上书包去了新学校,秦慧如在家提心吊胆了一天,等两人回来吃午饭时,连忙问情况。因为学校离家近,秦慧如又没事,所以他们回家吃饭。
兄妹俩自然只有说好的份,本来就挺好的,许家康个性豪爽不拘小节,等放学的时候,已经跟他的新同桌称兄道弟,他这位同桌就是班里的领军人物。
许清嘉年纪小,比班里最小的同学都小了两岁,又长得乖,大家都当班里来个小妹妹,可稀罕了。
这么过了一个星期,两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上下学还有了顺路的小伙伴,秦慧如才算是彻底放了心。
日子便如流水般平缓而又宁静的滑过。
许向华负责上班赚钱养家,许家康和许清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家的秦慧如也很忙,照顾许家阳,养鸡喂兔子。吃过晚饭,还得花一个半小时给许家康补课。
许家康欲哭无泪,又庆幸只是一个半小时,之前在村里,三个小时都不只,果然有幸福感都是比较出来的。
“妈妈,爸爸回来了。”正在院子里逗兔子的许家阳激动地叫起来,话音未落,人已经冲了过去。七天前,许向华出差去了。
冲到一半,许家阳才发现他爸抱着一个大家伙,定睛一看:“电视机!”小声音拔得老高老高,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背着书包高高兴兴放学回家的许清嘉见不少人往家里去,正纳闷,就被他的小嗓门儿给吓了一跳,跑过来一看,只见许家阳像小狗一样围着许向华团团转。
看清许向华抱着的电视机,许清嘉了然的挑了挑眉头,怪不得小家伙这么高兴。在首都那几天,这小东西就被电视机给勾了魂儿。
漫说许家阳激动了,就是身为成年的人邻居也不淡定,好多人看着许向华抱着电视机回来,一路跟了过来。
电视机,还是14寸的。
一台14寸的电视机得小两百块钱,其实这钱对于负担小的工人家庭,攒攒不算难,一年不行,那就两年三年呗,难的是电视机票,比自行车票还难弄。
“你哪弄来的电视机票啊?”艳羡不已的邻居问许向华,寻摸着自己能不能如法炮制地弄一张回来,他们家三个工人,不差钱就差票。
“我老丈人寄过来的。”许向华笑眯眯道。
大妈们的关系网多庞大啊,崇县就这么巴掌大一个地方,没一个星期就把许向华一家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自然也就知道了两口子离婚过。
私下难免有些碎嘴的议论,许向华就是在给秦慧如做脸,免得她们说些不中听的话。
秦慧如愣了一瞬,她怎么不知道,等邻居们艳羡的看过来后,忽然明白过来,心头酥酥麻麻一片。
许清嘉目光绕了一圈,就明白许向华那点心思,不得不感慨好男人啊。她觉得再这么下去,她可能要注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