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听了一笑,“这件事我倒是听说了,却是是喜事,恭喜老太太了。”
贾母却叹了口气,露出些愁容,“娘娘在宫里好了,自然会照拂咱们,咱们无以为报总不能再让娘娘没脸不是?周贵人家里据说要修一座美轮美奂的园子,咱们不比旁的,总不能差在园子上!只是近年府中……唉,想修个园子给娘娘争脸也是个难事了。”
“老太太不必烦忧,娘娘善解人意想必不会在意这些的。”贾琮劝了一句。
迎春在旁边接道:“是啊老太太,娘娘省亲本是为了阖家团圆,是大喜事,若惹得老太太茶饭不思,让府里人都跟着不得安稳,想来娘娘也会于心不安的,岂不是本末倒置?”
贾母脸色沉了沉,一丝笑容也没了,“娘娘确实善良大度,原本娘娘极可能被封为妃,就因当初邢氏和离,太后斥责于我才连累了娘娘在宫里受苦,最后竟只得了一个贵人的名分……”
“老太太!这话可说不得!”贾琮一下子站起来打断了她的话,严肃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上封大姐姐为贵人已是恩宠,老太太若心存不满才会害了大姐姐!这般话我只当从未听过,老太太往后也莫要再说得好。”
贾母一口气梗在胸口,装也装不下去了,索性挑开了直接说:“建省亲的园子银两还不够,你做弟弟的也该有个章程,就和宁府出一样的吧。”
贾琮不在意的弹了弹衣摆上不存在的灰尘,“我倒不知省亲建园子还能强制人出银子的,不如下次面圣时我跟皇上请示一番,让大家俭省些?”
“你敢!”贾母一敲拐杖,骂了起来,“若不是你们闹着离开荣国府,娘娘怎么会只封个贵人?如今你们撇得倒清楚,真真是白眼狼!贾琮,你以为考中状元当上官就能扶摇直上了?没有家族的助力你什么也不是!如今娘娘在宫中得宠,你也入了仕途,正可以互相帮扶,你此时撇清是在自毁前途。”
贾琮淡淡的笑着,“家族的助力、娘娘的帮扶,这些若真的有用还是先帮二老爷吧,我一个大房分出去的小辈不好抢在二老爷前头。”
房中诡异的静了一下,贾母脸色发青,似乎随时都会晕倒,贾赦见了忍不住发火,“邢氏就是这般教你的?顶撞长辈,不将亲人放在眼里?”
贾琮沉了脸,直视着贾赦道:“你没资格提我母亲!话不投机半句多,告辞!”
贾赦气急败坏,“混账!我是你老子,难道说也说不得了?你给我站住!你今日若敢走出去一步就别认我这个爹!”
贾琮和迎春停都没停,直接出了府,远远的还能听见贾赦的骂声。迎春嗤笑一声,“多年不见,他们倒是没变。”
贾琮冷笑道:“死到临头还当喜事,他们这等人还跟我说家族助力,真是可笑。”
“嗯?死到临头?什么意思?”迎春疑惑的皱起眉看向贾琮。
贾琮摆摆手让她先上马车,“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府再说。”
两人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的回了家,先跟巫行云请安,之后贾琮就将皇上要处置四大家族的事说了,“皇妃省亲既是试探也是安抚,皇上的意思虽未明说,但从他的安排中也能看出些蛛丝马迹,可笑荣国府还一片喜气洋洋盼着娘娘提携呢。”
巫行云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沉吟片刻,说道:“贾赦是个不省心的,很可能丢了命,他对你们两个有生恩,你们寻个机会还了吧,不要等到他没了再心里记挂。”
贾琮一怔,“母亲你莫非……”
“想什么呢?他那种人死多少次我也不会在意,我只是怕你们后悔,毕竟你们还小。”
贾琮和迎春想了想,点头应下。这些年巫行云说的每一件事他们都会用心去做,即便他们心里很确定不会有什么“后悔”,但还是打算听巫行云的吩咐去还生恩。
贾琮很会做人,做官没多久就知道了不少旁人不知的消息,他知道贾家会被皇上抄家,到时肯定许多罪名都会落到贾赦这个袭爵人头上,所以当他听户部官员说荣国府欠国库一笔银子后就以贾赦儿子的名义请户部官员直接去荣国府收账!
往年没人提,这账也就赖着,但户部官员都进了府,贾母、贾赦等人却说什么都不能拦了。园子还没建好,这又交出去一大笔银子,贾母的心都在滴血,怒骂贾赦管不住儿子。贾赦有气没处发,再见到贾琮时随手就抓了个茶杯扔出去,指着贾琮鼻子大骂。
“你这白眼狼,吃里扒外,我贾赦没你这样的儿子!”
贾琮顺势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老爷不认我,我无话可说,领户部来清算欠银是想减轻老爷身上的债,也算还了老爷生恩。老爷不喜,我亦不愿再惹老爷生气,从此后贾琮无父,只有母亲邢氏一人。”
“滚!贾家没有你这样的子孙!从此你我再无瓜葛,你给我滚!”
