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金水相依)


  顿时心里做了决定,明天吃过地道的粤式早茶之后,就去越秀公园走上一走。
  下了公共汽车,顾依依凭着记忆很快找到了穗市酒家。
  “吃在穗市”!顾依依马上开启了她的美食之旅。
  只一个人,没有选择去包房,就坐在了大堂最内侧角落里的散座上。
  点了文昌鸡、红棉嘉积鸭、蟹肉灌汤饺、沙湾原奶挞、椰皇擘酥角这几道传统名菜和点心,顾依依又要了一壶普洱,悠闲地坐着,慢慢饮着茶等菜。
  虽然不是周末,但大堂里的食客并不少,有一家人出来改善生活的,也有三五个朋友小聚的。
  在一片喧杂之中,顾依依所处的角落愈发显得安静和不引人注目……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热心肠
  半个小时之后,菜肴陆续上齐了。
  顾依依细细品尝着。
  这个时候,穗市酒家虽然没有太多的创新菜,但这几道传统名菜却做得极为到位。
  也许是因为厨师们每天都在重复烹制它们吧,对于一般的主妇来说都可以熟能生巧,更何况本就是厨艺高超的大厨呢。
  顾依依第一筷子就夹起了一块文昌鸡,它是诞生在穗市酒家的一道非常经典的名菜!
  众所周知,文昌鸡与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并称为琼省四大名菜,而文昌鸡更是其中的翘楚!
  根据清代的《岭南杂事诗钞》记载,文昌鸡是把雄鸡的肾塞进雌鸡的肚子里,让鸡变成“阴阳鸡”,于是既不管生蛋又不管打鸣,闲着没事每天养精蓄锐,自然就越长越肥。
  但事实上,文昌鸡是起源琼省文昌县潭牛镇天赐村的一个散养鸡种,在放养过程中常食村里的大榕树掉在地上的榕树籽而长成的。
  总之让鸡吃得好、走得欢,自然肌肉紧实味道美,文昌鸡才会如此美味。
  那么,琼省的文昌鸡是如何进入的穗市呢?
  据说一九三六年,当时的民国财政部长宋子文在文昌县筹备开大会,要求下属各县选送当地名产,不料西安事变爆发。
  于是,宋子文只能急急忙忙返回穗市,顺手带了些海南特产回去,其中就有文昌鸡。
  三十年代时,位于文昌路和下九路交汇点上的穗市酒家的名厨梁瑞就结合文昌鸡的特点开发了这道“穗市文昌鸡”。
  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这鸡产于海南文昌县,又表明了这道菜是位于文昌路上的穗市酒家创制的菜肴。
  顾依依吃下了一口,不由点头,鸡肉皮脆肉嫩,味道鲜香。
  接下来又夹起第二块文昌鸡,还不忘吃上两口米饭,真是绝配。
  顾依依胃口相当的好,不到一刻钟就吃光了一小碗米饭和两道菜肴。
  然后,开始消灭那三道面点。顾依依是照着自己的饭量点的,浪费不光是那个年代的人坚决反对的,也是顾依依本人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真的吃不了,那就打包好了。反正是自己吃剩的,心里也不会嫌弃什么。
  当她咽下最后一只蟹肉灌汤饺时,却“听”到距离她五六桌远一道熟悉的声音,低低说道:“阿春,你为什么要去港岛啊?”
  “你半个多月前不是还跟我说,你在穗市话剧团里快要熬出头了嘛?”
  顾依依精准地找到那两个女孩,就“听”阿春说道:“什么熬出头了!”
  “我入团三年多了,以前一直演配角。半个多月前团长跟我说,要新拍一个话剧,我可以演女三号。”
  “虽然戏份没有太多,但毕竟比起配角,只能露几次面,基本上不说话,好时只能说上一两句台词要强得多呀。”
  “我还傻乐来着,结果等到演员名单定下来,我根本不是女三,又是个小配角。”
  沈姐劝道:“你毕竟是新去的,那个地方也是排资论辈的。”
  “你再挺挺,也许下一部你就能演上女三了。”
  爱春嗤嗤地笑:“和我一同考到话剧团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家长就是我们团里的,一年前就已经演上女二了。”
  “另一个……我真不是埋汰她,按实际成绩她当初根本考不进团里。”
  “走了后门进来的,结果这一次的女三最后定的就是她!”
  “我还能说什么?”
  “在团里被前辈压着,我认了。但是被同一批的压着,而且还是比我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的压着,我怎么能安心!”
