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盈露出一个俏皮的笑容,“那个粗粗剌剌的齁甜不好吃,邵奶奶家那个吃起来脆脆的酥酥的。”
邵老太用手背擦了擦眼泪,“就在桌上的罐头瓶里,你瞅瞅是不是有哈喇味儿了。”
苏盈看了看,炕前的黑漆桌上放着一个大草盒,里面摆着几只罐头瓶,其中一只放着些江米条。
她就捧出来放在炕上,打开盖子抓出一小把,自己吃了一个,又给嫲嫲一个。
章老太放在嘴里抿了抿,尝着有些回潮,这是快要坏了。
这点心一看放的时间不短。
就算是有点味儿,老人家都爱惜粮食,也不舍得扔掉,自然还是要吃掉的。
苏盈却夸张地“呸呸呸”。
邵老太关切地看她,“坏啦?”
苏盈点点头,“一股子怪味儿,不如以前好吃了。”
邵老太立刻被吸引注意力,把罐头瓶拿过去,尝了尝,“是不好,算了,别吃坏肚子。”
她把罐头瓶拿过去放在自己被子那边,“那边还有刚买的桃酥,你吃那个吧。”
苏盈道:“要不咱们还是先吃饭吧。”
邵老太不想动:“我不饿。”她朝着章老太挤出一丝笑来,“大妹子见笑,你们吃饭去吧,不用管我,我不饥困。”
章婆子叹口气,“我这会儿也不饿,借大姐的屋歇歇腿儿,这两天在家里气得不轻,出来松散松散。”
她让苏盈回去吃饭。
苏盈就走了。
等苏盈走后,章婆子也脱了鞋上炕,一点不避讳自己的小脚。
邵老太看了她一眼,目露惊奇,“哎呀,你比我年纪小,怎么还小脚?我五岁家里人要给我裹脚,裹了两年就放开的。”
章婆子捏捏自己酸疼的脚,“我家是被打倒的,家里女孩子都要裹脚。”
农家佃户的女人也要下地干活儿,裹脚不现实。但是那些乡绅地主之家,女人不需要下地,为了能嫁个好人家,女孩子都要裹脚。
邵老太点点头,“万恶的旧社会,女人就是受罪。”
章婆子道:“现在社会好起来,以后咱们女人也能过好日子。”
搁以前哪里敢想她也能赚几块钱?做梦呢。
邵老太没接话。
俩婆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几句。
邵老太也不像跟别人那样,一见面就掏心窝子说些过火的话,章婆子更是秉持以往的谨慎不多说。
很快俩人就没什么话说。
这时候苏盈和壮壮几个送饭过来。
壮壮费力地用头顶着一笸箩馒头、饼子,苏盈捧着一小盆凉拌猪头肉,傅民友用传盘端着几个菜,后面跟着李朝阳,单手拎着一张长方形的大炕桌,还托着一罐炖鱼。
傅民友笑道:“孩子们非说要来找两位嫲嫲吃饭,我和朝阳就过来凑个热闹。”
说话间,他们麻溜地摆饭桌、布菜,壮壮和苏盈也爬上炕,俩老婆子再最里面,然后壮壮挨着邵老太,苏盈挨着自己嫲嫲,俩男人在下面端茶倒水的。
李朝阳拿了几瓶汽水出来,打开一人一瓶。
章婆子笑道:“我们老家伙不喝这个,你们年轻人喝。”
邵老太却一把夺过去放在章婆子跟前,“老家伙才要喝呢,操劳半辈子,好容易给他们操持得翅膀硬了能飞了,咱们还不舍得吃喝,那对得起自己吗?”
李朝阳又默默地递给她一瓶,再给俩孩子。
邵老太:“怎么没有酒,没有酒怎么热闹,大妹子你也哈两盅。”
章婆子笑道:“大姐你还别说,我真能喝两盅呢。”
傅民友立刻给他们倒酒。
壮壮也跟着打趣:“小二,来两斤牛肉,三碗好酒!”
大家笑起来。
邵老太给他夹了一块大猪头肉,“小客官,牛肉木有,猪头肉有三斤管够。”
壮壮便喝一口汽水,吃一口猪头肉,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好酒!”
又惹得一阵笑。
有俩小孩子调剂,这顿饭依然吃得很热闹。
一起吃饭喝酒之后,感情就会更进一步,章婆子和邵老太两人就聊到一块去。
饭后,一起下地在院子里溜达溜达消食。
邵老太说她生了三个孩子,说是有出息,可一个个都撇下她,让她跟个绝户一样。
章婆子说她生了俩孩子,也和绝户差不多,儿子不争气,只能靠孙女。
邵老太直羡慕,“你还有孙女,哎。”
章婆子也没问她另外俩孩子干嘛之类的,只道:“你让朝阳赶紧结婚娶媳妇,生个孩子放家里你给带着,不是一样?”