贾琮没再说什么,转身就走了。贾赦在府里受了气,出去找了一群狐朋狗友吃酒玩乐,迷迷糊糊不知在哪看中了一套古扇,他喜欢得紧,那人却偏偏不卖,他派人软硬兼施,那人倔脾气把扇子当做传家宝就是不肯给他,贾赦也来脾气了,和贾雨村说了说,贾雨村立刻就要处置那人夺来扇子。
这时迎春出面用几样珍品换了那套扇子,保下了那人的命,送给贾赦时她说,“我这么做是不想你身上背负人命,作孽太多,赶在贾雨村前头救下那人也算是我对你的报答了,老爷你对我只有生恩,教养我的是我母亲。”
贾赦一向当她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此时见她也敢说这种话,立即让她滚出荣国府,再也不许踏进一步。迎春乐得不看他碍眼,离开荣国府在街上转了转就跑去监视霍青峰去了。
迎春和黛玉两人监视了三个月,那两人私下里言行也很不错,同天山派调查到的小册子并无出入,巫行云知道后就开始安排她们的亲事了。霍家人急着霍青峰的亲事,巫行云在太后寿宴时稍稍暗示了两句,霍家太太就热情的开始让两家相看孩子,霍家太太是见过迎春的,觉得自家儿子如今的样子能娶到迎春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而迎春则根本没把霍青峰的伤当回事,她会医术还会内功,帮霍青峰调养好只是早晚的事。
林家和叶家结亲也很顺利,林如海也是个文人,同叶家老爷很谈得来,门当户对,儿女又出色,在林如海的引导下,两家结为亲家显得顺理成章。
迎春和黛玉随意一站就能显出良好的气质和教养来,结成这两门亲事,巫行云的名声无意中又高了许多,都说她最会教孩子,一个个的都是人中龙凤。与之相对的是荣国府,男丁文不成武不就,姑娘从不带出府,当年看不起巫行云,如今却是巫行云不屑理会他们了。
☆、第72章 天山童姥牌邢夫人(十二)
荣国府这些年没落了,贾母经历过荣国府最辉煌的时候,对家中的变化一清二楚,纵使她认定贾宝玉会有大造化,在看到贾琮考状元做官之后,心里也难免不确定起来。但她偏心十几年,再挽回说什么公平也不会有人信,只会让她更难堪罢了。事到如今,她想让荣国府再次崛起,就决不能放弃身边的助力,贾元春是如此,贾琮也是如此。
正巧京里都在传巫行云为迎春订了一门好亲事,贾母特地派人打听了一番,得知对方几乎残疾之后,认定巫行云对两个孩子只是面子情,好生教导贾琮也不过是为了老有所依罢了。于是她趁机透出话去,说是孙子贾琮也大了,她要为孙子相看孙媳,不能让什么不着调的人耽搁了她孙子。
这句话势必得罪霍家,但贾母不在意,从迎春搬回大房起,她就没当迎春是自己人了,迎春的夫家自然也不会成为荣国府的助力,得罪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如今紧要的就是用亲情将贾琮拉拢回来,再相看一个听话的孙媳妇把贾琮牢牢拿捏在手里才是。到时荣国府在宫中有贵人娘娘,朝中有简在帝心的状元郎,宝玉再开窍有了造化,贾家何愁不兴?
只是她想得很好,京中也确实有些不知内情的人家凑上来想要联姻,但奈何贾琮像完全不知一般,就算她派人去请也请不来,从始至终都见不到面。贾母犹豫了几日决定放下身段,毕竟她是一位慈爱的祖母,为了两个孩子登前儿媳的门也不是那么太让人嘲笑。
贾母带着王熙凤一同去了巫行云的宅院,巫行云也听到了外头的传言,决定可笑的同时并没打算理会她们,谁知这还找上门来了。换了身衣服,巫行云慢悠悠的走到花厅,“稀客,多年不见,老太太别来无恙。”
贾母面对这个曾经踩在脚下的儿媳妇有些拉不下脸面,特别的看到对方身上那股子雍容尊贵之后,她心里更是针扎的疼,一刻也不想呆,便表情僵硬的笑了笑,开门见山道:“听说你给迎春定亲了?还是霍家那位战场上受伤的三公子?”
巫行云淡淡的点头,“不错,霍三公子十三岁上战场,立功无数,迎春嫁给他也算是有福气了。”
贾母皱起眉,似乎抓住了她的把柄,一下子有了底气,“你当年非要将迎春从我跟前带走,说什么要教养她,要儿女双全,你就是这般教养她的?将她嫁给一个残废?霍三公子立功再多,如今也已经是个废人,朝廷不会再用他,他终此余生只能郁郁度日罢了,哼,你将迎春许给他是安的什么心?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好的,迎春非你亲生,你之前那么多年都没管过她,怎么会突然有了良心当起亲娘来了!我看你是想利用迎春拉拢霍家给琮哥儿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