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 [强推] (爱小说的宅叶子)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 入库:04.11
暂且不说味道如何,里头的谷秕子最难下咽,喝完后,牙床上扎的满是小毛刺,在晃晃悠悠灯火照射下,倒像是变成什么怪兽。
瞅着大家不解的目光,清了清嗓子,张队长厉声道:“看到没有,这是糠麸玉米芯棒熬成的稀饭,是大队规定的粮食。这比山外镇上村里的过年大餐,好一百倍!”
“我妹夫听说旧皮革也能吃。他跟我妹过年用皮绠、皮绳剁成一段段,在水里泡,再搁锅里反复煮。吃的时候,难闻的硝味和碱味,让人恶心想吐、还能吃坏肚子,比这差一千倍一万倍!”
会议一开始,张队长顶着满嘴的毛刺,给村人们狠狠敲一棒子。然后才开始一点一点讲诉山外情况。
山外的村镇过的日子,比村里的牲口还不如;过年是什么,能有吃的就是过年;什么烂萝卜、烂地瓜、谷壳、棉籽等等,得多饿,人才会觉得它们是世间美味。
村民们开始抹眼泪。
“镇上多数居民,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甚至靠出卖棉衣、棉被、棉鞋等换几个钱,到国营饭店排队挨杂菜汤。”
“据镇上居民说,县城居民缺柴碳比缺粮严重得多,为了烧饭做饭取暖,把木桶、门槛、床板、木桌、板凳全劈开,当柴烧。”
“对于村民,有提前私藏点粮食的,就靠这些凑合,啥都没的,有的投亲靠友,有的各奔东西。”
“赤脚大夫那里,全是一波又一波的病人,全都是吃坏肚子的,拉不出粑粑的滋味你们知道不?拉出来都是石头!浑身红肿发炎,一碰就是血,这样子也要活下去……”
其他村,有长辈这么嘱咐家人:
要是把孩子送人,能送熟人最好,将来要是不死,还能做亲戚。要是真的要饿死,宁肯先饿死孩子,再饿死父母。
为什么?
孩子太小。
父母一死,剩下孩子也就跟着死,没爹没娘的孩子,根本熬不下去。
各有各的难处,压得村人们喘不过气来。
泥瓦匠说的没错,对比起来,碧山村的生活,有肉有菜有粮有碳有棉,虽数量有限,但也简直像天堂。
……
有人家开始担心在外儿女,出嫁女则担心自己的老父母与兄弟姐妹们,心里扒拉扒拉算计着什么。
这一夜恐怕引起的家庭矛盾不小。
然而,张队长还是要宣布:
“村里不管谁家来亲戚,都给张彩云母女与文景深父子一样,不能多占本队的一粒米、半颗红薯,自家亲戚,自家商量着处理!”
此话一出,有一位年轻人当场念叨张队长‘心狠,这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引得一片叫好。
男女老少里,都有不少人附和‘都是村民的亲戚,借个红薯救济一下,有啥?’,不是说吃饱,只要不饿死就好啊!
黄老爷子上前一步,长叹一声道:
“张彩云五个大姑子五家人,吃死娘家多少人!村里几百口人,几百上千个三姑六婆八大舅,一人半块红薯,半个月库里全光,我们地里可没有烂红薯烂萝卜,你们莫非也想喝西北风?”
亲戚亲近远疏,交由村人们自己决定,愿不愿意省一口饭菜、割一块肉,给亲人们吃。自己的才能更懂得心疼。
真要是把亲戚亲友全部领回家,单说三代近亲内,最多可能是村南面的范家,他们是外头搬进村的,恐怕外村亲戚超过六十口人。
这时代讲究多生多福,还有布票类补助!
真正涉及自己与家人的口粮,多数村人们顿时不敢吱声。
少数热血沸腾的年轻小伙子们,愤愤不平,心有大爱?嘀咕着拯救穷人,被父母拎着耳朵训斥。
“除去过年这两天,咱们村人同样吃不饱,你们救济人可以,用自己买的存粮救。不要把他人的救命粮吃光!”
张队长继续黑脸下重药:
“大家可能忙着过年,没注意地里,明天你们可以去看看。”
“按道理,村里麦地五月份左右开始收粮,如今两月份还几乎是空壳;二月种春红薯洋芋,再瞅瞅这下雪的天气……明年各地交粮比例上升。”
张队长的意思很明白,今年小麦收成肯定不好,其他还没下种,一切未知,交粮信息却已经出来。也就是说,弄得不好,别说救人,他们村恐怕自救都来不及!
涉及自家口粮,村人们崩不住脸皮,一个个焦急起来,议论纷纷。
许久后,张队长才做最后总结。
“开春后,按照大队规定,米糠、谷秕子、玉米芯子、萝卜缨子、白菜疙瘩、野菜,凡是能下咽的,都必须晒干,保存在库里,属于‘粮食’,今晚大家伙儿喝半碗宵夜,提前感受一下,就可以走人。”
“今夜打扰你们,主要今日是走亲戚的日子,昨天又大年初一,凌晨开会,是想提醒一下村里几十户人家,让你们多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祝大家新年快乐,我同样希望碧山村越过越好!”
