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十年代末 (长面包的树)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长面包的树
- 入库:04.11
林建业也不确定会不会有高考,话也就没说死:“红军那边还没到随军的级别,这事先不急!”
“嗯,我知道!”林晓玲也不愿意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暂时这样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大哥,你说我要不要告诉我小姑子一声?”林晓玲也不确定能不能把这消息往外说。
“这都没谱的事你告诉别人做什么!你这死丫头,这要是前几年你是想死啊!”对刘冬梅来说,除了自己的儿女其他人她才不会管。
“妈!”林建业制止了自己妈继续说下去,转头向林晓玲交待:“晓玲,这事你也别直接说,你就暗示一下。记住,对谁都别说!”
“嗯。”
林建业又对家里其他人交待:“爸妈,还有你们几个也不要说出去,这事还不知道真假了。”说完他还看了自己弟弟一眼,自己媳妇和弟媳妇他都放心,就是自家这个弟弟有时候没有脑子一冲动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他这会倒是庆幸几个孩子不在眼前。林晓玲要是知道自家大哥这么想,准得说她有那么傻,这些事会在几个孩子面前说,如今虽然风气在变好,可是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
林晓玲趁着晚上休息的功夫,把端午从娘家带回来的麦乳精拿了一瓶给公婆送去。
张金凤收了麦乳精回头又怪林晓玲浪费钱,林晓玲就当没听到。想到高考的事情,她也不知道要怎么暗示小姑子,干脆趁着公婆都在,直接开口问:“桂芝,你现在每天在学校里怎么样?”
“三嫂,还行!”
“你这丫头,就不能多说两句,还行是什么意思?”
“桂芝,你也知道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看我在厂里上班想要更好都得每天学习,你要有空也把以前高中课本捡起来。”
“三嫂,看那些书干嘛!”赵桂芝一听还让她看书她就不乐意,她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当初能上高上也是因为是家里最小一个,不上学只能上工才会继续念书。
“桂芝,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你要是想嫁到城里去,还是多看书把以前的课本复习一下比较好。”
赵桂芝也知道自己家条件不如林晓玲娘家条件好,要想嫁到城里去有点难,但是她也不想嫁在村里。现在林晓玲说以后有机会可以嫁到城里,只是要好好学习,这又不要钱也不要出力,她当然要试一试。
从那之后姑嫂两人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两个小时复习,星期天休息也坚持复习。赵桂芝的基础比林晓玲还要差,每天只得花更多时间复习。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林晓玲也熟悉了现在的生活,给赵红军的信也写的越来越勤。
到了七月柳城就进入了防汛期,等汛期过去田里的早稻也熟了,又要进行双抢了。
河堤上日夜不离人,晚上都一直有人守夜,每家每户都要出人上工守夜。赵家这边赵大海年纪大了倒是不用去,但是赵国富、赵民强两兄弟就跑不掉。
林家这边虽然户口不在村里,但是林建业却被单位派出来查岗,他还是其中一小段的负责人之一。
林富保和林建军父子俩倒是趁着汛期在河边四处找机会抓鱼,也没用其他办法,主要是搬鱼(ps:不知道搬鱼的可以去百度)。一整个汛期,父子俩就这样背着副网到处跑,甚至有时候还通宵守着。
也不止林富保父子,汛期河边很多人搬鱼,还有各种办法来捕鱼的人。连绵的大雨让整个城市的排水管道都不太管用,再加上有些地方地势低,水都倒灌进来,于是在城市里就能看到很多人在马路上抓鱼。
林建军年轻还好一点,林富保年纪大了就让人担心,但是刘冬梅说都说不听,还好家里只有一副网,父子两个还能轮着休息。
和河里洪水一样上涨的还有家里的鱼,卖又不能卖,吃又吃不完,就是养也没那么大地方。刘冬梅喊林晓玲回家拿鱼,然后陈青青娘家是城里的,送了一些过去,小儿媳娘家住湖边,也不缺鱼吃就不送了。
剩下的鱼刘冬梅就想办法晒干了存着,这没菜吃的时候也是一道菜。
林晓玲看着一堆鱼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只能腌了晒鱼干,她一个人能吃多少。她打算把这些鱼晒干到时候用油炸熟了给赵红军寄一些过去。
