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专宠:亿万契约不过期 (三日月辉夜)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三日月辉夜
- 入库:04.11
小方吃完了火烧,想要拉开车门跟上。沐清雨却淡淡出声:“让他自己谈吧,有些事情,需要我们的领导自己冲锋陷阵,我们只要保驾护航就可以了呢。”
关于那家卤煮店的店主夫妻和包达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双方的合作将进行到什么地步,沐清雨一律没有过问。不仅如此,她还事先打好预防针,不让小方和单小兰过分插手这二者的合作。
过去的华兰,长期被位高权重的亲信把持商业机密,日常事务多端运作的弊端所累。而作为新任厂长的包达,正因为既没有包铁山在工人中的人脉威信,又达不到包铁山对于火腿工艺的极深造诣,才会造成华兰火腿厂缺乏向心力,在决策上走上下坡路的。
而如今,新的领导班子已经初见雏形,这些次世代的“开国元勋”,更应该尽量避免过度参与到决定华兰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事务当中,各司其职辅佐包达这位厂长才是。因此,这次的合作,只能由她沐清雨将机会展现给包达,具体的事务,她并不打算插手。
所以,才说出“不吃就没法理解”这样的话,刚刚的事情,脱离自己的立场看起来,也许是很奇怪的吧。但好在,一切都已经步上正轨,看包达的表情,对于刚才的谈话效果,也是十分满意的。
剩下的三个月,自己只要扶持华兰,在分割火腿和火腿酱的领域积累资金,扶持卤煮系列产品的稳步发展,等到股东大会时,一定能够用潜力吸引到他们的注意,拉来一部分的注资,完成任务吧……
沐清雨松了一口气,仰倒在椅背上,看着漆黑的天幕中,一颗一颗闪现的星星。随着凤凰市的污染治理日渐成效,晴天夜里的晚间郊区,已经能看到繁星低垂的壮观景象。而市区的晴天,也依稀可以看到疏落的星斗,与几年前“不见天日”的状况相比,已经是大相径庭。
那个人,对自己的善意,话语中的期许,埋藏着的希望,也如同一颗星星一般,一直挂在那里。虽然迟钝的自己,要经过数十甚至上百光年才能够接收到它的光芒;虽然有时厚重的阴霾,会阻碍自己望向它的视线;虽然星星并不是太阳,并不能带来光和热……
但是,它一直存在于那里,无论世间如何沧海桑田,都不会改变,只等自己的发现。
沐清雨忽然想起,前一天的晚上华天宸打来的那个略显莫名的电话。想来,那个人也在关注着自己的情况,才会用那样突兀的表达,确认自己是否平安顺利吧。
想到这里,沐清雨掏出手机,给华天玺发了一条短信:
“天玺,姐姐今天解开了你哥哥出的谜团哟,想来三个月后,一定能够顺利的回到你们身边的,要等我哟~”
第七十二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接下来的时间里,华兰火腿厂就仿佛一只咬合了齿轮的闹钟,不慌不忙的稳步向前运转着。沐清雨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部变成了润滑油注入到华兰的内部系统中。
华兰火腿厂对已经离职五年的老员工单英关怀有加,不仅主动上门慰问,还为她连大学都没有上过的女儿单小兰提供了车间主任的职位,这让华兰火腿厂在西凤村的全体职工们都十分鼓舞。这些淳朴的村民们从过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懒散状态完全脱离出来,坚信只要和厂子一起度过暂时性的难关,就一定可以和单英一样,作为优秀员工,享有在其它工厂完全不能得到的关怀和福利。
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华兰的员工们一改以往上班磨洋工,下班接私活的面貌,活跃在临时建立的陈火腿分装生产线和火腿酱灌装生产线上。另一方面,华兰妈妈牌火腿酱的各项专利,也在两家合作商的努力下,很快的陆续批了下来。一箱箱火腿酱就这样,从郊区的厂房运进了市区的门店,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桌上的美食。
一周之后,包达看着小方呈上的账务报表,激动的几乎落下泪来。
“小沐秘书,你真是华兰的救星啊,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这样的净增长了……”
沐清雨一边略略尴尬的看着这位大领导的失态表现,一边安抚着包达:“华兰现在正处在业绩低谷,起步阶段出现巨大增长是常见现象。我们要做的是一边守住业绩,一边提升火腿厂的硬件设施、软件实力和福利待遇……”