一排排碗被堆放在一起,叶妈妈将锅里的‘粮食’,一一盛放到碗里,没人得到的量都不多。
此刻,村人们端着碗的心情,与刚开始迥然不同,不安悲伤焦虑害怕等,各种消极复杂情绪。
他们捏着鼻子一口吞下,最多的是苦味,夹杂着青草味,恶心反胃不说,里头还有很多小毛刺。当下有人互相拔出那些‘煮不烂’的毛刺,疼得‘兮兮兮’。
村人们惦记着地里粮食,去确认过后,在地坎上,或大哭或默默流泪。
当众人收拾好心伤,准备回家时——
不得不说,张队长等小干部们,太过高估自己与村民们的肠胃。
半夜里,除去极少部分年轻力壮、消化能力强的庄稼汉,大家纷纷起床往茅房里跑,各家各户的茅房前竟排起长队。
有的忍不住,直接去小树林、溪水沟挖坑解决。解决后,回家路上,没能走几步又回去蹲着。
反复多次,大老爷们见面,都不觉得尴尬,打招呼一同坐在小树林边,一边说着地里收成、自家亲戚,时不时去树林深处雪地里,刨坑蹲一会儿,或吐一会儿。
等肚子排干净后,一个个村民摸着舒坦低叹一句,他们一开始走路还有点打摆子(晃晃悠悠),必须相互扶着,又过一会儿,渐渐变得稳当,才慢慢回家去。
一个尝试,一个雪夜,记忆十分深刻。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我没吃过这些。
只查了一下那个红色初期?忆苦思甜活动,只吃一天这些东西,麸子和玉米面混合后蒸窝头;有的是用烂菜叶、芋头花、南瓜花、萝卜缨或野菜煮米糠,有的人都拉得嗯嗯嗯。第二天不得不请假。
村人们喂被大食堂养刁了点,加上过年,最近吃的太多油荤,是该清清肠胃。——一点都不想重口味的叶子。
笔芯笔芯仙女们,bububu---
第167章 晨雾与冬阳
天蒙蒙亮, 雪花已飘落停止。
清晨, 白雾弥漫整个村庄, 看不清群山, 半米内熟人相见不相识。
“出雾好!看来今个儿得出大太阳, 离回春不远啦,到时候大家伙有得忙, 红薯、洋芋、水稻全都可以种啦!”
年纪大的老辈们睡眠少, 尽管被折腾一夜, 还是定时起床, 瞅着院外白蒙蒙一片,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点安慰。
通常来讲,碧山村冬季早上,山间晨雾大,中下午太阳越大。这是即将春季回暖的标志之一。
少数心疼儿媳的老太太,诸如叶奶奶、张老太太等, 主动将煮臊子面的活计,揽在自己身上。
用两句她们话来讲:
“年轻人有时间赖床,那是福啊!年纪越大, 想睡都睡不着。”
受昨夜的影响,各家各户的早餐都很简单。
这还是因为过年习俗, 昨夜提早准备的原因,否则恐怕能更简单。
公共食堂的早餐,已经凌晨提供过了,这是村人们公认的。
煮一小把早备好的杂粮面, 沸腾后捞起来,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辣椒、花椒、豆油、臊子少许,即为微辣口味,一份清汤青菜口味。
臊子面即煮好。
在白雾茫茫天,全家人围在一起,喝数口香喷喷的滚烫热汤,吸溜吸溜两小口条,美味至极。
锅里很快只留下面汤,娃娃们端着大斗碗将汤全部喝光,碗舔得干干净净,大人们舔舔下嘴唇,或笑骂或嘱咐一句孩孙。
虽吃不饱,但足够幸福与温馨。
**
晚饭后,村里各家各户好一番商量讨论或吵架争执,约有十六户的村民,依旧惦记着村外的女儿或老父母。
走亲戚的距离自是不算远,太远也够不着,基本都在十里地内的。
这些村民准备初十前,选个好日子,背着背篓,裹着油布鞋,往雪山外去瞅一瞅。救人虽难,然不试图拉一把或见个面,心底那个坎过意不去。
乡村女儿出嫁,更多像莲藕一般,万千丝线牵着双方,有得牵得很少、亲情冷淡,有得丝线多,更显得亲密亲热一些。
个中滋味,外人怎能得知?
至于剩下的村民,有的如王红霞,离娘家太远,回去得要命。有的婆家拦着不让,两边难做。有的想开春雪化后在驾着牛车或驴车出门等等。
相似小说推荐
-
头号缠人精 (玄宓) 2018-05-05完结真心话环节,有人不怕死地问了十九中的泱神一个限制级问题——有没有做过和身边某位...
-
反派老婆不好做 (紫青悠) 2018-06-20完结谁也没有想到那个震惊全国的雨夜杀手就是名震北城的商业巨鳄陆云景,曾经的天才医生,更让人震惊...