河里的水总算退了一些,太阳也出来了。
太阳一出来,林晓玲把院子里用簸箕晒满了鱼干,为了防苍蝇还特别用纱布当罩子罩起来。
赵大海和张金凤都要去田里进行双抢,连赵桂芝都跟着下田,学校这个时候已经放了暑假。
因为队里水稻种的并不多,自留地又没有种水稻,林晓玲也就不用帮忙。她的户口虽然还在村里,但是她没有上过工,现在去帮忙也不会记工分。
林晓玲工作之余除了复习功课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如今她该背的都背的差不多,数学该做的题目也做了。她又不考理科,也不需要那套《数理化丛书》高考必备神书。
她早就打算好了,她就考省城的大学就好,京城的大学虽然是最好的,但是她习惯了南方的生活,想想以后的空气她还是喜欢南方。
第十二章 小人
柳城的夏季又闷又热,像蒸桑拿一样,但是这时候各种蔬菜瓜果吃都吃不完。
林晓玲把吃不完的豆角洗干净,一部分用开水烫过,晒成干豆角。一部分直接晒干去掉水分后扔进泡菜坛里,泡菜坛里之前腌的刀豆、姜,苋菜梗等吃不完的。
林晓玲现在除了吃肉不太容易,其他倒还好,农村最多也就是买猪肉,再就是缺各种票,特别是工业票。
她不缺各种票,想吃什么农村有的她去找人换,她自己有工作有各种票城里有的她也有,还有什么城里的紧俏物资她大哥一般都能弄到,因此日子并不算难过。当然和几十年后物产丰富年代肯定并不能比,但是与这个年代大部分人相比却是很幸福。
家里的酸菜吃不完,林晓玲有时候会给同事带一点。六车间大部分都是男人,不,应该说机械厂都是职工都是男性为主,只有少部分岗位才是妇女。
厂里的双职工和正式工是看不起林晓玲这类临时工的,他们这些正式工都是技术工种,工资并不低,特别有些级别高的师傅。林晓玲当个统计员,工资在农村人看来是很多,但是还不到这些师傅工资的一半。
车间质检员毛大姐却不象其他正式工,她自己家里老人还在农村种地了,兄妹姐妹也有在乡下种地的,因此平时和林晓玲关系还算不错。
毛大姐经常会和林晓玲呆一起工作,俩人工作有需要配合的地方,工人们完成一道工序必须经过毛大姐检验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林晓玲这里的所有半成品也必须经过毛大姐同意才能入库,俩人因为经常合作关系比较好。毛大姐家男人也在机械厂上班,但是却在其他车间,家里双职工收入并不低,只是孩子多粮票不够用就吃的不怎么好。
单身职工吃食堂多,但是双职工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吃食堂并不划算,半大孩子吃穷老子,食堂的饭菜比不上自己家的不说,粮票要的还更多。
她也是知道林晓玲家里条件好才会收,虽然林晓玲从没有提起过自己家里情况,但是在一起共事久了还是能看出一二。
同车间的姚芳,听说俩人还是同学,都是临时工,工资也差不多,可是姚芳平时在食堂吃个早饭都舍不得。再想想林晓玲的作派,早餐基本上都是在食堂吃,有时候还能见到她吃零食,这一般人哪舍得吃,就是她家里都舍不得买零食给几个孩子吃。
林晓玲又借着交统计表的机会给财务科的黄瑛带了一份去。她主要是想和黄瑛联络一下感情。和财务科的人熟悉后,工作中有点小问题也不会被刁难,每个月领工资、盘点、交统计表和财务科打交道的地方太多。
林晓玲只想着交好黄瑛,却没想会得罪其他人。
周小妹注意林晓玲很长时间,一个临时工还是农村人,凭什么吃穿比她这个正式工都要好。周小妹是姚芳的师傅,但是年纪并不大,也才二十五六岁,只是参加工作时年纪小,还不到十八岁就参加工作,现在都快工作十年了。
周小妹二十五六岁了,工资收入也不错,可是却没有结婚,原因有两点:一是家里负担重,她父母身体都不好,娘是整天病歪歪的躺床上养病,每个月药钱都不少,还不是厂里职工不能报销,她爹是厂里正式职工身体也稍好一些,但是经常生病也是免不了;二来就是周小妹长得人高马大,长得不好看。
周小妹要光胖还好一些,这年代娶媳妇还就看中富态美,很多婆婆就喜欢胖一点姑娘。周小妹并不算胖,只是骨架大长得高,一米七五的身高,在南方男人一米七就算高,一个一米七五的姑娘想要找个合适的对象难。
也不是没有人看中周小妹,但是看中周小妹的,周小妹却不喜欢,她喜欢的人家看不上,这年纪越大就越不好找对象。这时间长了,周围人也有风言风语,于是周小妹的性格越发怪。
相似小说推荐
-
曾是年少时 番外完结 (青浼) 晋江金牌推荐超高积分VIP2018-06-27完结 7.05更新番外完结那一日值得纪念。混世魔王艾佳遇见了富家千金陈今...
-
你别再追我了 (冷桔暖) 2018-06-09完结颜南旭是S大的传说,神圣不可侵犯。没想到小虾米简安打滚卖萌居然把他追到了。两个人恋爱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