邵老太又不做声。
儿子的职位,结了婚媳妇儿肯定随军的,生了孩子不跟着爹娘?那又不亲。
自己倒是能把孩子留下,那人家孩子娘能不难受?
说来说去,还是混账儿子不孝,还是个半大小子就跟着去了部队,一晃这都十年,什么兵也得当到头了吧。
竟然还不回家,问他,就说任务、保密,谁也不能说。
他娘的,真是要气死她这个亲娘,她就不信什么任务工作非他不可?离了他,人家就做不了任务?哄她是个傻老婆子没见过世面呢?
老头子当年说非他不可,那是没办法,特殊年代,结果牺牲了。
这会儿……
最后章婆子道:“以后我们住这里,可要打扰你,我孙女也分你一半,可是个小妙人儿呢。”
邵老太酸溜溜道:“不用你显摆,回头叫人家抢了去。”
第31章 走后门
俩老婆子哈哈一阵笑,邵老太觉得儿子要回部队的事情也不那么让人难受了。
李朝阳在家里呆了时间,去县里帮邵老太弄回一台收音机,又帮着傅民友准备所需的货架,把代销社简单开起来。他还领着壮壮写字、跑步、蹲马步,并且保证在他走了以后如果壮壮还能坚持,那么等他下一次回来,就可以考虑收壮壮做徒弟的。
他走后,傅民友忙着带人进货卖货,章婆子和苏盈则盘货。
做布娃娃的材料来了,有两批,一种是很高档的,里面填充棉花毛毡等,还有一种低档的,里面用碎纸、草等填充。
在儿子走后邵老太也找到自己的兴趣。她主动帮忙招募附近手巧的妇女,招募来以后经过苏盈和章老太面试再决定是否录用。
一经录用,便和他们签订加工协议。一开始先让她们直接来代销点学习,等学会以后,就可以带回家去做,或者来这里上班,按件记工。
这时候还不允许民间生产队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办私人工厂作坊,因为有走/资/派嫌疑。但是此时文哥已经结束,政策放松,又有邵老太出面给镇着,公社革委会并不来管,所以他们代销社开办得还算顺利。
没几天,苏盈就以这里忙人手不够为由,让傅民友把雪梅也拉过来帮忙一起盘货。
雪梅心细,让她负责仓库盘货,只要交给她力所能及的任务,基本都不带出错的,比大人还认真。
苏盈好不吝啬自己的夸奖,还主动跟傅民友提,要给雪梅开工资。
于是傅民友决定,学妹、苏盈两人也可以拿工资,按照出货量,差不多一个月有两三块钱。
小百货代销社开起来以后,从第一天开始生意就很火爆。初中、小学的学生们,上学放学的都愿意过来逛逛。
有馋嘴的就买酸梅粉、果丹皮、辣条、海带丝、山楂片、泡泡糖之类的零嘴。
有好学习的就来看看买纸笔等文具,还有各种卡通、人物等的贴纸、卡片,以及各种连环画小人书,这些都是热门。
还有各种小玩具,五子棋、动物棋、象棋等等。
苏盈让傅民友留意着,以后只要有各种贴纸都要进货,过两年一些电视剧的贴纸会风靡大江南北,基本都是人手几本的,用来抄歌词、抄心灵鸡汤、写毕业赠言。
为了招揽生意,苏盈还让邵老太帮忙找人在南屋外面搭起棚子,搭了几个石头台子,在这里摆棋局、龙门阵,每天早晚都有老人和孩子们过来坐坐,喝喝茶下下棋。
甚至一些上班的、下地的,回来都经过这里歇歇脚过来看看热闹。
代销社那里,很快就成为社员们口中的热闹地。
而且那里有两个小神童,下棋的本领大人都比不上,尤其那个小男孩儿,长得又俊又神气,棋艺特别高,一般大人都下不过他!
转眼过了个把月,再过些日子小学新生要去报到。
傅民友就和俩婆子商量,“咱们是不是让盈盈和雪梅去上一年级?”
要是按照正常的学龄,她俩因为生日小,得九虚岁才能上学,也就是来年秋天上一年级。
可他觉得俩孩子都这么聪明,不说盈盈就算自己闺女也比一般孩子聪明得多,非要等一年太浪费时间。
但是按照生日上学这是政策,死规定,基本都是一刀切的事儿,而且都要看户口上学的。
他们只能去南边屯里上学,不到年龄就不收。
傅民友就想是不是能找找关系,让俩孩子就近入学。
他们代销社前面是初中,后面是小学,正好呢。
家门口上学,还不用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