  沈姐给她夹了一块叉烧:“先吃饭,你也冷静冷静。”
  阿春用手绢擦了擦眼里的泪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运气真不好,当时我们俩一起报考穗城军区歌舞团,我没考上。”
  “这个我倒不觉得冤,我的舞跳得确实不如你好。”
  “我不想回家,想着年纪轻轻在外面好好闯一闯。”
  “也多亏你为我付了房租,要不然那几个月我都得露宿街头了。”
  “后来考上话剧团,我觉得吧,我毕竟从小练习的是舞蹈,演话剧不是专业的。”
  “所以,一开始我是真的挺高兴的。”
  “而且我一进了团,马上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也许艺术都是相通的,两年多前团里的前辈都说我开了窍,进步非常大。”
  “但这又能怎么样,呵呵……”
  沈姐压低声音说道:“那你也不能偷渡到港岛啊!”
  “一来危险得很,要是被抓回来,你这辈子就完了!”
  “二来,你到了港岛,那里人生地不熟,据说那里黑社会猖獗,你一个女孩子很让人不放心的!”
  “再说你要是过去了,你就再也见不到你爸妈了呀……”
  阿春连扒了两口饭:“我必须混出个人样来,让当初甩了我另攀高枝成为局长女婿的那人恶心男人看看,也让我们团里背地里看我笑话的人看看,我阿春比他们都强!”
  顾依依付了饭钱和粮票,溜边想要尽量快地离开饭店。
  没想到沈姐眼睛特好使,叫了一声:“小宋!”就起身追了上去,一把拉住顾依依:“小宋,真巧!”
  “我下了火车还后悔呢,没有问你的住址。”
  “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了……咦,你怎么就一个人呀?”
  顾依依侧过脸,笑呵呵地打招呼:“沈姐,我下了火车太饿,就先来吃顿饭。”
  沈姐很高兴:“你在哪里住,我很快就吃完了,我送你回去?”
  顾依依连忙婉拒道:“不用了,你是和你朋友一起出来吃饭吧,你去忙你的。”
  “我走了,再见!”
  沈姐一把拦住她:“她是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不是外人。”
  “我听你的口音根本不是穗城人,天这么晚了,你一个小姑娘不安全!”
  “等我一小会儿,我很快吃完,送你去你住的地方……应该是亲戚家吧?”
  沈姐没有穿军装,换了一身白色的连衣裙,身材窈窕。她站在那里一说话,引来周围的食客纷纷观望。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叹早茶
  顾依依有些无奈:“沈姐,我不会有什么事儿。”
  “倒是你穿得这样漂亮,天晚了才不安全。”
  沈姐被直白地夸奖了,有些自恋的她知道在这里不能大笑,却也是满脸微微陶醉的微笑。
  一不留神就被顾依依侧身走了过去,很快走出了穗市酒家。
  等她回过神,追到饭店大门口,顾依依早已经没有了踪影。
  跺了下脚,说了句:“怎么走得这样快!”沈姐就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接着和阿春吃晚饭。
  岭南地区这个月份正是多雨的季节,顾依依下火车时,还是一片晴朗,此时却飘起了雨丝。
  这里可不会像江南一般烟雨,雨丝转瞬间变成雨滴,雨势越来越大了。
  顾依依正走在上下九路上,立刻躲进了长长一条街的骑楼下。
  骑楼最早起源于二千五百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骑楼是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由从南洋返乡的华人在华南沿海的侨乡建起了这种极具南洋风情的建筑。
  后经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建议穗市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才有了穗市的西关骑楼!
  顾依依在骑楼下放慢了脚步,看天气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她原本想着接下来去军区大院拜会一下金副司令,然后借用电话给师父和爸妈报个平安,再在附近找家旅社住下。
  现在看来,计划不如变化快了!
  顾依依探出精神力,“看”到在街尾竟然有家私人的家庭旅馆。
  现在还不允许有个人做买卖,但大运动已经过去了两年,国家也正在努力进行经济建设,有头脑、心思活络的人就会想办法偷摸挣些钱贴补家用。
  顾依依看到的是一户人家,室内面积不小,有一百多平方米,四间卧室。
  房主那对夫妻是精明人,在半个月前遇到来穗市游玩的大学生。
  大学生们精力充肺,一下火车就先来上下九看骑楼建筑,顺便在他家楼下的粥店喝粥,还不忘向服务员打听这附近有没有便宜一些的旅社。
  男房主就跟着出了粥店的大学生,在拐弯处跟他们说:“自己家里有空房,收费会比国营旅社便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