说到这里,沐清雨学着沈玥的样子,拍了拍包达的肩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是是,努力,努力……”包达仍然控制不住内心的欣慰,将账本看了又看,舍不得放下。
而另一方面,与火腿加工方面蒸蒸日上的业绩相比,华兰火腿厂同无名夫妻卤煮的合作事宜,却迟迟没有进展。
一方面,店主夫妻只懂小本经营,沿袭了十年有余的经验一旦打破,将带来不可预期的恐慌和阵痛。另一方面,对于包达提出的合作方案,二人缺乏一个直观的概念。而对方最为关注的经济效益部分,却又是很难给出一个定论的。
包达只能一次一次登门拜访,连腰围似乎都小了一圈。
时间又这样过去了一个月。三月十二日,凤凰市迎来了这一年的植树节。
同时,这也是沐清雨来到华兰一个月的日子。这一个月来,火腿厂的销售业绩十分良好,在三位质检员敬业的监督之下,无论是火腿分装还是火腿酱的销售都稳中有升,五百只存货火腿已经销售一空。因此,除去临时搭建的以分割和制酱为主的一车间,原本用于生产火腿的二车间也正式开工。
除了西凤村的数十名员工外,许多一线工人也陆陆续续返回厂内。而在开工第一个月的月中等待着他们的,是久违了四个月之久的工资。
华兰火腿厂大部分的工人都没有办理工资卡,发放工资一直沿袭着相当传统的方式。这两天,沐清雨一直在忙着帮着小方计算这些工资的金额,并将从银行中取出的纸钞装入牛皮纸信封中。
“小沐姐,等到十五号,这些钱就是我的了。”小方拿着写着自己名字的信封,捏着里面略有厚度的纸币,开心的说。“到时候,让我请你出去吃个冰激凌,怎么样?”
“你这孩子,不是一个月前怕冷的时候了。”沐清雨感慨的看着小方雀跃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这一个月来,小方明显坚强独立了很多,业务方面也越发熟练,几乎不需要沐清雨的辅助指正。
说到底,她也只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十九岁女孩而已。而在这个几乎全部是男人的火腿厂里,唯一能说几句知心话的,也只有自己这个不久就要离开的外派秘书了吧。沐清雨叹了一口气,看着小方略略凌乱的鬓角想,过几天找个机会,送她一个小头饰吧。
沐清雨和小方核完账本,将封装好的工资信封一一放入保险箱中锁好。包达却风风火火的推开了秘书办公室的门:“小沐,小方,快找几个工人把工厂院子扫一下,十点钟之前务必收拾完毕。”
沐清雨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手表,九点三十,不禁苦笑起来:“包总,这又是吹的什么风啊……”
“咳,凤凰市工商局的团支部每年的植树活动,你们都知道吧?原本今年定在南郊,可是昨晚一场大雨,挖好的树坑里都灌满了水,挖出来的土也弄的满地都是泥。所以,他们临时变更地点来了西郊,刚接到电话,让咱们华兰负责接待一下。”包达看了一眼表,语速很快的说:“沐秘书,这事就拜托你了,停车、植树、午饭,随机应变。”
说完,包达一阵风似的冲出门去,一边还接着电话:“喂?徐干事?没问题,一切就绪,您几点到……”
因为气候恶劣,工商局团支部只来了五名比较年轻的志愿者,由年龄较大的徐干事带队,坐着一辆小型皮卡,后厢拉着几棵法桐的树苗和锄头铁锹。沐清雨和小方打着伞,看着这几位志愿者冒着蒙蒙细雨,踩着地上的泥土,将法桐种植在火腿厂门口的水泥路两侧。
完成了树上系上红丝带、树前合影等环节后,几位志愿者同包达一一握手致意,连湿衣服都没有换掉,就坐上皮卡绝尘而去了。
“包厂长,看您大惊小怪那样,人家压根没有在咱这留饭的意思。”沐清雨翻了翻白眼:“是您自己馋火腿了蒙我们,好准备一桌自产自销的吧?”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包达拿着一条白毛巾擦着打湿的头顶,也是有些悻悻然。“难道说,工商局现在也公事简办了?”
第二天一早,沐清雨正坐在办公室里吃着早点,突然听见小方咋咋呼呼的从楼道另一头跑过来的声音,而随着嘈杂声的逼近,似乎许多人也加入其中,一起嚷嚷着什么。
“小沐姐你快看!”小方举着一张报纸冲进办公室,后面跟着单小兰和几位工人。“咱们华兰上报纸了!”
沐清雨一愣,原本准备好的话都忘了一半。只见小方手里举着的,是凤凰市晨报的第二版,正中用硕大的黑体字印着“一年之计在于春——记工商局志愿者赴西郊义务植树活动”。
沐清雨接过报纸细看下去,原来昨天的植树活动由于天气原因,实在乏善可陈。但晨报方面又已经预留好了版面难以填补,于是就将和包达握手,及华兰厂区的一些照片塞进去充实,并且附上了简短的介绍华兰火腿厂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